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冰片在小鼠组织内的GC—MS测定法和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天然冰片在小鼠组织内含量测定的GC—MS法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初步探索天然冰片的归经特征。方法:采用DB-5MS弹性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电子轰击(E1)电离方式,轰击能量为70eV,倍增电压1100V;选择性离子检测(SIM),天然冰片m/z95,内标萘m/z128;小鼠组织样品用生理盐水匀浆后,加入萘作为内标,用正己烷振荡萃取,取上清液进样测定。组织分布研究以天然冰片的CMC—Na溶液给小鼠灌胃,在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小鼠后取各组织样本,经处理后用GC—MS法测定组织中的天然冰片含量。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天然冰片GC—MS测定方法,在22ng·mL^-1 -22μg·mL^-1范围内响应信号(Y)与天然冰片浓度(X)呈良好线性关系,Y=0.000486X+0.00036,R^2=0.999(n=3),最低检测限为10ng·mL^-1,定量下限为22ng·mL^-1,日内精密度为3.72—6.11%,日间精密度为7.29~17.6%,相对回收率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95~107.93%和93.04~103.03%。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冰片分布于大部分组织,单个组织内天然冰片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多峰现象;天然冰片在肝脏内含量最高,在心、脑、肾等重要组织内的含量也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GC—MS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天然冰片在动物体内的定量分析;天然冰片在不同组织内的分布有明显差异,肝、肾、心、脑中分布含量较高;天然冰片的归经特征中有归心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天然冰片在小鼠组织内含量测定的GC-MS法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初步探索天然冰片的归经特征.方法:采用DB-5MS弹性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电子轰击(EI)电离方式,轰击能量为70eV,倍增电压1100V;选择性离子检测(SIM),天然冰片m/z 95,内标萘m/z128;小鼠组织样品用生理盐水匀浆后,加入萘作为内标,用正己烷振荡萃取,取上清液进样测定.组织分布研究以天然冰片的CMC-Na溶液给小鼠灌胃,在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小鼠后取各组织样本,经处理后用GC-MS法测定组织中的天然冰片含量.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天然冰片GC-MS测定方法,在22ng·mL-1~22μg·mL-1范围内响应信号(Y)与天然冰片浓度(X)呈良好线性关系,Y=0.000486X+0.00036,R2=0.999(n=3),最低检测限为10ng·mL-1,定量下限为22ng·mL-1,日内精密度为3.72~6.11%,日间精密度为7.29~17.6%,相对回收率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95~107.93%和93.04~103.03%.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冰片分布于大部分组织,单个组织内天然冰片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多峰现象;天然冰片在肝脏内含量最高,在心、脑、肾等重要组织内的含量也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GC-MS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天然冰片在动物体内的定量分析;天然冰片在不同组织内的分布有明显差异,肝、肾、心、脑中分布含量较高;天然冰片的归经特征中有归心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室内常见气传真菌孢子及其代谢提取物对呼吸道的毒作用。[方法]采用现场监测和气管染毒试验以及体外试验方法试验研究室内常见气传真菌1,3-β-D-葡聚糖含量、室内常见气传真菌对大鼠肺损伤作用、真菌孢子及其代谢提取物对异型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对人胚肺细胞毒作用及胶元合成的影响以及真菌代谢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结果]室内环境中的优势气传真菌属为芽枝菌属、曲霉属、交链孢属、镰刀霉属、青霉属等。常见气传真菌中1,3-β-D-葡聚糖含量从9.21pg/10^5个细胞到36.5pg/10^5个细胞。大鼠气管染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见气传真菌孢子气管染毒可以引起肺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增加,大鼠肺组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明显升高。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气传真菌代谢提取物可以引起人胚肺细胞胶原合成量增加,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6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且都有剂量-反应关系。部分室内气传真菌(曲霉、青霉)代谢提取物可抑制异型小鼠脾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在加S的情况下,部分室内气传真菌代谢提取物(曲霉、镰刀霉、青霉)可引起TA98菌株回变菌落数明显增加,可诱导大鼠肝细胞非S期DNA合成增加,曲霉、青霉的代谢提取物可以抑制IL60细胞的凋亡。[结论]室内常见真菌中含有与呼吸道炎症有关的1,3-β-D-葡聚糖。气传真菌孢子可以引起大鼠肺损伤,其代谢提取物可以引起肺组织胶原合成增加,并具有一定遗传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比较药动学中经典房室模型和生理药动学模型(PBPK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生理药动学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与经典房室模型相比,生理药动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药物在器官和组织内的药动学过程,提供难以(或无法)通过实验获取的药代参数(如代谢速率常数等),预测和外推药物的药动过程和提供内剂量经时过程,在药代药动层面辅助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中药研究过程中,生理药动学模型可以在完善中药药性(归经)理论、探索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探索含马兜铃酸类药物及有毒中药的作用机理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1,1,1-三氯乙烷为例介绍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在毒理学和药理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目前鲜有资料从技术层面介绍建立PBPK模型的过程,这为初学者学习掌握该技术带来困难。本文以1,1,1-三氯乙烷为例从技术细节方面介绍如何建立PBPK模型,涉及了建立PBPK模型的一般步骤,包括搜集资料、确定模型结构、模型运算、比较模型模拟药动学和实验药动学资料、灵敏度分析、模型验证以及外推等。并讨论了初学者在学习PBPK模型时可能遇到的疑惑、困难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进行化学混合物的危险度评价和管理是非常现实、迫切而困难的工作。七十年代起 ,人们就注意到 2 ,3,7,8-四氯二苯并对二英 (TCDD)及其同系物的健康危害 ,开始探索评价环境中该类混合物的方法。Grant[1 ] 发现 TCDD及其同系物发挥毒效应同某种受体结合有关 ,仅剂量高低有所差异 ,遂提出评价该类混合物危险度的毒当量因子法 (toxicequivalency factor approach,TEF法 )。此后众多学者对 TEF法进行了大量研究 ,除将其用于多氯联苯并对二英(PCDDs) /多氯联苯呋喃 (PCDFs)的危险度评价 ,还尝试用于其它多类化学混合物的评价。 1 98…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对天然冰片在小鼠体内的含量及樟脑转化情况的影响。方法分取不同周龄和性别的小鼠,在灌服天然冰片后,以气质联用法测定小鼠体内的血浆及肝、脑、肾等器官中天然冰片和樟脑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年龄因素看,幼龄鼠与成年鼠相比,天然冰片在幼龄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肝、肾、脑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成年小鼠,而樟脑的转化量基本相当;从性别因素看,雌性及雄性鼠体内的天然冰片及樟脑转化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因素对天然冰片在小鼠体内的含量水平有明显影响,性别因素基本无影响;而樟脑在小鼠体内的转化量则不受年龄及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体外培养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为靶细胞 ,研究PM10 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它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并阐明剂量_反应关系。[方法]采集室内PM10、气传真菌 ,配制成染毒溶液。用不同浓度的PM10、气传真菌 ,以及PM10 和气传真菌联合染毒液染毒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肺泡细胞存活率、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以及细胞因子TNF_α ,观察PM10 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肺巨噬细胞存活率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PM10 和真菌均能引起AM存活率降低 ,且有一定剂量_效应关系 ,剂量越高 ,存活率越低 (P<0.05)。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低于相应单独染毒组。2×2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下降 ,且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1)。提示PM10 和真菌对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单独和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也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高剂量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远远低于阴性对照组 (P<0.05)。2×2析因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 ,提示PM10 和真菌对AM吞噬功能具有一定联合效应。结果还表明 ,阴性对照组培养上清液中未检测到TNF_α。染毒组TNF_α活性则随剂量上升而上升 (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体外培养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为靶细胞,研究PM10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它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集室内PM10、气传真菌,配制成染毒溶液.用不同浓度的PM10、气传真菌,以及PM10和气传真菌联合染毒液染毒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肺泡细胞存活率、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以及细胞因子TNF-α,观察PM10与气传真菌单独和联合染毒对肺巨噬细胞存活率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PM10和真菌均能引起AM存活率降低,且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剂量越高,存活率越低(P<0.05).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低于相应单独染毒组.2×2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染毒组存活率下降,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M10和真菌对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单独和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也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高剂量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远远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2×2析因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染毒组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M10和真菌对AM吞噬功能具有一定联合效应.结果还表明,阴性对照组培养上清液中未检测到TNF-α.染毒组TNF-α活性则随剂量上升而上升(P<0.05).但PM10和真菌单独染毒时的最高剂量组TNF-α活性反而降低了,这提示在适当增高剂量时,可使细胞合成与分泌TNF-α增加,但过高剂量时,细胞受损以至功能受抑.2×2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染毒组TNF-α活性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染毒组TNF-α活性约等于相应单独染毒组的TNF-α活性之和.[结论]室内PM10和气传真菌有细胞毒性,并能损害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且能增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TNF-α.提示在作用终点上,PM10和气传真菌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气传真菌对健康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隔日气管灌注PM10、真菌及二者混合悬液染毒1个月。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生化成分及细胞组成,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灌洗液中肺巨噬细胞 数量减少,比例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白蛋白、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肺组织表现炎症性改变。各指标观察到剂量-反应关系。统计分析显示PM10和真菌之间存在联合作用,从生化指标数值判断,是相加作用。结论:PM10和真菌可致肺损伤,它们之间存在相加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