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技术在ICU中抢救治疗各种危重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中纤支镜治疗1CU 109例危重病患者,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纤支镜检查、获取痰培养、吸痰、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洗、顽固性气胸封堵、代替胸腔镜治疗胸腔积液、止血治疗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经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99.17%,插管操作均在30s~3min内完成。442例次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冲洗或支气管肺泡灌洗;306例次纤支镜取痰标本病原学培养,阳性率为92%;2例呼吸道出血致窒息患者经纤支镜止血治疗出血停止。1例顽固性气胸在纤支镜下封堵成功;1例胸腔积液在纤支镜直视下治愈。结论纤维支气镜技术在ICU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24例COPD并Ⅱ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同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纤支镜吸痰冲洗术。结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时间约2~3min,操作顺利,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发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经纤支镜行气管支气管吸痰冲洗后1h、4h,患者气道吸气峰压明显下降,动脉血气显著改善。结论熟练使用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可很快建立人工气道,吸除气管支气管内潴留的痰液。纤支镜用于COPD并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吸痰冲洗治疗能促进痰液引流.降低气道吸气峰压,改善肺泡通气:  相似文献   

3.
轩轲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39-4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呼吸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呼吸监护病房的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连接机械通气治疗及取痰培养、吸痰、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止血治疗等.总结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插管均一次性获得成功,平均插管时间〈2min,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拔管,34例经过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支气管冲洗、取痰液送病原学培养加药敏,阳性率100%,支气管肺泡灌吸14例,3例咳血窒息经纤维支气管镜止血治疗出血停止,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吸,治疗前后血气及血氧饱和度复查,PaO2、SO2与治疗前后中相比有较明显增高,PaC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呼吸监护病房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操作简单、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在 ICU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2例 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及治疗共 1 5 8例次 ,包括分别在左右主支气管内取痰培养 ,吸痰 ,支气管肺泡灌洗 ,以及对 2 8例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结果 :62例患者共有 5 6例取得阳性痰培养结果 ,按药敏结果进行治疗 5 2例取得满意疗效 ;46例患者在吸痰后 Sa O2 升高 ,肺部痰鸣明显减少 ;有 3例患者查出支气管肿物 ;2 8例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全部病例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结论 :对 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痰培养、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安全、有效的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技术在ICU中抢救治疗危重病患者各种呼吸危重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1例呼吸骤停、脑死亡患者入住ICU 75d,完全呼吸机辅助呼吸,病程中采用纤支镜治疗36次,用于肺复张、机械通气过程中纤支镜检查、获取痰培养,吸痰、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止血治疗等情况.对比吸痰前1h、吸痰后1、4、7、10、13h PO2、PCO2、PO2 (A-a)及吸痰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肺复张3次,成功率100%,36次均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纤支镜检查、获取痰培养,100%成功.支气管肺泡灌洗7次、止血治疗3次,2次成功,成功率66%.结论 纤维支气镜技术在ICU重症患者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联合肺泡灌洗在抢救重症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重症肺炎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行床边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肺泡灌洗,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并肺泡灌洗,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肺通气功能和肺部感染明显改善好转。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肺泡灌洗在抢救肺炎所致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老年患者机械通气中气道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ICU对46例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在持续机械通气下进行125次纤支镜操作的经验。结果 35例肺部感染患者经纤支镜进行病原学诊断、吸痰、支气管灌洗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吸入性肺炎经纤支镜治疗,7例痊愈,1例好转;另外,对3数例气管插管易位患者在纤支镜下进行调整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纤支镜操作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机械通气下纤支镜在老年患者气道管理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纤支镜检查、PSB取痰液标本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在机械通气患者诊疗价值。方法选取62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机械通气患者3天内接受纤支镜检查,PSB取痰液标本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行纤支镜下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31例机械通气3天内常规吸痰管吸引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两组检查结果、采样培养的阳性率、纤支镜吸引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前后疗效、纤支镜吸引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及纤支镜检查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纤支镜检查结果:口腔分泌物5例占19.35%,气管插管囊上积液10例占32.26%,气管支气管炎症5例占19.35%,气管支气管黏膜霉菌斑2例占6.45%,气管支气管异物2例占6.45%,痰液堵塞支气管2例占6.45%,对照组2例改为纤支镜检查;对照组与治疗组痰采样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19.35%和25.81%(P<0.05);治疗组纤支镜治疗前后,患者pH改善、PaO2升高、PaCO2下降、SO2升高(P<0.05),3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pH改善、PaO2升高、PaCO2下降、SO2升高(P<0.05);纤支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鼻腔气管黏膜出血2例占6.45%,血压升高8例占25.8%,指脉氧减低12例占38.7%。结论机械通气时早期纤支镜检查及介入治疗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获得合理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内吸引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疗效确切,纤支镜检查治疗危险性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纤维支气管镜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碧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43-143,14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价值及应用范围。方法:回顾性总结对103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172例次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经验。结果:42例急性肺不张伴呼吸衰竭者,治疗肺复张及呼吸衰竭得到纠正者37例;43例重症肺炎者,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大咯血者镜下止血成功;5例气管异物者成功取出异物;5例可疑吸入性损伤者行纤支镜后,明确了诊断并治愈。结论:支气管镜在临床各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有重要价值,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防污染毛刷(PSB)取痰液标本培养在机械通气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探讨机械通气联合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4例重症肺部感染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机械通气37例使用无菌吸痰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  相似文献   

11.
赵桂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14-14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COPD重症呼吸衰竭病人中的疗效。方法:50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成功率、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SaO2变化。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50例成功率100%,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0.5~2min,血气分析pH、PaO2和PaCO2较前明显改善(P<0.01),SaO2上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安全、迅速,插管成功率高,能有效纠正呼吸衰竭,改善通气,提高抢救病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王导新  张玲  张婷  梅同华  张献全 《重庆医学》2006,35(13):1200-120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必要时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ICU治疗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选择常规治疗后病情缓解不明显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31例,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机械通气24h后,低氧血症纠正不理想、气道压力仍偏高、痰多者,应用生理盐水加氨溴索及爱全乐经纤支镜行BALF,清除呼吸道痰栓,每天1次,连续3d。结果31例患者中,27例通气24h,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气道压下降(P<0.05),临床症状好转,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得到改善,病源菌得到明确,成功脱机出院。结论在机械通气基础上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钟映玉  肖百芳  李鲤 《四川医学》2012,33(7):1188-1190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治疗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128例和普通灌洗112例,比较两组患者灌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及全身使用抗生素时间。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组患者的SpO2较普通灌洗组改善明显;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汪利华  黄政  瞿长春 《吉林医学》2011,32(16):3180-318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观察组切换时间窗PaO2、PaCO2和p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文琼  宾卫星 《中外医疗》2012,31(22):13-1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治疗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与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注药,观察其疗效。结果配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及注药的相关疗法可有效引流呼吸道炎性物质,使得通气功能得以改善,使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切换时间窗得到缩短,对选择抗生素更有针对性。结论对AE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有效引流;针对PSB的采样培养结果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能缩短拔管周期,能尽量在72h以内拔管并改行无创机械通气,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的经鼻气管插管对ICU严重呼吸衰竭的诊治价值。方法ICU中48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组(纤支镜组)和喉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组(喉镜组),每组24例,分别在纤支镜和喉镜引导下按常规进行气管插管术。结果纤支镜组和喉镜组一次获得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3.3%,插管时间分别为(3.84±2.02)min和(9.36±3.56)min。纤支镜组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喉镜组共有5例发生并发症。纤支镜组较喉镜组插管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在ICU中应用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并发症少和成功率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82例经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或人工通气治疗效果不佳,具有痰液阻塞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纤支镜吸痰、支气管灌洗及局部抗感染治疗。结果显效261例(68.3%),有效91例(23.8%),总有效率为92.1%,无效30例(7.9%)。结论对于分泌物较多难以排出气道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及时给予纤支镜吸引和灌洗,有利于迅速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血气交换。支气管吸引灌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经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等保守治疗均获成功,无效者行机械通气及支气管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8例,无效2例。死因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气压伤、感染性休克、顽固性心衰、严重电解质紊乱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常规治疗结合机械通气、支气管镜下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根据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及时治疗原发病和处理合并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