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管理在上海市郊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口头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其糖尿病足危险等级施以对应的健康教育分级管理。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足部护理行为水平以及糖尿病足风险等级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样本14例,最终纳入分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6例。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在随访半年及1年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育后、随访半年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足部护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在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组时、随访半年后、随访1年后糖尿病足危险等级构成比未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高危足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海市郊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管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改善其周围血管病变情况,降低糖尿病足风险等级及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衰弱与足部护理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2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收治的22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Gavin’’s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加权值评分工具、中文版衰弱量表及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行为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衰弱与足部护理行为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0份, 回收有效问卷210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45%(210/220)。结果 210例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问卷标准化得分为(56.65±11.27)分, 整体处于中等偏差水平, 其中126例(60.00%)患者的护理行为处于较差水平, 80例(38.10%)患者处于中等水平。210例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为27.14%(57/21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衰弱得分与足部及鞋袜的检查、足部清洁与养护、鞋袜的选择维度得分及足部护理行为问卷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范丽凤李峥  郑亚光 《现代护理》2005,11(17):1377-1382
目的通过系统的个体化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教育方法的建立、实施与效果评价,观察足部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中远期效果。方法2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干预组86例(入组110例,失访24例)、对照组92例(入组110例,失访18例),评价教育前、教育干预后9个月时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足部状况、足病发生情况。结果教育干预9个月后追踪观察发现:2组患者在基线人口学及足部病理改变相似的情况下,教育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早期筛查知识、日常足部护理、合适鞋袜选择、修剪趾甲等知识显著提高、日常足部护理行为明显改善(P〈0.05)。教育干预组患者足部皮肤病理性损害明显减少:足部胼胝发生率、足部皮肤损伤率、足癣发生率、皮肤干燥、皲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教育干预在减少足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个体化教育干预对足病预防的中远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Wagner 0级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的200例Wagner 0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评估患者足部风险分级、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下肢动脉血供等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均未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足危险等级较干预前轻;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供的踝肱指数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行为、用药行为和足部皮肤管理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分级诊疗护理联动体系下,分层诊疗护理模式可延缓Wagner 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进展,有效提升社区糖尿病足综合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郊区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行为及相关知识现状,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取北京市某郊区医院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日常足部护理行为平均分为(4.85±4.48)分,其中正确率较低的是“足部检查”和“剪指甲”行为;足部护理相关知识平均为(14.03±4.46)分,其中正确率较低的是“应该选择有鞋带或尼龙搭扣的鞋子”、“穿着袜子不当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有关”、“浅色袜子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穿着”;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日常护理行为得分与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可预防性的认识有关;护理相关知识得分与其对糖尿病足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及病程有关。结论郊区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相关知识及行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家庭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发生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101例糖尿病患者,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1例。筛查出低、中、高危患者,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和行为习惯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够逐步提高其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水平与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糖尿病足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过使用足部高危因素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高危因素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进行管理后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高危因素筛查和足部自我护理知识进行调查,借助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患者采取远程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足部高危因素、知识、行为及破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总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总得分标准得分处于“良好水平(≥80分)”从22%上升至94%,2组患者足部护理得分情况(总得分、足部检查、足部日常护理、足部干燥处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鞋型选择、趾甲修剪、皮肤干燥情况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足部破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借助足部高危因素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存在高危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后,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改善足部日常自我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为如何提升患者足部的自护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非随机方便抽样法并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足部护理知识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足部护理)以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我院内分泌科病房204例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提问式调查,对影响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进行统分析。结果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足部护理自我效能得分指标为71.52%,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穿着合适的鞋袜最高,得分指标83.4%,足部检查最低,得分指标58.2%处于较低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学历、有无足部护理健康教育、足部护理知识以及社会支持是足部护理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其足部护理自我效能的因素有学历、糖尿病足知识、是否有糖尿病足健康教育以及社会支持水平。医护人员应采取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升患者与糖尿病足相关的知识水平,带动家属为患者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足部按摩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糖尿病足进展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血糖、常规透析及进行糖尿病足防护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足部按摩的方法。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高危足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高危足发生率、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期的足部按摩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早期糖尿病足神经病变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降低高危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延缓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糖尿病足的发展和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和行为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内分泌科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入院次日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足部预防护理知识及行为调查表进行评估,进行足部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PBL教育模式。出院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干预管理6个月,了解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足部预防护理知识及行为测试评分、足部患病情况及遵医行为等。结果随访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足部防护知识及行为均有明显提高(均P<0.01);足部评估11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遵医行为6项指标差异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PBL模式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足患病风险和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并接受我院磁热疗配合电针治疗糖尿病方法,控制血糖配合营养神经、活血化淤类药物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足部护理,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量、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量、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足部护理可改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关症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对糖尿病足预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对糖尿病足预防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糖尿病常规知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糖尿病足部危险因素筛查,根据筛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足部指导护理.在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24个月后,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正确修剪指甲、赤脚习惯、鞋袜合适、每日检查足部、合适水温泡脚、自行处理伤口、生活方式(吸烟、饮酒)6个方面.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下肢、足部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24个月后对糖尿病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下肢、足部状况方面,除胼胝/水泡一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其他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并开展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对足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遵医行为,对糖尿病足的发生起到了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DM)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寻找患者预防护理知识的薄弱环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352例 DM患者对DM足的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进行调查、测试与评价.结果近半数患者对DM足的认识不足;半数以上患者对预防DM足的日常足部护理知识缺乏、足部护理行为不良;半数患者对选择合适鞋袜的知识了解不足;2/3的DM患者未掌握正确修剪趾甲的方法;高危足患者预防DM足的护理知识明显缺乏.结论在DM教育中要特别重视DM足的预防护理教育,增强患者对DM足的认识和足部保护意识,加大对DM患者日常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力度,以使其建立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减少DM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感染(diabetic foot infection,DFI)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近年来,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的流行更是给DFI的临床诊治带来严峻挑战。基于DFI的流行病学和患者个体化的病原学分析,及时、合理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本文围绕DFI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系统地分析、评价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应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分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 结果 共纳入7项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包括6项开发研究和1项验证研究。7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5~0.88。所有纳入模型中包含最多的预测因子是单丝试验不敏感。7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偏倚,主要是因为未采取或未报告盲法、应变量事件数不足、忽略缺失数据、缺乏模型性能评估以及模型过度拟合。 结论 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应开发性能优良、偏倚风险低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或外部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纳入家庭成员的教育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足护理行为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2例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感受社会支持多面量表(MSPSS)的家庭支持亚量表对患者家庭支持水平进行评价,根据家庭支持水平进行分组,家庭支持水平分值≥3分的患者进入干预组22例,<3分的患者进入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容相同的一对一足护理教育,同时干预组患者家中1名照顾者同时参与教育干预的过程。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3,6个月采用足护理行为调查问卷( NAFF)和MSPSS进行足护理行为水平的评价及家庭支持水平的评价。结果教育前和教育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NAFF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教育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患者NAFF总分中位数分别为66.91,68.19分,均高于对照组63.60,59.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2.782,-4.997;P<0.01);干预组患者教育前后MSPS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932,P=0.001),而对照组患者教育前后MSP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8,P=0.874)。结论家庭支持能强化老年糖尿病患者足护理教育的效果,同时纳入家庭成员的足护理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8.
Nasal carriag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ncordance between nasal and diabetic foot ulcer (DFU) SA carriage. Seventy-nine subjects with DFUs were assessed for nasal and DFU colonization with SA, including methicillin-resistant SA (MRSA). Twenty-five (31.6%) subjects had nares colonization with SA; 29 (36.7%) had DFU colonization with SA. Seven (8.8%) subjects had nares colonization with MRSA, and 7 (8.8%) had DFU colonization with MRSA. Ulcer du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MRSA presence (P = 0.01).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positive nasal SA colonization with positive DFU colonization were 41% and 74%. We found substantial discordance between SA strains colonizing DFU and the nasal cavity. The poor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SA isolation in a DFU based on nasal carriage suggests that SA colonization of a DFU by endogenous SA strains cannot be assum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指导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预防足溃疡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自编预防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对42例糖尿痛足高危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分析患者知识、行为的薄弱点,并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指导后3个月内随访患者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足部损伤发生情况,并再次对患者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前,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及格率分别是16.7%、64.3%、11.9%,教育指导3个月后为76.2%、95.2%,33.3%.3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足部损伤2例,餐前血糖(FBG)、餐后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HDL-CH)等代谢指标较教育指导前有所改善.结论 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指导,能提高其对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态度,改善日常足部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