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发病及血清IgE、IL-13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112名健康壮族儿童(对照组)和80例壮族哮喘患儿(哮喘组),检测其IL-13基因-1112 C/T和+2044 A/G位点多态性以及血清IgE、IL-13水平.结果 (1)哮喘组和对照组IL-13-1112C/T位点均以CC型为主,等位基因以C为主,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3+2044A/G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哮喘组以AG型最常见,对照组以GG型最多见,哮喘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2)哮喘组、对照组组内IL-13-1112C/T、+2044A/G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血清IgE、IL-1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IL-13-1112C/T位点3种基因型患者的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IL-13-1112C/T位点3种基因型患者的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IL-13+2044 A/G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清IgE水平、IL-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3+2044A/G位点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发生有关,可能与血清IL-13、IgE水平升高有关,是广西壮族儿童哮喘哮喘发病的易感基因;但IL-13-1112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壮族儿童哮喘的发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17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儿童哮喘及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287例哮喘患儿和217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LDR技术检测了IL-17基因启动子区的4个SNPs位点(rs4711998、rs8193036、rs3819024和rs2275913),与GenBank公布的IL-17基因序列(NT007952.15 GI:224514668)比较,分析其在两组儿童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以及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其在不同基因型中的差异。结果两组rs4711998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哮喘组GG纯合子基因频率为9.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儿童组(4.1%);rs8193036、rs3819024、rs2275913三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在4个SNP位点基因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7基因启动子区SNP rs4711998可能是儿童哮喘易感位点,其中rs4711998 GG纯合子基因型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hymus-and activation-regulated chemokine,TARC)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的IgE、白细胞介素-5(IL-5)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s,EOS)等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11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除外)、健康人58例(性别、年龄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相匹配,无特应性皮炎)作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每例患者非急性发作时血清内MDC、TARC、总IgE、IL-5的浓度及健康人血清中MDC、TARC浓度,测定外周血EOS计数。分别评价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内MDC、TARC水平与总IgE、IL-5及EOS的关系,评价血清内MDC、TARC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内MDC浓度与总IgE、IL-5水平呈正相关(IgE,r=0.243,P=0.013 0;IL-5,r=0.309,P=0.004 0),MDC、TARC血清内浓度与EOS呈正相关(MDC,r=0.388,P=0.000 1;TARC,r=0.275,P=0.042 2)。支气管哮喘患者非发作时血清内MDC、TARC浓度与健康人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ARC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有价值的临床生物学标志物,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CD1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哮喘患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14基因启动子区-159位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对血清总IgE水平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D14基因启动子区-159位C/T基因多态性,共检测143例变应性哮喘患儿(患儿组)和7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结果 患儿组CD14—159位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189、0.469和0.343,与对照组的0.139、0.583和0.278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3种基因型间血清IgE水平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CD14基因启动子区-159位C/T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哮喘发病无关,与血清IgE水平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基因c-28G(RANTES C-28G)、RANTES A-403G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3)基因C+77T(Eotaxin-3C+77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汉族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集192例3~12岁汉族哮喘患儿(哮喘组)的口腔颊黏膜拭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RANTES C-28G、RANTES A-403G和Eotaxin-3C+77T的SNP位点进行检测,以与哮喘组患儿无血缘关系的192名健康志愿者(18~22岁)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两组间RANTES C-28G和RANTES A-403G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Eotaxin-3 C+77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Eotaxin-3C+77T T/T纯合子基因型频率为32.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5%(OR=3.44,P=0.000)。结论Eotaxin-3C+77T可能是汉族儿童哮喘易感SNP位点,其中Eotaxin-3C+77TT/T纯合子基因型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15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贵阳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对照组为同期150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IL-17A-15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哮喘易感性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IL-17A基因-152G/A位点 AA、AG、GG 3种基因型频率在哮喘组中分别为21.4%、53.6%、25.0%,对照组中分别为11.3%、54.7%、34.0%,该位点在哮喘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5;χ2=6.635,P<0.05),等位基因A与哮喘相关。结论:IL-17A基因-152G/A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贵阳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候选基因,AA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与潍坊地区汉族人群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8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 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人群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分布具有显著差异,GG,GA,AA基因型频率哮喘组分别为37.8%,54.4%和7.8%,对照组分别为68.3%,28.0%,3.7%(χ2=16.0,P<0.01);G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频率哮喘组为65.0%和35.0%,对照组为82.3%和17.7%(χ2=13.14,P<0.01);哮喘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比较,携带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相对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3.84(95%CI:3.83~14.70)(P<0.05)和2.51(95%CI:1.91~6.60)(P<0.01)。结论 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具有关联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中国山东汉族人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粘蛋白域蛋白 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 3, TIM 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T 882C以及T 574G的多态性,探讨TIM 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与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 RFLP)法检测449例哮喘患者以及386例正常对照TIM 3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甘酸多态位点T 882C及T 574G的基因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T 882C及T 574G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一致;T 882C位点TT/TC/CC基因型频率以及T 574G位点TT/TG/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为0/0.042?3/0.957?7,在对照组中为0/0.018?1/0.981?9;两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以及单倍体型分布在哮喘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国汉族人群TIM 3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T 882C、T 574G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 FoxO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7324943 G/T、rs17592236 C/T在无锡地区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及其与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48例T2DM患者(T2DM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FoxO1基因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采用RT-PCR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 FoxO1 mRNA表达水平。结果T2DM组和对照组在 FoxO1基因两个位点 rs7324943 G/T、rs17592236 C/T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以上任一位点改变的 T2DM 患者 FoxO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改变的 T2DM 组及对照组。结论 FoxO1基因的两个位点rs7324943 G/T、rs17592236 C/T与无锡地区T2DM的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基因C-28G(RANTES C-28G)、RANTES A-403G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3)基因C+77T(Eotaxin-3 C+77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汉族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集192例3-12岁汉族哮喘患儿(哮喘组)的口腔颊黏膜拭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RANTES C-28G、RANTES A-403G和Eotaxin-3 C+77T的SNP位点进行检测,以与哮喘组患儿无血缘关系的192名健康志愿者(18~22岁)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 两组间RANTES C-28G和RANTES A-403G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Eotaxin-3 C+77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Eotaxin-3 C+77T T/T纯合子基因型频率为32.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5%(OR=3.44,P=0.000).结论 Eotaxin-3 C+77T可能是汉族儿童哮喘易感SNP位点,其中Eotaxin-3 C+77T T/T纯合子基因型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LA-G基因3’端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儿童哮喘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广西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及正常对照儿童116例的HLA.G基因3’端单核苷酸多态性(rsl704和rsl063320)分型变化,并与HLA—DR基因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寻找易感基因型及单体型。结果rs1063320基因型构成比在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04和rsl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能明显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14bp缺失-G—HLA—DRB1*15XX单体型是儿童哮喘的保护性单体型,能更明显降低哮喘的发病风险,并使哮喘病人的血清IgE水平降低(P〈0.05)。结论HLA-G基因的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儿童哮喘的发病相关。rs1704和rsl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是儿童哮喘的保护性单体型。  相似文献   

12.
黄龙  刘立纲  刘钰 《四川医学》2010,31(11):1629-163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易感性及诱导痰IgE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110例哮喘患儿及70例非哮喘对照儿童进行了+33位点多态性分析,用ELISA法测定诱导痰IgE水平。结果哮喘儿童诱导痰平均IgE为78.51IU/ml,非哮喘对照儿童诱导痰平均IgE为14.4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哮喘患儿与非哮喘儿童IL-4基因启动子C+33T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CC、CT、T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哮喘患儿CT和TT之间均与诱导痰IgE升高相关(P〈0.001)。结论 IL-4启动子C+33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和诱导痰IgE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趋化素样因子(CKLF)基因上游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明确其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245例北京地区汉族人(其中哮喘患者119例,健康对照126例)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扩增CKLF上游启动子区1553碱基的DNA片段并进行直接测序,分析发现的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单倍型分布频率及其与哮喘的发病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在CKLF上游启动子区共发现4个SNPs:SNP88(T>C)、SNPl96(T>C)、SNP568(C>G)、SNP1047(C>G).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68(SNP88C)、0.168(SNP196C)、0.352(SNP568G)和0.167(SNP1047G),与以往报道的其他种族的结果明显不同.SNP88与SNP196之间、SNP88与SNP1047之间,以及SNP196与SNP1047之间存在完全连锁不平衡(D1=1.000,r2=1.000),SNP568与SNP88、SNP196及SNP1047问存在连锁不平衡(r2=0.366).哮喘组与对照组4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冈型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北京地区汉族人群CKLF编码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基因多态性有其独特的分布特点及连锁不平衡特征,虽然与哮喘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但其分布特点可能为其他疾病相关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00896、rs3021097和rs3024492)与哮喘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IPLEX SNP检测系统,分别对湖北省黄石地区汉族人群中20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和189例哮喘患者组(病例组)IL-10 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1800896、rs3021097和rs3024492)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两组间分布情况。用Hardy-Weinberg平衡对位点的基因型分布进行检验后,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计算,消除性别年龄因素对统计的影响,寻找出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SNP位点,从而揭露IL-10多态性与哮喘之间的关联性。结果:①rs1800896位点存在G/G、G/A、A/A 3种基因型,其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4.2%、57.1%、38.7%,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为0%、19.5%、8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rs3021097位点存在T/T、C/T和C/C 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49.7%、40.8%和9.5%,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为46.5%、43.5%和1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45);③rs3024492位点在汉族人群中只存在T/A和A/A 2种基因型,其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为4.8%和95.2%,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为5.5%和94.5%。两组之间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7)。结论:在湖北黄石地区人群中,IL-10基因多态性与小儿哮喘易感性相关。其中rs1800896和rs3021097与小儿哮喘的易感性显著相关,而rs3024492与小儿哮喘的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TNF-α基因多态性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PCR-SBT(PCR sequencing based typing)方法检测75例SARS康复人员、41例医护人员和92例健康人员的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分析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SARS-Cov易感性关系;在SARS康复病人中采用病例-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析TNF-α基因多态性与SAPS症状的关系。进行TNF-α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检测,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结果分析。【结果】TNF-α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位点有-1031、-863、-857、-572、-308、-238、-204和-163,其中-572(A→C)和-204(T→C)为新发现多态性位点。在这些多态性位点中,-20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SAPS康复人员和健康人员中存在差别(χ^2=4.20,P=0.04),突变基因型(CT)可能为SARS—Cov感染的保护基因型(OR=0.95,95%CI 0.90—0.99),未见其他多态性位点在该三人群分布差别。-308位点G和A等位基因在SAPS康复人员和健康人员分布不一致,SARS人群的A等位基因显著高于对照人群(χ^2=8.96,P=0.003)。同时,未见,INF-α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SARS临床症状之间关联。等位基因分析也未见差别。【结论】TNF-α启动子区-204位点的T→C改变可能减少SARS的发生风险,而-308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SARS发生的风险之一。而TNF-α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SARS的临床症状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Zhang J  Chen H  Hu L  Fu J  Zhang H  Che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14-11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4和IL 1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我国儿童哮喘的易感性和临床表型的关系 ,以及对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 (PCR/RFLP)方法检测IL 4和IL 10基因启动子区 4个多态性位点 ,对 16 8例哮喘患儿及 5 3名正常对照儿童进行相关性分析 ,选择了各位点为纯合型的哮喘患儿 33例进行体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测定上清中的IL 4和IL 10含量。结果  (1)我国儿童IL 4基因 5 89(C/T)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白种人和美国黑人之间明显不同 (P =0 0 0 1) ;IL 10基因 10 82(G/A)、 819(C/T)、 5 92 (A/C) 3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英国人明显不同 (P =0 0 0 1)。 (2 )协方差分析显示 :IL 10基因 10 82 (G/A)、 819(C/T)影响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 ,进一步分析显示 10 82A和 819T等位基因与患儿高血清总IgE相关 (P <0 0 1,OR =3 16 ;P <0 0 5 ,OR =1 84 )。 (3)IL 10基因 819TT和ATA/ATA纯合型患儿的PBMC经刺激后 ,培养上清中IL 10含量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型(P值均 <0 0 5 )。 (4)未获得IL 4基因启动子区 5 89(C/T)位点与哮喘表型有意义的结果 ,哮喘患儿PBMC经刺激后 ,上清中IL 4含量升高程度在 2种纯合型间差异无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尿酸盐阴离子蛋白1(hURAT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筛选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发作患者110例,对照组115例。取研究对象外周抗凝血标本,通过Axygene96血基因组DNA小量制备试剂盒提取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扩增,运用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寻找SNP及突变位点。结果:hURAT1启动子区基因rs382501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研究显示,rs3825018杂合突变基因型(CT)、野生基因型(CC)、纯和突变基因(TT)在对照组和痛风组中的分布,分别为43.5%对27.3%,53.9%对70.0%,2.6%对2.7%,与野生基因相比,杂合突变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突变等位基因T基因频率为16.4%,低于对照组的24.3%(P=0.048),具有统计学差异。杂合突变基因型者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风险较野生基因者降低(OR=0.493)。结论:人尿酸盐阴离子蛋白1(hURAT1)基因启动子区SNPs位点rs3825018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型密切相关。其突变性等位基因T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型的保护性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的点突变和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是否与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测序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28例患者和37例在相同环境下接触锰未发病的对照组的线粒体基因的点突变1709、3397、G3196A、T4216C、A4336G、G5460A、G9055A、A10398G,、G13708A所在的片段进行分析。结果:在28例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发现4例患者存在CA253G点突变,2例存在A10398G、CIlM00T点突变,在37例锰接触对照组中发现15例存在A10398G、C10400T点突变,两组之间的C4253G、A10398G、C10400T的突变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未检测到1709、3397、G3196A、T4216C、A4336G、G5460A、G9055A、G13708A突变。结论:线粒体基因CA253G点突变可能是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个致病突变;线粒体基因A10398G、C10400T可能是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个保护性突变,也可能是一个保护性联合突变。而线粒体基因的点突变1709、3397、G3196A、T4216C、A4336G、G5460A、G9055A、G13708A可能与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