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93例鼻腔筛窦癌放疗疗效分析黄克伟梅泽如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210009)本文报道自1980年1月~1991年12月间我所收治的93例鼻腔筛窦癌术前放疗、单纯放疗及术后放疗的结果,以探求鼻腔筛窦癌适宜的治疗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 ,分别施行上颌骨次全与全切除术 ,前额开窗 -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瘤大块切除及颅面联合切除术 ,部分病例实施冷冻切除 ,颌颈联合根治等手术 ,术后常规放疗。结果 :3年生存率为 4 7.5 %(36 76 ) ,5年生存率为 36 .2 %(2 5 6 9)。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及采用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 ,可提高疗效 ,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 ,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筛窦囊肿临床上并非罕见 ,以往多采用鼻外径路手术治疗 ,手术损伤较大。近年来 ,由于鼻腔内窥镜的使用和技术发展 ,鼻内径路手术治疗成为可能。我院自 1997年来在鼻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筛窦囊肿 1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鼻腔外侧壁切除术治疗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疗效,并复习文献探讨影响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7月6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部采用鼻腔外侧壁切除术加术后放疗的方法,放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2年,并定期鼻内镜下清理术腔。结果随访期间术腔未见明显复发。由于随访时间短,失去患者的追踪观察,未能统计患者的复发率与生存率。复习文献中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采用手术加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70%左右,10年生存率可达到40%~50%左右,对复发患者仍然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论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是治疗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局部复发是导致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面中掀翻术经鼻腔、鼻窦、翼碍窝摘除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优点。方法:通过26例患者,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根据chandler等分期:Ⅱ期2例,Ⅲ期3例;颧突、上领窦前壁骨瘤1例;筛窦骨瘤3例;上领窦癌(T2NnMo)2例;鼻腔外侧壁鳞癌1例;鼻中隔巨大软骨瘤1例。均采用面中掀翻术治疗。结果:26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具有术野宽阔、肿瘤充分暴露、直视操作、切除干净、出血少、复发率低、面部不遗留瘢痕等优点;2例半年复诊患侧鼻翼矮小。结论:面中掀翻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治疗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的首选术式;也可作为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鞍鼻、歪鼻的整形术式。  相似文献   

6.
宋成君  黄平振 《吉林医学》1997,18(5):270-271
慢性多发性鼻窦炎,待别是伴有多发性鼻息肉的患者,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复发率高。采用内窥镜下经上颌窦行筛窦切除术治疗多发性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23例(37侧),均痊愈,术后无并发症发主,随访2年无复发。其优点在于可一次性清除上颌窦、筛窦及鼻腔内的所有病变,光线明亮,术野清晰,操作简单,对重要解剖标志辨认清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因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上皮钙粘附素(epithelial-cadherin,E-cad)蛋白产物在上颌窦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上颌窦癌及20例正常鼻粘膜组织中基因Bcl-2、Vegf、E-cad蛋白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1-Bcl-2在正常鼻腔粘膜组织中表达率为(10%)。上颌窦癌中有较高表达(58.1%)。Vegf在正常鼻腔粘膜组织中表达率(56.3%)明显高于上颌窦癌(30%)中表达;E-cad在正常鼻腔粘膜组织中表达率(80%)明显高于上颌窦癌(60%);Bcl-2、Vegf、E-cad阳性表达在鼻腔粘膜组织与上颌窦癌组织之间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Vegf蛋白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其中Ⅲ~Ⅳ期阳性率(70.9%)明显高于Ⅰ~Ⅱ期(37.5%)Bcl-2和E-cad阳性率在Ⅰ~Ⅱ期(79.1%、75%)高于Ⅲ~Ⅳ期(41.9%、48.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cl-2、E-cad、Vegf基因参与了上颌窦的癌变及发展过程,其表达水平是判断病情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的敏感基因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各种治疗方法 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68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46岁.32例采用了单纯放疗,7例单纯化疗,29例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线或电子线,或钴60照射.IE期患者照射野采用"L"形野,"凸"形野,或耳前野加筛窦野,颈部淋巴结不做预防性照射.Ⅱ期患者在肿瘤侵及颈部时应用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加或不加筛窦电子线野.中位放疗剂量50 Gy.化疗采用CHOP方案,4~8个疗程.结果 单纯放疗组CR率87.5%,5年生存率68.75%;单纯化疗组CR率14.3%,5年生存率14.3%;放化疗联合组,其中先化疗后放疗者,CR率65.2%,5年生存率60.9%;先放疗后化疗者,CR率83.3%,5年生存率66.7%.Ⅰ期患者CR率78.2%,5年生存率65.5%;Ⅱ期患者CR率60%,5年生存率50%;Ⅲ/Ⅳ期患者CR率和5年生存率为0.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化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对放疗敏感,而对化疗相对抗拒.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接受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患者预后极差,晚分期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6岁,因右鼻腔筛窦、眶腔血管外皮瘤术后1年,鼻根部红肿1个月之主诉于2001年3月14日入院。病史:患者于10年前因右侧鼻塞、涕中带血3个月于某院经唇龈切口行右鼻腔、筛窦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血管外皮瘤”,此后分别于9年前、4年前均因肿物复发而2次行右鼻侧切开鼻腔、筛窦肿物切除术,1年前因右眼球突出伴视物模糊1个月行右鼻腔、筛窦肿物及眶内容清除术,术后病理同前。近1个月来因鼻根部红肿收入我院。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正常。平素健康。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好,心肺正常。鼻根部红肿,右眶腔术后改变。右创腔内侧壁膨隆,表面黏膜光滑,触之易出血。其后下方可见肿物突出,拇指甲大,污秽,表面粗糙,不光滑。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筛窦恶性肿瘤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筛窦恶性肿瘤比较少见 ,其发病率仅是上颌窦癌的 1/ 6 [1] 。由于筛窦位置隐蔽 ,又与鼻腔、眼眶、上颌窦关系十分密切 ,临床上对其原发部位较难作出准确判断 ,治疗手段也各不相同 ,故筛窦肿瘤多与鼻腔肿瘤合并报道 ,单独报道较少。作者收集了本科自 1988.11~ 1994 .7收治确诊的 33例原发性筛窦恶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象和方法33例患者中 ,男 2 5例 ,女 8例 ,男女之比为3.12 5∶1。年龄 10~ 6 6岁 ,平均 4 8.6岁。病变发生在左侧 18例 ,右侧 15例。病理类型 低分化鳞癌 19例 ,低分化腺癌 4例 ,鳞癌Ⅱ~Ⅲ级 6例 ,梭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断,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5-06~2012-06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9.3%(46/58);术前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2%(34/39);术前MRI和MRCP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7.8%;血清CA19-9及CEA阳性率分别为71.8%(28/39)和61.5%(24/39).根据TNM分期标准,本组Ⅰ期3例,Ⅱ期9例,Ⅲ期17例,Ⅳ期29例.5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8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中3例Ⅰ期患者获长期生存.1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率为31%.58例病人中有45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7.6%.其中随访的6例Ⅱ期患者及3例Ⅲ期患者术后生存期超过3年;3例Ⅱ期患者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3例Ⅳ期患者术后分别生存16个月、20个月、21个月.结论 术前影像学的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魏军水  邱嘉旋 《中外医疗》2010,29(20):1-1,3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对舌鳞癌患者局部病灶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63例舌鳞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单纯手术)42例;Ⅱ组(诱导化疗+手术)21例,应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2组5年生存率。结果 (1)Ⅱ组诱导化疗总有效率为71.0%(22/31),完全缓解2例。(2)Ⅰ、Ⅱ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61.3%,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诱导化疗有效者和无效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22.2%,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中诱导化疗无效者和Ⅰ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2.2%、35.7%,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诱导化疗能缩小原发灶,显著提高舌鳞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1995年1月-2003年7月收治的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57例,按照AnnArbor分期标准,ⅠE期30例,ⅡE期21例,Ⅲ期4例,Ⅳ期2例。单纯放疗27例,放化疗30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62个月,5年总生存率单纯放疗组、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分别为64.0%、56.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4个月、6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硬腭和/或鼻中隔穿孔、PS评分、发热等B症状与预后关系密切,AnnArbor分期仍然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早期治疗是关键,放疗联合化疗未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6例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诊殆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鳞癌21例、腺癌3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内胚窦瘤1例。经综合治疗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50.0%,Ⅰ、Ⅱ、Ⅲ及Ⅳ期分别为:64.3%、42.9%、25.0%及0,P〈0.05;Ⅰ、Ⅱ及Ⅲ级分别为66.7%、40.0%及33.3%,P〈0.05;鳞癌、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内胚窦瘤分别为52.4%、66.7%、0及0,P〈0.01;按阴道受侵长度〈1/3、1/3-2/3、〉2/3分为3个组,3组分别为63.2%、20.0%及0,P〈0.01;按肿瘤直径大小〈2cm、2cm-5cm、〉5cm分为3个组,3组分别为69.2%、37.5%及20.0%,P〈0.05。结论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其预后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阴道受侵长度及肿瘤直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为防治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行放、化疗42例,放疗28例。化疗方案以CHOP为主,少数用B-CHOP方案。局部放疗者,用直线加速器照射40~60 Gy/3~5周。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生化、病理、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男51例(72.9%),女19例(27.1%),Ⅰe和Ⅱe期56例(80.0%);单发鼻腔病灶55例(78.6%);病理分类以T细胞型为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肿胀和鼻衄等,其次为口腔和眼眶症状,并累及颈部;总体5年无病生存40例,无病生存率(DFR)为57.1%;接受放、化疗者5年生存30例,DFR为71.4%,而接受放疗者5年生存10例,DFR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e期患者中接受放、化疗者5年生存21例,DFR为87.5%;而接受放疗者5年生存10例,DFR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e和Ⅲe~Ⅳ期患者中接受放、化疗者5年分别生存7例和2例;而接受放疗者均无5年生存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5年DFR的主要因素;CHO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可获得更好的预后,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DF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腺癌Siewert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16例食管胃交界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预后随访进行研究,利用Siewert分型方法进行分型。结果:按照Siewert分型,此组病例食管远端腺癌7例(Ⅰ型),真性贲门癌134例(Ⅱ型),贲门下胃癌75例(Ⅲ型)。分型病例以Ⅱ型(62.1%)多见,而Ⅰ型(3.2%)少见;三型病变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65.7%和60.0%;三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多见于60岁左右老年人,以男性多见。Ⅱ、Ⅲ型晚期病人明显增多;三型病人组织学分型均以管状腺癌最常见,病理学分级Ⅰ级少见,Ⅱ和Ⅲ级常见;三型肿瘤淋巴结转移率基本相当。结论:食管胃交界腺癌按照Siewert分型分为三型,以Ⅱ和Ⅲ型多见,Ⅰ型少见,Ⅱ型和Ⅲ型病人基本情况相似,与Ⅰ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毛建林  郑喆  毛卫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27):152-153,155
目的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治疗各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为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7例按病理分期分为两组,Ⅰ期组56例,Ⅱ期组61例,比较两组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3年随访率等情况。结果Ⅰ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Ⅱ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98.2%,Ⅱ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癌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0例肾癌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病理分型。结果100例肾癌患者,单纯肾切除10例,部分肾切除5例,肾癌根治术85例;肿瘤直径3-10cm者78例(78.0%),3cm以下者11例(11.0%),10cm以上者11例(11.0%);Ⅰ期肾癌23例(23.0%),Ⅱ期40例(40.0%),Ⅲ期30例(30.0%),Ⅳ期7例(7.0%);10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其中透明细胞癌71.0%(71/100),颗粒细胞癌18.0%(18/100),混合性腺癌5.0%(5/100),乳头状腺癌3.0%(3/100),集合管癌2.0%(2/100),肉瘤样肾癌1.0%(1/100);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和混合性腺癌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76.2%、77.9%和73.4%、72.7%、72.2%,三者差别无显著性意义;100例B超检查,正确率达93.3%;60例CT检查,诊断正确率100.0%;12例肾动脉造影,诊断正确率100.0%。结论85例肾癌行根治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肾癌预后与肿瘤分期、分级、病理类型和治疗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45例临床资料。按FIGO分期,Ⅰ期22例、Ⅱ期23例。单纯手术12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33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37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单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8例。观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45例中有43例获随访,其中3例死亡,全组死亡率6.98%。3年生存率92.86%(26/28),5年生存率83.33%(15/18)。经统计分析,其预后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首选和有效的手段,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帮  相似文献   

20.
肖小兰 《当代医学》2014,(29):70-71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择邵东县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1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对其实施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患者71例(61.2%),好转患者37例(31.9%),无效患者8例(6.9%),总有效率93.1%(108/116)。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鼻腔黏连,其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黏连31例,筛窦腔黏连封闭19例,中鼻甲与鼻中隔黏连7例,下鼻甲与鼻中隔黏连5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4%(62/116)。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且术后正确处理鼻中隔及中下鼻甲,同时定期随访可有效增加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