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血理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理肠丸治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小鼠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活血理肠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DSS法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给药10天后,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在进行简单血小板活化情况评价的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用ELISA测定其外周血PAF及其结肠组织匀浆TNF-α、IL-10、TGF-β表达水平。结果:各治疗组结肠指数、结肠损伤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及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在改变高凝状态方面,各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及PAF表达水平,升高平均血小板体积(P0.01或P0.05)。在调节炎症因子方面,活血理肠丸除高剂量组外,均可显著降低TNF-α表达水平(P0.05);同时除中剂量组外,活血理肠丸可明显升高IL-10、IFN-γ水平(P0.05);而且除低剂量组外,活血理肠丸还可升高TGF-β水平(P0.05)。结论:活血理肠丸可能通过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高凝状态,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活化,进而调节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平衡,减轻炎症损伤,促进黏膜修复、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gko biloba extract,EGB 761)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EGB 761组,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TNF-α、TGF-β、IL-17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经EGB761治疗后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均有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EGB 761组结肠组织TNF-α、TGF-β、IL-17炎症因子染色减少。结论:可见EGB 761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的炎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神丸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方法:选择30 只雌性C57BL/6 小鼠为 实验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四神丸加减方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 和四神丸 加减方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 各6 只。在适应性喂养1 周后,构建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 模型,并灌胃给药,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精神状态并称重。实验结束后,比较5 组小鼠疾病活动指 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 和白细胞介素-10(IL-10) 表达水平、Toll 样受体 4 (TLR4)、p65 分子量、磷酸化P65 (p-p65)、β-actin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 DAI 评分、粪便黏稠度评分、便血评分、IL-6 水平、结肠组织中TLR4、p65 及p-p65 表达水平均显著升 高(P<0.05),结肠长度、IL-10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小鼠 DAI 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低剂量组小鼠DAI 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明 显增加(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增加不明显(P>0.05);阳性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组 小鼠粪便黏稠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及高、低剂量组小鼠便血评分无明显变化(P> 0.05);高剂量组IL-6 水平显著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及低剂量组IL-6 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 高、低剂量组IL-10 水平显著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IL-10 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阳性对照组、 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LR4、p65 和p-p65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病理变化上,模 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杯状细胞明显减少,隐窝结构损伤严重,出现明显的炎症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 高剂量组小鼠结肠组织上述病理变化改善明显,而低剂量组上述病理病化略有改善。结论:四神丸加减方可在一定 程度上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临床症状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4/NF-κB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四神丸对伊立替康所致小鼠迟发性腹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腹泻模型组,四神丸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及四神丸各剂量组均注射伊立替康,1次/d×4 d。四神丸各剂量组于伊立替康给药前一天灌胃,1次/d×7 d。每天观察小鼠腹泻情况,末次灌胃48 h后,处理小鼠,观测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及小鼠IL-1β、TNF-α、β-G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腹泻、结肠黏膜损伤和IL-1β、TNF-α、β-G的升高。四神丸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腹泻及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减轻(P0.05),IL-1β、TNF-α和β-G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四神丸对伊立替康所致小鼠迟发性腹泻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肠道β-G的活性,降低了IL-1β、TNF-α的水平而减轻肠道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椒梅连理汤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椒梅连理汤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探讨其治疗作用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43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椒梅连理汤组(中药组)各11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予以相应药物1 ml/100 g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检测大鼠血清及结肠黏膜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肠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增生和溃疡,SASP组和中药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1β、IL-6、TNF-α明显升高(P<0.05),IL-4明显下降(P<0.05),SASP组、中药组和模型组比较,IL-1β、IL-6、TNF-α降低(P<0.05),IL-4升高(P<0.05).SASP组和中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椒梅连理汤能有效对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与SASP相当,通过调节IL-1β、IL-6、TNF-α、IL-4含量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愈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栓组、愈肠栓组。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TNF-α、IL-1β、IL-4、IL-10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栓组、愈肠栓组DAI评分、TNF-α、IL-1β明显降低,IL-4、及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柳氮磺吡啶栓组与愈肠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愈肠栓能有效改善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上调抑炎因子IL-4、IL-10的水平,从而达到缓解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肠愈宁颗粒对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和肠愈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病理组织学。ELISA方法测定血清IL-β、TNF-α、钙卫蛋白(Calproteein,CP),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黏膜CP的表达水平。结果:DAI结果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β、TNF-α、CP均明显升高,而CMDI指数、结肠黏膜CP均明显升高。肠愈宁颗粒各组DAI、CMDI、结肠组织中黏膜CP均降低,血清中IL-β、TNF-α、CP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肠愈宁颗粒能够有效缓解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β、TNF-α表达,减少C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CSF)、干扰素-β(IFN-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情况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作为患者组,以及同期健康对照者30例作为正常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血清及结肠黏膜组织中CSF、IFN-β及TNF-α表达情况。结果患者组血清CSF、TNF-α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中CSF mRNA、TNF-α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血清IFN-β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中IFN-β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CSF、IFN-β、TNF-α变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存在相关性。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及结肠黏膜组织中CSF、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IFN-β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CSF、IFN-β及TNF-α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观察四神丸加味对模型的反证效果。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病证模型组、以方测证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喂养;TNBS模型组采用TNBS与乙醇复合物灌肠进行造模;病证模型组给予番泻叶、腺嘌呤分阶段灌胃、外因干预、TNBS与乙醇复合物灌肠进行造模;以方测证组在复合因素建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予四神丸加味煎剂灌胃。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症状、体征及结肠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病证模型组大鼠出现嗜睡懒动,反应迟钝,蜷卧扎堆,毛发疏松粗糙、晦暗无光泽,眯眼弓背,肛周污秽,便形稀溏甚则黏液血便等症状;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饮水量明显减少,肛温下降,显微镜下观察结肠黏膜呈缺损,可见水肿、充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有溃疡灶形成,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较高;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方测证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饮水量明显增加,肛温较前升高,结肠黏膜见轻度充血、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以方测证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血清中IL-6、IL-8、TNF-α的浓度均低于病证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番泻叶、腺嘌呤分阶段灌胃结合环境因素干预、TNBS与乙醇复合物灌肠造模建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是可行的。四神丸加味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大鼠模型相关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32 只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 模型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5 mL·kg-1)和柳氮磺吡啶 组(SASP,1.5 g·kg-1)。灌胃给药,给药体积10 mL·kg-1,每日1 次,连续8 d。给药第2 天开始,采用2% DSS 连续干预7 d 建立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药干预后,测定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DAI);采 用HE 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计算病理评分;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IL-6 及IL-10 的含量;采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清中脂多糖(LPS) 的含量;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D)标记的右旋葡聚糖法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来检测结肠黏膜通 透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和ZO-1 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 组比较,DSS 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从第3 天开始持续降低(P<0.05,P<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1), DAI 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TNF-α、IL-1β 及IL-6 水平明显 升高(P<0.01),而IL-10 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LPS 含量、结肠黏膜FITC-D 渗透率以及细菌移位率 均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和ZO-1 蛋白表达减弱。与DSS 模型组比较,藿香 正气口服液组小鼠的体质量有所回升(P<0.05,P<0.01),结肠长度明显延长(P<0.05),DAI 评分明显降低 (P<0.05);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 及IL-6 水平明显降低(P<0.05,P< 0.01),而IL-10 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LPS 含量、结肠黏膜FITC-D 渗透率及细菌移位率均明显降低 (P<0.05,P<0.01);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和ZO-1 蛋白表达增强。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可 降低DSS 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的通透性,对结肠炎小鼠的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雷公藤多苷对结肠炎小鼠结肠Fas/FasL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干预作用.方法 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雷公藤多苷灌肠或灌胃给药10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结肠上皮细胞周期及Fas/FasL表达.结果 灌胃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处于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下降,S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作用趋势上优于灌肠组.同时,两组小鼠结肠粘膜上皮表达Fas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FasL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干预结肠上皮细胞Fas/FasL表达及细胞周期而治疗实验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制作UC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4成组:正常对照(NC)组、模型(MD)组、低剂量(RLD)、高剂量(RHD)白藜芦醇治疗组。造模7d同时给予干预治疗,停用造模药物并后续治疗7d。记录分析疾病活动指数(DAI),14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行HE染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IL-10、TNF-α、IL-6和IL-1β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小鼠肠黏膜IL-10、TNF-α、IL-6和IL-1β蛋白水平。结果低、高剂量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第5~14天DAI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0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其TNF-α、IL-6和IL-1βmRNA和蛋白表达则高于正常组(P0.05);低、高剂量白藜芦醇治疗组结肠IL-10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其TNF-α、IL-6和IL-1βmRNA和蛋白水平则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白藜芦醇治疗组IL-10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其TNF-α、IL-6和IL-1βmRNA和蛋白水平则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并降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通过抗炎和降低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对UC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榆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榆灌肠方组和SASP组,给药10 d后处死,取结肠组织,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7、TGF-β水平。结果:参榆灌肠方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优于模型组(P0.05),结肠大体形态和病理组织学明显优于模型组;参榆灌肠方组大鼠IL-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GF-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榆灌肠方灌肠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反应,修复结肠黏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中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及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同时,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原药材11、22、44 g/kg剂量灌胃,SASP组按0.3 g/kg剂量灌胃,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3周.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4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各治疗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IL-4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降低,而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痛泻要方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lβ、TNF-α的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4的表达,调节肠道异常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修复溃疡,进而防治UC.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6):120-124
目的:探讨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炎症因子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45g/kg)、溃结康组(12.8g/kg、6.4g/kg、3.2g/kg)。造模7天内,每天观察UC小鼠体质量及疾病活动指数变化,第8天实验结束时,采集结肠组织,量取各组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组织IL-1β、TNF-α、IL-4、IL-10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ITF、NF-κB、Occludin、Claudin 1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结肠ITF、NF-κB、Occludin、Claudin 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轻,疾病活动指数显著升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组织损伤明显,病理学评分显著增加,结肠IL-1β、TNF-α含量显著增加,IL-4、IL-10含量显著降低,NF-κB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而ITF、Occludin、Claudin 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溃结康组(12.8g/kg、6.4g/kg)及柳氮磺胺吡啶组(0.5g/kg)小鼠体质量及结肠长度较模型组增加,疾病活动指数降低,结肠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病理学评分降低,TNF-α含量显著降低,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occludin mRNA水平明显增加;溃结康组(12.8g/kg)还可明显增加IL-4含量,上调ITF mRNA、蛋白及occludin蛋白表达,溃结康组(6.4g/kg)可降低IL-1β含量,增加IL-10含量,上调ITF mRNA水平。溃结康组(3.2g/kg)除可上调ITF mRNA水平外,对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溃结康可能通过降低结肠组织致炎因子含量、增加抑炎因子含量,同时促进肠粘膜修复,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及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mRNA含量的变化,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番泻叶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腹腔注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及柳氮磺嘧啶(SASP)组,经药物干预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TGFβ1、IL-6含量及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TLR-4 mRN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TGFβ1含量降低(P0.05),IL-6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中TGFβ1含量升高(P0.05),IL-6含量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各治疗组TLR-4 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四神丸能够通过下调IL-6和升高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 mRNA的含量,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上皮免疫系统,恢复肠粘膜微环境的免疫稳态,达到治疗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经验方“溃结2号方”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结肠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TNBS)加免疫诱导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共36只大鼠,随机分组为模型组,模型+阳性对照组(中药方组),模型+阴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组]大鼠,每组12只.观察大鼠治疗后14 d及21d后大鼠结肠组织黏膜的病理改变(DAI及CMDI评分结果),用免疫组织化学PAP二步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β、IL-10的表达.结果:治疗14 d时,实验结果表明:中药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及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 Damage Index CM-DI)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和SASP组(P<0.05),但与SASP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而中药组溃疡创面中IL-1β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也明显低于SASP组(P<0.05);中药组创面中Ⅱ-10水平却明显高于模型组与SASP组(P<0.05);治疗21d时,实验结果显示:中药组大鼠DAI及CMDI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和SASP组(P<0.05),中药组大鼠Ⅱ-1β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也明显低于SASP组(P<0.05);中药组IL-10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和SASP组(P<0.05).结论:溃结2号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IL-1β表达,和提高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四神丸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灌胃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LR4、TGF-β1、IL-10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LR4水平增高,TGF-β1、IL-10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神丸组TLR4、TGF-β1、IL-10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四神丸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DC免疫耐受失调,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四神丸灌肠给药治疗实验性结肠炎疗效的同时,探讨其对结肠炎结肠黏膜Fas/FasL,Bax/Bcl-2 mRNA的调控作用.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 kg-1)及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30 mg·kg-1)组,灌肠给药10d后,通过体重、结肠湿重、结肠质量指数、病理损伤评分及形态学分析评价其疗效,同时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T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Fas/FasL水平和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结肠湿重及结肠指数(P<0.05),且3个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病理损伤评分(P<0.05),同时典型治疗组病理切片分析可见上皮修复,黏膜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溃疡浅而小,少量淋巴滤泡增生和炎细胞浸润,而且3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Fas在结肠黏膜表达(P<0.05),升高Bcl-2/Bax(P <0.05).结论:四神丸灌肠给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结肠组织Fas/FasL,Bax/Bcl-2 mRNA表达,延缓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或促进炎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 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调节性T 细胞(Treg)/辅助性 T 细胞9(Th9)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 只BALB/C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人参皂苷 Rg1 组(200 mg·kg-1)及美沙拉嗪组(300 mg·kg-1),每组10 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3% DSS 自由 饮水7 d 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给药组同时按照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 次,连续10 d。观察记录小鼠一 般情况及体质量;测量结肠长度及其质量,计算结肠质量指数;采用HE 染色法进行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并 进行病理损伤评分;采用ELISA 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β、IL-4、IL-15、IL-17A 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4+ CD44+ Foxp3+、CD4+ CD44+ IL-9+、CD4+ CD44+ IL-10+、CD4+ CD25+ Foxp3+、CD4+ CD25+ PD-1+ 及CD4+ CD25+ PD-L1+ T 细胞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杯 状细胞减少,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区域溃疡形成;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结肠质量明显增加、结肠长度 明显缩短、结肠质量指数及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小鼠结肠组织中IL-1β、IL-15、IL-17A 表达水平显 著升高(P<0.01),IL-4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小鼠外周血的CD4+ CD44+ Foxp3+、CD4+ CD25+ Foxp3+、CD4+ CD44+ IL-10+ T 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CD4+ CD44+ IL-9+、CD4+ CD25+ PD-1+、 CD4+ CD25+ PD-L1+ T 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 组小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 明显减轻,糜烂修复,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体质量明显增加、结肠质量明显降低、结肠长度明显延长、 结肠质量指数及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小鼠结肠组织中IL-1β、IL-15、IL-17A 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1),IL-4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鼠外周血的CD4+ CD44+ Foxp3+、CD4+ CD25+ Foxp3+、CD4+ CD44+ IL-10+ T 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CD4+ CD44+ IL-9+、CD4+ CD25+ PD-1+、CD4+ CD25+ PDL1+ T 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 可能通过调控Treg/Th9 细胞平衡治疗 DSS 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