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颅骨牵引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目的在于牵引复位固定 ,减轻或解除脊髓受压及解除颈部痉挛 ,为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作准备 ,最终达到脊髓功能部分或全面恢复 ,使病人康复。现将 12例颅骨牵引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5年以来共收治外伤所致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2例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最大年龄 68岁 ,最小 2 3岁 ,平均年龄 3 8.5岁。骨折脱位全瘫 3例 ,不全瘫 5例 ,单纯骨折脱位 4例。入院均行牵引 ,时间 1~ 6周 ,其中 2例牵引一周后行手术治疗 ,其余牵引至 6周后 ,颈围固定 3个月。经过治…  相似文献   

2.
颈脊髓损伤患者合并呼吸困难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绮  刘晓华  余国芝  李倩 《西部医学》2010,22(8):1542-1543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损伤脊髓合并呼吸困难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护理措施。方法对11例颈椎骨折脱位损伤脊髓合并呼吸困难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以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颅骨牵引和伤口及呼吸道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10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围手术期,自主呼吸能维持血氧浓度,安全脱机。另1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困难,经气管切开呼吸机维持呼吸,患者及家属最终放弃治疗。结论以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颅骨牵引、伤口及呼吸道护理为主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类常见疾病 ,多数由于车祸、坠落等外伤所致。有可能形成对脊髓的继发损伤而出现完全截瘫或不完全截瘫 ,是一类非常严重的伤害性疾患。其术后的功能锻炼 ,与机体功能的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科从 1998年 3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颈椎骨折脱位的病人共 14 2例 ,经手术及术后正确的护理、功能锻炼指导 ,取得显著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颈椎骨折脱位病人共 14 2例 ,男 92例 ,女 5 0例。年龄 8~ 73岁 ,平均 38岁。致伤原因 :车祸 89例 ,高处跌落 4 4例 ,重物打击伤 8例 ,跳水受伤 1例。其中 C1、2 骨折脱位 9例 ,下颈椎骨折脱位 133例。无神经系统损伤或仅合并神经根损伤的 73例 ,脊髓损伤的 6 9例 ,其中完全截瘫2 7例 ,不完全截瘫 4 2例。1.2 治疗方法 :先行枕颌布兜牵引或颅骨牵引 ,并行 MRI检查 ,进一步明确骨折脱位、神经受损情况。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 90例 ,后路减压固定 34例 ,前后路联合手术 12例 ,C1、2 后路钢板螺钉内固定 6例。1.3 结果 :...  相似文献   

4.
颈脊髓损伤多并发颈椎体骨折、颈椎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这类伤者用普通X线照片即可确诊。无椎体骨折及骨关节损害的颈脊髓损伤在临床上较少见,诊断及治疗均较困难。1987年以来收治该类患者1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0~60岁,发病时均有明确的头颈部外伤史,为头颈部过度屈曲或侧弯。头颅伤均较轻,其中头皮伤及单纯颅骨线型骨折7例,脑震荡及轻型脑挫伤9例,无意识障碍或仅有短暂的原发性意识障碍。全部病例均作头颅X线照片、CT或MRI扫描,排除了头颅及脑的重型损伤。7例行颈椎X线正侧位照片证实…  相似文献   

5.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创伤,是创伤骨科中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我们自1994年~1997年8月收治颈椎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的2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降低早期病死率加以探讨.临床资料本组21创,男18例,女3例,年龄25岁~68岁,平均395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3例,撞击伤2例,跌倒致佚1外伤情:C4椎体骨折4例,C5椎体骨折12例,C5.6脱位3例,C6.7脱位1例,C7椎体骨折1例.其中19例为脊髓完全性损伤,2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情况:所有病人均行颅骨牵引、头颈制动,并给予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  相似文献   

6.
1970年至1987年,我院收治158例颈椎及颈髓损伤的病人,男125例、女33例各年龄组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共损伤189个椎体,72%病人合并颈髓损伤或颈神经根损伤。本文讨论了:伤后24小时以内就诊者可达46.8%,由于 X 线片显示阴性和并发损伤给早期定位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颈髓损伤的死亡率高达23.5%,在颈椎各种损伤中颈椎脱位是引起颈髓或颈神经根损伤的主要原因,颈推损伤后不宜主观的行屈曲位或后伸位颅骨牵引,而应顺从伤后颈屈度椎平行牵引;颈髓完全性损伤,手术效果不佳,而部分性颈髓损伤的病例,尽早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①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②方法 对 4 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 4 2例 ,CT扫描 2 5例 ,MRI检查 19例 ;手术治疗31例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4例 ,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2 7例。③结果 颈髓损伤组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13.0 9,P <0 .0 0 5 )。MRI检查 19例提示颈髓损伤存在脊髓水肿、髓内出血和脊髓挫裂伤 3种形式。伤后 14d内手术者疗效优于晚期手术者。④结论 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颈椎失稳是该病的主要病理解剖基础。临床Frankel分级与MRI检查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对X线片或CT扫描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人 ,应尽早行MRI检查 ,争取 14d内手术。  相似文献   

8.
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牵引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牵引加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指征。方法对14例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全部采用颅骨牵引加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10例,后路3例,前后联合手术1例。结果术后11例获解剖复位,3例稍差。所有患者手术后均达到生活自理并参加一般性工作学习。植骨均获融合。未发生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对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宜行牵引加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前经牵引复位者,前路手术为首选;不能经牵引复位者,可据有无椎间盘的损伤而考虑行单纯的后路手术还是行前后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4 5岁。因颈部疼痛 ,活动障碍 2d ,于 2 0 0 1- 0 5- 2 9入院。患者于 2d前因所乘坐的三轮车翻车后摔落于地 ,头部着地 ,当即昏迷 ,醒后颈部疼痛 ,活动障碍 ,双上肢麻木。急诊于当地医院 ,行常规颈椎X线片检查 ,诊断为枢椎骨折脱位 ,给与头颈部制动后转来我院。查体 :BP18/ 13 7kPa ,呼吸心跳平稳 ,头颈前倾 ,颈枕部触痛 ,头部活动障碍 ,双上肢皮肤感觉迟钝 ,左上肢肌肌力Ⅳ级 ,Hoffmann征阳性。颈椎X线片示 :枢椎椎弓根骨折 ,椎体完全脱位 ,位于颈 3椎体前方 (图1)。明确诊断后行颅骨牵引复位治疗。最初牵引重…  相似文献   

10.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及颈椎病常用的手术方法。但如手术操作或术后处理不当 ,植骨块前移或脱出 ,可导致椎体滑脱 ,严重者压迫脊髓引起瘫痪。我院自 1987年 1月~ 1998年 12月以来共收治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发生椎体滑脱 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14~ 45岁 ,平均2 7.3岁。均为外伤性颈椎损伤。车祸伤 4例 ,坠落伤 1例 ,砸伤 1例。 C32例 ,C41例 ,C5 2例 ,C6 1例。椎体骨折 5例 ,并发脱位 3例 ,单纯脱位 1例。1.2 病史与分型 本组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采取颅骨牵引,早期全麻下颈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7例,其中9例行前路撬拨复位,2例行同期后路解锁复位。术后随访3~12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依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恢复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脊髓功能损伤分级标准分别改善1~2级。结论:颅骨牵引结合早期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并可避免因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2.
1 目的探讨单开门法手术治疗颈脊髓损伤的方法。2 方法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2月治疗 3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5~ 5 6岁 ,直接头颈撞击伤 1例 ,屈颈位摔伤 2例。伤后 1~ 4d内入院 ,入院时均为FrankelB级。X线片 :C5、C6椎体骨折 2例 ,未见椎体骨折脱位 1例 ;  相似文献   

13.
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尤其是骨折、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颅骨牵引常作为颈椎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作为术前、术中牵引复位的重要手段。我科行颅骨牵引治疗颈椎损伤患者98例,经及时准确的治疗,精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科自1978年7月以来,对28例颈椎损伤并发瘫痪的病人进行颈髓造影,发现它对确定颈髓有否受压和决定减压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兹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病例选择 颈椎损伤颈髓造影的28例中,全瘫10例,不全瘫18例。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6例、骨折并发脱位13例、无明显骨折或脱位者9例。伤后至造影时间,在20天以内者19例、半年以上者7例、一年以上者2例。对于急性颈椎颈髓损伤病例,先行颅骨牵引,给于静点脱水药以减轻损伤局部水肿,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和抗菌素。病情稳定,无肺部和泌尿系并发症时,即可施行造影。  相似文献   

15.
徐昌华  廖鸿  陈德龙  蒲仁尧  林爱国 《四川医学》2000,21(12):1065-1066
目的 报道下颈椎骨折、骨折脱位,结核及肿瘤引起颈脊髓受压,采用颈脊髓前方减压及植骨融合术的处理经验。方法 术前在颅骨牵引下做好头、颈、胸石膏固定,石膏干后冠状面剖面。术中病员仰卧于后侧头颈、胸石膏托上,在颅骨持续牵引下,颈前入路,显露椎体,切除病椎及椎间盘组织,清除脊髓前方压迫物,取全层髂骨,修成“T”型,嵌入病椎切除后椎体间。术后去除牵引,盖上前侧石膏。结果 21例颈椎骨折、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等。均采用颈脊髓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术。3月~12年随访,神经功能按照Frankle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椎体间植骨3月经X线片显示已达骨性愈合。结论 颈脊髓前方减压及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脊髓融合治疗下颈椎脊髓受压为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新鲜外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X线片和CT重建或MRI检查及ASIA神经功能评级。术前C级12例,D级6例,E级5例。患者于清醒状态下先行持续闭合颅骨牵引,然后进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定时床边X线摄片。损伤至开始牵引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8h(5~51h),平均牵引重量为12kg(6~15kg),平均牵引时间为1.5h(0.5~5.5h)。复位成功后维持颅骨牵引并择期行颈前路手术。结果 23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无1例出现神经功能下降。治疗后ASIA神经功能评级C级5例,D级10例,E级8例。平均提高1级以上。结论新鲜外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交锁的患者应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同时进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定时床边X线摄片,复位成功后,择期行颈前路手术。该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是最严重的颈部外伤之一,治疗十分困难,传统的方法是颅骨牵引制动,但疗效差,并发症多。现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颈椎骨折病人,但手术是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临床护理也比较复杂。我科自2001~2003年度共收治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共2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椎陈旧性骨折脱位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临床上常采用Ⅰ期后前或前后手术入路治疗[1],或颅骨牵引复位,前路锁定钢板植骨内固定[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2例颈椎陈旧性骨折脱位病人,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45 d和40 d,术前因其他原因未行颅骨牵引,Ⅰ期前后前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2例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新鲜损伤25例,陈旧性损伤7例,采用持续颅骨牵引,经前路或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神经根症状获得改善;骨折脱位完全复位;随访3~12(7.8±0.3)个月,植骨完全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应持续颅骨牵引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手术应以前路手术为基础,达到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及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的治疗目的 ;对于术前不能复位的患者,应首先应用后路手术解除后路阻碍复位因素,协助前路手术时复位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伴呼吸系统并发症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方法:总结颈椎骨折脱位44例伴急性颈脊髓损伤14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危重,记录、分析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其治疗.结果:呼吸衰竭死亡、自动出院各1人,呼吸功能障碍14例均气管切开12例,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围手术期发生肺感染6例.结论:C4以上急性颈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较易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积极气管切开、治疗呼吸系统并发症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