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994年6月在新疆红其拉甫口岸从朝圣人员中检出2例新型霍乱O139霍乱弧菌带菌者,对被检菌株进行了培养、鉴定。本次卫检机关在口岸成功进行霍乱的监测,并发现新型霍乱O139带菌者,有效地防止了新型O139霍乱弧菌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2.
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O139群霍乱弧菌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O139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按照霍乱弧菌的系统鉴定方法。结果:O139群霍乱弧菌在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致病力与O1群霍乱弧菌基本相同,其临床症状与O1群霍乱极为相似,但首选药物有差异。结论:治疗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首选药物应为头孢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1992年在印度和孟加拉湾沿岸城市,首次发生非O1群霍乱弧菌所致的典型霍乱样腹泻爆发流行,这种新菌型有产生霍乱毒素(CT)的能力,所致的腹泻在临床上和流行病学上与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不能区别,病原菌不与O1群霍乱血清凝集,也不与非O1群霍乱血清(138个型)凝集,国际细菌学专家将其命名为霍乱弧菌0139血清群。O139霍乱弧菌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弧菌,在血清学诊断方面是一个新课题,为此,我们用O139群国际标准株MO45(印度菌株)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诊断血清,以提供我省霍乱监测之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试验菌株制…  相似文献   

4.
从井水检出1株O138霍乱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主要有O1群和O139群2个血清群。为加强霍乱的监测工作,2004年5月对我市区23只井水进行监测,从某村的井水中检出1株O139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5.
按照O139霍乱弧菌流行的情况,印度加尔各答的霍乱流行可分三个阶段:①1992年11月以前流行O1群埃尔托霍乱;②1992年11月出现O139群霍乱弧菌,并在1993年1月~6月完全替代了原来在本地流行的O1群霍乱弧菌;③从1993年7月起,O1群霍乱弧菌重新出现,1994年2月以后,O1群霍乱弧菌又成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日本的ShinjiYamasaki等对加尔各答不同流行阶段的霍乱菌株进行研究后发现,重新出现的O1群霍乱弧菌和以前的O1群霍乱弧菌明显不同,为一种新的克隆。由于生物分型、噬菌体分型或血清分型等常规方法无法区分霍乱流行各个阶段O1群霍乱…  相似文献   

6.
O139霍乱弧菌的毒素和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139霍乱弧菌 (VCO139)是引起 O139霍乱的病原菌 ,1992年 10月 19日起源于印度南部城市马德拉斯 ,几周之内传播到印度其他地区 ,同年 12月孟加拉国出现 O139霍乱流行 [1 ]。到 1993年 3月两国报告 10多万病人 ,一千多人死亡 ,同年泰国、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报告了 O139霍乱 ,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输入性 O139霍乱病例 [2 ]。由于O139霍乱在临床上与 EL Tor霍乱无法区分 ,有些专家甚至担心由于人群缺乏对 O139的免疫力 ,极易发生爆发与流行 ,甚至有可能引发第八次世界霍乱大流行 [3,4] 。霍乱弧菌产生多种毒素 ,在构成霍乱弧菌的…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2005年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5年霍乱弧菌分子特征,以及霍乱暴发疫情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疫情分离的菌株与海、水产品监测分离的霍乱弧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查找霍乱传染来源,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特异性编码脂多糖基因(LPS)和霍乱毒力基因(ctxAB);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ics 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试16株霍乱弧菌14株LPS阳性,为O139群霍乱弧菌;另2株为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2株稻叶型霍乱弧菌和1株O139群霍乱弧菌ctxAB阴性,其余13株菌均具有ctxAB,为产毒株.对16株菌以NotⅠ酶切后PFGE可分为5个型别.O139群霍乱弧菌优势流行株与从甲鱼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PFGE型别一致,且同为产毒株.结论:甲鱼等海、水产品被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情况严重,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之间高度同源,被污染的甲鱼可能是本年度食源性霍乱暴发的主要传染来源之一,海、水产品的监测是近期霍乱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奉贤区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霍乱防治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同时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从活白水鱼体表检出1株O139剪群霍乱弧菌。结论本次检出的1株O139势群霍乱弧菌为流行株,具有引起流行和大流行的潜力,因此要加强对海水产品的主动监测,预防霍乱的散发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菜州市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的存在及分布情况,为监督监测和预防霍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莱州市外环境水体504份按<霍乱防治手册>规定方法进行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在外环境水体标本中检出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2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145株.[结论]外环境水体存在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应加强霍乱监测工作,避免霍乱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能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主要有O1群和O139群2个血清群.为加强霍乱的监测工作,2004年5月对我市区23只井水进行监测,从某村的井水中检出1株O139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11.
O139霍乱弧菌是O139霍乱的病原菌,经水传播是霍乱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水传播与食物传播还常有因果关系.因此,及时有效地消毒O139霍乱疫区内各种水体,对控制O139霍乱的传播和流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实际工作中对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和加入浓度往往有些盲目,既缺乏科学指导,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我们对消毒剂对不同水体中O139霍乱弧菌的杀灭作用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O139群霍乱弧菌一般在夏秋季节流行与传播,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也把夏秋季作为监控与预防的重点。但是,重庆市九龙坡区疾控中心2003年12月23日接到一起疑似霍乱疫情报告,经对疑似病例采样检验,从粪便中分离出O139群霍乱弧菌,证实在冬季也会出现O139群霍乱弧菌爆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以来,国外有关文献报道了世界上首次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样疾病的流行。新血清型——O139霍乱弧菌所致霍乱的流行有可能取代O1群霍乱成为第八次世界霍乱大流行。本文就O139霍乱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学和防治措施等有关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霍乱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进入90年代后,随着O139的出现,全球霍乱流行趋势更趋严峻。现就国内外霍乱流行动向及流行特征、O1群和O139霍乱病原体、霍乱分子流行病学及霍乱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霍乱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岸的水体和水产品中,其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是霍乱的致病菌。上海市虹口区是国家级霍乱监测点。我们按照国家监测方案于2008—2010年采集国家监测点水体和水产品,检测O1群霍乱弧菌和O139群霍乱弧菌,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水体和水产品霍乱弧菌的污染情况,为霍乱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弧菌属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或弧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中最多,本菌属共有100多种,大多数菌为非病原菌,其中的O139霍乱弧菌含有O139群霍乱弧菌相同的毒素基因,亦可引起霍乱流行,已归入霍乱管理。2002年8月从一例临床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一株O139霍乱弧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起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品感染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属于甲类传染病。霍乱弧菌的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引发过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1992年印度又出现了新血清群即O139群[2]。这次2005年10月,上海市某县发生的集体聚餐导致的食品感染事件正是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自1997年发现首例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病例以来,由该菌引起的患者逐年增多,现已取代O1群霍乱弧菌而成为我市流行的霍乱病原优势菌型.我们对近年来宁波市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特性的研究,为监测、分析和防控霍乱疫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连开发区2010年5~10月外环境污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为预测霍乱疫情以及制定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S289-2008霍乱弧菌诊断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第五版霍乱防治手册及相关资料进行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分离鉴定。结果在12份样品中均未检出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在78、月份4份污水中检出拟态弧菌4株,其余标本均未检出。结论在流行性腹泻、疑似霍乱病人粪便细菌学诊断工作及食物中毒检验工作中应注意除霍乱弧菌O1群及O139群外,其他致病性弧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衡阳市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进一步预防衡阳市霍乱制订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霍乱弧菌手册》(第五版)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采集水产品593份,污水36份,从甲鱼肛样中检出2株O139霍乱弧菌,1株稻叶型霍乱弧菌,从甲鱼内脏中检出1株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2006年5-10月份衡阳市水产品霍乱弧菌监测,阳性率较低,只检测出4株且均从甲鱼中来,但仍需对外来甲鱼进行监测,预防霍乱在衡阳市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