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镁对脑缺血早期脑组织中谷氨酸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镁在脑缺血早期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用电凝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在造模前给大鼠注射20g/L硫酸镁,观察镁对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镁可明显降低脑缺血皮质中Clu、NO含量,在缺血组Glu、NO的峰值浓度分别为9.87、44.97nmol/g,而在加镁组两者浓度分别为7.68、33.92nmol/g。提示:镁对脑缺血早期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巴戟素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巴戟素是从中药巴戟天中提取的一种糖甙类单体物。本实验采用生化检测和放射性核素示踪法,探讨巴戟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巴戟素可提高急性脑缺血衰老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P〈0.01),减少过氧化脂质(LPO)含量(P〈0.05);能增加老龄小鼠脑组织葡萄糖含量(P〈0.03);但对急性脑缺血衰老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无  相似文献   

3.
极化液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流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GIK)组和对照组的脑缺血大鼠的缺血组织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一氧化氮的含量测定,表明GIK的应用可以胶儿地抑制缺血及再灌流对Glu,Asp,NO的异常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从而减轻了上述物质的神经毒性,起到了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上GIK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法抗急性脑缺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合并血压下降法,造成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急性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自由基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益气组、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海马组织NO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3个用药组大脑皮层脑组织过氧化脂质(LPO)生成减少(P<0.05,P<0.01,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P<0.05,P<0.001,P<0.01),活血组、益气活血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均为P<0.001)。提示益气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脑组织中NO的生成,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对缺血性脑组织损伤起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方法:用4VO法复制大鼠实验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AM)、单纯缺血组(IS)、缺血再灌注组(IR)、药物预防后缺血再灌注组(R+IR)、缺血再灌注后药物治疗组(IR+R),分别观察了大鼠脑组织中LPO、SOD、Na+-K+-ATPase的变化。结果:①IS组及IR组大鼠脑组织中LPO含量均显著高于SAM组(P<0.05,P<0.01)。SOD含量均低于SAM组(P<0.05,P<0.01),R+IR组及IR+R组大鼠脑组织中LPO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含量却显著升高(P<0.01)。②IR组大鼠脑组织中Na+-K+-ATPase活性明显低于SAM组(P<0.01),R+IR组及IR+R组较IR组升高(P<0.05,P<0.01)。结论: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犬全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组织L-Arg∶NO通路的影响。9只家犬随机分为全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犬全脑缺血/再灌注8h,与手术对照组比较,脑皮质NADPH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明显增加,脑皮质Nitrite含量显著增加(P<0.01),提示犬脑组织中存在一氧化氮合成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激活脑组织L-Arg∶NO通路,NO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四氢小檗碱(THB)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4血管结扎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较THB组和对照组的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THB(缺血前后分次ip40、40、20mg/kg)能提高全脑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延长再灌注时间至72h,大鼠大脑皮质、纹状体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受损较重,THB(iP40mg/kg·d×4d)有明显保护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神经元的作用,但对海马组织无保护作用。结论:THB对短暂全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红景天对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方法:用4VO法复制大鼠实验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AM)、单纯缺血组(IS)、缺血再灌注组(IR)、药物预防后缺血再灌注组(R+IR)、缺血再灌注后药物治疗组(IR+R),分别观察了大鼠脑组织中LPO、SOD,Na^+-K-ATPase的变化。结果(1)IS组及IR组大鼠脑组织中LPO含量均显著高于SAM组(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gSO4对皮层脑电图、肢体运动功能及血Mg2+浓度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皮层脑电图描记、血清Mg2+浓度测定及运动功能 评估。结果 MgSO4能减少扩展性抑制波(SDs)产生数(P<0.05);10% MgSO4治疗组疗效优于5%MgSO4组,且早 期给药效果更佳(P<0.05)。结论MgSO4作为兴奋性氨基酸(EEAs)非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 R)拮抗剂可有效减少SDs产生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激活犬脑组织L—Arg:NO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犬全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组织L-Arg:NO通路的影响,9只家犬随机分为全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且,结果显示犬全脑缺血/再灌注8h,与手术对照组比较,脑皮质NADPH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明显增加,脑皮质Nitrite含量显著增加(P〈0.01),提示犬脑组织中存在一氧化氮合成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激活脑组织L-Arg:NO通路,NO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脑微血管及某些脑区中NO含量变化,为临床应用NO合酶抑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缺血(I)和再灌注(R)3大组。采用线栓法造成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蛋白漂洗法提取大鼠右侧大脑皮层的脑微血管,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NO含量。结果:脑缺血不同时相脑微血管中NO含量呈渐进性升高(I1、I4、I8组与S组比较,P<0.01),I24组虽较S组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在纹状体与海马,除I1与I8外,其余各组均显著下降(P<0.01);再灌注不同时相脑微血管中除I1R23组显著升高(P<0.01)外,其余两组无明显变化;在脑区,无论纹状体与海马,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不同部位,其NO含量变化不同,提示NO参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缺血早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通过影响脑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而产生的对神经元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模型对照组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成。在缺血4小时后进行相邻区域切片的nNOS免疫组化及HE染色,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匀浆中NO和nNOS的含量。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脑组织缺血损害的范围;与模型组相比,脑缺血4小时后DCSI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脑组织匀浆中NO及nNOS的含量都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有可能是通过降低脑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从而降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的含量,而产生对大鼠脑缺血早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和分布特征,为神经元损伤的早期干预和继发性脑损害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采用TTC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AO/EB荧光比色法观察脑缺血再灌后海马、皮层凋亡发生的数量和分布,用荧光指示剂Fura-2 AM标记,检测脑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 TUNEL显示再灌注3 h海马部位即出现散在凋亡细胞,并向皮层区域扩展,24~48 h达高峰;坏死细胞迟于凋亡出现,弥散分布于凋亡细胞周围,再灌注48 h后坏死细胞增多,72 h最多.AO/EB法显示海马、额叶和顶叶凋亡细胞总数分布在再灌注后24 h和72 h达高峰,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C染色证实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出现梗死灶,而是在海马及大脑皮层有弥散性坏死.胞内[Ca2 ]i各时间点与对照相比匀显著升高(P<0.01).结论全脑缺血再灌后受累神经元经历了由凋亡到死亡的过程,对缺血敏感的海马神经元首先受损,并向顶叶和额叶皮层扩展,细胞质内[Ca2 ]i增加是主要原因.利用凋亡时间窗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益于保护和挽救凋亡前期神经元,减小继发性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缺血和再灌流早期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体重2 0 0~ 3 50 g的雄性 SD大鼠 3 6只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 15min、2 0 min、3 0 min组以及脑缺血 15min再灌流 3 0 min和 2 4h组。采用 4血管脑缺血动物模型 ,到期动物行 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 3 0~ 40 min,取脑并后固定 3~ 4h,连续冠状冰冻切片 ,片厚 40μm,NOS组化染色显示 NOS,镜下观察计数 NOS阳性神经元以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脑皮质有一定量阳性神经元分布 ;单纯脑缺血早期 NOS表达呈“单峰”变化 ;脑缺血 15min再灌流早期 NOS表达呈“双峰”变化。结论 脑缺血早期和脑缺血再灌流早期 NOS表达变化不同 ,这可能是再灌流加重缺血神经元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葛根素 (Pur)对家兔脑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自由基作用。方法 以“四动脉阻断法”建立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缺血前、再灌注后应用Pur对家兔大脑皮质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影响。结果 家兔静脉注射Pur 3 0mg kg可显著减少缺血区脑组织的过氧化脂质MDA ,NO含量 ,提高SOD活性 ,降低NOS活性 ,缺血前应用Pur效应优于再灌注后应用 (P <0 .0 1)。结论 Pur可减轻自由基反应对脑组织的损害 ,对缺血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与复苏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g2 对大鼠脑缺血和再灌注时细胞外液中谷氨酸、葡萄糖和乳酸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硫酸镁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前30 min分别给予硫酸镁100mg/kg或生理盐水2 ml腹腔注射;微透析技术每15 min取缺血侧皮层细胞外液1次,观察缺血1 h及再灌注1 h期间脑细胞外液谷氨酸、葡萄糖及乳酸动态变化.结果:硫酸镁组缺血期葡萄糖降低的幅度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P<0.01),再灌注后即恢复正常;缺血早期(0~15 min)及再灌注期乳酸水平也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P<0.01);各时间点谷氨酸浓度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硫酸镁组再灌注30min时恢复正常.结论:Mg2 可能通过改善能量代谢,减少乳酸堆积以及降低谷氨酸浓度来实现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O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HGF1,HGF2,HGF3组,即I/R大鼠分别注射15,30,60 μg/kg HGF。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I/R模型,脑缺血1.5 h再灌注24 h后,测定缺血区脑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检测iNOS及IL-1β mRNA水平的变化,测定iNOS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含量。另取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行 I/R 处理,检测iNOS和IL-1β 蛋白表达水平及NO含量。结果:大鼠缺血区脑组织iNOS活性升高、NO含量增加,iNOS和IL-1β mRNA表达上调,iNOS 蛋白表达增多,IL-1β含量增加。注射不同剂量HGF均能降低缺血区脑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下调iNOS和IL-1β mRNA的表达,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降低IL-1β含量。此外,HGF可明显下调体外 I/R 神经元IL-1β和iNOS蛋白的表达,降低NO含量。结论:抑制IL-1β的表达,减少iNOS的表达,降低NO含量可能是HGF减轻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将6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亚低温组,后两者含缺血3h组及分别再灌注1h、2h、3h组。可见低温组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丙二醛(MDA)的含量较缺血组明显减少,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明显增加。提示亚低温对氨基酸和自由基系统的影响是缺血脑保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脑皮质及皮质下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和多胺含量,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和多胺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2,4,8,24h动物模型,用高香草酸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法测定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不同时相PAO活性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不同时相多胺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PAO活性在再灌注8h后开始升高(P<0.01),其高峰出现在再灌注24h后(P<0.01);实验组腐胺含量于再灌注4h后即开始逐渐升高(P<0.05),高峰出现在再灌注24h后(P<0.05);再灌注8,24h实验组精脒、精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明显增高,PAO活性的增高促使腐胺高峰的形成,对脑缺血损伤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Blipam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断头法、耐缺氧法观察Blipam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建立大鼠局灶性(MCAO)脑缺血模型,观察Blipam对大鼠行为学、脑梗塞重量的影响,并测定缺血侧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Blipam能显著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息持续时间和耐缺氧时间;Blipam减轻MCAO大鼠脑组织梗塞重量,抑制MCAO大鼠异常神经症状的产生,同时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脑组织中NO水平,升高脑组织中LDH的活性。结论Blipam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提高脑组织中NO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