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蛋白质芯片技术可用于研究蛋白质-DNA、蛋白质-配基和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当前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运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对全基因组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的应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现着重总结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全基因组翻译后修饰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2001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毒理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收集了不同学科与会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揭示和应用表达芯片技术(DNA或蛋白质)的发展催生了毒理基因组学。该书收集有25篇论文,介绍了毒理基因组学及研究策略、DNA芯片和蛋白芯片等相关技术发展及在肿瘤学、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基因组全序列草图的完成,从基因水平向蛋白质水平深化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和新的任务.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建立为研究蛋白质水平的生命活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提供了新型有效的研究手段.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肿瘤的发生与转移,寻找与肿瘤发生及转移相关的新的蛋白质、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及肿瘤药物治疗的靶标,对肿瘤的诊治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正式宣布:我国首次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出肺癌的15个血清标志蛋白分子。与基因的知名度不一样,蛋白质对公众来说还很陌生。如果说基因发现人体密码,那么具体执行各种功能的任务则落到蛋白质的头上。在完成人体基因组测序后,科技将从基因组时代过渡到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将取代基因成为主角。与基因组相比,人类蛋白质数量更大,相互作用更复杂,并直接造成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任何生理、病理变化或药物影响的结果,都与蛋白质成分和数量的改变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说,通过对蛋白质动态的分析,可以探查出疾…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芯片技术具有快速、并行、自动化和高通量等特点,能同时对全基因组水平上千种蛋白质进行分析,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蛋白质芯片技术在揭示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上优于DNA芯片,已在研究蛋白质的性质、特征、辩识、功能及生物标志物等方面搭起快速准确的桥梁,尤其在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和鉴定上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微流体芯片又称为“芯片上的实验室”,是用半导体集成技术制作的新型固体元件,它能够对微量流体进行复杂、精确的操作。在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分析完成后的今天,该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一样,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对后基因组研究中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研究起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微流体芯片技术的进步,将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SELDI-TOF MS技术及其在卵巢癌和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美香  曲迅  孔北华 《医学综述》2005,11(4):332-334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人们发现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的差异并没有象预期的那样显著 ,如人类基因组和酵母基因组的差异基因数仅占人类基因组的 1 5 ,大大少于人类基因组和小鼠基因组的差异基因数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质的高度分化和转录后修饰。因此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9,(7):539-542
<正>人类基因组有超过30亿个碱基对,其中大约包含有20 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仅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5%,非蛋白质编码基因占人类基因组的98.5%,ENCODE项目研究发现至少80%的人类基因组被转录成无编码蛋白质能力或编码能力极低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1~2])。ncRNA根据长度大小可分为:小于200个核苷酸的短链非编码RNA  相似文献   

9.
抗体蛋白芯片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的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崛起的一个领域,蛋白质组学能全面、动态、定量地分析标本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健康和疾病时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蛋白质芯片是继基因芯片之后,作为基因芯片功能的补充发展起来的。Uetz等命名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的蛋白质芯片。首次把蛋白质芯片的概念用于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蛋白质研究。蛋白芯片技术能有效地运用蛋白组学的有效功能,用于临床、药物学、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周期调控、细胞结构和神经生物学等广泛领域的研究。本文就蛋白质芯片技术在以上各方面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大量珍贵的功能基因组数据的获得,使得蛋白质研究显得越发重要。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传统的凝胶电泳更为方便和快速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秦志 《广西医学》2010,32(5):599-601
蛋白质组(proteome)是由M.RWilkins和K,L Williams在1994年召开的二维电泳会议上提出的。它指的是一个基因组编码的全部蛋白质,是研究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在某个时期所包含的全部蛋白质成分。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研究随之也应运而生。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2000年完成后,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从基因组学转向了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12.
杨丕坚  夏宁  梁瑜祯 《医学综述》2008,14(5):736-738
当今分子生物学领域内,蛋白质组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基因组相对较稳定,而且各种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有许多基本相似的特征;蛋白质组是动态的,随内外界刺激而变化。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使人类更容易接近对生命过程的认识。简要介绍蛋白质组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流程,着重阐述其在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大会会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XH  Song YP  Li S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43-144
由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大会(HUPO)于2004年10月25~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代表逾1800人。HUPO是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的年度大会,本次会议主题:蛋白质组学——基因组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是DNA编译指令的最终产物 ,它是基因功能的基本载体 ,生命功能正是所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 ,人们发现人类的基因总数与小鼠、果蝇乃至酵母的基因数目相差无几 ,远不如它们生物性能上的差别那么巨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生物体之间迥然不同的生命现象 ?在后基因组时代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之一是 :基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翻译成蛋白质的。因此 ,蛋白质的大规模研究 (蛋白质组学 )应运而生。 8月底在杭州召开的“国际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研讨会”上 ,长期奔走于中美之间 ,从事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生…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组学在受体及信号转导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生命科学迎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人类第一次有可能从生物大分子整体活动的角度来认识生命现象。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要破译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即测定大约 3 0亿个碱基对的 DNA序列和识别其中所有的基因。尽管对基因组中所有基因的识别将导致对全部表达产物 (蛋白质 )的揭示 ,但这并不足以让人们充分认识蛋白质活动的奥秘。因为蛋白质拥有自身特定的活动规律 ,这些规律通常不能直接从基因组的信息中得到反映。首先 ,蛋白质的表达受时空的调控。在生命发育不同阶段 ,蛋白质种类及构成是不一样的 ;而不同的组织中表达的…  相似文献   

16.
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的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将是对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即人类基因组中约1/3的基因及其功能有待于蛋白质水平上的揭示与确认。其中,在功能蛋白质组领域内,疾病蛋白质组学在医学和生物制药方面具有发现新分子药靶、生物标志物的巨大的潜力。本文对疾病蛋白质组学在国外、国内研究现状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几方面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非编码RNA——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研究者们对人类基因组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和蛋白质本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哺乳类转录组数据的不断积累,揭示出人类和其他高级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极小一部分编码蛋白质[1],而超过97%的转录产物是功能多样的RNA分子,即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2].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最为世人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提前完成。人类将向了解自己的生命奥秘这一目标迈进一大步。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却是蛋白质,即基因的表达产物。因此,即使得到人类全部基因序列,也只是解决了遗传信息库的问题。人类揭示整个生命活动的规律,就必须研究基因的物产——蛋白质。相对于基因组而言,后者称为蛋白质组。  相似文献   

19.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是用计算机信患技术研究和分析基因组信患、蛋白质结构以及药物设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继原子弹工程和人类登月工程之后的又一个大型工程,其目的是要阐明人类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破译人类的全部遗传密码。其主  相似文献   

20.
1990年国际上开始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2001年2月,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的最终目的,是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和生命功能。目前,我们更为注重那些可能涉及到特定功能机理的蛋白质群体,即功能蛋白质组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手段为双向凝胶电泳、Edman降解法测N端序列、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