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对照组为取自青壮年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正常椎间盘髓核组织;实验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依据术前MRI影像表现分为3组.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4组椎间盘组织中HIF-1α、MMP-2表达.结果 HIF-1α在对照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92±3.411%、(46.81±3.63)%、(66.88±4.60)%、(89.63±2.27)%;MMP-2在对照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61±3.03)%、(47.31±4.4)%、(69.54±5.96)%、(90.05±3.16)%.HIF-1α、MMP-2在实验组退变的椎间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同退变程度的表达也不同(P<0.05),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HIF-1α和MMP-2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MMP-2均可能参与了人类腰椎间盘组织的退变过程,且HIF-1α、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有相同的增高趋势,HIF-1α可能作为MMP-2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与MMP-2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2.
陈刚  杨杰山  张广源 《当代医学》2011,17(16):46-47
目的测定MMP-1及TIMP-1在人退变椎间盘髓核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人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2010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切除髓核标本25例及外伤致胸腰椎骨折切除髓核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MP-1及TIMP-1表达。结果在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MP-1的表达病例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椎间盘髓核细胞中TIMP-1的表达病例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MP-1及TIMP-1表达升高,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MMP-1/TIMP-1失调,在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IL-1β、TNF-α、VEGF在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IL-1β、TNF-α、VEGF在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70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髓核组织,根据间盘突出类型分为膨出割组、突出型组、脱出型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用IL-1β、TNF-α、VEGF单克隆抗体,对IL-1β、TNF-α、VEGF在不同类型的突出椎间盘中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取7例尸体腰椎间盘标本设为正常对照。结果:腰椎间盘膨m型组IL-1β、TNF-α阳性表达分别为4例(3l%)、3例(23%),VEGF无表达,IL-1β、TNF-α共同表达3例。腰椎间盘突出型组IL-1β、TNF-α阳性表达分别为27例(69.3%)、25例(64%),VEGF无表达,IL-1β、TNF-α共同表达21例。腰椎间盘脱出型组IL-1β、TNF-α、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14例(89%)、13例(87%)、2例(12.5%),IL-1β、TNF-α共同表达11例。血管内皮细胞内可见VEGF表达,阳性率较低,7例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中IL-1β阳性表达1例,TNF-α阳性表达2例,VEGF无阳性表达。结论:在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中,IL-1β、TNF-α的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IL-1β、TNF-α、VEGF在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表达对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和转归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间盘退变大鼠髓核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补肝健腰方防治腰椎间盘退变的疗效机制.方法 40只10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假手术组10只;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肝健腰方组、布洛芬组,每组各8只.造模成功给药6周后检测大鼠髓核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NF-α、IL-1β表达较假手术组增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补肝健腰方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NF-α、IL-1β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布洛芬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IL-1β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肝健腰方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致炎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来减轻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IF-1α在BT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B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IF-1α阳性表达,57例BTCC中有30例HIF-1α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2.6%。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相关。RT-PCR检测显示,BTCC中HIF-1α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TCC中HIF-1αmRNA的表达与其蛋白水平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BTCC中,HIF-1α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MMP-13在大鼠退行性变腰椎间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鼠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建立大鼠手术制备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椎间盘组织中MMP-13的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实验组髓核细胞数目较正常组减少。实验组和正常组椎间盘组织中均有MMP-13的表达,实验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13在腰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HIF-1α与IL-1β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6例手术切除的退变腰椎间盘组织和12例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IF-1α与IL-1β的含量。结果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HIF-1α的含量为(25.12±3.79)pg/g、IL-1β的含量为(72.53±5.31)pg/g,相应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分别为(7.65±2.31)pg/g、(22.16±1.31)p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F-1α与IL-1β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含量均增高,可能参与了人类腰椎间盘退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退变和创伤椎间盘髓核中的不同表达,探讨其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7月在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的33例患者(退变组)和因外伤性脊椎骨折行内固定的6例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髓核组织的MMP-13表达,应用Image-ProPlus5.1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灰度值.结果 对照组椎间盘组织中MMP-13的表达很少,平均阳性表达率为(20.4±14.3)%.退变组椎间盘组织中MMP-13的表达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强染色,平均阳性表达率为(73.2±10.9)%.退变组的MMP- 1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中MMP -13的表达显著升高,MMP-13的异常表达可能在椎间盘退变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迎丰  方向明  陆继业 《上海医学》2012,35(4):306-308,352
目的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退变和创伤椎间盘髓核中的不同表达,探讨其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7月在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的33例患者(退变组)和因外伤性脊椎骨折行内固定的6例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髓核组织的MMP-13表达,应用Image-ProPlus5.1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灰度值。结果对照组椎间盘组织中MMP-13的表达很少,平均阳性表达率为(20.4±14.3)%。退变组椎间盘组织中MMP-13的表达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强染色,平均阳性表达率为(73.2±10.9)%。退变组的MMP-1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中MMP-13的表达显著升高,MMP-13的异常表达可能在椎间盘退变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IL-17及BMP-7在突出退变腰椎间盘及正常间盘中的表达,分析其在退变腰椎间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切除的髓核标本;10例正常髓核取自脊柱侧弯患者髓核标本,经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2组IL-17及BMP-7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中IL—17与BMP-7的阳性表达较少或无表达,实验组中IL-17与BMP-7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2.077±4.353)、(椎间盘退变的重要调节因子。IL-17表达增加可能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培养方法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取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用胰酶、胶原酶序贯消化法消化细胞,并用甲苯胺蓝、番红-O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糖胺多糖、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分别用20μg/L和200μg/L重组人IL-1β刺激髓核细胞24 h,检测其凋亡率。结果:用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细胞,检测所培养细胞可表达糖胺多糖、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IL-1β20μg/L组中细胞凋亡率(8.46%)和IL-1β200μg/L组(19.00%)分别为空白对照组(2.86%)的2.95倍和6.63倍(P〈0.05),IL-1β200μg/L组是IL-1β20μg/L组的2.24倍(P〈0.05)。结论:用酶消化法可成功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细胞,IL-1β可以诱导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浓度升高凋亡率增加,提示炎症因子IL-1β在退变椎间盘细胞凋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及乳酸脱氢酶-5(LDH-5)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临床资料完整的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腺癌组织的胃癌标本82例(实验组)。男42例,女40例。年龄19~77岁,平均64岁。Ⅰ~Ⅱ期44例,Ⅲ~Ⅳ期38例。同时取其胃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8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IF-1α、GLUT-1及LDH-5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IF-1α、GLUT-1及LDH-5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约为78.05%(64/82)、75.61%(62/82)及68.29%(56/82),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胃癌组织中HIF-1α、GLUT-1及LDH-5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有相关性( P均<0.05);胃癌中HIF-1α、GLUT-1和LDH-5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 P<0.05)。结论 HIF-1α、GLUT-1及LDH-5在胃癌组织高度表达且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或可考虑作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颈椎间盘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其与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相关性。方法:提取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的25例病人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其中CSM 17例(CSM组),颈椎骨折或骨折合并脱位8例(NC组)。观察颈椎间盘髓核组织结构的改变,检测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TNF-α、IL-1β的水平及TNF-α mRNA和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2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性别和颈椎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NC组比较,CSM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P < 0.01),且TNF-α mRNA和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1)。结论:颈椎病病人的椎间盘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升高,与CSM的发生及发展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在大鼠试验性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为试验组,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每组各2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椎间盘组织中ET-1的表达。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椎间盘组织均有ET-1表达,试验组的ET-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ET-1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人体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退变髓核细胞中Ⅱ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住院患者经手术摘除的腰椎间盘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细胞;以SPF级雄性SD大鼠制备药物血清。将传代第1代的退变髓核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分别予体积比为5%、10%的益气活血方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血清DMEM培养液。通过Realtime PCR检测ColⅡ、Aggrecan、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益气活血方血清可上调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退变髓核细胞中ColⅡ、Aggrecan mRNA的表达(P<0.05),未检测出TIMP-1 mRNA的变化。结论 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影响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中ColⅡ、Aggrecan含量,进而发挥防治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细胞的退变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LVF组,标本来源于年轻的椎体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及退变(IDD组,标本来源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HO-1和磷酸化的P65(p-P65)的表达差异;体外培养退变髓核细胞,通过IL-1β处理增加髓核细胞凋亡,再用载HO-1质粒的慢病毒及小干扰RNA处理髓核细胞后检测凋亡的变化;通过P65抑制剂PDTC抑制p-P65表达后检测髓核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O-1在IDD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8.58 ±0.59)%,明显低于LVF组(58.26 ±2.48)% (P <0.05),而p-P65在IDD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27±2.03)%,明显高于LVF组(19.75±1.98)% (P <0.05).IL-1β能增加退变髓核细胞的凋亡,同时引起p-P65表达增加,HO-1-siRNA抑制HO-1表达后可以进一步提高髓核细胞凋亡率(P<0.05),而过表达HO-1处理细胞后能够降低IL-1β引起的凋亡增加,同时降低p-P65表达(P<0.05).使用P65抑制剂PDTC抑制髓核细胞P65信号通路后,髓核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此时沉默HO-1不能增加髓核细胞凋亡.结论 HO-1能够通过NF-κB通路抑制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 MMP-2的表达,进一步阐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 利用 RT-PCR、 Western blot技术和明胶酶谱法对 45例退变椎间盘髓核、 12例非突出椎间盘髓核的 MMP-2进行了检测.[结果] 正常髓核内有一定量的 MMP-2 表达,退变髓核 MMP-2 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和酶活性明显升高,分别是正常组的 2.30, 2.01和 1.75倍,差异显著 (P< 0.01, P< 0.01, P< 0.01).[结论] MMP-2和髓核退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PDCD5在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中的表达,深入研究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进一步预防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以及RT-PCR方法检测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10例腰椎骨折患者髓核和纤维环标本中PDCD5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椎间盘突出组髓核和纤维环中PDCD5表达阳性率分别达73.1%、80.8%与对照组(30%、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 mRNA在椎间盘突出组髓核和纤维环中的表达分别为0.5609±0.0495和0.5740±0.0447,与对照组(0.4895±0.0259和0.5065±0.01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D5在不同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中均有表达,椎间盘突出组髓核和纤维环中PDCD5表达高于对照组,提示PDCD5参与了椎间盘退变过程,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在50例退变椎间盘组织(实验组)和20例正常椎间盘组织(对照组)中IL-6、IL-10及MCP-1的表达变化,并观察IL-6、IL-10及MCP-1的表达与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关系。结果:IL-6、IL-10及MCP-1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后外层纤维环破裂型中的表达高于纤维环完整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IL-6、IL-10及MCP-1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表达增加,并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相关,可能在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