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门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6月至2013年6月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12例T1期肾门肿瘤,肾门肿瘤定义为距离肾门血管或肾脏集合系统小于5 mm的肾肿瘤。其中左侧7例、右侧5例,平均年龄58岁(46~72岁),肿瘤直径平均3.6 cm(2.4~7 cm),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0 min(50~14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8 min(18~4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7 ml(50~340 ml)。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漏尿1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2天(5~14天)。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8例,嫌色细胞癌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随访5~48月,2例复发。全部患者术后肾功能正常。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门肿瘤可行,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和术者的临床经验对于成功开展该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三维重建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23例。患者行多层CT非增强扫描后,然后行造影剂增强扫描,数据分析后行三维重建。肿瘤平均直径3.2 cm。结果 CT三维重建图像清楚显示了23例患者的肾肿瘤。所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均通过腹膜后入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80~159 min,平均118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结果:肾透明细胞癌T l期1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1例术中切缘阳性而改行肾癌根治术,其余22例切缘均为阴性。平均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瘤生存,无肿瘤局部复发及其他脏器转移。结论 CT三维重建能三维显示肿瘤及血管的解剖,可作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偶发性肾脏小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方法及对肾脏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对25例〈4cm的肾脏肿瘤患者施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结果2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5~150min,平均87min;热缺血时间15~35min,平均24min;出血量50~350ml,平均230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9d;术后无肾脏继发出血、漏尿等需要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30个月,均无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对分期为T1a期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长期的肿瘤控制效果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4岁。20例中双侧肾癌1例,孤立肾肾癌2例,对侧肾有病变或有潜在功能受损的肾癌6例,对侧肾功能正常的肾癌11例。肿瘤平均直径3.8cm。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14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6例,其中行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出血80ml,平均手术时间160min。平均肾动脉及肾段动脉阻断时间28min。术后病理均为肾透明细胞癌。18例患者获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外科并发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术后出现暂时性肾功能不全2例,肾萎缩1例。结论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安全有效,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比较,除术中出血稍多和手术时间稍长外,肿瘤的控制和并发症无显著差异。后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在肾功能保留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小肾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8例小肾癌患者的诊疗方法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切除范围距瘤体平均0.3~1.0cm;术中平均出血量100~500ml,平均150ml;阻断肾蒂时间20~30分钟,平均26.7分钟;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35例,嫌色细胞癌2例,其他类型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3个月~72个月)。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可作为T1a期小肾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对于肿瘤直径4~7cm的T1b期肾肿瘤患者,也可以进行有选择性的NS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癌保留肾单位切除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以AJCC2002年肾癌临床和病理分期为标准,选择临床分期为Ⅰ期、病理分期为T1a期(肿瘤最大径≤4cm)的外生型肾肿瘤1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经腹腔人路组6例,经后腹膜腔入路组9例。距肿瘤边缘0.5~1.0cm处进行局部切除。结果15例手术中14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因腹腔镜下无法彻底止血而中转开放完成手术。14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60min;术中失血量60~300ml。平均160ml;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3~7d,平均5d;术后引流液300~600ml,平均420ml;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5d。术后随访5~8个月,所有肿瘤均无局部或切口、远处复发,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损伤小、效果肯定、恢复快,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992年2月~2004年12月共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为孤立肾癌,8例中5例行肿瘤剜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离体肾肿瘤切除加自体肾移植术。结果:本组术后无外科并发症,平均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肿瘤转移。结论:孤立肾患者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肾蒂阻断腹腔镜技术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3月烟台毓璜顶医院对32例和56例T1a期肾癌分别施行无肾蒂阻断及肾蒂阻断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肾癌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采用后腹腔途径手术。其中无肾蒂阻断组手术时间32~64 min,平均49 min;术中出血量30~210 ml,平均120 ml;术后放置肾周引流管23例,引流量18~56 ml,平均32 ml;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8 d;术后1周复查术侧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ECT)30~65 ml/min,平均50 ml/min;肌酐59~110μmol/L,平均75μmol/L。肾蒂阻断组手术时间36~77 min,平均58 min;其中热缺血时间18~35 min,平均23 min;术中出血量18~87 ml,平均53 ml;术后放置肾周引流管48例,引流量20~49 ml,平均29 m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1 d;术后1周复查术侧ECT 31~54 ml/min,平均46 ml/min;肌酐58~123μmol/L,平均86μmol/L。两组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透明细胞癌,切缘病理均阴性。术后复查肌酐较术前均无明显波动,但术后术侧肾ECT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18.3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无肾蒂阻断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可行,适宜病例的选择以及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有助于此术式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治疗局限性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6月至2008年11月因肾细胞癌而施行NSS治疗的1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为绝对适应证,50例为相对适应证,102例为选择性适应证。手术方式均为肾部分切除术,159例行术中阻断肾蒂,平均阻断时间15 min,最短5 min,最长30 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肾透明细胞癌16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嫌色细胞癌6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8 cm(0.5~7.0cm),其中T1aN0M0153例,T1bN0M022例。手术切缘距肿瘤0.1~2.0 cm,平均为0.7 cm。所有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围手术期未见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3~119个月),1例局部复发,1例出现远处转移,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5%和95.9%。结论对于局限性肾细胞癌,NSS对肿瘤控制的疗效满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部分保留了患肾功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T1a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岁,平均肿瘤直径3.1cm,分析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4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1min,平均手术时间100min,平均出血量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平均随访29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有选择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共施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3(21~58)岁。肿瘤均为单发,左侧12例,右侧9例,其中含孤立肾2例。肿瘤平均直径2.5(1.8~4.0)cm。7例良性肿瘤行剜除术,14例恶性肿瘤行楔形切除术。结果 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5~185min,中位数115min;肾脏热缺血时间17~29min,中位数25min。术中失血约55~450ml,中位数105ml。术中腹膜破裂2例,肾蒂周围小血管损伤出血3例,肾静脉破裂1例,术中即时缝合。术后病理示所有切缘均阴性。术后平均随访10(2~23)个月,全部无瘤生存,无1例局部复发或穿刺通道处发生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直径≤4.0cm的肾脏单发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使用"蓝蝶"装置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肿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住院的T1b期肾癌15例,在不使用"蓝蝶"装置的情况下,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根据术者手掌直径做皮肤切口,在手进入后腹腔后辅助操作,用布巾钳钳夹切口两侧防止漏气。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0.5±25.6)min,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5.2±7.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8.3±10.2)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6.5±0.6)c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2.4)d;术后尿漏1例,予输尿管支架管治疗后痊愈,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6.4±11.2)个月,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正常且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不使用"蓝蝶"装置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肿瘤安全、有效,学习曲线短,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肾肿瘤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对60例肾肿瘤患者行LPN。病理检查结果为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3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嫌色细胞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3例。肿瘤直径2.0-5.0cm,平均直径3.6cm。左侧36例、右侧24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0-130min,平均时间75min。52例患者平均血管阻断时间15-45min,平均时间2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350m1,平均出血量100ml。1例术后出现迟发出血,予以保守治疗,1例术后出现漏尿。住院时间8-17d,平均住院时间9.5d。随访4-3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LPN安全、有效、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不阻断肾蒂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技巧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采用腹腔镜在不阻断肾蒂情况下对26例肾肿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均采用经腹途径,应用超声刀和双极电凝切除肾肿瘤,止血纱布填压及肾实质创面缝合的方法操作,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26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平均出血量145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 d,手术效果好,无并发症,随访6~3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 不阻断肾蒂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可靠,避免了肾脏热缺血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与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该科室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治疗的86例肾T1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38~73岁,平均(53.9±8.9)岁,肿瘤直径1.3~4.5 cm,平均(3.3±0.8)cm;开放手术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9~68岁,平均(54.7±6.1)岁,肿瘤直径1.4~4.4 cm,平均(3.3±0.6)cm。结果 8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5~150 min,平均(105±10.9)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1.6±14.5)mL,肾脏热缺血时间17~32 min,平均(22.6±3.8)min,住院天数6~14 d,平均(9.1±1.9)d;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60~130 min,平均(92.0±19.9)min,术中出血量50~130 mL,平均(75.0±19.3)mL,肾脏热缺血时间20~38 min,平均(31.0±4.7)min,住院天数7~16 d,平均(11.0±2.7)d。86例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临床分析(附1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早期小肾癌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双侧肾癌3例,孤立肾肾癌2例,对侧肾有病变或潜在功能受损的肾癌 6 例,对侧肾正常肾癌8 例;肿瘤平均直径5.2 cm.19 例中 10 例行肿瘤剜除术,9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19例患者随访12~84个月,平均42个月,无外科并发症和肿瘤远处转移.1 例术后15个月发现肿瘤局部复发行肾癌根治切除术,1例术后出现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安全有效,尤其适于局限性低分期小肾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技术对小肾癌(直径≤4 cm)行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42例肾占位患者,肿瘤直径1.2~4.0 cm,经后腹腔途径施术,术后病理为40例肾脏透明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癌。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5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7 min,平均24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60 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7~10 d,平均8 d,随访3~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小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6例行达芬奇机器人(Da Vinci S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监测、活动训练、饮食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6例手术患者中,1例改开放性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其余5例手术均成功.全体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可保证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顺利进行,加快患者康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对肾细胞癌患者术后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肾细胞癌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采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45例)和B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48例)两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QOL)及复发、生存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长于或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尿肌酐,手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肿瘤患者QOL A组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年,A组脱落1例,B组脱落2例,两组均未见复发病例;随访结束时A组生存率为97.7%,B组生存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且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诊疗方法。结果40例平均年龄49.7岁。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透明细胞癌35例,乳头状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临床分期为T1N0M0期33例,T2N0M0期6例,T3期1例,其中无症状肾癌26例,有症状肾癌14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6例,保留肾单位手术4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1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36例。结论B超、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侧并发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