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九寨沟县"8.8"地震后灾区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措施和方法,探讨地震后消毒防疫工作的经验,为今后地震灾区消毒防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地震灾后消毒和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对灾区安置点、水源等环境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明确饮用水以及临时安置点、公共厕所等环境为消毒的重点。监测灾区饮用水,同时监测和控制蚊、蝇等病媒生物。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对重点环境进行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同时加强对饮用水监测控制病媒生物。结论通过以上多种措施的实施,灾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2.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国家突发传染病应急防控队(江苏)启动快速响应,到达地震灾区第一时间内,收集2013年4月20-27日宝兴县灵关镇12个村167个灾民集中安置点周围食品、饮用水和消毒杀虫等卫生防疫的相关资料,同时考虑水源、排泄物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相关危险因素,采用现场公共卫生快速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了食品、饮用水卫生应急检测制度,培训当地卫生防疫人员,开展消、杀、灭卫生防疫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建立了灾区及卫生防控应急报告监督系统。通过早期建立现场公共卫生快速评估方法,科学有序地展开卫生防疫,实现了卫生防疫在地震灾区、居民安置点、家庭的三方全覆盖,逐步形成了灾害医学救援卫生防疫应急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和重大的人员伤亡,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尽快展开以消毒、杀虫、灭鼠为重要内容的各项防疫措施刻不容缓。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领导部门的指示要求,来自军地的众多防疫力量迅速赶赴地震灾区,进村人户,开展了覆盖全部灾区的环境消毒、病媒生物防治、人畜尸体处理等各项卫生防疫工作,有效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笔者所在医院所在地乐山有强烈震感。地震发生后,医院迅速启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并立即派出多支应急医疗队奔赴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为切实做好“大灾之后防大疫”,医院迅速制订《破坏性地震灾后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展开卫生防疫工作,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抗震救灾中卫生防疫工作具体工作办法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卫生部、湖北省卫生厅、四川省卫生厅“5、12”地震灾后卫生应急预案,为做好天全县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和末稍水卫生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地震灾后的水质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大对饮用水的消毒工作,防止灾后疫病的流行和发生。按照湖北省卫生防疫总队的部署,湖北卫生防疫队天门分队风雨兼程赶到灾区后,成立了卫生检测组,狠抓地震灾后饮水卫生监测和饮水消毒这一工作要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现场评估,为灾区下一阶段卫生防疫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与巧家县,通过现场资料查阅、调查问卷和知情人访谈等方式,对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传染病控制效果、卫生防疫能力恢复、卫生防疫覆盖及工作规范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截至2014年9月27日,2个县传染病控制效果良好,卫生防疫能力基本恢复,卫生防疫工作覆盖率达100%,卫生防疫工作基本科学规范。灾后灾区并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区灾后卫生应急防疫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多部门卫生防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下一阶段应重点做好外援力量撤离工作交接,关注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控,恢复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发挥省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功能等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地震发生后什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的各项应急防控措施,为灾后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卫生防疫体系和机制;饮水的检测和消毒;环境消毒与除臭;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范;防疫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综合卫生防控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防控措施,灾区未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和与地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后所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是及时,果断、有效的,为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定社会秩序,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湖北卫生防疫队赶赴四川省六个重灾区之一汉源县,开展疫情监测、水质监测、消毒杀虫、精神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地震后汉源县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必须加强疫情监测系统建设,消毒工作应科学规划,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心理干预工作提上日程,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等。这些经验将有助于提高科学救援水平,并为灾难医学体系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震灾区的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是地震灾后防止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的重要工作,是地震灾后救援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如何在地震灾区有效实施媒介生物的监测和控制,目前没有相关的标准可以借鉴,这给地震发生后的救灾工作带来不便,导致相关工作被延缓或推迟,甚至有一些错误的做法在地震灾区被执行.通过制定《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震灾》的标准,为震灾发生时的病媒生物监测和控制工作提供基本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卫生防疫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亲身参与汶川大地震的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总结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模式:一是在地震灾区开展应急防疫工作要严格区分疫区和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点;二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三是应及时开展灾后卫生防疫知识应急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卫生防疫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不同时期卫生防疫面临的状况、突出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防疫策略、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对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借鉴和启迪。[结果]震后10个月,德阳地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重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疫情、饮用水污染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区卫生防疫体系恢复常态,卫生防疫应急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提升。[结论]一系列防控措施行之有效,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与效果,旨在确保大灾之后三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方法搜集、整理绵阳震后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卫生防疫工作相关报表与专题调查及报告,提出相关卫生防疫措施: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到村;规范应急处置,统一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杀防疫,消除病媒生物性疾病隐患;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严格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保证灾区饮水安全,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加快能力恢复,注重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加强应急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灾民安置点及学校卫生督导检查,控制群体危险因素发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研究"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状况,分析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结果由于卫生防疫工作应对措施得当,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1月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938/10万)较地震前(2008年)同期水平(29.1069/10万)下降了17.22%。结论 5.12地震后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科学有效,处置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后3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对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鸿宝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14-131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满目疮痍,一片悲惨景象,重灾区面积波及四川、陕西、甘肃省等18个县市。地震发生后,卫生部迅即从全国各地抽调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人员赶赴灾区开展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作为首批代表江苏省的卫生防疫救援人员,笔者于5月16日随队直接赶往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等工作,现将在灾区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巩固大灾之后无大疫成果和保障灾后重建顺利进行。方法搜集、整理绵阳传染病疫情资料、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工作实践,描述并分析卫生防疫效果。结果总结出10条卫生防疫措施:统筹指挥、整合资源,医疗卫生防疫覆盖到村;统一技术方案,规范应急处置;狠抓环境整治和消杀防疫,消除疾病隐患;注重能力恢复,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分析;现场快检与实验室监测相结合,保证饮水安全;严格食品卫生监管,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进行应急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开展卫生学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救灾防病知识。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29.23%。结论汶川地震灾后绵阳采取的卫生防疫措施科学有效,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江苏省卫生应急救援队最早到达北川县和什邡市开展了卫生防疫工作。到达灾区后,立即开展了环境卫生学评估,对当地水厂和供水管网,群众和救援人员住地垃圾和厕所处理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掌握资料,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和不同阶段的卫生需求,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环境卫生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现场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工作思考,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通过现场调查,及时收集地震灾区的基本情况,及时进行灾后卫生学评估。开展以消毒杀虫、疾病监测、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重点人群免疫、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为重点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思考进行讨论。所防疫的区域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所做的工作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四川省宜宾市震后灾区消毒应急工作,为今后地震灾区消毒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9-06-18对地震灾区卫生情况摸底调查后快速评估公共卫生风险,制定科学的环境消杀方案,明确临时集中安置点、公共厕所等环境以及饮用水为消杀重点,并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厕所消杀率为95.8%,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75%。地震后水样总合格率为76.0%,地震前后水样合格率,差异无统计意义(χ~2=5.72,P0.05)。结论宜宾市震后应急消毒整体效果较好,需继续加强安置点周围环境消毒与病媒监测控制,为震后传染病预防控制起到重要的防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立即安排和部署救灾援助工作,陆续派出了公安、消防和医疗救援三支队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积极响应,先后组织了医疗救护队、卫生防疫队和卫生监督员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立即安排和部署救灾援助工作,陆续派出了公安、消防和医疗救援三支队伍.内蒙古自治区玫生厅积极响应,先后组织了医疗救护队,卫生防疫队和卫生监督员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分析评估鲁甸6.5级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形势特点,总结鲁甸地震灾区卫生防疫经验,为今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深入地震灾区,实地调研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形势与防疫措施,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结果鲁甸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主要做法是: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做好抗震救灾准备;深入实地了解卫生防疫形势,制定科学的卫生防疫措施;震区卫生防疫坚持预防为主、军地一体、科学防控。并根据卫生防疫实践提出做好地震灾区卫生防疫的三点启示。结论鲁甸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保障措施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