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草药及其制剂对地高辛药动学影响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实践中,中草药及其制剂与地高辛的合用比较普遍,其对地高辛药动学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参、丹参、蟾酥、夹竹桃、金丝桃、山楂、白果以及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六神丸、日本救心丹、地奥心血康等中草药及其制剂对地高辛药动学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实践中,中草药及其制剂与地高辛的合用比较普遍,其对地高辛药动学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参、丹参、蟾酥、夹竹桃、金丝桃、山楂、白果以及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六神丸、日本救心丹、地奥心血康等中草药及其制剂对地高辛药动学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论“中药胃肠药动学研究”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论“中药胃肠药动学研究”的意义及对策杨奎(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成都610075)蒲旭峰(成都市药检所成都610061)1“中药胃肠药动学”的“初步”定义及研究目的由于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各不相同,受胃肠道环境(酸性或碱性,肠道细菌的分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化学药、中药缓释制剂的药动学研究进展,为开展中药缓释制剂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综述液相色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以及串联质谱法等在化学药缓释制剂药动学中的应用;中药单体、中药有效部位、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药动学研究进展。结果化学药检测限越来越低;中药缓释制剂常应用血药浓度法和药理效应法进行药动学的研究。结论现代分析技术可以更加准确、稳定地测定化学药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法和药理效应法对测定中药缓释制剂药动学具有针对性。化学药缓释制剂药动学文献资料可指导中药缓释制剂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比较地塞米松、生脉注射液及两者合用对ALI的疗效。方法:用内毒素静脉复制ALI模型,分别给予生脉注射液、地塞米松,生脉注射液+地塞米松,2h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目、总蛋白、肺湿干重,并计算肺系数、肺湿干重比。结果:内毒素静脉注射组肺系数、肺湿干重比明显增加,伴有BALF中白细胞数目,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单用生脉或地塞米松均无明显保护作用,但两者合用效果较好,尤其对蛋白渗出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小荆量生脉、地塞米松在短期内均无明显抗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作用,但中西药合用,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药动学中经典房室模型和生理药动学模型(PBPK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生理药动学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与经典房室模型相比,生理药动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药物在器官和组织内的药动学过程,提供难以(或无法)通过实验获取的药代参数(如代谢速率常数等),预测和外推药物的药动过程和提供内剂量经时过程,在药代药动层面辅助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中药研究过程中,生理药动学模型可以在完善中药药性(归经)理论、探索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探索含马兜铃酸类药物及有毒中药的作用机理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Louvain算法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HF)的优效方案。方法:对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HF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分析。从全国2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库中选取3 382例使用生脉注射液后症状改善好转的HF患者住院信息,采用Louvain算法进行数据分析,探究生脉注射液治疗HF的优效治疗方案。结果:针对HF患者的基础治疗可使用“生脉注射液+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美托洛尔+卡托普利”的用药方案;针对水肿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使用“生脉注射液+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门冬氨酸镁”的用药方案;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使用“生脉注射液+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的用药方案;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使用“生脉注射液+头孢哌酮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茶碱+氨溴索+痰热清注射液”的用药方案”;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使用“生脉注射液+胰岛素”的治疗方案;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使用“生脉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比索洛尔+丹红注射液”治疗方案;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可使用“生脉注射液+甘露醇+醒脑静注射液”的方案。结论:本研究中所发现的优效方案与临床指南基本一致,但由于本研究是属于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收集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缺失,加之临床实际情况也较为复杂,所以提供的临床用药方案可供参考,目前仍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探索更多疗效显著的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生脉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组研究,回顾性分析对比生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8例的治疗效果。结果:生脉注射液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观察指标显示:生脉治疗病期缩短,入院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生脉注射液改善胰腺微循环疗效确切,并具有强心、抗休克和提高机体抗损伤能力的作用,是一种有效、价格低廉、副作用极小的治疗SAP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统计与归纳的方法对生脉制剂不同研究方向文献数量与生脉不同剂型质量研究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归纳生脉制剂成分的相关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生脉口服制剂和生脉注射液指纹图谱的相关研究,归纳生脉制剂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研究进展。对比生脉不同剂型指纹图谱的差异,讨论生脉制剂质量评价标准的优化方案,探究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关于生脉注射液的研究较多,有较为固定的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和国家质量标准;关于生脉口服制剂的研究较少,标准指纹图谱建立困难,质量控制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0.
何露  阳姣  吴梅  熊涛  张翅 《中国中医急症》2022,(4):591-594,599
目的 研究中药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热原安全性问题,为中药注射液的热原安全性检查方式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方法 采用《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分别对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4种中药注射剂的提取过程和制剂过程进行热原、细菌内毒素检验.结果 提取和制剂阶段的热原检查均合格;细菌内毒素和热原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地戈辛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充血性心衰患者40例 ,随机分为地戈辛组和地戈辛 +生脉注射液20、40、60mL3个剂量组 ,每组10例 ,采用放免法(RIA)分别测定4组患者不同时间地戈辛血药浓度 ,以3P97药动学软件拟合地戈辛药动学参数。[结果]生脉注射液小剂量 (20mL)组对心衰患者地戈辛血药浓度和消除半衰期 (T1/2)、表观分布容积 (Vd)、血浆清除率 (CL)等药动学参数有显著影响 (P<0.05) ,而中剂量(40mL)和大剂量 (60mL)组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提示生脉注射液在小剂量应用时具有降低充血性心衰患者地戈辛血药浓度、缩短消除半衰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受多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启发 ,笔者注意到中西药合用中存在药动学问题 ,萌发了中西医结合药动学的研究设想 ,并归纳提出了中西结合药动学系列研究的总体思路。以该系列研究思路为指导的研究设计始于 5年前 ,到 2 0 0 0年获得基金资助项目而启动了我们的研究工作。在此 ,就中西医结合药动学系列研究思路的理论与实践简要阐述 ,并与同道交流。1 中西结合药动学的概念中西结合药动学是指中、西药合并使用时 ,可以在人体内会有药物动力学 (简称药动学 )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其内涵主要包括有以下四个方面 ,即 :中药对西药药动学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3.
陈丽莉  陈丽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19-1019
目的:观察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以中药生脉注射液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为治疗组,以单用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例为对照组,作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显效19例(占52.8%),对照组心绞痛显效10例(占2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控制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与硝酸甘油合用对提高和改善本病的疗效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例心梗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6.7%),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组的EF,FS,E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A/E则减小,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疗铲确切可靠,此药为纯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生脉注射液中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在心肌缺血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诱导体内NO释放效应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以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模型大鼠静脉给予生脉注射液(10.8 mL·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清,测定血清中人参皂苷Rg1和Rb1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拟合药动学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同时测定血清中NO代谢产物NO2-和NO3-水平,绘制时-效曲线,采用Sheiner等提出的效应室理论建立PK-PD结合模型,计算药效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和Rb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人参皂苷Rg1在体内表现出快消除的特点,人参皂苷Rb1表现出慢消除的特点。生脉注射液诱导大鼠体内NO释放效应与人参皂苷Rg1和Rb1的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效应滞后于血药浓度,效应与人参皂苷Rg1和Rb1的效应室浓度成良好的相关性,符合Sigmoid-Emax模型。该研究成功建立了生脉注射液在心肌缺血大鼠体内的PK-PD结合模型,可较有效地用于预测生脉注射液的血药浓度和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生理药动学模型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比较药动学中经典房室模型和生理药动学模型(PBPK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生理药动学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与经典房室模型相比,生理药动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药物在器官和组织内的药动学过程,提供难以(或无法)通过实验获取的药代参数(如代谢速率常数等),预测和外推药物的药动过程和提供内剂量经时过程,在药代药动层面辅助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中药研究过程中,生理药动学模型可以在完善中药药性(归经)理论、探索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探索含马兜铃酸类药物及有毒中药的作用机理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盐酸洁霉素对双黄连注射液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双黄连注射液单用及与盐酸洁霉素合用后,健康人体内黄芩甙、绿原酸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分别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盐酸洁霉素对双黄连注射液中的黄芩甙和绿原酸的药动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脉散的制剂,药理与临床运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田更存  王爱香 《中成药》2000,22(2):162-165
生脉散的处方来源于古医药书《医学启源》,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由于疗效确实,后世根据不同的医疗需要,相继研制出生脉饮、生脉片、生脉冲剂、生脉袋泡剂及生脉注射液等。但基本方均为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中药组成,其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基本是一致的。近年其制剂、药理及临床应用又有新进展,现作一综述。1 制剂研究众多的制剂研究多是围绕生脉口服液和生脉注射液,针对如何提高提取液的澄明度,增加稳定性,缩短提取时间和不降低疗效进行的。同时对制剂的质量控制也进行了探讨。王九皋等[1]以65%乙醇用连续提取装置制备提取液,使原渗漉法…  相似文献   

19.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机制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脉注射液是根据生脉散研制而成的的中药注射液,现常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明显,且与地高辛等西药合用后呈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有关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近年有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动学)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的新领域,研究了一些中药和复方,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假说,但总体上尚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与评述了中药药动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药药动学的概念、中药药动学研究的特点与难点,从而提出了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药动学研究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