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影像组学方法在肾嫌色细胞癌和强化方式不典型的透明细胞癌二者中的应用。方法搜集行肾动脉CTA扫描的108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图像。应用影像组学中的Lasso回归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提取病例的CTA图像特征并使计算机学习,通过20次重复试验得到平均诊断准确率。患者的临床特征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8例肾细胞癌中,透明细胞癌57例,嫌色细胞癌51例。两组病例临床特征中的性别和吸烟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更多见于吸烟的男性患者。放射科医师对两组病例诊断的平均准确性为(45.42±3.32)%,低于Lasso回归(76.5±12.26)%和随机森林算法(78.5±6.3)%。在两组病例中,随机森林算法给出的总准确性、对嫌色细胞癌诊断的特异性要高于Lasso回归,Lasso回归对透明细胞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随机森林算法。结论影像组学方法可以对肾嫌色细胞癌及透明细胞癌做出有效的鉴别诊断,且诊断能力高于放射科医师的能力。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有望为医学发展带来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Arthrex线四股双线四骨道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复位,利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在骨床或骨块上准确确定钻孔位置,Arthrex编织缝线四股双线十字交叉法横穿前交叉韧带基底并经骨床或骨块上的钻孔及骨隧道引出关节外打结、固定。结果 21例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1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关节反复肿胀及交锁等机械症状,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四股双线四骨道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饶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54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33(120—425)min,平均出血量335(100—800)ml。术中出现输尿管损伤、直肠损伤各1例,术后发生尿漏6例,尿失禁12例,病理检查切缘阳性8例,均采用相应措施治愈。5例行盆腔淋巴结活检者均未发现阳性淋巴结,死亡1例。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肿瘤引起的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均为低流量型,3例白血病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例转移癌患者部分缓解。结论:肿瘤引起的异常勃起多为低流量型,疗效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技术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在睾丸肿瘤治疗中的技术可行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9月11例原发性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1周行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胚胎癌8例,混合癌3例;术前临床分期:I期9例,IIb期2例;右侧10例,左侧1例。结果1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80min;术中出血量1例30~600ml,平均100ml,无输血,无邻近重要脏器损伤,平均切除淋巴结12个。术后淋巴漏1例,饮食控制后1周治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d。术后随访6-48个月,无肠粘连、肠梗阻及淋巴囊肿等发生,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技术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背景:随着当今医学的发展,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防治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临床疗效仍不十分满意。 目的: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总结,试图寻找更为有效的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防治方法。 方法:以denervation,muscle atrophy,treatment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8-01/2008-01)。以失神经,肌萎缩,治疗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8-01)、万方数据库(1998-01/2008-01)和《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998-01/2008-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以肌肉的耐力及收缩力、失神经的肌湿重和骨骼肌的修复情况为评价指标。纳入研究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物理疗法、生物和化学疗法、基因疗法。排除上述方法之外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其他疗法。 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萎缩。因此,探索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防治方法,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必将成为21世纪周围神经领域内的重要任务和研究热点。显微外科手术、物理疗法、生物和化学疗法、基因疗法等都是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有效的防治手段。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呈现多角度、多方面的趋势。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方面已经有了针对性的措施,但在改善微循环、防止细胞凋亡、抑制胶原过度生长以及如何应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在基因水平改变生肌调节因子的表达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进行。随着组织工程学、细胞培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不断发展,防治失神经肌萎缩必定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总结Mainz膀胱Ⅱ式的手术效果。方法:膀胱全切术后采用Mainz膀胱Ⅱ式替代,观察控尿状况、有无逆行感染,定期复查肾功能及电解质代谢情况。结果:观察6~48个月显示控尿2~4h,7例中有1例发生逆行感染,肾功能及电解质代谢正常。结论:本组Mainz膀胱Ⅱ式控尿作用良好,较少发生逆行感染,未发生高氯性酸中毒,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机械张应变诱导蛋白激酶B活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FX-4000T细胞应变加载系统,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施加牵拉幅度为15%、频率为1Hz的张应变。以Transwell和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张应变作用下蛋白激酶B磷酸化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以未加载张应变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机械张应变增加细胞中蛋白激酶B磷酸化水平,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抑制张应变诱导的蛋白激酶B的磷酸化,降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结论机械张应变通过上调蛋白激酶B磷酸化水平促进了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提示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参与机械张应变条件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过程的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机械应力在动脉重建中的作用和机制。本文建立了以压力改变为启动因子导致动脉重建的大鼠颈总动脉在体受力模型,并观察了高压力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形态、α-肌动蛋白(α-ac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以高压力(160mmgHg)和正常压力(80mmHg)灌流大鼠颈总动脉6h、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SMCs的形态、α-actin和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颈总动脉在体受力模型在压力,脉压差和频率方面有较好的可控制性及稳定性;高压力使VSMCs核常染色质增加,α-actin染色较正常压力组浅谈,表明α-actin含量减少;PCNA表达阳性。大鼠颈总动脉在体受力模型的成功建立,为研究机械应力对动脉重建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高压力可诱导VSMCs向合成型转换,细胞趋于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脉血流切应力变化对动脉壁形态结构、零应力状态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凋亡和去分化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的部分分支,使血液全部经由枕动脉流出,造成左颈总动脉(LCA)低血流和低切应力以及对侧右颈总动脉(RCA)高血流和高切应力状态,以假手术不结扎动脉的动物为正常对照。取LCA和RCA,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血管零应力状态下的张开角;TUNNEL法进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VSMC表型分化标志分子hl-calponin的表达。结果 术后7d,低切应力LCA的内径减小了13%左右,壁厚内径比显著增加,张开角显著减小;内皮下层明显增厚,VSMC凋亡数量显著增加,VSMC表型分化标志分子hl-calpon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血流切应力显著降低会在短期内引起血管重建,提示VSMC凋亡和去分化可能是低血流和低切应力导致血管重建的早期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