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明确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中指纹图谱共有峰与组方药材有效部位及药效的相关性,表征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药效物质基础。方法:用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t和紫外光谱夹角余弦特征相似度,考察共有峰与药材有效部位的相关性;将加味四妙丸中各有效部位及各组方药中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测定指纹图谱及评价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将药理数据与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相对面积相关联,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该方有效部位群12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组方药苍术皂苷、黄柏皂苷、黄柏生物碱、土茯苓皂苷部位,与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均有相关性。结论:研究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成分特征及谱效关系,是表征复方整体成分-配伍-药效相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中指纹图谱共有峰与组方药材有效部位及药效的相关性, 表征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用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t和紫外光谱夹角余弦特征相似度, 考察共有峰与药材有效部位的相关性; 将加味四妙丸中各有效部位及各组方药中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 测定指纹图谱及评价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 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将药理数据与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相对面积相关联, 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 该方有效部位群12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组方药苍术皂苷、黄柏皂苷、黄柏生物碱、土茯苓皂苷部位, 与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均有相关性。结论: 研究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成分特征及谱效关系, 是表征复方整体成分-配伍- 药效相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山楂叶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山楂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比较,同时建立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对13批山楂叶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75~120,9.69~310,24.69~790,6.25~200,0.31~10 mg.L-1(r分别为0.999 6,0.999 8,0.999 9,0.999 9,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RSD 1.7%),100.3%(RSD 1.8%),99.0%(RSD 1.4%),99.8%(RSD 2.1%),100.5%(RSD 1.9%);13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5个共有峰,并对其中5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山楂叶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玛咖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作用的影响,揭示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玛咖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测试不同提取部位对PDE5的抑制率;采用灰度关联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玛咖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指纹图谱中共有色谱峰21个,指认了其中5个成分。谱-效关系表明,玛咖对PDE5抑制作用的药效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脂溶性的玛咖酰胺类生物碱(峰22、23、24)对药效活性贡献较大。酶活性测试验证了3种玛咖酰胺具有较好的PDE5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建立的PDE5抑制剂筛选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数,灵敏度高,简便易行;同时揭示了玛咖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与PDE5抑制作用具有相关性,玛咖酰胺类生物碱可能为PDE5抑制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这为玛咖的资源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HPLC指纹图谱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相关联,建立谱效关系,旨在完善太白楤木质量评价体系。采集12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热图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化学计量研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明确指纹图谱共有峰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程度,确定反映药效的重要特征峰。结果表明12批次太白楤木样品确认了17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峰,均为皂苷类成分。相似度分析、热图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太白楤木药材大致分为2类,S1~S10和S12为一类,S11则单独聚为一类。12批次样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S9抗氧化活性最强,S11抗氧化能力最弱,与综合得分结果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7个共有峰清除DPPH自由基的关联序为X_3X_(17)X_4X_8X_7X_(13)X_2X_6X_(11)X_(10)X_(16)X_(12)X_9X_5X_(14)X_1X_(15),清除ABTS自由基的关联序为X_4X_3X_7X_8X_2X_(17)X_(13)X_6X_(16)X_(11)X_5X_(12)X_(10)X_9X_(14)X_1X_(15)。其中,X_3、X_4、X_7(楤木皂苷C)、X_8和X_(17)是反映其药效的重要特征峰,与主成分1中所包含重要峰信息基本一致。该研究通过太白楤木12批次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可为太白楤木质量标志物筛选以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益智仁盐炙后组成缩泉丸,建立缩泉丸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阐明各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缩尿药效的贡献大小,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观察不同提取部位对单纯水负荷模型小鼠尿量系数的影响研究缩泉丸的缩尿药效,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建立缩泉丸不同提取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缩泉丸的谱效关系。结果:不同成分(共有峰编号)对缩泉丸缩尿作用贡献大小排序为8号9号7号11号17号5号19号29号18号10号6号12号23号。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可作为缩泉丸中益智仁盐炙后物质基础改变及药效改变的依据。初步证明缩泉丸的缩尿药效物质是一些极性较小的成分,且主要集中在石油醚部位,缩尿作用是这些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尹莲  钱俊 《中成药》2007,29(5):634-637
目的:研究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配伍药效物质基础特征,表征君药挥发油部位化学-配伍-药效的相关性。方法:评价不同工艺全方及不同组合有效部位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并测定GC指纹图谱,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将药理数据与指纹图谱各共有峰相对面积相关联;比较挥发油部位、有效部位群及全方GC指纹图谱有效共有峰的变化特征。结果:挥发油指纹图谱25个共有峰中,除1、4、6、12号共有峰外,均与抗炎、镇痛、降尿酸活性相关;挥发油部位在与全方及有效部位群配伍组合后,有效共有峰减少,大多数共有峰峰面积比值减小,少数共有峰峰面积比值增大。结论:用指纹图谱谱效关系是表征复方整体成分-配伍-药效的相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山楂体外降三酰甘油主要活性组分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山楂降三酰甘油(TG)主要活性成分UPLC指纹图谱与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TG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筛选出山楂降TG主要活性组分。采用UPLC法建立12批不同产地山楂降TG主要活性组分指纹图谱,并获取相应的药效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山楂中富含黄酮的组分能够明显地降低TG水平。经相关性分析,在该组分指纹图谱所含的11个共有峰中,1(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3(原花青素C1)、4(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5(芦丁)、6(金丝桃苷)、7(异槲皮苷)、8(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号色谱峰所对应的化合物对降TG呈正相关作用,其余包括2(表儿茶素)、10(槲皮素)、11(5-O-咖啡奎尼丁酯)号色谱峰在内的各峰则呈负相关。结论山楂黄酮类成分对降低TG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HPLC指纹图谱和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药效的基础上进行谱效分析,以此确定虎杖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药效的"药效成分组"。方法:采用新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虎杖HPLC指纹图谱数据和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药效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谱效分析,得到指纹图谱中代表化学成分的各个峰的峰面积对药效的回归系数。结果:指纹图谱上的X1、X2、X7、X13、X17、X21这6个成分组成的"功效成分组"对虎杖降低全血黏度药效的贡献最大。结论:中医用药基于正确的辨证论治,是根据中药的功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反映中药功效的"功效成分组"是评价中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荣华  余伯阳 《中成药》2007,29(1):7-11
目的:建立山楂属植物叶的HPLC指纹图谱,对该属植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并为该属植物叶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10个产地山楂叶进行分析,以绿原酸为内参照物,检测它们所含牡荆素,金丝桃苷,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鼠李糖芦丁,槲皮素,葡萄糖牡荆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种山楂叶均显示了它们各自的指纹特征。结论:HPLC指纹谱可以用来鉴别山楂属的不同种植物叶,该属植物种间的化学成分差别较大,而且主要特征性成分的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高婧  姚建伶  赵胜男  潘海峰 《中草药》2018,49(8):1871-1876
目的运用主成分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机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和局部双重角度观察山楂叶4种提取物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类、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凝血时间等27个指标的影响,分析指标所蕴含的信息,为山楂叶提取物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利用冰水浴联合sc盐酸肾上腺素制备血瘀证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剂量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ig 4种山楂叶提取物(A、B、C、D)水溶液。采集大鼠血液样本,选取血液流变学、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凝血酶原时间等27个指标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指标数据进行无纲量化及降维处理,生成互不相关的主成分,再将新变量(即主成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将分析结果结合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对各组中指标群及单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规律性结论。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8个主成分,贡献率达到77.992%,根据主成分的信息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第1主成分中的9个指标性成分可以取代原27个指标反映山楂叶提取物活血化瘀作用,分别是纤维蛋白原水平(FIB),红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低、中、高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山楂叶4种提取物对指标性成分的作用有所不同。结论山楂叶提取物的活血化瘀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液和血浆黏度、促进血红蛋白降解、增加血小板的数量、缩短凝血时间等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芒果叶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中主要色谱峰与抗炎药效的相关性,为表征芒果叶抗炎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芒果叶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取昆明小鼠随机分别为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芒果叶提取物100 g·kg-1组,模型组给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连续5 d,经二甲苯造模后,测定耳肿胀度。数据经统计分析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谱效关系。结果:芒果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从HPLC指纹图谱中共提取14个能够表征药材特征的共有峰。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具有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芒果叶(红象牙和台农一号)的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无显著抗炎作用,其他溶剂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P<0.05)。灰色关联分析明确了X1,X3和芒果苷对抗炎作用贡献程度最大。结论:芒果叶提取物抗炎作用的部分物质基础是芒果苷及X1,X3峰。灰色关联是研究中药谱效关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圆柏药材HPLC化学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基原品种的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ondaSil?C18-WR(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对49批圆柏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130723版)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方差分析研究圆柏5个主流品种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 建立了圆柏HPLC指纹图谱,标定15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0.648~0.975,仅有26批相似度大于0.9。鉴定4个峰为槲皮苷、穗花衫双黄酮、罗汉松双黄酮A和扁柏双黄酮。圆柏5个品种之间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并发现7个种间显著差异成分。结论 建立的化学指纹图谱稳定可靠,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文兵  许玲  卢君蓉  邢冷  刘圆  胡昌江 《中草药》2020,51(13):3444-3450
目的建立枇杷叶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比较蜜炙前后质量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DAD法,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20批次枇杷叶蜜炙前后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含量;采用相似度和聚类分析对蜜炙前后枇杷叶标准汤剂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枇杷叶蜜炙前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和3种绿原酸类成分含量均有显著差异。蜜炙后指纹图谱新增2个色谱峰,其中1号峰为5-羟甲基糠醛;枇杷叶标准汤剂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300、4.306、5.432mg/g,蜜炙后3种绿原酸类成分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分别为3.295、3.460、4.118 mg/g,降低率分别为23.29%、19.06%、23.92%。结论本法简单、耐用性好,不仅可以对枇杷叶蜜炙前后标准汤剂进行质量控制,还能有效辨别蜜炙前后饮片差异,可为枇杷叶、蜜枇杷叶标准汤剂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基原淫羊藿不同部位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婷  黄萌萌  李瑞云  杨茹  刘丽芳  陈彦 《中草药》2020,51(1):190-196
目的对不同基原淫羊藿药材不同部位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比较,为淫羊藿质量评价及药用部位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3批淫羊藿植株地上部分,分为叶片、叶柄、茎3个部位,对其HPLC指纹图谱和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宝藿苷Ⅰ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进而采用方差分析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并结合聚类分析(HCA)对淫羊藿叶片、叶柄和茎的含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淫羊藿叶片中化学成分较茎及叶柄中丰富,叶柄与茎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淫羊藿叶片中5种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柄及茎,甚至达到数10倍。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叶片与叶柄及茎可明显区分开来。结论通过分析淫羊藿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明确了淫羊藿叶片、叶柄及茎的质量差异,为淫羊藿质量控制及药用部位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当归挥发油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建立44批不同产地当归药材挥发油指纹图谱,质谱检索库及保留指数法鉴定各色谱峰所示化学成分,用噻唑蓝染色(MTT)实验考察不同产地当归挥发油对HUVECs细胞的增值率,再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并分析当归挥发油促HUVECs细胞增殖作用的相关关系。结果: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色谱峰X_1,X_2与细胞增殖率呈负相关的关系,其余色谱峰与细胞增殖率均呈正相关的关系,且其中X_3,X_6,X_7号色谱峰回归系数较大,是当归挥发油促HUVECs细胞增殖的主要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建立当归挥发油谱效相关关系,可为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性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X射线衍射(XRD)指纹图谱;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主要成分的影响;测定炮制品中ZnO含量。方法采用XRD法对10批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生品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对6种不同炮制方法进行比较;运用K值法测定了炮制品中ZnO的含量。结果分别建立了炉甘石生品和炮制品的XRD指纹图谱,其中生品XRD指纹图谱有23个共有峰,炮制品XRD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经煅烧炮制之后生品的ZnCO_3特征峰转变为ZnO的特征峰;煅烧炮制品中ZnO的含量均超过56%。结论 XRD指纹图谱可用于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鉴定与分析,为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生品半夏Pinellia ternata毒性大小为标准,寻找标示半夏炮制品相对毒性大小的方法及相对毒性大小与指标成分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方法对半夏生品进行质量检查;将影响半夏炮制品毒性的4个因素(白矾用量、生姜用量、蒸煮时间、蒸煮温度)进行混合均匀设计,建立正棱锥降维模型;将上述4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天钩降压胶囊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试验,利用HPLC测定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1 mol.L-1三乙胺,冰醋酸调pH 7.5)(45∶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60nm测定酚红的含量。结果:钩藤碱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331 7X-0.771 8(r=0.998 5),Ka=0.331 7(h-1),t1/2=2.09(h);异钩藤碱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687 0X-0.150 4(r=0.985 2),Ka=0.687 0(h-1),t1/2=1.01(h)。结论:天钩降压胶囊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在大鼠在体小肠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枸橼酸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山楂中枸橼酸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sb C18柱,磷酸二氢铵-磷酸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25℃。结果枸橼酸回归方程Y=3510.8+56992.3X,r=0.999 9,线性范围0.79~15.96μg。生山楂中枸橼酸平均回收率为103.4%,RSD=0.9%;焦山楂中枸橼酸平均回收率为98.8%,RSD=2.8%(n=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山楂饮片中枸橼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