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并观察CD4+/CD8+和Th1/Th2比值变化。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IPF组患者CD4+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CD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PF组患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过强和Th2型免疫优势可能参与IPF发病,这将为IPF的诊断和细胞因子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慢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与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对68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进行平行测定。 结果: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IL-10、IL-12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HBeAg阳性肝炎患者CD4+、CD4+/CD8+及IL-12明显低于HBeAg阴性患者,CD8+及IL-10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 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紊乱,IL-10、IL-12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患者HBV携带状态即HBV的复制活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5 (IL-5)、白介素-25 (IL-25)水平,并分析其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分为缓解期组47例与急性发作期组68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IL-5及IL-25水平,采取ACT问卷调查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分析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IL-5、IL-25水平与ACT评分相关性。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CD8+为(37.02±5.24)%,明显低于缓解期组的(40.19±6.23)%和对照组的(43.05±5.03)%,缓解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CD4+、CD4...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AST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嗽、扁桃体红肿、咽痛、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3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扁桃体红肿、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IL-6、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FN-γ、CD4+、...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跖疣患者采取液氮冷冻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跖疣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取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Interferon,INF-γ)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VAS评分、IL-2、IL-4、INF-γ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1,P<0.05)。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以短时程(治疗2 d)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长时程(治疗5 d)亚低温治疗。对比三组病情严重程度、免疫功能、氧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三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CD4+、CD4+/CD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IL-6、TNF-α、IFN-γ、P(cv-a)CO2均低于对照组与常规组,CD4+、C...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30例(AECOPD组),选取同期本院年龄40~85岁的体检健康者26例(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AECOPD组及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9+、CD16+CD56+、IL-6、NKG2D和NKG2A表达水平,并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AECOPD组外周血CD3+、CD4+、CD4+/CD8+、NKG2A升高,CD8+、CD16+CD56+、IL-6、NKG2D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替诺福韦及依非韦伦抗病毒方案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艾滋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诺福韦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载量、T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CD4+、CD8+)、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尿酸(blood uric acid, B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IV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BU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后开始化疗(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血清CEA、CA72-4、CA19-9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免疫功能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衢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UC患者65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的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AS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依那西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2组均持续给药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IL-2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3-CD19+、CD16+CD56+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脊柱功能指标(BASDAI评分、BASFI评分、Schober试验距离、指地距离)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2R、CRP、ESR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2R、CRP、ESR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CD3+C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AL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潮气量、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PEF)、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潮气量、肺活量及PEF、TPTEF/TE、VPEF/VE、CD4+、CD4+  相似文献   

13.
樵书宏  寇鹏涛  郭娟莉  王琳  王莲 《海南医学》2023,(10):1424-1428
目的 探究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疼痛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商洛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9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案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物质P (SP)、β-内啡肽(β-EP)]、炎性因子水平[γ-干扰素(IFN-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CD8+)、CD4+/CD8+];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疱疹结痂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自拟黄贼附板汤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60例C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激光治疗,研究组应用自拟黄贼附板汤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载量、CD4阳性T淋巴细胞(CD4+)比例、CD8阳性T淋巴细胞(CD8+)比例、CD4+/CD8+值、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HPV载量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HPV载量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CD4+比例、CD4+/CD8+值较治疗前升高,CD8+比例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CD4+比例、CD4+/CD8+值高于对照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对初治涂阳肺结核伴尘肺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伴尘肺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化疗,化疗2周后试验组加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溶液,均持续治疗6个月,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空洞闭合率、结核杆菌涂片转阴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全血CD4+、CD8+、CD4+/CD8+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1年后的复阳率。结果 治疗6个月时,试验组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空洞闭合率、涂片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血清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变化更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全血CD4+、CD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21年12月行allo-HSCT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V-DNA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2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分析EBV-D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EBV-DNA感染率和病毒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T淋巴细胞与CD4+/CD8+比值在研究组EBV阳性组患者中含量低于EBV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5)。研究组EBV阴性组与EBV阳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主要分布在20%~<40%,2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9,P=0.010),CD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200例RMPP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 s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25%时瞬时流速(PEF25)、最高呼气峰流速(PEF)]、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vs.8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25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2、IL-6、TNF-α、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8.
李霞  李锦  龚华松  邓元峰  王秀娟  陈治中 《重庆医学》2023,(8):1166-1170+1176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43例(鼻咽癌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亚型、PD-1在免疫细胞表达及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FN-γ和TNF-α水平。21例患者2期辅助化疗后行同步放化疗,纳入化疗亚组。结果 鼻咽癌组PD-1+CD14+CD64+单核细胞和PD-1+CD3-CD56+NK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后,化疗组PD-1+CD14+CD64+单核细胞、PD-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联合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治疗老年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MDR-AB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多黏菌素B联合亚胺培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MMF、PEF、CD3+、CD4+和CD4+/CD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得到寨卡病毒(ZIKV)非结构蛋白1(NS1),观察NS1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讨NS1成为ZIKV疫苗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pET28a-ZIKV-NS1原核质粒表达得到重组蛋白NS1,利用NS1对小鼠进行免疫,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效价,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8+细胞数量及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分泌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ZIKV-NS1,纯化得到并鉴定为ZIKV-NS1;NS1免疫2次和3次后小鼠血清IgG效价升高,且随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小鼠脾脏CD4+和CD8+细胞数量及IFN-γ、IL-4分泌水平上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结论 ZIKV-NS1能够激活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成为ZIKV疫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