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细胞电镜超微结构病理变化与核磁共振(MR I)信号强度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行椎间盘切除术,术前进行MR I检测,术后取出的髓核组织,处理后于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108例患者,MR I信号强度Ⅰ级:其髓核组织中形态正常的髓核细胞数量较多,细胞周围胶原纤维排列规则。MR I信号强度Ⅱ级:髓核中细胞数量较Ⅰ级略有减少,部分胶原纤维出现扭曲、钙化。MR I信号强度Ⅲ级:髓核细胞数量稀少,多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变或死亡,其周围胶原纤维短小、变性,排列紊乱,出现融合、钙化。结论:MR I髓核信号强度等级与椎间盘髓核细胞的超微结构具有相关性,可以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及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A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行前路减压内固定切除的脊柱骨折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研究组不同腰椎间盘退变等级患者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研究组TLR4与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V级组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P <0.05),Ⅳ级组高于Ⅱ级组、Ⅲ级组(P <0.05),Ⅲ级组高于Ⅱ级组(P <0.05)。重度腰痛组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中度腰痛组(P <0.05)。重度腰椎功能丧失组TLR4、IL-23、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中度腰椎功能丧失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LR4 mRNA相对表达量与IL-23 mRNA、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 =0.662和0.671,均P <0.05)。结论 LDH患者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LR4、IL-23、IL-17A异常高表达,且与LDH患者腰椎间盘退变等级、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GE2 与LDH的相关性,明晰LDH的炎症机理,为LDH手术方式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不同部位(紧贴神经根与远离神经根两部分)的髓核组织的前列腺素E2(PER2 )含量,结合临床观察,另外,还检测了正常人椎间盘PGE2 含量。结果:1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组织PGE2 含量较正常腰椎间盘髓核组织PGE2 含量明显增高(P <0 . 0 1 )。2 腰椎间盘脱出型紧贴神经根部分髓核组织PGE2 含量较突出型明显增高(P <0 . 0 1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紧贴神经根部分髓核组织PGE2 含量较远离神经根的椎间盘组织PGE2 含量高(P <0. 0 1 )。4 病程与PGE2 的含量有关,病程3 0天内且症状明显的患者PGE2 含量较病程长者高。5 疼痛程度与PGE2 含量有关,疼痛评分(VAS) 6分以上的患者PGE2 含量明显增高(P <0 . 0 1 )。6 下腰痛与PGE2 含量无明确相关性。7 直腿抬高试验与PGE2 含量无明确相关性。结论:由于LDH远离神经根部分的髓核含有较正常高的PGE2 ,建议行手术时彻底清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用较大量冰盐水加压冲洗椎间隙及周围组织以减少PGE2 等炎性因子的残留。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前列腺素E2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GE2与LDH的相关性,明晰LDH的炎症机理,为LDH手术方式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不同部位(紧贴神经根与远离神经根两部分)的髓核组织的前列腺素E2(PER2)含量,结合临床观察,另外,还检测了正常人椎间盘PGE2含量.结果1.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组织PGE2含量较正常腰椎间盘髓核组织PGE2含量明显增高(P<0.01).2.腰椎间盘脱出型紧贴神经根部分髓核组织PGE2含量较突出型明显增高(P<0.01).3.腰椎间盘突出症紧贴神经根部分髓核组织PGE2含量较远离神经根的椎间盘组织PGE2含量高(P<0.01).4.病程与PGE2的含量有关,病程30天内且症状明显的患者PGE2含量较病程长者高.5.疼痛程度与PGE2含量有关,疼痛评分(VAS)6分以上的患者PGE2含量明显增高(P<0.01).6.下腰痛与PGE2含量无明确相关性.7.直腿抬高试验与PGE2含量无明确相关性.结论由于LDH远离神经根部分的髓核含有较正常高的PGE2,建议行手术时彻底清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用较大量冰盐水加压冲洗椎间隙及周围组织以减少PGE2等炎性因子的残留.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腰椎间盘退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发生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测定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取出的髓核组织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以5例新鲜尸体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对患者坐骨神经痛的程度以Dallas疼痛调查表作评分。结果:在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测得NO与NOS的存在,患者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的含量与疼痛程度有相关性。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发生中,一氧化氮可能起到某种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FasL-844T/C基因多态性、腰椎MRI和退变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FasL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和髓核组织;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对FasL-844T/C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采用S-P法染色检测FasL在髓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RI研究发现,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腰椎间盘退变的积分显著增高(P=0.003);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髓核细胞表达FasL的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48),但CT基因型携带者与CC基因型携带者之间髓核细胞表达FasL的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264);腰椎间盘退变积分和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FasL-844T/C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存在相关性;腰椎间盘退变积分和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盘源性疼痛机理.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检测研究组PLA2,SP与CGRP,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该组16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或肢体放射痛,急性炎症组的Ⅳ级所占比重高于正常及慢性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腰椎间盘游离与膨出比率显著比上述3组高,且急性神经病理形态改变占据在较大比例;研究组髓核中PLA2活性与S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中与髓核中PLA2活性分别为(5.12±0.32)和(175.32±20.34);对照组为(5.02±0.25)与(18.42±4.23).研究组SP与CGRP分别为(532.67±56.84)与(28.64±4.86),对照组为(365.85±34.73)与(21.85±4.12).不同疼痛等级间髓核中PLA2活性、SP、CG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与机械压迫、局部炎症有关,临床实践中应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FasL目的基因在正常人椎间盘及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组织(破裂型与非破裂型各10例)及8例正常人椎间盘组织,通过RT-PCR技术观察FasL,Fas,TNF和IL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表达程度。结果正常髓核组织中仅有FasL的表达,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存在FasL、Fas、TNF和IL的表达,而且表达指数在破裂型组与非破裂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髓核组织中存有FasL的表达,提示FasL是使髓核组织产生免疫豁免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椎间盘突出时(纤维环破裂),会在局部激发炎症反应,引起髓核细胞凋亡,而髓核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导致FasL表达增高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局部浸润麻醉下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55例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接受局部浸润麻醉下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30例为A组,接受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小切口显微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25例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A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疼痛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阶段疼痛评分均降低,且A组术后1、3、6个月疼痛程度均低于B组(P<0.05);两组术前腰椎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阶段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且A组术后1、3、6个月腰椎功能评分均优于B组(P<0.05)。结论:针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局部浸润麻醉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全身麻醉小切口显微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均具有良好的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硬膜外置管的方法给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的大鼠 注射磷脂酶A2抑制剂米帕林,然后对马尾电生理的重要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能使马尾的电生理功能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在注射 米帕林后,大鼠马尾的电生理损害明显减轻,与髓核移植组相比较,统计学上差别显著( P<0.05).结论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的发病 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制有效的磷脂酶A2抑制剂有可能进一步改善腰腿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60岁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开窗髓核摘除10例,半椎板切除减压突出髓核摘除12例,半椎板切除加椎间关节内侧部分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探查减压突出髓核摘除38例,全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髓核摘除8例(其中4例伴有腰椎失稳,同时行椎弓根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疗效评定按Macnab标准,优48例,良8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为82.4%.结论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选择半椎板切除,突出髓核摘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和髓核突出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9例确诊为LDH患者,测量每例患者与髓核突出方式有关的CT指标(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病理类型、突出位置、髓核疝出的密度、突出物的形状)。通过对患者体检了解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将症状体征严重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再对症状体征严重度和CT指标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突出位置、突出物密度、突出物形状等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理类型、突出位置、突出物密度、突出物形状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密切相关,并且随着突出程度加重,LDH患者症状体征严重度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周血TNF-α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腿痛程度的关系。方法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核磁共振(MRI)影像学表现分为膨突型、脱出型。按腰腿痛程度又分为轻度、重度。采用放免法(RIA)检测外周血TNF-α水平。结果LDH膨突组、脱出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NF-α显著性增高,脱出组增高更明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膨突组及脱出组重度腰腿痛患者较轻度患者外周血TNF-α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影像学类型LDH存在外周血TNF-α水平异常,且与腰腿痛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黄泗霖  解清兰  周利民 《西部医学》2011,23(8):1494-1495,1497
目的探讨外周血TNF-α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腿痛程度的关系。方法 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计算机扫描(CT)影像学表现分为膨出型和突出型,按腰腿痛程度又分为轻度、重度。采用放免法(RIA)检测外周血TNF-α水平。结果 LDH膨出组、突出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NF-α显著增高,而突出组增高尤为明显,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膨出组、突出组各自的腰腿痛重度患者较轻度患者外周血TNF-α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LDH外周血TNF-α水平有异常表达,且与腰腿痛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三小定点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症状的缓解以及对腰背肌生物力学改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三小定点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结果在疼痛缓解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腰背伸肌群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小定点整脊手法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恢复患者腰背伸肌群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配穴的选取参照治疗组;治疗组在采用深刺夹脊穴疗法的同时,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配穴治疗。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为9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在50例退变椎间盘组织(实验组)和20例正常椎间盘组织(对照组)中IL-6、IL-10及MCP-1的表达变化,并观察IL-6、IL-10及MCP-1的表达与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关系。结果:IL-6、IL-10及MCP-1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后外层纤维环破裂型中的表达高于纤维环完整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IL-6、IL-10及MCP-1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表达增加,并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相关,可能在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甲钴胺治疗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志东  谭希鹏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3):219-221,188
目的在无机械压迫情况下,甲钴胺对大鼠白体髓核导致的神经根损伤有无修复作用。方法选择10月龄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甲钴胺治疗组,每组8只。切开大鼠尾椎椎间盘,髓核呈胶冻样,取5个髓核并加入501.d生理盐水,充分搅拌稀释成混悬液备用,将混悬液注射到大鼠硬椎硬膜外腔制作动物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甲钴胺干预组,分别将生理盐水、尾椎髓核混悬液注射到腰椎硬膜外腔,甲钴胺治疗组用甲钴胺(500μg/kg)注射液,每天腹腔内注射共20d。测定大鼠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和疼痛相关行为,20d后观察神经根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在无机械压迫情况下,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能使大鼠后肢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神经根出现脱髓鞘改变;甲钻胺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的痛觉过敏,促进髓鞘再生。结论甲钴胺对自体髓核致神经根的脱髓鞘损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兵 《海南医学》2014,(5):679-68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表现和临床体征表现的对比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排螺旋CT机行CT扫描,对CT影像中许莫氏结节、髓核是否经骨突出、髓核病变情况、矢状径大小、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情况等多个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3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在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情况及矢状面髓核突出大小等CT影像指标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髓核情况、髓核密度、髓核在水平面及额状位突出的大小和神经根受压方式等引起的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的大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硬膜囊前后径越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而矢状径越小,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严重(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图像表现和患者临床症状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NF、TNFR、sTNFRS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变化规律与坐骨神经疼痛的相关性以及与退变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椎间盘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TNF-β以及sTNFR1,sTNFR2的浓度;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方法(RT-PCR)法检测靶细胞膜表面TNFR1/R2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测定的TNF-α/β及sTNFR1/R2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病人临床的评分结果与实验组标本表达成正相关性;实验组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TNF-α/β及sTNFRl/R2和TNFRl/R2mRNA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的TNF、TNFR、sTNFRS的含量高于正常的椎间盘组织、说明他们参与了椎间盘的退变;同时,也说明TNF、TNFR、sTNFRS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