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继20世纪3次流感大流行之后,2009年3月在北美地区(墨西哥、美国)发现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造成了21世纪第1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中国卫生部于2009年5月11日宣布确诊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湖北省武汉市2009年6月2日报告首例输人性新甲流病例,至2010年元月19日,检出最后1例病例,流行期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475例.现将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探讨武汉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59岁3202人并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的HBsAg和HBsAb。结果人群总阳性率为5.65%,其中农村地区1287人,HBsAg阳性率为6.61%(85人),中心城区1915人,HBsAg阳性率为5.01%(96人)(X^2=3.66,P〉0.05);乙肝疫苗接种对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有显著影响。人群HBsAb总阳性率为60.63%,15岁以下者与15岁以上人群中HBsAb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18.75,P〈0.05)。结论人群HBsAg阳性率有明显城乡差异。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途径。武汉市实施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在控制乙肝流行,降低HBsAg阳性率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3.
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事件的报告和处置也日趋规范,但近几年,许多新发传染病的产生,给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一定影响。现对武汉市2008-2012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与第三方评估,旨在更好地了解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流行,提高武汉市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态势,2009年年初武汉市全面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当年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武汉市2009年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尿白蛋8/肌酐比值(urinaryalbumincreatinineratio,UACR)与。肾动态显像法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的关系,分析糖尿病患者UACR与GFR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67例病情稳定的T2DM患者资料,根据尿UACR进行分组,比较各组GFR及肾功能减低的发生率。并对UAER与GFR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分组分析显示UACR各组间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3组间肾功能减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UACR与GFR呈明显负相关(r=一0.41,P〈0.001);但在UACR正常的患者中仍有11.9%患者出现肾功能减低。糖尿病患者UACR与GFR均与病程、血压、血糖控制及血清肌酐有关(UACR与上述各因素呈正相关,GFR与上述各因素呈负相关);男性更易出现UACR升高、GFR下降;此外GFR还与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及年龄呈负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ACR的主要因素是: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影响GFR的主要因素是:血清肌酐、年龄、平均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结论T2DM患者UACR与GFR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亦有不同的影响因素,UACR仍然是T2DM肾病筛查的重要指标,但单独检测UACR可能会遗漏部分肾功能减低患者,因此结合GFR的测定能更好地反映患者肾受损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2003年SARS的爆发,暴露了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卫生部明确提出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2004年1月1日卫生部正式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近10年来,武汉市卫生应急工作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新发疾病、不明原因疾病和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中心,以完善应急体系、健全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武汉市麻疹暴发原因,提高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全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944例,其中诊断麻疹1827例,发病率为23.25/10万。麻疹发病呈散发和暴发并存模式,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在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占23.16%,无免疫史占41.94%,免疫史不详者占34.90%。暴发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MV常规免疫不落实、传染源管理不善。结论 加速麻疹控制应采取以加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为主的免疫策略,同时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质量,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预防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学校突发事件共17起,均为传染病疫情,发生数量居首位的疾病是风疹(10起),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小学,3—5月份是高发季节。结论学校突发事件呈现高发势头,应加强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防控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9.
传染病发生、流行期间,学校和托幼机构(以下简称学校)采取停课措施能增加人群间的物理距离,是阻断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的非医学手段之一[1].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开始,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手足口病、新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有病例的学校、班级实施停课,极大的阻止了相关疾病的流行与暴发.但停课可能导致的昂贵的经济与社会成本,使人们对停课的应用存在较大的争议;而且何时停课,谁决定实施停课、停课后学生的管理、停课如何在阻止疾病传播中发挥作用,都有倚进一步研究.本文回顾了在传染病特别是流感流行期间,世界各国开展停课对传染病流行防控的研究,以期为学校传染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