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目的:探索城市贫困居民住院医疗救助利用的影响因素,促进医疗救助服务利用。方法:以6个城市1053户贫困居民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al回归分析住院医疗救助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受访居民自述健康状况、月人均医疗支出、救助政策知晓程度、住院救助病种范围和住院救助起付标准等因素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贫困居民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既受到医疗救助相关政策的直接限制,又受到医疗服务利用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取消住院医疗救助病种范围限制和起付线,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将有助于贫困居民对住院医疗救助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试点城市贫困居民对医疗救助的认知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分析试点城市贫困居民对医疗救助的认知及利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的可及性及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在城市医疗救助试点中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入户或定点召集备抽对象,抽取1200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仅45%的贫困居民了解当地医疗救助政策,知晓率较低且了解途径相对单一。不同类型(χ2=30.491,P=0.000)、城市(χ2=206.666,P=0.000)、地区(χ2=95.727,P=0.000)的救助对象对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52.5%救助对象认为医疗救助程序比较复杂,有87.0%救助对象认为医疗救助政策比较公平,有81.3%救助对象认为门诊救助额度比较低,有75.8%救助对象认为住院救助额度比较低。医疗救助的利用率较低且与医疗救助的低知晓率有关。结论应加大医疗救助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医疗救助知晓率和可及性。进一步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切实缓解贫困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确定中的公平性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县医疗救助对象的“最困难”和“最急需”程度的测度,初步分析当前国家医疗救助实施的公平性。方法:用贫困缺口、贫困距、医疗支出比和灾难性支出家庭比等指标定量测度“最困难”和“最急需”的程度。结果:样本县现在所确定的医疗救助对象确属“最困难的人员”;而非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支出是“最急需的医疗支出”;但疾病经济负担仍是救助户重于非救助户。结论:建议增大救助覆盖面和救助力度,民政部门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联合运作,关注低收入以及因病致灾的高医疗费用群体,及时给予恰当救助,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分层定额抽样的方法对四城市800户属于当地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对象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了解现阶段城市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主要健康问题和医药支出。经调查发现被调研家庭健康水平较低,疾病经济负担沉重,慢性病和多发常见病构成了贫困家庭主要健康问题。文章探讨了灾难性医疗支出与健康贫困的新定义,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城市贫困居民对医疗救助模式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6城市贫困居民对医疗救助模式的评价,为医疗救助模式的建设和改进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中英城市社区卫生与贫困救助资助项目的1116名贫困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其对医疗救助模式的评价.结果 87.2%的贫困居民认为救助的申请、确认过程透明公正,70.1%的贫困居民认为医疗救助比较方便、公平,但医疗救助体系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结论 城市医疗救助模式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其改进和完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贫困是近年来突现的重大社会问题,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关注[1].因贫致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病交加,在我国贫困地区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2].目前,中国改善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方法就是实行医疗救助.为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城镇贫困居民对现行医疗救助模式的评价,为完善城镇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于2009年8月对广州市越秀区和海珠区随机抽取的157户共321名城镇贫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城镇社区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卫生服务机构利用情况,以及医疗负担进行分析,旨在为各级卫生决策部门提供贫困居民医疗救助政策支持.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访谈,logistic回归和卡方检验.结果:影响两周患病的因素有家庭类型(P<0.05);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有是否有医疗保障及家庭类型(P<0.05);在选择就诊机构上,困难居民到大医院的比例明显低于普通居民,困难居民及享受医疗救助的居民倾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付住院医疗费用的来源,有47.70%的困难居民需要依赖借贷或资助基金,这一比例远高于普通居民(14.80%)(χ^2=28.177,P<0.05).结论:困难人群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较高,利用却相对较低,迫切的需要一个良好的医疗救助体制的建立和实施,其实施过程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家庭病床在医疗救助中的作用并规范家庭病床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A、B、C、D、E、F等6试点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实施效果,并探讨影响城市医疗救助的因素.方法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116名贫困市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救助前后相比,市民就诊率、就诊次数、就医机构、患病采取的处理方式、应住院未住院5个方面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医疗支出、两周家人患病次数、对救助政策知晓程度、门诊起付线高低、救助是否方便、家人健康状况是影响市民利用医疗救助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尽快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城市贫困人群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城市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在分层整群抽样的基础上,对6个典型试点城市共1116名救助对象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影响医疗救助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自觉健康状况、两周患病情况、对医疗救助的知晓情况以及当地医疗救助政策是否方便其利用等.结论 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医疗救助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贫困人群对医疗救助的利用,促进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居民的经济情况及健康状况,分析地震对居民造成的影响,评估后续医疗服务需求,为制定医疗救助政策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雅安市雨城区437户家庭的1631名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灾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灾区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有限,经济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建议 加强对灾区居民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加大政策衔接力度,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注重医疗救助同其他救助工作的协调,提高救助体系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1.
福州市区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福州市区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具体实施情况,从中发现问题,为医疗救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医疗救助相关负责人及医疗救助对象进行访谈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福州市4个区都已建立了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并具备了实施医疗救助的一定资源,在医疗救助对象的确定、医疗救助资金来源、实施医疗救助措旌等方面也有了具体的规定,但医疗救助程度还很有限。结论:福州市区医疗救助政策与具体实施措施还不够完善.如何建立适应福州市区实际情况的医疗救助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沈阳中英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项目的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8月1日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UHPP)在沈阳市铁西区、和平区实施,其中医疗救助项目资金,在3个资助年内为每年金额200万,来自UHPP项目DfID专项资金和当地政府的配套资金.专门用于对当地的贫困人群进行医疗救助。沈阳的中英UHPP项目的医疗救助,主要针对沈阳市铁西、和平两区有明确界定和认定的人均收入为220元低保人群进行医疗救助。下面我们以铁西区为例.分析中英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项目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和成都市贫困医疗救助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家庭入户调查资料,采用比值法评价贫困医疗救助年度实施效果。相对基线调查,低保家庭与普通家庭的患病率比值下降,就诊比例比值及就诊率比值上升,住院率比值有升有降,医疗支出占总收入(或总支出)比重比下降,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增加。结论:贫困医疗救助项目实施1年后,贫困人口就医的经济负担减轻,卫生服务利用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医疗救助对象的确定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城市医疗贫困救助是我国社会医疗保障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补充。由于救助资金有限,潜在的救助对象数量较大,在建立城市医疗贫困救助制度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救助什么人  相似文献   

15.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原则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目标和实施的缺陷入手,阐述了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原则修正的必要性;结合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原则与政策实施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制度原则的修正建议:根据实际健康需要与财力情况相结合制定医疗救助方案;进一步明确界定贫困农民中最困难的人员和最急需的医疗支出.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贫困与疾病往往是一对孪生姐妹。在我国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大约占1/3甚至更多,农村的贫困户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为了缓解农村特困居民患重大疾病的医疗困难,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起一种为农村贫困人群提供健康保障的机制:一是重点疾病的干预机制;二是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机制。实践证明:改善贫困人群健康状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对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湖北省新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影响,为“十四五”时期调整医疗救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使用咸宁市所有4个县2018年7月—2020年9月月度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简称“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数据,应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从救助支出、就医行为和救助效果三个维度分析医疗救助制度运行情况的变化。结果:政策实施后,医疗救助总支出显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在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占比显著减小,在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县域内医疗机构、县域内医疗机构或指定转诊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占比显著增加;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实际负担费用显著减少,灾难性医疗卫生支出发生人数占比显著下降。结论:新健康扶贫“985”政策节省了救助支出,规范了农村贫困人口就医行为,改善了救助效果。下一步应科学设定医疗救助标准、适度拓展救助对象,同时规范救助管理体制,提高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我国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界定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文献研究、函调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结果:(1)我国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的界定偏重以经济贫困为依据,医疗贫困考虑不够;(2)缺乏清晰合理的分类救助;(3)缺乏科学的特重大疾病病种优先选择思路。结论:(1)综合运用贫困线外推法和医疗需求定位法界定救助对象;(2)实施分类救助,建立专项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3)建立更科学的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选择框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A、B两地大病医疗救助情况,为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和保障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选取湖北省A地和贵州省B地,2013年通过现场调查获取问卷872份,分析大病医疗救助受益患者的概况,计算救助前后年度自付费用以及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相对差距。结果:大病医疗救助对患者经济负担缓解作用有限;目前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救助比偏低,救助范围较窄,非五保、低保大病患者救助起付线高且年救助封顶线低,导致实际救助比远低于政策救助比。结论:逐步拓宽大病患者合规费用救助范围并提高救助比;做好大病医疗救助与大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将大病门诊自付费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医疗救助家庭健康改善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城市医疗救助家庭健康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医疗救助制度长效机制的发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利用全国6个试点城市1116户贫困家庭的调查资料.用因子分析法找公因子,然后对公因子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结果 影响城市贫困家庭健康改善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医疗救助实施因子、医疗救助需求因子、家庭健康因子、医疗救助政策知晓因子和家庭经济状况因子等.结论 城市贫困家庭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们应该针对5个公因子包含的因素,做好医疗救助工作,保障贫困居民健康改善取得更快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