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肝癌TNM分期及Okuda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就体质类型与肝癌TNM分期及Okuda分期进行Crosstabs相关性分析。结果Ⅰ期(T1N0M0)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淤血质、湿热质和阳虚质为主;Ⅱ期(T2N0M0)以平和质为主,偏颇体质阳虚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和阴虚质;ⅢA期(T3N0M0)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余偏颇体质分别是阳虚质、气郁质和淤血质;ⅢB期(T4N0M0)亦以平和质为主,偏颇体质主要是气虚质和阳虚质,其次是淤血质;ⅢC期(TXN1M0)偏颇体质以气虚质居多,其次是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和特禀质;Ⅳ期(TXNXM1)以阳虚质为主,余偏颇体质按由多至少的顺序依次是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和痰湿质。Okuda分期Ⅰ期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其次是淤血质和阴虚质;Ⅱ期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淤血质和气郁质次之;Ⅲ期以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其次是痰湿质和湿热质。结论体质类型与西医TNM分期及Okuda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TNMⅠ、Ⅱ期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居多,ⅢA期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ⅢB期以上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Okuda分期Ⅰ期、Ⅱ期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Ⅲ期以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长春市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偏颇特点。方法 收集305例长春市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资料,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单一体质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兼夹体质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平和质占39.0%,偏颇体质占61.0%。单一体质占70.2%,兼夹体质占29.8%。性别在中医体质的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段上体质无显著性差异。系统分析兼夹体质规律,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有较强的兼夹倾向,阳虚质不易兼夹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与气郁质、阳虚质关联最为紧密。结论 长春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以气虚、阴虚、阳虚、痰湿的偏颇体质为主要类型,有气虚质、痰湿质为主兼夹其他体质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更年期女性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体质调养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3例女性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更年期综合征(有证候)组580例及无更年期综合征(无证候)组183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及比较其体质类型。结果:无证候组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占71.6%);有证候组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占87.4%),其中兼夹体质占68.6%,兼夹类型以2~6种为主(占85.4%);两组兼夹体质中均以阳虚质兼夹占最大比例。有证候组单纯偏颇体质以阳虚、阴虚、气虚为主,兼夹体质以阳虚质、阴虚质及气郁质为主;无证候组单纯偏颇体质以瘀血、气虚、阳虚为主,兼夹体质以阳虚质、痰湿质及气虚质、血瘀质多见。结论:更年期女性中兼夹体质在有证候组中更为普遍,有更年期综合征与无更年期综合征的兼夹体质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但以阳虚质兼夹多见,阴虚兼夹与气郁兼夹也是更年期综合征常见的兼夹体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珠海地区2 842例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研究珠海地区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合参辨识方法对2 842例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兼夹体质、血瘀质、特禀质。而兼夹体质以气虚兼痰湿质、气阴两虚质为主。男性湿热质、痰湿质及平和质多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女性中阴虚质、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及血瘀质多于男性(P<0.05)。1 346例男性中,湿热质、痰湿质在各年龄阶段均占较重的比例,阴虚质、血瘀质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气郁质以中年男性居多,气虚质基本呈"中间少,两头多"分布。1496例女性中也是阴虚质、血瘀质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而气虚质多以青年居多,痰湿质则以中老年人为主。结论:气候、地域、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六安市城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进行中医体质干预,改善偏颇体质,恢复个体健康生理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数据指标,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平和质、兼夹体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特禀质,其中兼夹体质以痰湿兼血瘀质为主。男性痰湿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层次的体质类型分布中,21~50岁年龄段以痰湿质、温热质居多,51~60岁以痰湿质、血瘀质居多,61~70岁及〉70岁年龄段则以血瘀质、兼夹体质居多。结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在其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加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人群的辨识干预。,  相似文献   

7.
杨秋丽 《新中医》2016,48(4):119-12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72例为对照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观察组中医体质类型中以阳虚质、血瘀质占比最多,分别为17.5%、38.3%;对照组以平和质居多。2组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体质阳虚质、血瘀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存在体质偏颇,其发生与血瘀质、阳虚质存在密切的关系,为危险体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中医兼夹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掌握超重、肥胖人群的体质兼夹规律。方法:从我国9省市横断面调查的21 948例中医体质分类与健康调查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超重、肥胖诊断的人群47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超重者3877例、肥胖者849例。并通过相关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超重、肥胖人群的兼夹体质分布特点。结果超重人群中被辨识为单一体质的占71.75%,肥胖人群占72.32%。超重人群中出现两种偏颇体质相兼的占9.98%,其中排名前3的兼夹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肥胖人群中兼夹两种偏颇体质的占8.83%,其中排名前3的兼夹体质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超重人群中兼夹三种偏颇体质的占5.96%,排名前3的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肥胖人群中兼夹三种偏颇体质的占6.71%,排名前3的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超重人群中兼夹4种及以上偏颇体质的占12.30%,肥胖人群占12.13%。结论:接近一半的超重、肥胖人群被辨识为偏颇体质,其中单一偏颇体质以气虚的偏颇所占比例最高;而对于超重、肥胖人群的兼夹体质分析亦不难发现超重、肥胖人群均以气虚质的兼夹最为普遍,气虚质与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30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别分析,并对其中医体质类型和临床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09例乳腺癌患者中,气郁质比例最大,占30.7%;Ⅰ期患者气郁、血瘀、痰湿质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4.8%、41.6%、43.2%;Ⅲ、Ⅳ期患者阳虚、气虚质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阳虚质(Ⅲ期22.2%、Ⅳ期17.8%)、气虚质(Ⅲ期21.9%、Ⅳ期17.1%),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体质分布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乳腺癌的易患中医体质类型为气郁质;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明显不同,说明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对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东省揭阳地区不孕症的中医体质分型分布状态。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初次就诊于揭阳市中医院的不孕症患者作为不孕症组,同期本院体检科随机挑选已经完成生育的健康女性作为非不孕症组,统计2组体质分型(不设兼夹质)分布频数及构成比,并比较2组间体质分型分布情况。结果:中医体质辨识频数分布中,不孕症组例数从多到少排序为: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和湿热质(并列)、气虚质、瘀血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非不孕症组例数从多到少排序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和阴虚质(并列)、瘀血质、痰湿质、特禀质。中医体质辨识构成比中,不孕症组中比例最多的体质类型是平和质,其次是阳虚质,之后分别为气郁质和湿热质(并列)、气虚质,最少的是特禀质;非不孕症组中比例最多的体质类型平和质,其次是阳虚质,之后分别为气虚质、湿热质,最少的是特禀质。结论:揭阳地区不孕症组及非不孕症组体质类型均以平和质为主,而2组的偏颇体质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孕症患者以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且偏颇体质以阳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11.
陈粮  钟毅征  刘晓青  何虹  陈晶晶  李莉 《新中医》2021,53(15):172-175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妇女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为围绝经期妇女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纳入围绝经期妇女共1 225例,包括绝经综合征患者(证候组) 490例及非绝经综合征妇女(无证候组) 735例;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所有样本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无证候组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占73.6%);而证候组以偏颇体质为主(占61.1%),其中兼夹体质占52.7%,兼夹类型中以兼夹4种及以上为主(占60.1%);2组兼夹体质均以阳虚质兼夹占最大比例。证候组单纯偏颇体质以阳虚、特禀质、阴虚为主,兼夹体质亦以阳虚、特禀质及阴虚质为主;无证候组单纯偏颇体质以阳虚、阴虚、血瘀为主,兼夹体质以阳虚质、湿热质及阴虚为主。结论:绝经综合征患者兼夹体质更为多见;绝经综合征与非绝经综合征的兼夹体质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以阳虚质兼夹为主,特禀质兼夹与阴虚兼夹亦为绝经综合征常见的兼夹体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进行中医体质干预、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防治血脂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原发性血脂异常人群的数据指标,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原发性血脂异常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湿热质、兼夹体质、阳虚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特禀质,其中兼夹体质以阳虚兼血瘀质、阳虚兼痰湿质为主。同一体质类型的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各年龄层次的体质分布中,湿热质、痰湿质以41~50岁及≥51岁居多,阳虚质以≤30岁及31~40岁居多。结论: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是原发性血脂异常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在血脂异常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人群。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相关代谢指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为进行中医体质干预,改善偏颇体质,恢复个体健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数据指标,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偏颇体质占患病人群的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兼夹体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特禀质,其中兼夹体质以痰湿兼血瘀质为主。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是平和质的偏离因素,BMI是痰湿质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痰湿质的偏离因素,舒张压是湿热质的危险因素,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是血瘀质的危险因素,BMI、舒张压是血瘀质的偏离因素。结论: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同步降低BMI、舒张压、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改善MS患者体质、恢复健康生理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不同体质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72例PCOS患者及256例健康女性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对不同体质类型的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372例PCOS患者中出现平和体质42例,偏颇体质330例,偏颇体质类型以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256例正常女性出现平和体质59例,偏颇体质197例,偏颇体质以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为主。PCOS患者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阳虚质患者较平和质、气虚质患者睾酮水平高(P0.05);气郁质、平和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患者较湿热质痰湿质患者雌激素水平低(P0.05)。结论海南地区PCOS患者中医体质多为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且不同体质性激素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东省健康人中医兼夹体质的分型情况及其兼夹规律,以期指导临床辨体质论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7年7—11月对广东省727例健康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体质量表的评分。建立数据库以进行频数统计,使用Apriori算法对兼夹体质进行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结果偏颇体质在受调查者总数的占比约为2/3(480例,66.02%),远高于平和质(206例,28.34%);在偏颇体质中,兼夹体质所占人群比(356例,74.17%)远高于单一偏颇体质(124,25.83%),并以2~4种体质兼夹较为多见;与女性相比,男性的平和质比例较高(χ~2=20.982,P0.01),而兼夹体质的比例较低(χ~2=18.911,P0.01)。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挖掘结果,发现相关规则15条,其中气虚质关联规则最多,气虚-阳虚质置信度最高为76.355%。以体质的虚实性质划分兼夹体质的类型,虚-实兼夹类型中最常见的为气虚-气郁质、气虚-血瘀质、气虚-痰湿质,虚-虚兼夹类型包括气虚-阳虚质、气虚-阴虚质,实-实兼夹类型中最常见的为痰湿-湿热质、痰湿-气郁质、气郁-血瘀质。结论广东省健康人中医体质兼夹现象普遍存在,较单一偏颇体质更为常见,气虚质是体质兼夹的基础体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患者的体质分布规律及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建的"中医体质量表",对376例EM合并不孕患者(病例组)和37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体质研究,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分类及判定,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病例组中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五位的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对照组中按体质出现频次分布前五位的体质为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而两组间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合并不孕患者与健康女性的体质分布上存在有明显不同,相关性分析提示平和质与EM合并不孕的发病呈负相关,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与EM合并不孕发病呈正相关,是其发病的高危体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妊娠患者中医体质和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妊娠,服用中药治疗并有活产结局的患者为中药组,同时选择正常妊娠(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并有活产结局的90例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两组患者孕前、孕期、产后中医体质变化特点、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中药组阳虚质39例、气虚质25例、阴虚质5例、痰湿质3例、湿热质2例、血瘀质4例、特禀质1例、气郁质3例、平和质2例。对照组阳虚质11例、阴虚质5例、气虚质10例、痰湿质4例、湿热质5例、血瘀质7例、特禀质3例、气郁质16例、平和质29例。两组患者孕期及产后阳虚质、气虚质转化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及平和质的体质转化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孕前、孕期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平和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气郁质、平和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孕期及产后SDS评分与本组孕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焦虑状态及抑郁状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可改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妊娠患者的中医体质及焦虑状态、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研究新疆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汉族崩漏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多中心抽样的病例调查方法。根据现场观察患者及体质特征,询问填写体质分类。结果汉族孕次、产次药流次数均小于维吾尔族;汉族崩漏患者的整体受教育水平高于维吾尔族患者;崩漏患者中汉族偏颇体质中,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这四种中医体质分布高于维吾尔族;汉族、维吾尔族崩漏患者中医体质均以偏颇体质为主,且兼夹偏颇体质为主;除平和质特禀质外,单一偏颇体质和兼杂偏颇体质差距很大,尤其以痰湿质,气郁质为最明显。结论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造成了该地区崩漏患者的体质类型的地域化特点;饮食生活习惯、生育史、文化程度的民族差异造成了维、汉两个民族的种群差异,汉族崩漏患者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比例高于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平湖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研究》问卷对就诊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及入住糖尿病专科病房的2型糖尿病患者父母、子女或同胞兄妹进行方便抽样横断面现场调查486例。结果:平和质52例,单纯偏颇体质220例,兼夹偏颇体质214例;偏颇体质类型中累计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为气虚质(61.4%)、阴虚质(56.4%)、痰湿质(50.8%)、阳虚质(21.6%)、气郁质(20.2%)、湿热质(17.9%)、血瘀质(10.5%)、特禀质(7.2%);平和质18~30岁年龄段累计频率(14.0%)>31~50岁年龄段累计频率(7.4%)>50岁以上累计频率(4.9%),偏颇体质类型气虚质、阴虚质及阳虚质18~30岁年龄段累计频率<31~50岁年龄段累计频率<50岁以上累计频率,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均以31~50岁年龄段频率最高,>50岁人群以阴虚质、气虚质及痰湿质累计频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人群9种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且不同年龄段偏颇体质类型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了解浙江平湖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研究》问卷对就诊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及入住糖尿病专科病房的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进行方便抽样横断面现场调查486例。结果:平和质52例(26.3%),单纯偏颇体质220例,兼夹偏颇体质214例;偏颇体质类型中累计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气虚质(61.4%)、阴虚质(56.4%)、痰湿质(50.8%)、阳虚质(21.6%)、气郁质(20.2%)、湿热质(17.9%)、血瘀质(10.5%)、特禀质(7.2%);兼夹偏颇体质中2种体质兼夹125例,其中气虚兼阴虚质42例,气虚兼痰湿质48例3,种体质兼夹40例,4种体质兼夹26例,5种体质兼夹14例,6种体质兼夹9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人群9种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偏颇及兼夹偏颇体质多见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