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半乳糖配体修饰后的多烯紫杉醇脂质体(docetaxel liposomes modified with galactose ligand,Gal-DOC-L)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探讨Gal-DOC-L对肝脏的靶向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各组织中多烯紫杉醇的药物浓度,以多烯紫杉醇普通脂质体(docetaxel liposomes,DOC-L)为对比,分别采用相对摄取率re?峰浓度比Ce和靶向效率te作为评价参数,对Gal-DOC-L的肝靶向性进行评价?结果:DOC-L和Gal-DOC-L的re分别为2.80和4.34,Ce分别为1.67和2.38,te分别为28.44%和38.91%?结论:药物经脂质体包封后对肝脏具有一定的靶向效应,而半乳糖配体的引入可进一步提高脂质体对肝脏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小鼠各组织中伊曲康唑浓度,比较伊曲康唑溶液和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来评价其靶向性。结果与ITZ溶液相比,ITZ-SLN的AUC是ITZ的2.23倍,t1/2β由45.511 h延长到69.315 h;肝中的相对摄取率re最大,达到5.055,;肝内总靶向效率Te从20.81%提高到41.74%。巨噬细胞丰富的脾脏、肺脏相对摄取率也分别达到了1.711和2.695。结论表明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在体内消除时间延长,可达到缓释长效的目的。ITZ制成ITZ-SLN后,体内靶向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纳米粒有网状内皮系统靶向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灌胃给予盐酸雷洛昔芬自微乳后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分别按照100 mg/kg灌胃给予盐酸雷洛昔芬自微乳与市售片剂,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各组织(心、肝、脾、肺、肾)中盐酸雷洛昔芬的浓度,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比较自微乳和市售片剂的组织分布特点;用靶向效率、相对摄取率和相对靶向效率3个指标评价盐酸雷洛昔芬自微乳的靶向性.结果与市售片剂相比,自微乳在各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在体内药物浓度分布趋势为肝>肾>肺>脾>心,肾的相对摄取率为7.36,相对靶向效率为3.12.结论与市售片剂相比,盐酸雷洛昔芬制成自微乳后,体内组织分布广泛,对肾的靶向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微乳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靶向性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MP)微乳在小鼠体内血、脑、肝等组织的分布并评价其靶向性。方法:NMP微乳及其乙醇溶液、胶束溶液小鼠尾静脉给药,用HPLC法测定血浆、脑及肝脏中NMP的浓度。结果:NMP微乳组与乙醇溶液组、胶束溶液组相比,脑组织中药物分布明显提高(P<0.05),血浆和肝脏中药物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1),脑组织相对摄取率re分别为2.54和2.51。结论:NMP微乳改变了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脑靶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硬脂醇衍生物修饰脂质体并考察其肝靶向性及药物分析.方法 合成硬脂醇-O-半乳糖苷(18-Gal)导向分子修饰索拉非尼(Sorafenib tosylate,ST)并制备脂质体(GDSL),考察其包封率和粒径的指标:取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GDSL和ST水溶液,通过测定给药后各组织中ST的浓度计算GDSL的肝靶向指数(TI).结果 所制GDSL包封率为65.85%,粒径(203±11)nm,肝组织的TI值为4.745.结论 所制GDSL包封率较高,肝靶向性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2-甲氧基雌二醇(2-ME)纳米混悬剂在肺癌荷瘤小鼠体内组织的分布特征。方法:70只昆明小鼠制作Lewis肺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40 mg/kg的2-ME纳米混悬剂,对照组同法给予2-ME溶液。给药5、15、30、60、120、240、480 min后处死小鼠,取心、肝、脾、肺、肾、胃、脑及瘤组织,HPLC法测定血浆及上述组织中药物的质量浓度,计算总靶向效率和相对摄取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瘤体的总靶向效率由4.26%提高至15.20%,肺组织的总靶向效率由22.24%提高至50.32%;心、肝、脾、肺、脑、瘤组织的相对摄取率均大于1,瘤组织的相对摄取率最大。结论:制备的2-ME纳米混悬剂具有良好的瘤、肺靶向性。  相似文献   

7.
吴超  郭伟英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6):490-491,495,I0001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衍生物(甘草次酸硬脂醇酯-3-O-半乳糖苷,Gal—GAOSt)修饰去甲斑蝥素脂质体(Gal—GAOStNC—LP)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肝靶向性。方法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次酸衍生物修饰去甲斑蝥素脂质体后,经小鼠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在小鼠肝肾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去甲斑蝥素水溶液组进行比较,并以靶向指数TI=(AUC)NC—SOL/(AUC)Gd—GAOStNC-LP来判断Gal—GAOStNC—LP对主要器官的靶向性。结果Gal—GAOStNC—LP组在肝脏中组织浓度明显高于NC—SOL组,肝的靶向指数大于1,而肾的靶向指数小于1。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修饰去甲斑蝥素脂质体具有肝靶向性,能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乳糖脂修饰苦参碱脂质体的肝靶向性和体外抑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乳糖酰磷脂酰乙醇胺修饰的苦参碱脂质体(Lactosaminated matrine liposomes,LML),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肝靶向性,并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逆向蒸发-短时超声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Matrineliposomes,ML),合成乳糖酰磷脂酰乙醇胺并用其修饰苦参碱脂质体得到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考察其包封率及粒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体内各组织中的苦参碱含量,通过MTT法检测LML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LML形态均匀,粒径分布范围为80~150 nm,包封率为48.1%.与苦参碱溶液(Matrine solution,M-sol)相比,普通苦参碱脂质体及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的体内循环时间明显延长,且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的肝脏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值相对于苦参碱脂质体和苦参碱溶液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LML组中的肝脏相对于其它脏器的靶向效率(Targeting effi-ciency,Te)值均大于1,是脾脏的2.7倍,是肺脏的3倍,是肾脏的6.6倍,是心脏的8.5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MTT法分析发现,当浓度为0.5 mg/ml时,LML、ML及M-sol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1.97%、31.89%和28.34%,前一组与后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具有较好的体内肝靶向性和体外抑瘤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靶向抗肝癌药物.  相似文献   

9.
葡萄球菌肠毒素A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分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制备葡萄球菌肠毒素 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脂质体 ,研究其在体内的分布特性 ,为 SEA脂质体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 用 1 2 5I标记 SEA,逆相蒸发法制备 SEA脂质体 ,考察其包封率及粒径 ,观察 1 2 5I- SEA及 SEA脂质体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5批 SEA脂质体样品平均粒径为5 0 5± 34 nm,平均包封率为 44 .4%± 4.8%。SEA脂质体主要分布于肝、脾 ,尤以肝脏中分布最多 ,而在血中清除加快 ,在其他组织中分布显著减少 ,与游离 SEA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逆相蒸发法制备 SEA脂质体简单、重复性好 ,可获得较高的包封率和符合肝靶向要求的脂质体 ;SEA脂质体具有一定的肝靶向性 ,可为减轻SEA的毒副作用以及肝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壳聚糖包覆米托蒽醌脂质体(CL-MTO)的体外释放以及在荷黑色素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药效。采用透析法测定CL-MTO的体外释放度,通过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米托蒽醌溶液剂(I-MTO)、米托蒽醌脂质体(L-MTO)和CL-MTO,考察3种制剂的体内分布特征和靶向性,通过抑瘤率评价药效。结果表明,CL-MTO和L-MTO在pH 6.0~7.4的释放介质中24 h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30.81%~16.15%和41.84%~32.51%。壳聚糖包覆延缓了脂质体的体外释放。与I-MTO相比,两种脂质体的血浆AUC显著增加,心、肾分布减少;CL-MTO的血液AUC与网状内皮系统AUC之比是L-MTO的1.70倍,肿瘤相对摄取率为L-MTO的1.74倍,且药效增强。壳聚糖包覆增加了脂质体的体内外稳定性以及肿瘤靶向性,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双嘧达莫(dipyridamole,DIP)脂质体对小鼠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DIP注射液组、对照脂质体组和DIP脂质体低、中、高剂量组.给药15 min后,静注油酸致小鼠肺损伤.2 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含量、肺系数和湿重/干重比,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模型组所有指标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极显著性改变(P<0.001),病理损伤明显;对照脂质体组各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IP注射液组仅肺系数值比模型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病理损伤无明显改善;DIP脂质体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BALF总蛋白含量、肺系数、湿重/干重比、SACE和肺组织MDA有极显著性降低(P<0.01,P<0.001),而肺组织SOD则有显著性升高(P<0.05),病理切片显示肺损伤程度有显著改善;低剂量组仅SACE和肺系数有显著性降低(P<0.05),病理损伤无明显改善.DIP脂质体与等剂量DIP注射液相比,BALF总蛋白含量、肺系数、湿重/干重比、SACE和肺组织MDA显著性降低(P<0.05),而肺组织SOD则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DIP脂质体可以明显减轻小鼠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脂质体保持DIP原型靶向于肺部,缓解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基因重组人干扰素 α- 2 a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球冻干制剂 (r IFNα2 a- PBCA- NS)的肝靶向性和缓释性。方法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纳米球 ,并制得冻干品 ,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制剂及生物样品中r IFNα2 a的含量 ;经小鼠静脉给药后 ,观察其在体内分布和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结果 制得的纳米球平均包封率为 5 6 .2 %± 4 .3% ;r IFNα2 a- PBCA- NS的平均粒径为 (10 8± 37) nm,跨距为 0 .5 5 ;3~ 5℃ ,冻干品留样观察 6个月生物活性指标基本不变。在肝脏中的分布百分率由原药的 13.1%提高到 5 0 .6 % ,在肝脏中的平均滞留时间由原药的 1.4 1h延长到 8.35 h。结论 制备的 r IFNα2 a- PBCA- NS具有明显肝靶向性和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靶向肝癌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改善紫杉醇的体内分布,提高其安全性和抑瘤作用.方法 以新型半乳糖化胆固醇,(5-胆甾烯-3β-氧基)4-氧代-4- [2-乳糖酰胺基乙氨基]丁酸酯(CHS-ED-LA)为肝靶向辅料,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和物理性状.构建肝癌细胞HepG2的荷瘤裸鼠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注射液(商品名为泰素)、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分析它们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抑瘤作用.另外,分别将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秦素、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观察各药物的最大耐受量(MTD).结果 成功构建主动靶向肝癌组织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2%以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外观摹本呈圆整状且均匀分散,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的粒径分别为(78.5±27.8) nm和(88.6±32.5) nm.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紫杉醇脂质体剂型相比泰素有较好的长循环作用,且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组织分布检测显示,半乳糖化脂质体的肿瘤组织靶向效率较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均有提高,而其他器官中药物分布相对降低.紫杉醇脂质体2个剂型的最大耐受量均高于泰素.体内抑瘤实验结果显示,以相同的紫杉醇剂量给药,半乳糖化脂质体相比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其抑瘤作用更明显(P<0.05);且半乳糖化脂质体以低剂量给药或延长给药间隔,均能达到优于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的抑瘤作用.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靶向肝癌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能改善紫杉酵传统剂型的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提高了紫杉醇在体内的安全性和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麻素纳米脂质体的研制及其脑靶向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制天麻素纳米脂质体,并初步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脑靶向性.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天麻素脂质体,高压均质机均质成纳米级;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处方;并对脂质体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等特性进行考察.小鼠尾静脉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离取脑组织及血浆,处理后HPLC检测,并与同剂量的天麻素水溶液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紫杉醇阳离子壳聚糖胶束(PIX-CCM),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并进行靶向性评价。方法:采用透析法制备紫杉醇阳离子壳聚糖胶束。昆明种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20mg/kg的紫杉醇阳离子壳聚糖胶束和紫杉醇注射液,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不同时间的药物量,以各组织药动学参数(AUC、MRT)和靶向参数(Re、Ce、Te)为靶向评价指标。结果:PTX-CCM粒径约为164.2nm,Zeta电位为+23.7mv,载药量为26.40%,包封率为76.23%。以紫杉醇市售注射液为对照,紫杉醇阳离子壳聚糖胶束肝、脾、肺分布增加,AUC提高分别提高5.65、91.20和2.53倍,MRT分别延长1.83、8.40和1.16倍,相对摄取率(Re)、峰浓度比(Ce)均远大于1,靶向效率(Te)均远高于对照组,而心脏和肾脏的分布显著降低,AUC分别为对照组的61.00%和89.07%,cmax为对照组的52.62%和52.94%。结论:紫杉醇阳离子壳聚糖胶束具有优良的载药性能,相对于紫杉醇市售注射液,紫杉醇阳离子壳聚糖胶束肝、脾、肺靶向性大大提高,有利于该组织的肿瘤治疗,并可显著降低紫杉醇的心脏和肾脏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脂汤对四环素所致小鼠脂肪肝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消脂汤高剂量组,消脂汤中剂量组,消脂汤低剂量组,非诺贝特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四环素腹腔注射建成小鼠脂肪肝模型,测定肝组织TC、TG含量,计算肝指数,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消脂汤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中药复方消脂汤可以降低由四环素引起的脂肪肝小鼠肝指数以及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并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消脂汤对四环素所致小鼠脂肪肝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冰片对卡马西平(CBZ)及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ECBZ)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CBZ和冰片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血浆和脑、心、肾、肝、脾、肺、脂肪、骨骼肌等组织中CBZ及ECBZ的浓度,并计算有关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合用冰片使CBZ在脑、肺、肝、脾等组织前60min内的含量明显增高,在血浆、脑、骨骼肌、脾、脂肪组织的相对摄取率(Re)和峰浓度比(Ce)均大于1。ECBZ在血浆、心、脑、肝、肾、脾、肌肉、脂肪组织前60min内的含量也明显增高,在脑、骨骼肌、脾、脂肪组织的Re和Ce均大于1。结论:冰片可提高CBZ和ECBZ在小鼠各组织中分布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18.
双糖密度半乳糖基胰岛素的合成及肝靶向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有效提高半乳糖基化合物的糖密度以增加其趋肝性,作者采用分枝化合物3,5-二羟基苯甲酸为偶联桥,将半乳糖与胰岛素偶联,得到产单链法高一倍的双糖密度半乳糖基胰岛素,而后用^131I分别标记双糖密度半乳糖基胰岛素、单链桥偶联半乳糖基胰岛素和普通胰岛素,通过家兔体内示踪实验对比研究它们的肝靶向性。结果 显示:双糖密度偶联物的趋肝性最大,单糖偶联物次之,普通胰岛素最差,其肝最大摄取率分别为59.5%,43  相似文献   

19.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优化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法: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HPLC测定其包封率,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 结果: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甘草酸脂质体球形圆整,大小较均匀,粒径40~60 nm,包封率63.0%~89.0%. 结论:薄膜分散法优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