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特征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首次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77例颅内AVM患暂(281个颅内畸形团)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组畸形团167个(59.4%),非出血组114个(40.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构筑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闪素分析模式对其进仃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小畸形团(〈30mm)、幕下畸形、深部畸形、单支深静脉引流、单支静脉引流、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与出血表现具有卡相性;引流静脉扩张、狭窄及合并颅内动脉瘤与畸形出血无关。当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时,只有小畸形团(OR:3.72;95%CI:1.76~7.85)、幕下畸形(OR:6.54;95%CI:2.07~20.72)、r≤2(OR:2.55;95%CI:1.32~4.94)与出血表现相关(P〈0.01),当r≤1.5时,OR为7.08(95%CI:2.90~17.27,P〈0.001)。结论位于幕下、小畸形团、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是颅内AVM出血的高危因素,当r≤1.5时,颅内AVM出血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出血等问题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用GDC或EDC、MDS、Matrix微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2例,共114个动脉瘤,112个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2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各有1个小动脉瘤未行栓塞。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5年,平均10.5个月。随访方法为DSA,将随访时的DSA资料与栓塞术后即刻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始治疗的动脉瘤闭塞率为100%的58个(51.79%),≥95%的37个(33.04%),〈95%的17个(15.17%)。栓塞治疗后弹簧圈稳定的动脉瘤87个(77.68%),残腔体积缩小6个(5.36%),再通19个(16.96%)。采用GDC或EDC栓塞的90个动脉瘤中,14个再通(15.56%)。闭塞100%、≥95%和〈95%的动脉瘤,再通率分别为4.08%、26.67%和36.36%,三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术后再通的动脉瘤,9个及时补充GDC栓塞后均未发生再出血,而继续观察的5个动脉瘤中,有1个不全闭塞者发生迟发性再出血。随访结果,经MDS栓塞治疗的18个动脉瘤中,5个再通。采用Matrix微弹簧圈或Neuroform支架+Matrix微弹簧圈治疗的4个动脉瘤,无论是近乎完全闭塞还是不完全闭塞,DSA均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与初始治疗的闭塞程度、栓塞材料等因素有关。对闭塞不完全的动脉瘤,应通过DSA进行随访,若明显再通,需及时补充栓塞。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了解其CT表现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从而对其预后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胰腺、胰周和腹膜后间隙的受累情况。结果50例中CT清楚地显示了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按CTSI标准,50例中0-3分28例,4-6分17例,7-10分5例。结论CT检查对诊断急性胰腺炎阳性率较高,CTSI标准对评判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可提供真实而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及容积重建技术(VR)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Plus16SomatomVolume Zoom型容积CT扫描机获得原始图像,采用容积重建成像技术(VR)进行三维重建,并辅助运用多轴面重建(MPR)。结果在1年间,通过3D-CTA诊断多发性动脉瘤10例。容积重建成像CTA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在部分病例上要优于DSA。结论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方法,为急症手术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可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约80%~90%的出血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非动脉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约75%患者表现为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 perimesencephal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MSAH)[1-2].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表现为:出血局限在中脑周围的脑池,积血的中心位于中脑前方;有时出血主要局限于桥脑的前方或环次、四叠体次,但最主要的是积血不扩散到侧裂池岛盖部或纵裂池,当脑室里有明显积血或脑实质内血肿时可排除本病[3-4].  相似文献   
6.
7.
垂体腺瘤钙化较为少见,文献中多为个案报道.明显的垂体腺瘤钙化会对诊断及手术治疗造成一定的难度.笔者报告本院收治的1例表现为完整蛋壳样钙化的垂体腺瘤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肠梗阻的CT检查分析,了解其CT影像学特征,评价CT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6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CT检查均诊为肠梗阻,梗阻部位为结肠15例,小肠21例,不确切3例。梗阻原因以肿瘤较多,有24例,6例显示有肠套叠。6例为粘连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梗阻近端肠管明显扩张、积气积液。结论:肠梗阻在CT检查中表现的影像学特征较为典型,能清楚显示梗阻是否存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和类型,可作为诊断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脑动静脉畸形的微观形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脑动静脉畸形(cAVM)微观形态学的系统研究,进一步了解cAVM出血发生机制,探讨其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的结构学基础。方法 应用HE及Masson特殊形态学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观察15例cAVM的病理组织学及微观形态学改变。结果 HE及Masson染色结果砬示畸形血管管腔大小不一,管壁厚薄不均,畸形血管壁欠完整,管壁各层排列紊乱,胶原纤维断裂,平滑肌纤维不完整。透射电镜扫描显示栓塞的cAVM血管巾,内皮细胞断裂,内膜下层部分缺如;在栓塞与未栓塞的病巢血管壁均显示胶原蛋白束紊乱排列,内皮细胞问紧密连接欠完整,cAVM存在反复出血表现。AFM扫描结果显示畸形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欠完整,内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存在间断的“弹坑样”凹陷和“火山口样”改变。结论 外科切除的cAVM微观组织形态学异常,存在反复出血表现,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破坏与血管壁各层结构排列紊乱可能是cAVM出血的原因,慢性反复出血后局部脑组织中含铁血黄素的沉积可能是导致癫痫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VM)过程中引起引流静脉损伤的后果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BAVM患者NBCA栓塞前后的脑血管造影图像,比较治疗前后引流静脉改变情况,分析引流静脉损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189例中有23例发生引流静脉系统损伤,其中轻度损伤10例、中度损伤6例、重度损伤7例。共发生术后出血并发症6例,4例为引流静脉损伤所致,其中中度和重度引流静脉损伤所致出血各2例。4例引流静脉损伤所致出血者3个月后评估,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1例术后遗留重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遗留轻微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NBCA栓塞治疗BAVM致引流静脉损伤是发生出血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