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XTT法检测3T3-Ll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油红O染色并通过比色定量分析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堆积,实时定量荧光PC(real-time-PCR)检测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内脂素、抵抗素、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组A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并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作用细胞48 h时,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最强,40μmol/L以上浓度的姜黄素出现细胞毒性作用,大部分细胞成片脱落死亡;72 h时,15~35μmol/L姜黄素组细胞的生长率有所增加,而40μmol/L以下姜黄素处理组细胞生长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2.5,5,10,15和20μmol/L姜黄素剂量组的细胞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组、吡格列酮组的内脂素、抵抗素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脂联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低浓度时促进其增殖,高浓度时则抑制其增殖,降低内脂素、抵抗素mRNA表达,促进脂联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葡萄糖诱导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的影响,探讨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方法。方法 首先诱导3T3-L1和SW872两株前脂肪细胞分化,然后分别用25.50mmol/L的葡萄糖刺激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采用2-Deoxy[3^H]-D-glucose掺入法测定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同时测定相应的细胞总蛋白,以每毫克蛋白的衰变数来反映葡萄糖转运的情况。结果 ①胰岛素明显刺激3T3-L1和SW872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与基础葡萄糖转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5、50mmol/L葡萄糖均可影响3TS-L1和SW872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与基础葡萄糖转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25、50mmol/L。葡萄糖均可影响3T3-L1脂肪细胞的基础葡萄糖转运(P〈0.05).并减弱胰岛素诱导的葡萄糖转运(P〈0.01).但高糖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25、50mmol/L葡葡糖对SW872脂肪细胞的基础葡萄糖转运无明显影响(P〉0.05).但能减弱胰岛素诱导的葡萄糖转运(P< 0.01)。结论 高糖可以诱导3T3-L1和SW872两株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为深入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3.
严梅娣  岑雪英 《中华全科医学》2015,(3):396-398,401,515
目的天然药物以毒性低、安全范围广、药源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课题旨在研究姜黄素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姜黄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方法甲状腺癌SW579细胞株经0~4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12 h、24 h、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经0~2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7 d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姜黄素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经0~2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甲状腺癌SW579细胞周期;经0~2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甲状腺癌SW579细胞凋亡率,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甲状腺癌SW579细胞株中Cyclin B1、p21、bad和Bcl-xl的蛋白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平板克隆实验提示,姜黄素作用甲状腺癌细胞后克隆形成数目下降,形成集落变小,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姜黄素能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姜黄素能增加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姜黄素可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的表达,同时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xl,而姜黄素对P21和Bad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姜黄素能下调Cyclin B1、Bcl-xl的表达,显著抑制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在体外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施丹丽  王和贤 《海南医学》2013,24(20):2970-2972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SW579侵袭力影响,并探讨姜黄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株经5~20 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48 h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方法检测细胞CD147及p21 mRNA的表达.结果 伴随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升高,SW579细胞的生长呈显著抑制状态,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滞留在G1期,CD147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结论 姜黄素能有效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可能通过下调CD147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和生长曲线测定不同浓度姜黄素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在体外培养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可在G0/G1期阻滞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使S期细胞比率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姜黄素的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凋亡率也越高。结论姜黄素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而阻止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obestat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obestatin (10-8 、10-9 、10-10、10-11、10-12 mmol/L)和10-10 mmol/L ghrelin干预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别应用10-10 mmol/L obestatin和ghrelin全程干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分化第1~10日),采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脂肪细胞分化并测定分化成熟脂肪细胞的脂肪含量,RT-PCR法检测分化过程中及成熟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加常规诱导剂)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obestatin组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10-10mmol/L obestatin连续作用10 d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脂肪产量明显减少(P<0.05);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γ2基因表达逐渐增多;在成熟脂肪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obestatin组PPARγ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Ghrelin的作用与之完全相反.结论:Obestatin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7.
大黄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 3T3 L1小鼠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以及探讨大黄素可能的减肥作用的药理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速度 ,油红O染色法测定细胞的分化速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结果 大黄素在较低浓度下对 3T3 L1小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当浓度升高时 ,转化为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大黄素对 3T3 L1小鼠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以及对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本研究在国际上第一次报道大黄素对 3T3 L1小鼠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及脂肪代谢有影响 ;大黄素可能具有潜在的减肥、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MTT研究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油红O染色法测定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维生素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无影响,10~100μmol/L维生素E能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结论:维生素E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黄酸对人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黄酸(rhein,Rh)对人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RH对人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及形态学变化;并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积聚量的变化;应用RT-PCR检测RH干预后分化抑制基因CHOP mRNA的表达.结果:各浓度组RH(0.1、1、2.5、5、10 ug/ml)抑制人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H对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亦呈剂量依赖性;1 ug/ml的RH使CHOP mRNA表达增加.结论:RH可抑制人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该作用可能与CHOP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宋彬  杨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10):890-892,F0003
目的研究曲格列酮对人体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检测曲格列酮对人体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曲格列酮对人体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曲格列酮能刺激前脂肪细胞增殖,OD值表明1μmol/L和10μmol/L的曲格列酮均能刺激前脂肪细胞分化。结论曲格列酮可能通过增加成熟脂肪细胞的数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人网膜前脂肪细胞细胞周期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鉴定人网膜前脂肪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干预人网膜前脂肪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结果:实验分离出的人网膜前脂肪细胞经诱导16d后分化为多脂滴的成熟脂肪细胞,10-4mol/L辛伐他汀对人网膜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有显著地抑制作用,细胞周期测定显示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且干预后人网膜前脂肪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率显著增加。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人网膜前脂肪细胞增殖,可能通过增加caspase-3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Ghrelin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然后加入不同浓度Ghrelin作用24 h.采用2-脱氧-(3)~H-D葡萄糖摄入法,测定葡萄糖转运率;RT-PCR检测不同浓度Ghrelin作用24 h后CAPmRNA的表达.结果 10~(-9)mol/L Ghrelin作用24h,对基础状态及胰岛素刺激下,SW872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率无影响:10~(-8)-10~(-6)mol/L Ghrelin作用24h使基础状态及胰岛素刺激下SW872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率分别增加30%vs 28.6%、42.3% 38.8%、48% vs 48.4%.10~(-9)mol/LGhrelin作用24 h,对脂肪细胞CAP mRNA的表达无影响;随着Ghrelin浓度的增加,可促进CAPmRNA的表达.结论 Ghrelin通过cbl/CAP信号途径促进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的转运,从而增加脂肪细胞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硒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分为对照组、低硒组、中硒组和高硒组(亚硒酸钠浓度分别为0、0.01、0.1和1μ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硒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油红O染色法测定硒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在增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OD值降低,并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在分化实验中,各处理组的OD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能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而对其分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脂肪分化细胞模型筛选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差异性表达基因。方法: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以诱导分化后的人前体脂肪细胞系SW872总RNA为Tester,诱导分化前的人前体脂肪细胞系SW872为Driver,将消减杂交获得的DNA片段与pGM-T载体连接,构建cDNA文库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将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获得差异性表达基因。结果:扩增消减cDNA文库获得135个白色克隆,随机挑选64个进行测序,共获得34个阳性克隆基因。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脂肪细胞分化差异性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筛选出了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type Ⅰ collagen,Col Ⅰ)对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影响,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①采用MTT法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②油红O染色法观察分化成熟脂肪细胞形态学变化;③免疫印迹法测定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Ⅰ型胶原干预后,各组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变化.随着Ⅰ型胶原浓度升高,油红O染色逐渐变浅,提示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逐渐减少.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PPARy和C/EBPα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且浓度为10-5mol/L和10-4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型胶原在本实验中不影响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但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下调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PPARγ和C/EBPα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姜黄素、雷帕霉素单用和联用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特异抑制剂LY294002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雷帕霉素、姜黄素联合雷帕霉素以及LY294002与10%血清刺激的系膜细胞共培养24小时,再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计算药物抑制率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姜黄素随浓度的增加,抑制肾系膜细胞增殖的效果增强,半数生长抑制率(IC50)约为24.92 μmol/L;雷帕霉素亦随浓度增加,抑制效果增强,其半数抑制率为381.14 nmol/L;姜黄素联合雷帕霉素对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较同浓度单用组强,其协同治疗指数小于1,二者起协同作用;LY294002也明显抑制系膜细胞的生长.结论姜黄素和雷帕霉素均可抑制肾系膜细胞的增殖,二者联合应用可加强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诱导分化作用中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终浓度为10-7、5×10-7、10-6、5×10-6、10-5 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作用SW579细胞株,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全反式维甲酸能使细胞趋向良性分化,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使细胞滞留在S期.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有剂量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在低浓度时(10-7、5×10-7、10-6 mol/L)可能对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姜黄素和VEGF对HaCat细胞增殖、凋亡及KLF6/P2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为姜黄素在银屑病治疗中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1.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5,10,15,20,30,40μmol/L)作用于HaCat细胞,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20μmol/L姜黄素及25ng/ml VEGF分别及联合作用于HaCaT细胞,CCK8法检测20μmol/L姜黄素对25ng/L VEGF干预下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2.20μmol/L姜黄素及25ng/ml VEGF分别及联合作用于HaCat细胞,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KLF6/P21蛋白表达的改变。3.20μmol/L姜黄素及25ng/ml VEGF分别及联合作用于HaCa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姜黄素在0μmol/L-4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aCat细胞增殖,20umol/L姜黄素明显抑制HaCat细胞增殖(P<0.01),在0μmol/L-40μmol/L范围内姜黄素浓度与HaCat细胞增殖呈线性相关(r=-0.92,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ng/mL VEGF对HaCat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与25ng/L VEGF组相比20μmol/L姜黄素明显抑制25ng/L VEGF对HaCa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1)。2.25ng/mL VEGF提高HaCat细胞KLF6/P21蛋白的表达;20μmol/L姜黄素抑制HaCat细胞KLF6/P21蛋白的表达;20μmol/L姜黄素能降低25ng/mL VEGF对HaCat细胞KLF6/P21蛋白表达的增强作用。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μmol/L姜黄素可促进HaCat细胞凋亡;与25ng/mL VEGF比较,20μmol/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25ng/mL VEGF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姜黄素可以抑制VEGF对HaCa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促进HaCat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可降低HaCat细胞KLF6/P2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活性(A值),并与地塞米松进行比较。结果:当姜黄素浓度≥6.25μmol/L时,系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当姜黄素浓度≥50 μmol/L时,姜黄素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强于地塞米松(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MGC-80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个药物实验组,各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48 h、72 h后,应用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后胃癌MGC-803细胞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对MGC-803细胞内p-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对MGC-80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在5~40 μmol/L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MGC-803细胞的凋亡,并下调MGC-803细胞中p-AKT的水平.结论 姜黄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AKT蛋白的表达和AKT信号通路促进MGC-803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