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静息态fMRI观察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长-短程功能连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长、短程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 采集37例aMCI患者(aMCI组)和40名认知功能正常志愿者(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以GRETNA软件自动计算完成全脑长程和短程功能连接,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CI组长程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位于双侧楔前叶/中后扣带回、右侧中央沟盖,长程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颞极/颞中回、左侧直回、右侧眶内额上回、左侧眶内额下回;其短程功能连接减低脑区位于左侧岛叶,短程功能连接增强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颞极/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直回、左侧眶内额下回、右侧海马、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辅助运动区及左侧中央后回/楔前叶。结论 aMCI组患者脑长、短程功能连接模式均有所改变,有助于理解aMCI患者脑网络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丘脑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受试者14例(男7例,女7例),依次在基础阶段和经皮穴位电刺激30 min后行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选取丘脑为感兴趣脑区,应用SPM软件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后,与丘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包括双侧楔前叶、双侧顶上小叶、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与丘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双侧岛叶、基底神经节、双侧额下回、左侧额叶眶回、左侧颞上回(P<0.005,cluster>10mm3)。结论丘脑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的中枢镇痛机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小脑、楔前叶、岛叶、基底神经节、顶上小叶、额叶眶回、额中回、额下回、颞叶等脑区与丘脑间功能连接的改变是丘脑镇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帕金森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特点. 方法 对14例符合PD诊断标准的患者及14名健康者行静息态脑fMRI,选双侧壳核为感兴趣区,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用随机效应两样本t检验.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前额叶中内侧、双侧尾状核头部、左侧脑岛、左侧梭状回等脑区功能连接减低;双侧小脑半球、双侧舌回、双侧颞中回、右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扣带回后部、左侧额中回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 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异常的脑功能连接网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基于分数低频振荡幅度(fALFF)算法评价酒精急性期恒河猴脑功能改变。方法 分别对7只雄性健康恒河猴于给予酒精前(对照组)及10 min后(酒精组)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fALFF算法获得两组fALFF值存在差异的脑区。结果 静息态下,酒精组fALFF值低于对照组的脑区为右枕叶、右侧颞中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楔叶/距状沟、右侧额上回、后扣带回及小脑、丘脑(P<0.01);酒精组fALFF值高于对照组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双侧颞下回、右侧中央前回、楔前叶、后扣带回、左侧海马、双侧岛叶及脑干、小脑、右侧基底核(P均<0.01)。结论 酒精急性期恒河猴脑功能的改变具有全脑效应。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静息态脑默认状态网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应用功能连接MR成像技术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静息态脑默认状态网络的改变.方法 选择14例PD患者和14名健康志愿者,以双侧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分析P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脑功能连接情况和差异. 结果与健康志愿组相比,PD患者的一些脑区存在异常功能连接,具体表现为:左顶下小叶、右侧楔前叶、前额叶中内侧、左侧颞上回等脑区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左侧小脑半球、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顶上小叶、左侧楔前叶、右侧颞下回、右侧楔叶、右侧舌回、左侧颞中回等脑区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 结论 静息态下帕金森病患者默认状态网络内脑区间的连接功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6.
背景:平衡针治疗疾病疗效显著,但缺乏相关现代科学理论机制。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平衡针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纳入1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及10例正常受试者,于平衡针针刺前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AFNI软件对与双侧杏仁核表现为显著联系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并对平衡针刺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及正常受试者的脑功能连接的差异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经平衡针治疗后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均有好转。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丘脑、脑干、腹前核、腹外侧核、额内侧回、额上回、额叶眶上回、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回、扣带回、岛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正常受试者双侧颞中回、双侧眶上回、双侧尾状核头、双侧岛叶、左侧腹背侧核、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前扣带回、右侧顶下小叶与杏仁核连接增强;双侧小脑齿状核、小脑蚓、左侧小脑坡、双侧舌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与杏仁核连接下降。提示通过静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杏仁核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平衡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7.
背景:平衡针治疗疾病疗效显著,但缺乏相关现代科学理论机制。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平衡针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纳入1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及10例正常受试者,于平衡针针刺前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AFNI软件对与双侧杏仁核表现为显著联系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并对平衡针刺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及正常受试者的脑功能连接的差异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经平衡针治疗后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均有好转。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丘脑、脑干、腹前核、腹外侧核、额内侧回、额上回、额叶眶上回、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回、扣带回、岛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正常受试者双侧颞中回、双侧眶上回、双侧尾状核头、双侧岛叶、左侧腹背侧核、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前扣带回、右侧顶下小叶与杏仁核连接增强;双侧小脑齿状核、小脑蚓、左侧小脑坡、双侧舌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与杏仁核连接下降。提示通过静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杏仁核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平衡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技术观察肝性脑病(HE)患者双侧苍白与全脑网络连接的改变。方法 收集21例明显HE患者(OHE组)、22例轻微型HE患者(MHE组)及21名健康志愿者(HC组)行静息态fMRI,选择双侧苍白球作为种子点,利用种子体素相关性脑功能网络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脑网络连接差异的脑区主要位于额叶、颞叶、双侧尾状核及顶叶(P均<0.05)。与HC组比较,OHE组右侧梭状回、右侧枕下回、左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额中回等脑区连接减弱,在双侧尾状核、左三角部额下回、左海马旁回等脑区连接增强;MHE组双侧颞中回、左中央前回、左内侧额上回等脑区连接减弱;与MHE组比较,OHE组右梭状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颞中回、右侧角回连接减弱,右侧颞下回、双侧尾状核连接增强(P均<0.05)。结论 OHE及MHE患者皮层与皮层下区域脑功能网络连接存在异常,HE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功能网络连接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比率低频振幅(fALFF)评价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IGA)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激活特点.方法:对17例符合IGA诊断标准的青少年(IGA组)及19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利手等方面相匹配的青少年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扫描,两组间fALFF的差异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组静息态下双侧额上回及额中回、右侧额内侧回、右侧扣带回前部及左侧扣带回后部、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下回、右侧楔前叶脑区fALF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校正).右侧颞上回及颞中回、双侧舌回、双侧枕叶、右侧胼胝体压部及双侧小脑脑区fALF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校正).结论:IGA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存在异常,fALFF有助于对IGA者静息状态脑功能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观察阴性亚型与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下局部脑活动改变。方法 采集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将其分为阳性亚型(n=25)和阴性亚型(n=19)组,分析2种亚型患者与对照组间静息态下脑活动局部一致性(ReHo)的差异,获得有差异脑区。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阳性亚型患者右侧额上回眶部及左侧颞中回ReHo值减低,左侧枕下回、右侧壳核和双侧舌回ReHo值增高;阴性亚型患者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上回眶部ReHo值减低,左侧小脑-8区、颞下回及右侧壳核ReHo值增高。结论 阳性亚型及阴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广泛的静息态脑活动异常,但其功能差异脑区不尽相同,推测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静息态下双侧楔前叶与全脑其他区域功能连接(FC)变化。方法 对22例肝硬化伴MHE患者(MHE组)、23例肝硬化无MHE患者(NMHE组)和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选择双侧楔前叶为种子点,采用种子体素相关性脑功能网络分析方法计算并比较各组间双侧楔前叶与全脑其他区域的F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HE组左侧楔前叶与右侧额上回、左侧中扣带回的FC及右侧楔前叶与右侧颞极、左侧颞上回、双侧前额叶和内侧扣带回的FC降低,NMHE组左侧楔前叶与右侧额中回的FC及右侧楔前叶与左侧楔前叶、左侧中扣带回的FC降低(P均<0.05);与NMHE组比校,MHE组左侧楔前叶与右侧额上回的FC及右侧楔前叶与右侧脑岛、右侧额中/上回的FC降低(P均<0.05)。结论 MHE患者静息态下双侧楔前叶与全脑多个脑区FC存在异常,这可能是其大脑内源性神经功能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MRI(rs-f MRI)功能连接方法(FC)研究无灶性癫痫(NLE)的脑功能改变,探论FC对NLE的应用价值。加深对NLE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43例NLE患者和46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利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3.0 T超导MR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序列扫描,然后将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FC分析,再对ALFF分析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分析,并分析FC统计脑图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海马FC增加的脑区位于右颞上回、左颞下回、双颞中回、双前额内侧回,右额中回;左侧海马FC增加的脑区位于双颞上回、左海马旁回、左额叶、右前额内侧回、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右侧海马FC降低的脑区位于左内囊膝、左顶下小叶、右扣带回、左额上回、左额叶;左侧海马降低的脑区位于右小脑后叶、左小脑前叶、右颞上回、右丘脑。病例组右侧海马FC病程正相关的脑区位于:左额下回、左颞下回、左颞上回、右额叶、右楔前叶、右顶叶、右顶下小叶、右额中回;左侧海马FC与病程正相关的脑区位于左舌回、双额中回、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病例组右侧海马FC与病程呈负相关的脑区位于左小脑前叶、左内囊膝;病例组左侧海马FC与病程负相关的脑区位于左小脑扁桃体、左额上回、右颞上回、左楔前叶。结论 ALFF和FC方法可作为一种无创的脑功能研究方法,能检测出NLE静息态脑功能变化,了解与临床变量(病程)的相关性,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度中心度(DC)、镜像组织功能连接(VMHC)和基于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ROI-FC)3种多模态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类数据处理方法在反映脑功能信息中的价值.方法 采集10名正常志愿者和10例亚急性期脑桥梗死患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首先采用DC和VMHC对数据进行预分析,获得梗死患者脑功能显著改变的脑区作为ROI,然后采用ROI-FC分析梗死患者脑功能网络的改变.结果 采用DC未得到有意义的结果,VMHC发现患者左右顶下小叶/角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以此为ROI,ROI-FC发现患者右楔前叶、左顶下小叶、左右颞中回、左右额中回功能连接降低,左额中回/中央前回、左额上回和右扣带回后部/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 综合应用DC、VMHC和ROI-FC 3种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类数据处理方法,可发现脑桥梗死患者相关的脑功能网络紊乱,为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及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技术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全脑灰质体积及功能改变。方法对AD(AD组)、MCI患者(MCI组)各30例及正常老年人30名(HC组)采集rs-fMRI和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加权像,比较3组全脑灰质体积、脑区分数低频振幅(fALFF)和功能连接(FC)差异。结果3组间左侧颞上回、双侧颞中回及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距状皮层、左侧尾状核、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顶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额中回及右侧中央后回f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左侧颞上回为种子点,AD及MCI患者同侧颞下回与对侧枕下回FC增强。结论联合运用VBM及rs-fMRI技术可为早期诊断MCI及AD提供参考依据。AD及MCI可致全脑广泛fALFF减低及同侧颞叶与对侧枕叶FC增强,AD可伴有颞叶体积减小,MCI脑灰质体积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后扣带回(PCC)功能连接的变化。 方法 选取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18例aMCI患者(aMCI组)和20名健康老年人(健康老年组)进行GRE-EPI序列的静息状态fMRI检查,以PCC作为种子点,与全脑其他区域进行基于体素的时间序列相关分析。 结果 aMCI组与PCC有显著连接的脑区包括双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左侧内侧前额叶(MPFC)及左侧前扣带回(ACC)、双侧顶下小叶(IPL)、双侧颞中回和双侧楔前叶。健康老年组与PCC有显著连接的脑区包括双侧DLPFC、右侧MPFC及ACC、双侧IPL、双侧颞中回、双侧颞下回和双侧楔前叶。健康老年组较aMCI组在右侧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的盖部及三角部、MPFC及ACC、颞中回及左侧楔前叶连接增强;aMCI组多个脑区功能连接较健康老年组增强,主要包括左侧半球的扣带回中部、顶上小叶(SPL)、IPL、颞中回及右侧IPL。 结论 PCC是aMCI患者脑代谢最先降低的区域,aMCI的PCC与多个功能区的连接破坏是其情节记忆功能减退的生物学基础,而其连接增强提示功能代偿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年轻人急性酒精暴露后基于静息态fMRI的双侧杏仁核-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变化。材料与方法招募28名健康年轻志愿者,均完成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采集饮酒前静息态数据,饮酒0.5 h后抽取静脉血测量血液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并再次采集静息态数据。采用DPARSF软件进行静息态数据的预处理后,以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与全脑其他所有体素的时间序列做相关分析。(1)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饮酒前后杏仁核-全脑FC差异;(2)根据BAC将饮酒后的被试分为高、低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FC差异。结果经头动检测,一共23名(男12名,女11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与饮酒前相比,左侧杏仁核-全脑FC增强的脑区:双侧枕叶、左颞中回、左顶下回及左小脑半球,FC减弱的脑区:右额上回眶部、右颞中回、右侧海马及海马旁回;右侧杏仁核-全脑FC增强的脑区:左中央前回、右枕叶楔回,FC减弱的脑区:左侧小脑、左侧海马及海马旁回、右侧基底节、左颞叶梭回。饮酒后高、低BAC组相比,高BAC组右侧杏仁核-全脑FC减低脑区:左岛叶、左颞上回、左枕叶、右额中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uncorr<0.001,连续体素>10);高、低BAC组左侧杏仁核-全脑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酒精暴露会致杏仁核-多脑区FC变化,为部分临床表现提供了影像学证据;右侧杏仁核可能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探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特点。材料与方法15例维吾尔族ESRD患者为试验组(ESRD组),20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同区域长期居住的健康维吾尔族人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rs-fMRI检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计算ALFF和基于种子点的FC值,并比较两组间大脑ALFF及FC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ESRD患者异常脑区的ALFF、FC和临床信息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南疆维吾尔族ESRD组双侧楔前叶(峰值点在右侧楔前叶)的ALFF(自发活动)减低;通过基于种子点的FC显示ESRD组的右侧楔前叶与右侧楔前叶/双侧中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右侧内侧眶额叶的功能连接减弱;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右侧楔前叶-右侧内侧眶额叶FC和MoCA认知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83,P=0.005)。结论南疆维吾尔族ESRD患者的大脑默认网络区域(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自发活动以及功能连接减弱,可能是造成脑功能受损、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