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112)和脓毒性休克组(n=88);按照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n=165)与死亡组(n=35);比较各组SOFA评分、28 d病死率、N/L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N/LPR和SOFA评分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SOFA评分、28 d病死率、N/LPR、TNF-α、CRP水平高于脓毒症组(P<0.05);死亡组患者SOSA评分、N/LPR高于存活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N/LPR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PR、SOFA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89、0.868和0.918,二者联合使用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P<0.05).结论:N/LPR及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均可作为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联合使用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微小RNA-150(miR-150)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脓毒症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40例脓毒症患者、20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miR-150表达量,并评价miRNA检测的稳定性和线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10浓度,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系统评价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对miR-150与白细胞总数、TNF-α、IL-10和SOFA评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外周血标本在4℃保存5 d,白细胞中miR-150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最低检出限为6.97 pg/μL RNA,在6.97~6.97×104pg/μL RNA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脓毒症组miR-150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总数、IL-10水平和IL-10/TNF-α比值显著升高(P〈0.05);而脓毒症组与SIR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水平在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miR-150表达量较存活组显著降低(P〈0.05),而IL-10水平和IL-10/TNF-α比值显著升高(P〈0.01),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miR-150表达量与SOFA评分、血清TNF-α和IL-10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9、-0.457和-0.431,P〈0.05);与WBC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TNF-α、IL-10和IL-10/TNF-α比值与SOF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miR-150表达量显著降低,其水平不但能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状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卢媛  杨春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1):31-34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变化及其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ure assessment,SOF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将合并心肌损伤者纳入观察组(n=33),无心肌损伤者纳入对照组(n=33)。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cTnI、CK-MB、Mb、IL-6、CRP、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TnI、CK-MB、Mb、IL-6、CRP、TNF-α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nI、CK-MB、Mb、IL-6、CRP、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血清cTnI、CK-MB、Mb、IL-6、CRP、TNF-α水平升高,可直接反映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00例纳入脓毒症休克组。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3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同期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86例纳入脓毒症组,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SAA、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AA与TNF-α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中TNF-α、SAA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中TNF-α、SAA水平高于对照组,脓毒症休克组血清中TNF-α、SAA水平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血清中TNF-α水平、SA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对创伤后脓毒症早期预测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XXX医院收治的103例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引发脓毒症将其分为脓毒症组(A组)和非脓毒症组(B组),A组患者36例,B组67例;另根据预后将脓毒症组患者分为生存出院组(A1组)和死亡组(A2组),A1组患者28例,A2组患者8例。分别对A组和B组、A1组和A2组的年龄、性别、种族、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损伤部位、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N末端C型钠尿肽前体(NT-proCNP)及PTX3、急性生理性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与B组比较,A组PCT水平、CRP水平、PTX3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更高(P<0.05);PTX3在创伤后脓毒症早期预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PCT、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0.05);与A1组比较,A2组PCT水平、CRP水平、PTX3水平、AP...  相似文献   

6.
脓毒血症患者监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脓毒血症及判断脓毒血症严重程度方面的意义.方法 纳入2005年6月至2007年9月间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72例,其中脓毒症22例、严重脓毒症26例,脓毒症休克24例.纳入同期非脓毒血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比较脓毒症与非脓毒症间、不同程度脓毒症间和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间的血清PCT、CRP水平,以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的差异.转出或出院时病情显著改善或改善为预后良好,无改善或死亡为预后不良.结果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清PCT值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1.51±1.57)、(5.62±3.78)和(13.56±8.16)比(0.12±0.33)μg/L,P<0.05或P<0.01],CRP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也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或P<0.01).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间PCT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随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5或P<0.01);而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预后良好组的血清PCT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T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CRP炎症反应参数,可作为早期鉴别全身感染,并可作为判断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对细菌培养阳性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脓毒症组;另择同期收治的114例局部感染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感染组及对照组。对各组受试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测定血清PCT、CRP、D-D水平及PLT水平。结果入组脓毒症患者共检出7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G-)菌41株(52.56%),革兰阳性(G+)菌37株(47.44%)。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感染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血清PCT、D-D、CRP水平升高,PLT水平降低(P0.05),且脓毒症组各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D-D、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PL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PCT、D-D、CRP、PLT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0.768、0.717、0.742,其中血清PCT诊断价值最高,四种指标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06。G-菌感染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PCT、D-D高于G+菌感染组,PLT水平低于G+菌感染组(P0.05);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D-D、CRP、PLT诊断G-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00、0.590、0.635,其中血清PCT诊断价值最高,四种指标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84。结论细菌培养阳性脓毒症患者可伴有血清PCT、CRP、D-D、PLT等指标的变化,其中G-菌感染患者各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临床可用于细菌性脓毒症的早期诊断、鉴别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白蛋白(ALB)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为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8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其入院后28 d预后,将存活患者纳入存活组(n=136),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n=47)。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ALB水平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单独预测、联合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183例患者中,47例于入院后28 d内病死,病死率为25.68%。病死组与存活组年龄、性别、病因、合并症等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而ALB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以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为因变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ALB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 5,其AUC高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或ALB水平单项分析。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ALB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联合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脓毒症患者96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32例。记录患者入ICU时血清PCT、CRP水平、SOFA评分及28d预后情况,将脓毒症患者按病情程度不同分为脓毒症组(n=69)与脓毒性休克组(n=27),并按28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64)和死亡组(n=32),对不同组别之间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SOFA评分、PCT、CRP及其联合对脓毒症患者28d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SOFA评分及28d病死率均高于SIRS患者,且脓毒性休克组血清PCT、CRP、SOFA评分及28d病死率均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PCT、CRP、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PCT、CRP及其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856、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记录患者被诊断为脓毒症休克后第1、3、5、7d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同时进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根据院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100例持续存在7d以上脓毒症休克的患者中,50例存活,50例死亡。死亡组单核细胞计数、SOFA评分在第5、7d明显升高,并显著高于存活组的对应值(P0.05)。死亡组淋巴细胞计数在第5、7d明显降低,并低于存活组的对应值(P0.05)。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时,单核细胞凋亡可能是机体的保护机制,而淋巴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将SOFA评分与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相结合观察脓毒症休克的病情,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云峰  顾维立△ 《广东医学》2020,41(23):2446-2450
目的探讨miR-133a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入住ICU 28 d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0例)及死亡组(20例)。另选取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相关观察指标,检测患者入组后第24、48、72小时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CK-MB,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技术(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33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TnI、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血清miR-133a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WBC、乳酸、cTnI、CK-MB、BN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miR-133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组24、48、72 h时,死亡组患者的cTnI、CK-MB浓度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iR-133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检测的miR-133a表达水平和cTnI含量以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APACHEⅡ评分、cTnI、miR-133a表达水平等因素是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清miR-133表达水平与cTnI及APACHE Ⅱ评分相关性好,可以作为诊断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对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0例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依据患病病情程度不同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比较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RDW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APACHEⅡ评分及RDW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 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RDW显著高于脓毒症组(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RDW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015,P=0.001);脓毒症患者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SOFA、PCT、RDW水平均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PCT、APACHEⅡ、SOFA及RDW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可知,4项指标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22、0.878、0.888、0.935,RDW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DW诊断的临界值为14.92%,APACHEⅡ评分诊断的临界值为16分,SOFA评分诊断的临界值为6分,PCT诊断的临界值为24.02 ng/mL。 结论 RDW水平越高,脓毒症病情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的表达水平对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脓毒症病人,测定其血清中HBP、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以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2组血清HBP和PCT浓度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分析脓毒症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死亡组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 < 0.01)。APHCHEⅡ评分≥15分的脓毒症病人HBP水平明显高于APHCHEⅡ评分 < 15分者(t=6.13,P < 0.01),SOFA评分≥5分的HBP水平明显高于SOFA评分 < 5分者(t=5.64,P < 0.01)。脓毒症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793、0.735、0.708,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PCT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HBP水平在脓毒症病人中明显升高,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一定程度地预测脓毒症病人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10例健康人、20例普通感染患者和20例脓毒症患者,分别设为H组、I组和S组,根据预后再将S组亚组分析分为存活组(14例)和死亡组(6例),收集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原发病、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白蛋白、血糖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同时抽取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检测Beclin-1和LC3 mRNA相对表达量。 结果 3组年龄、性别、原发病和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WBC、PLT、ALT、Cr、白蛋白和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组和S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eclin-1和LC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Beclin-1和LC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PACHEⅡ评分与Beclin-1具有线性负相关(r=-0.452,P<0.001),APACHEⅡ评分与Beclin-1之间的线性模型方程式:Y=-20.83+41.67X;APACHEⅡ评分与LC3具有线性负相关(r=-0.641,P<0.001),APACHEⅡ评分与LC3之间的线性模型方程式:Y=-6.25+62.5X。在诊断脓毒症方面,Beclin-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标准误为0.070,P<0.001,LC3: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标准误为0.066,P<0.001。 结论 脓毒症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明显降低,可以反映脓毒症的免疫状态,并且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普通感染和脓毒症的判断指标,为脓毒症诊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外周血自噬基因Benlin-1表达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价值。 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238例作为脓毒症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根据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情况分为存活患者和病死患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ROC曲线分析Beclin-1表达及APACHEⅡ评分对28 d病死的预测价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影响因素。 结果 脓毒症组外周血中Beclin-1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中病死患者外周血中Beclin-1的表达水平低于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患者(P<0.05);经Kaplan-Meier曲线和ROC曲线分析,Beclin-1表达、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具有预测价值;经COX分析,Beclin-1表达、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影响因素;在Logistic模型中生成Beclin-1联合APACHEⅡ评分的新指标-0.566-2.238×Beclin-1+0.065×APACHEⅡ评分,该指标预测28 d病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6452、优于单一指标。 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Beclin-1表达及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影响因素,beclin-1联合APACHEⅡ评分对28 d病死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30a及相关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GEO数据库检索筛选基因芯片并分析miR-30a表达情况,采用miRecords网站数据库的预测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4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危重症患者高乳酸水平是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探讨腹腔感染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的关系,为腹腔感染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3例腹腔感染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记录初始血乳酸水平,按血乳酸水平分为高乳酸组(Lac>2 mmol/L)49例和正常组(Lac≤2 mmol/L)14例。比较高乳酸血症组和正常组的临床资料。运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计算初始乳酸和APACHE Ⅱ、SOFA评分的最佳截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高乳酸血症组的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15.00(12.00,20.25)分 vs. 10.00(10.00,12.75)分、7.00(6.00,9.00)分 vs. 5.00(3.00,6.00)分,均P<0.05]。乳酸、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三者的AUC分别为(0.692、0.787、0.726,P=0.022、0.002、0.041),预测病死率的最佳截点分别是5.0 mmol/L、13.5分和6.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乳酸与APACHE Ⅱ、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594,P<0.001;r=0.56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乳酸和APACHE Ⅱ评分是影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0.015)。 结论 腹腔感染患者入院时的初始乳酸水平是评估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APACHE 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若联合APACHE Ⅱ和SOFA评分,则评估预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收治的118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10)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FA评分[(6.72±1.25)分]、APACHEⅡ评分[(11.19±2.09)分]、WBC[(7.82±1.32)×109/L]及HR[(83.29±15.35)次/min]均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显著改善(均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除CD8+无显著变化外,CD4+、CD4+/CD8+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2组促炎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67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深部真菌感染组(11例)、二重感染组(G-菌合并真菌感染,36例)和革兰阴性(G-)菌感染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10男10女)为对照组。67例脓毒症患者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同时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浆Ang-2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脓毒症各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脓毒症各组患者的血浆Ang-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脓毒症各组患者之间的血浆Ang-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浆Ang-2水平与APACHEII评分及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599,P〈0.05;r=0.72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ng-2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呈显著独立相关(β=0.468,P〈0.05;β=0.626,P〈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的血浆Ang~2水平显著升高,并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是影响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