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5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BI)患者和113例正常人戴脂蛋白E(apoE)基因型,并分析apoE基因多态。队与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BI组ε4/3基因型与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0%与18.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5%与7.5%(P<0.01)。apoE基因多态性明显影响血脂水平,不同基因型组间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有显著性差异,ε4/3组上述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ε3/3、ε3/2组。各组间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无明显差异。多元逐步回归与相关分析均证实,ε4等位基因与TC、LDL-C和apoB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apoE基因多态性与ABI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ε4等位基因可作为我国汉族人群ABI易感个体的一种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 (a) [Apo(a) ]五核苷酸重复序列 (PNR)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ABI)的关系。方法  1998年 3~ 12月收治的ABI患者 82例 ,男 5 4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6 8岁。健康对照组 15 3名 ,男 86名 ,女 6 7名 ,平均年龄 6 2岁。分别检测血清脂蛋白A [Lp(a) ]、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AⅠ(ApoAⅠ )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高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Apo(a) 5′调控区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的多态性 ,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 ABI患者Lp(a) [(2 40±2 2 5 )mg/L]、TC[(4.7± 0 .7)mmol/L]、TG[(1.7± 0 .6 )mmol/L]和LDL C[(2 .8± 0 .6 )m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134± 98)mg/L、(4.3± 0 .7)mmol/L、(1.1± 0 .5 )mmol/L和 (2 .8± 0 .6 )mmol/L],HDL C水平 [(0 .9± 0 .2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 [(1.0± 0 .4)mmol/L];两组ApoAⅠ [(1.1± 0 .2 )mmol/L ,(1.2± 0 .2 )mmol/L]、ApoB[(0 .9± 0 .1)mmol/L ,(0 .9± 0 .2 )mmol/L]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ABI组中重复序列数为 5的等位基因频率 (0 .0 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 .0 2 6 ) ,重复序列数为 9的等位基因频率 (0 .0 73)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766C/T多态性及血脂水平.方法 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采用美国国立神经病学和语言障碍与脑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障碍协会制定的标准,诊断为很可能AD的患者111例和正常对照者117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两组LRP基因766C/T多态性;并用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 (1)AD组LRP基因第766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X2=1.563)和等位基因频率(X2=1.59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AD组血清TC水平[(4.4±0.7)mmol/L]高于对照组[(4.2±0.6)mmol/L;t=2.234,P<0.05],TG水平[(1.81±0.33)mmol/L]亦高于对照组[(1.61±0.52)mmoL/L;t=2.360,P<0.05].(3)AD组[(1.83±0.34)mmol/L]和对照组CC基因型者的血清TG水平[(1.67±0.54)mmol/L]均高于CT+TT型者[分别为(1.66±0.24)mmol/L和(1.41±0.39)mmol/L;t:2.275,2.161,P<0.05].结论 LRP基因766C/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相似;AD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素乱,LRP基因766C/T多态性可能对血脂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5例VD患者、36例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以及40名健康人的apoE基因型,同时检测其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含量。结果 VD组和CI组患者ε4频率均升高(P<0.01),ε3频率均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水平均较apoEε2、ε3携带者高(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关,ε4基因可能为该病的危险因子,且可能与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相似。  相似文献   

5.
载脂蛋白E、总补体与阿尔采默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巍 《精神医学杂志》2003,16(4):193-194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及总补体 (CH50 )与阿尔采默病 (AD)的关系。方法 应用自动化生化仪对 4 4例AD患者的apoE和总补体 (CH50 )进行测定 ,并与 2 9例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AD组apoE为 (4.84± 3.10 )mg/dL ,高于VD组的 (4.2 1± 1.17)mg/dL ,差异有显著性 (t =1.6 7,P =0 .0 3) ;AD组CH50 为 (40 .5 2± 10 .1)ku/L ,低于VD组的 (45 .6 6± 9.9)ku/L ,差异有显著性 (t=1.6 7,P <0 .0 5 )。结论 载脂蛋白E异常是阿尔采默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载脂蛋白E的测定对鉴别阿尔采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有一定价值 ;免疫反应在阿尔采默病中的作用不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A- (apolipoprotein A- ,Apo A- )基因 3 60位点多态性和血脂指标与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PD)的关系。方法 应用存在特异性引物的简便、直接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检测具有临床诊断证据的 3 9例 AD患者 [(77.7± 8.1 )岁 ]、3 6例 PD患者[(74.8± 1 0 .0 )岁 ]和 2 0 8名健康人 [(5 4.3± 1 1 .2 )岁 ]Apo A- 基因 3 60位点 (Gln/His)的突变 ,同时应用常规临床化学方法检测上述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结果 在所有患者和健康人群中 ,均未发现 Apo A- 3 60 His等位基因携带者 ;两个病患组与对照组血清 TC和H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但病患组血清 TG水平却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D组血清 TG水平显著高于 AD组 (P <0 .0 5 )。结论 此研究未发现 Apo A- 基因 3 60位点突变基因型携带者 ,故无法探讨其与 AD和PD的关系 ;血脂水平与 AD和 PD的关系有待扩大病例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外周血氧化应激与载脂蛋白 (apo)Eε4 等位基因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 2 5例散发性AD患者 (AD组 )、2 0例血管性痴呆 (VD)患者、2 2名正常人(正常组 )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浆一氧化氮 (NO)浓度及apoE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AD组的SOD活性 [U /mg血红蛋白 ]为 10 80± 35 1,明显高于正常组 [(818± 330 )U],P <0 0 5 ;NO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根据apoEε4 等位基因进行分层后 ,不携带ε4 组间SOD活性差异有显著性 ,AD组高于正常组 (P <0 0 5 )。AD患者的SOD活性与临床痴呆分级量表 (CDR)呈显著性负相关 (r =- 0 480 ,P <0 0 5 ) ,与BLESSED痴呆量表分呈显著性负相关 (r =- 0 5 2 2 ,P <0 0 1) ,正常组的SOD活性与年龄呈显著性负相关 (r=- 0 430 ,P <0 0 5 )。结论 与痴呆严重程度有关的氧化应激可能参与AD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 ,并可能受ε4 等位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患者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测定268例SAD患者和325例年龄相匹配的正 常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SAD组患者血清中TC、TG、 HDL、LDL的水平分别为(5.34±1.18)mmol/L、(1.31±0.49)mmol/L、(1.09±0.33)mmol/L、(3.39±0.84)mmol/L,而正常老年人中 相应指标分别为(4.97±1.09)mmol/L、(1.28±0.45)mmol/L、(1.12±0.36)mmol/L、(2.96±0.81)mmol/L,其中SAD组TC、LDL明 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G、HDL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论SAD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 乱,TC、LDL可能对SAD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而TG、HDL与SAD发病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与汉族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及其异同.方法 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采用美国神经病学会、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制定的标准,诊断为很可能AD的患者209例(汉族98例、维族111例)及正常对照220名(汉族103名、维族117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两组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1)AD组及对照组组内维、汉两民族受试者apo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整体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组ε3/4基因型(28.2%)和84等位基因频率(14.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2%和8.0%,P<0.05).(2)在维、汉两民族中,AD组ε3/4基因型频率(维族:30.6%;汉族:25.5%)和ε4等位基因频率(维族:15.8%;汉族:13.8%)均高于本民族对照组(ε3/4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维族:14.5%,汉族:11.7%;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维族:9.4%,汉族:6.3%;P均<0.05).(3)AD组男性维族患者ε3/4基因型频率(31%)高于对照组男性维族受试者(11%);AD组女性维族患者(16%)和汉族患者ε4等位基因频率(14%),分别高于对照组女性维族受试者(8%)和汉族受试者(7%;P均<0.05).结论 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维、汉民族间的分布相似;apoEe4等位基因是AD的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女性A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相关生化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生化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 6 5例脑梗死患者 (脑梗死组 )及 35例非脑梗死患者 (对照组 )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并记录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 ;同时检测两组的血脂、血糖和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 [81 5 4 %、(7 4 3± 0 0 7)mm、(7 5 2± 0 6 0 )mm]与对照组[2 8 5 7%、(7 75± 0 10 )mm、(7 97± 0 75 )mm]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5 )。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 (78 2 3% ) ,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 (14 5 2 % ) ,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 (7 2 5 % )。斑块部位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 (P <0 0 5 ) ;脑梗死组三酰甘油 (TG) [(1 81± 0 12 )mmol/L]、餐后 2h血糖 [(9 2 2± 0 4 3)mmol/L]及纤维蛋白原 [(3 18± 0 0 7)mmol/L]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 39± 0 0 9)mmol/L、(8 2 0± 0 35 )mmol/L、(2 6 4± 0 14 )mmol/L](均P <0 0 5 ) ;脑梗死组中颈总动脉内径与TG有显著正相关性 (r=0 34,P <0 0 1) ,与高密度脂蛋白 (HDL)存在显著负相关 (r=- 0 2 5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 ,部分脂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巴胺D4 受体 (DRD4)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以及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80名正常人分别测定apoE、D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  (1 )患者组apoE等位基因ε2 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精神分裂症呈显著正关联 [相对危险度 (RR) =2 0 1 ,P <0 0 5] ;而且患者组男性等位基因ε2 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 ,与精神分裂症呈显著正关联 (RR =8 5l,P <0 0 5)。 (2 )DRD4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但是发病年龄与A2 ,A4等位基因及性别与 4/ 4基因型有关联 (P <0 0 5) ;(3)患者组与对照组携带ε4 与非携带ε4 间比较 ,DRD4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差异。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组内携带ε4 与非携带ε4 间比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对照组携带ε4 组的DRD4基因型 4/ 4 (85 % )和等位基因A4(89% )频率均明显高于非携带ε4组 (55 % ,67% ) ,而非携带ε4 组的等位基因A2 (2 9% )频率高于携带ε4 组 (1 2 % ) ;患者组非携带ε4 组的DRD4基因型 2 / 2 (1 3 % )和等位基因A2 (2 4 % )频率均高于携带ε4 组 (0 % ,8% )。结论  (1 )apoE基因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易患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外周血氧化应激与载脂蛋白(apo)Eε4等位基因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5例散发性AD患者(AD组)、2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2名正常人(正常组)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及apoE等位基因频率.结果AD组的SOD活性[U/mg血红蛋白]为1080±351,明显高于正常组[(818±330)U],P<0.05;NO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根据apoEε4等位基因进行分层后,不携带ε4组间SOD活性差异有显著性,AD组高于正常组(P<0.05).AD患者的SOD活性与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呈显著性负相关(r=-0.480,P<0.05),与BLESSED痴呆量表分呈显著性负相关(r=-0.522,P<0.01),正常组的SOD活性与年龄呈显著性负相关(r=-0.430,P<0.05).结论与痴呆严重程度有关的氧化应激可能参与AD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并可能受ε4等位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及血小板聚集功能 (PAR)在氯氮平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对 45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作简明精神量表 (BPRS)评定的同时检测血脂、血小板聚集功能并与 5 2名健康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甘油三酯 (TG)、PAR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氯氮平治疗 3~ 15d ,LDL C、PAR、TG、apoB、TC有升高趋势 ,而HDL C、apoA1、apoA1/apoB则表现出下降趋势 ;③氯氮平治疗3 0天后 ,患者BPRS评分显著下降 (P <0 0 1) ,TG、LDL C、apoB、PAR显著升高 (P <0 0 5 ) ,HDL C、apoA1、apoA1/apoB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氯氮平可导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脂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脂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检测2002年12月~2004年8月所有入院时病程<24h的脑卒中患者548例(其中出血性卒中214例,缺血性卒中334例)的血脂水平;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SSS)量表评价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不同卒中类型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胆固醇(TC)为(4.30±1.16)mmol/L,三酰甘油(TG)为(1.37±0.72)mmol/L,明显低于缺血性卒中患者TC和TG水平[(4.90±1.15)mmol/L,(1.52±0.94)mmol/L](均P<0.001);入院时TC<6.0mmol/L的患者443例,TG<2.0mmol/L的患者356例,SSS分别为(32.76±18.63)分和(29.21±18.25)分,明显低于TC>6.0mmol/L和TG>2.0mmol/L患者的SSS[(44.83±14.13)分和(45.95±13.21)分](均P<0.001)。结论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TC和TG水平明显低于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脂水平较低的脑卒中患者病情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银染色方法对168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载脂蛋白E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各等位基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不同的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O1),依次为ε_4>ε_3>ε_2(ε_4携带者的血脂水平最高)。结论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是个体间血脂水平差异的独立遗传因素。ε_4等位基因具有明显升高血浆TC、LDL-C和载脂蛋白B水平的作用;而ε_2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结合 DNA直接银染技术检测 6 6例脑梗死 (CI)患者的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型 (其中家系中有明确脑梗死先证者的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FMACI)亚组 2 6例 ,家系中无脑卒中史的非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NF-MACI)亚组 4 0例 ) ,并与 9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 (a) [L P(a) ]及部分载脂蛋白。结果 脑梗死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ε3/3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两脑梗死亚组之间的ε3/4/ε3/3基因型频率虽有上升 /下降趋势 ,但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FMACI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明显低于 NFMACI组 (P<0 .0 5 )。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ε4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易感因子 ,ε3等位基因对脑梗死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Apo E基因多态性和 HDL水平双重作用于家族聚集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氯氮平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脂类及血小板聚集功能 (PAR)的影响。方法 对 4 5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作简明精神量表 (BPRS)评定的同时检测血脂、载脂蛋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并与 5 2名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甘油三脂 (TG)、PRA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l(apoA1)、载脂蛋白B(apoB)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氯氮平治疗 1个月后 ,患者BPRS评分下降 (P <0 0 1) ,TG、LDL C、apoB、PAR显著升高 ,HDL C、apoA1、apoA1/apoB显著降低。结论 氯氮平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状态 ,但同时可导致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与抗精神病药致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载脂蛋白E浓度,测量身高和体质量,采用聚合酶链扩增技术(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1)在药物治疗前,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体质量、载脂蛋白E浓度及血脂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BMI、TG、LDL和T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DL和APOE血清浓度则无显著变化(P>0.05);(3)在治疗后,E4/X基因型者BMI、TC和TG、LDL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载脂蛋白Eε4基因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以及动脉硬化性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 对166名CI患者及72名健康成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酶法检测血脂,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动脉斑块.结果 CI组ε2/4+ε3/4+ε4/4型分别与ε2/2+ε2/3型、ε3/3型相比,血浆总胆固醇(TC)显著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P<0.05);CI组ε2/4+ε3/4+ε4/4型与ε3/3型相比,患者颈动脉斑块较大(P<0.05);CI组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oE ε4可能与血浆TC、LDL-C升高相关,推测是脑梗死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在广东佛山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Alzheimer病(AD)的相关性。方法:对88例晚发AD患者和97名正常老年人进行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晚发AD患者中apoE等位基因ε4频率为18.8%,较正常老年人组显著升高,并与晚发AD呈正关联(OR=2.27,χ2=8.859,P<0.01)。结论:apoE等位基因ε4是晚发AD主要的遗传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