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目的】实现组织芯片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取正常Wistar大鼠心、肝、肾、脾等器官,采用组织芯片仪制作组织微阵列蜡块,常规切片,经苏木精 伊红染色制成组织学考试用组织芯片。【结果】芯片中组织微阵列排列整齐,各样本组织染色清晰,组织定位良好,可判断性强。【结论】与传统组织切片相比,组织学考试用组织芯片具有低消耗、可比性强、简便易行、局限性小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对比切片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常规染色(H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对50例肿瘤组织及相应的正常组织标本进行染色。结果镜下观察切片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3种染色对比明显,HE染色切片可见肿瘤组织细胞的形态、排列与正常组织明显不同,癌细胞胞核大而不规则,核质比例变小;特殊染色可见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的分布和含量不同;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正常组织不或极低表达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D34阳性标记细胞少、规则,肿瘤组织P53和PCNA表达显著增多,CD34阳性标记细胞多,且分布、排列等不同于正常组织。结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对比切片易于观察、比较和分析,提高了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国产石蜡制作组织微阵列的探索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方法 1.1组织微阵列蜡块的制作利用病理科常用的国产石蜡(茂名市顺和蜡厂,溶点60%)制作空白蜡块作为受体蜡块。选择南方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石蜡包埋组织作为供体蜡块.首先对供体蜡块组织的HE切片作形态学观察,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然后使用组织微阵列仪(Beecher Instruments,MTA-1)制作组织微阵列.根据原有切片标记部位,用供体针在蜡块相应部位取组织芯,其直径为0.6mm.将供体组织芯放人受体蜡块,  相似文献   

4.
普通HE染色是组织学、病理学技术员最基本的技术技能,也是组织学、病理学等形态学教学与科研的最基本方法,HE染色步骤在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一张HE染色切片的质量好坏不仅取决于苏木精、伊红染液的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染色过程中分色液、蓝化液的性质和类型的选择及分色、蓝化的时间。传统的分色液为0.5~1%的盐酸酒精;蓝化液为1%氨水溶液。在长期组织切片HE染色过程中作者发现,虽然组织切片在苏木精染液中着色较好,但一旦经过0.5~1%盐酸酒精分化液分色后,细胞核着色偏淡,而且用盐酸酒精分色时间短也不好掌握分色时间;分色后的切片再进入1%的氨水中蓝化,细胞核虽然能返蓝,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F)和拓扑异构酶Ⅱα(TPⅡα)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预后及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10例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和41例浆液性卵巢癌组织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及切片后,用V EGF和TPⅡα的抗体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杂交染色,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V EG F免疫染色的结果按阳性染色细胞的数量和强度分为弱阳性、局部强阳性和弥漫性强阳性3个等级。TPⅡα标记指数(LI)以每1000个肿瘤细胞中核染色阳性细胞数的百分率来量化表示。结果:VEG F在良性浆液性囊腺…  相似文献   

6.
李维山  王艳伟 《中外医疗》2011,30(28):85-85
目的实现组织芯片技术在病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取鳞状上皮,腺上皮,平滑肌组织等相应的正常组织,良性肿瘤,不典型增生Ⅰ~Ⅲ级和恶性肿瘤等组织,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组织微阵列蜡块并切片,常规HE染色后做成组织芯片教学切片;随机选择3年制临床专业2个班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训4学时并进行双盲测验,统计优秀率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病理实训教学相比,组织芯片技术有带教老师易讲解,学生易理解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值得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教学与科研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基础研究与临床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但切片制作过程复杂,耗时多,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为了探索一种快速、省时,染色效果好的切片制片方法,笔者比较了微波辐射与常规制片在时间和染色质量上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组织芯片的手工制作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数千个小的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1].该切片体积小,信息含量大,可以进行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等,一次实验即可获得大量信息,大大节约了组织原材料和检测试剂,减少了实验误差,增强了可比性,操作简便[2].但组织芯片制作技术一般采用进口的组织微阵列仪或组织芯片制作机,这些仪器价格昂贵,不适于基层单位使用.为此我们尝试手工方法制作组织芯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将传统的肿瘤组织切片改进为动态变化的切片,以利于医学生对肿瘤病理切片的掌握和理解。应用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肿瘤组织及相应的正常组织标本进行染色。镜下观察的切片两种染色在正常组织与癌组织中对比明显。HE染色切片镜下可见癌组织细胞的形态、排列与正常组织的明显不同,癌细胞胞核大而不规则,核质比例变小;癌组织P53和PCNA表达显著增多。免疫组化染色镜下可见正常组织不表达或极低表达P53和PCNA。"动态变化"的肿瘤组织切片易于观察、对比和分析,一目了然,提高了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组织芯片(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由Kononen等于1998年首先建立并报道,是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形成的缩微组织切片。它具有高效或高通量特点,并有省时、省力、节约经费和试验结果可比性强的优点,能应用于HE常规染色、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基因芯片等各种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组织芯片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其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正处于深入探索阶段。本文初步探讨了目前组织芯片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组织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应用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熊平 《医学综述》2009,15(19):2937-2940
组织芯片技术可将数十个乃至数以千计不同来源的组织粘贴到同一张固相载体如玻璃片或硅片上,形成组织微阵列。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标本的同一个指标的研究,具有体积小、耗材少、快速、含生物学信息量大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和设计等优点。当今生物医学研究中,组织芯片技术已经在肿瘤研究中广泛应用,且在其他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不断进行着新的尝试。组织芯片技术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组织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介绍组织列阵检测技术(tissue microarray technology,TMA)制作组织切片的程序,阐述TMA检测技术的操作经验和改进方法。方法 收集147例乳腺癌标本(香港玛丽医院提供),采用TMA技术制备石蜡切片。详述制作TMA石蜡切片的过程并分析和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果 TMA技术可以将数百个组织整齐排列在同一个受体蜡块上,使多种肿瘤基因在一张TMA切片上同时进行检测。乳腺癌组织阵列整齐,微组织块无明显脱失,有小部分折叠,组织形态基本保存完好。结论 通过防止和改进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成功制备TMA蜡块,为后期基因表达及功能的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and desig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mageMiner, a software platform for perform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pression patterns in imaged microscopy specimens such as tissue microarrays (TMAs), is described. ImageMiner is a federated system of services that provides a reliable set of analytical and data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for investigative research applications in pathology. It provides a library of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including automated registration, segmentation,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ll of which have been tailored, in these studies, to support TMA analysis.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leverage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machines so that investigators can rapidly analyze large ensembles of imaged TMA specimens. To support deployment in collaborative, multi-institutional projects, ImageMiner features grid-enabled, service-based components so that multiple instances of ImageMiner can be accessed remotely and federat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shows that: (1) ImageMiner is able to support reliable detection and feature extraction of tumor regions within imaged tissues; (2) images and analysis results managed in ImageMiner can be searched for and retrieved on the basis of image-based features,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any correlated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any metadata that have been generated to describe the specified tissue and TMA; and (3) the system is able to reduce computation time of analyses by exploiting computing clusters, which facilitates analysis of larger sets of tissue sampl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抗雌激素药物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anti-estrogen resistance 1,BCAR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和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本中心70例NSCLC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以及28例肺良性肿瘤(错构瘤12例,炎性假瘤8例,纤维瘤8例)中BCAR1的表达情况。结果 NSCLC中BCAR1蛋白阳性率为98.6%(69/70),癌旁正常肺组织中仅有3例弱阳性,阳性率为4.2%(3/70),肺良性肿瘤中无阳性表达,NSCLC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3.93,P=0.000)。BCAR1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类型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χ2=13.639,P=0.001)。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BCAR1高表达组预后比低表达组生存时间短(P=0.014)。结论在NSCLC中BCAR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肺良性肿瘤,并与NSCLC的分化程度和预后呈负相关。BCAR1蛋白可以作为NSCLC诊断和判断预后一个重要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R-2在217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VEGFR-2在NSCLC中高表达,阳性率为63.1%,且该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袭有显著相关性(P < 0.05)?VEGFR-2的表达与NSCLC的预后相关,阳性表达该基因的患者的平均中位生存期比阴性表达的患者长12个月(P=0.049)?结论:VEGFR-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αB-Crystall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其与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NSCLC细胞系A549中αB-Crystallin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与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变化。选择2005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NSCLC的手术切除标本共20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B-Crystallin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下调A549中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后,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组织芯片结果显示αB-Crystallin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癌旁组织。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为NSCLC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αB-Crystallin在NSCLC中高表达,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迁移,αB-Crystallin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αB-Crystallin参与了NSCLC的进展,有可能成为治疗NSCLC的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7.
量子点免疫标记技术在肺癌组织芯片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的标记试剂——量子点(QDs)在肺癌组织芯片上进行不同蛋白的检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肺癌组织芯片上,利用QDs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复合物(QDs-SA)能与生物素化二抗IgG结合的特点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角蛋白(C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评价蛋白的定位是否准确,并每隔1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的瘁灭情况。结果:观察到CK、PCNA蛋白分别定位于肺癌细胞的胞膜和胞核,定位准确,并且阳性信号呈现橙红色的光。直到4周后,才观察到荧光信号有明显的减弱。结论:QDs具有很好的耐光性,很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寿命也长。采用链霉亲合素修饰的QDs,能精确地检测肺癌组织芯片上不同蛋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G3BP1(Ras-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SH3 domain binding protein 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G3BP1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公开的GEO宫颈癌数据集分析G3BP1的mRNA水平在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情况;取306例宫颈癌组织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中G3BP1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G3BP1在宫颈癌中与正常宫颈组织和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的表达差异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G3BP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及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GSE6791、GSE7803和GSE7410数据集中,我们发现G3BP1的mRNA水平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G3BP1的蛋白表达随着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免疫组织化学和χ2检验结果显示G3BP1高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肌层浸润、阴道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以及不良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G3BP1高表达是该批宫颈癌患者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通过与G3BP1的表达水平整合可以显著促进FIGO分期在判断宫颈癌患者预后中的准确性。结论 G3BP1高表达可能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并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进程。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轶  刘莉  蒋会勇  丁彦青 《广东医学》2008,29(2):230-23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含10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后,形态可观测率为96%,并且背景清晰,对比鲜明。Tiam1表达阳性率为74%,Fascin-1表达阳性率为51%,HSPB1表达阳性率为68%,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伴发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者。通过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发现Tiam1与Fascin-1表达呈正相关(r=0.678,P<0.01),Tiam1与HSPB1表达呈正相关(r=0.650,P<0.01)。结论Tiam1,Fascin-1及HSPB1均与结直肠癌转移有关,Fascin-1和HSPB1的高表达可能与Tiam1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