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黄泻心汤合煎和分煎样品的抑菌活性。方法:应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三黄泻心汤对淋菌的抑菌环直径,分析比较三黄泻心汤对淋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分煎的三黄泻心汤对淋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30×10~4和4.5×10~5,合煎的三黄泻心汤对淋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25×10~4和4.0×10~5。结论:三黄泻心汤对淋菌有抑制作用,且分煎的三黄泻心汤抑菌效果稍优于合煎的三黄泻心汤。  相似文献   

2.
黄芩苷注射液体外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芩苷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芩苷注射液对临床分离的161株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黄芩苷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MIC范围为0.1—50mg/ml,MBC范围0.2—50mg/ml,对葡萄球菌MIC及MBC明显低于其他细菌,MIC范围0.1—6.3mg/ml,MBC范围0.2—12.5,MIC50、MIC9。分别为0.4mg/ml、0.8mg/ml。结论黄芩苷注射液对多种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葡萄球菌抗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草果油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体外活性和逆转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活性,为后续综合开发抗MRSA感染中药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草果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草果油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和头孢吡肟)的联合抑菌指数(FIC).结果 草果油具有明显体外抗MRSA活性,MIC和MBC分别为0.36 ~2.90 mg/mL、1.45 ~11.61 mg/mL;且草果油能明显增强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和头孢吡肟)抗MRSA的体外活性,除1株(3.70%)在与头孢吡肟联合使用时表现为无关作用外,其余均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协同率分别为81.48%、81.48%和77.78%,5株(18.52%)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 草果油具有较强的抗MRSA活性及逆转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活性能力,具有开发与运用防治MRSA感染中药新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核黄素银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核黄素银的抗菌作用,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观察烧伤后创面痂下组织细菌计数及创愈合程度,体外抗菌活性实验发现:核黄素银对金葡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1、31、62μg/ml。结论:核黄素银对烧伤常见的感染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面针叶抗菌活性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面针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6种菌株的抗菌活性,为评价两面针叶抗菌活性部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液体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两面针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测定。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其中的4个菌株有抑菌活性,它们的抑菌活性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正丁醇部位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杀菌浓度(MB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50μg/mL和375μg/mL;水层对副溶血性弧菌抗菌活性最强;其MBC和MIC分别为750μg/mL和375μg/mL。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层对白色念珠菌、副溶血性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考虑综合应用两面针叶在抗菌活性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奇(针剂)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酶菌与非产酶菌及其它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用琼脂法测定安奇对135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杀菌曲线,并以MIC50,MIC90,MBC50,MBC90进行安奇与西力欣,头孢曲松,益沙林,先锋5的抗菌活性的比较观察,结果:安奇对135株致病菌的MIC和MBC值相关3倍以上,杀菌曲线效果等均优于同类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 spectrum β-lactamase ESBLs)细菌抗菌活性有较好的效果,与其它五种抗生素MIC50和MIC90分别相差3倍,2倍,MBC50 MBC90相差分别2倍,1倍,结论:安奇对大部分临床分离致病菌和产酶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ESMBs和其它常见致病菌感染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7.
六月雪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六月雪的抑菌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 :用平板测定法检测六月雪的抑菌作用 ,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MBC)。急性毒性实验用小鼠以口服给药测定最大耐受量 (MTD)。结果 :六月雪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均为 1.2 5 % ,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 2 .5 % ,1.2 5 %。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物质的最大耐受量大于 4 0g/kg。结论 :六月雪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它属于低毒或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茶树油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对许多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但茶树油很难溶于水,很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且纳米乳液可以延长储存期,增加茶树油的溶解性、吸收性和功效,减少副作用.因此,我们将茶树油制成水包油型纳米乳液,以改善上述缺点,可以更有效地研究抑菌活性.方法:制备纳米乳液,获得质量分数为10%的水包油型茶树油纳米乳...  相似文献   

9.
地锦草提取物抗口腔病原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锦草乙醇提取物(AE)和石油醚提取物(PEE)对口腔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两种提取物对常见口腔病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判断其抗菌活性。结果AE对变异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牙银卟啉单孢菌等3种常见口腔病原菌的MIC分剐为25mg/ml、50mg/ml、12.5mg/ml。MBC分别为50mg/ml、〉100mg/ml、25mg/ml,PEE的MIC分别为5%、10%、2.5%,MBC分别为10%、〉20%、10%。结论两种提取均有一定抗菌作用,但醇提物抗菌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氯松霜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方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及抗菌效价测定。结果:氯松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20μg/mL,MBC为30μg/mL,对铜绿假单胞菌MIC为40μg/mL,MBC为100μg/mL,表明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抗菌活性。但金黄色 葡萄球菌相对较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姜油树脂对4种常见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产孢丝状真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案(M38-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常见皮肤癣菌的抑菌实验研究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姜油树脂对皮肤癣菌的总体M IC值为0.0002%-0.0032%;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 IC值分别为0.0002%-0.0008%、0.0008%-0.0032%、0.0002%-0.0016%及0.0004%-0.0008%。[结论]姜油树脂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海洋低温溶菌酶对阴道炎常见致病菌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评价海洋低温溶菌酶对阴道炎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②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海洋低温溶菌酶对阴道炎常见致病菌白色念珠菌、生孢梭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③结果 海洋低温溶菌酶对白色念珠菌、生孢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MIC分别为39.07、9.75、10.94、10.94μmol/L,MBC分别为39.07、19.57、10.94、21.88μmol/L。④结论 海洋低温溶菌酶对一些阴道炎常见致病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珊瑚姜总挥发油抗真菌、抗细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导了珊瑚姜总挥发油试管内抑制14种致病性菌和用纸片法抑制8种细菌的实验报告。珊瑚姜挥发油具有强烈的抗真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对10种皮肤癣菌为1~0.3μl/ml;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裴氏着色真菌、申克氏孢子丝菌为5~2μl/ml。对上述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为10~1μl/ml。100%总择发油对8种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王秋菊 《求医问药》2014,(3X):145-146
目的:观察黄芩总黄酮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7个菌株进行有关黄芩总黄酮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结果:在体外抑菌实验中,黄芩总黄酮对金葡菌、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菌作用强于对福氏志贺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结论:黄芩总黄酮对多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保心包贴膜对引起化脓性感染细菌的抗菌作用。方法: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保心包贴膜对从患伤口分离得到的11种142株临床常见创伤感染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该药物对受试的11种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抑菌作用。结论:保心包贴膜对局部皮肤化脓性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洗必泰漱口水体外抗菌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洗必泰漱口水对43株实验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经典二倍稀释法观察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洗必泰漱口水对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厌氧菌均显示很强的抗菌活性。结论洗必泰漱口水对较常见的条件致病性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活性,可以广泛用于口腔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头花蓼不同极性部位对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等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K-B纸片法,分别测定从头花蓼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的7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样品(A-G)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粪肠球菌的敏感度;用液体稀释法测定A-G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头花蓼7个极性部位(A-G)均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变形杆菌的敏感度较高,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敏感度低;A-G七个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最低和最大MBC、MIC浓度分别为0.78、6.25 mg/m L,1.56、3.12 mg/m L;0.20、3.12 mg/m L,0.39、3.12mg/m L。结论:头花蓼不同极性部位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抑菌强弱分别为A﹥B﹥C=D=F﹥E=G;B=C=D﹥A=F=G﹥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芩等中草药对伤寒杆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方法:用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4种药物对伤寒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黄芩、银花、连翘、青蒿对52株伤寒杆菌的平均MIC(g/ml)分别为0.010,0.053,0.085,0.144,平均MBC值(g/ml)分别为0.029,0.310,0.140,0.350。结论:黄芩、银花、连翘、青蒿对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以黄芩的作用效果最强,与其他3种中草药相比均有显性差异(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檗碱体外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方法运用琼脂扩散法、液体稀释法测定并分析小檗碱对MRSA的抑菌环大小、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运用96孔酶标板结晶紫法测定并分析小檗碱对MRSA的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与DMSO比较,小檗碱与氯霉素(阳性对照药物)可显著增加MRSA的抑菌环半径(P0.01),小檗碱对MRSA的MIC为0.2 mg/m L,MBC为0.4 mg/m L;小檗碱对MRSA的MBEC为0.2 mg/m L。结论小檗碱对MRSA有比较明显的抗菌、抑菌作用,其效应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黄连解毒汤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连续倍比试管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黄连解毒汤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黄连解毒汤对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mg/mL、125.0m咖L,MBC分别为125.0mg/mL、125.0mg/mL;黄连解毒汤对福氏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沙门菌MIC均〉1000mg/mL。结论黄连解毒汤在体外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