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调查西藏樟木口岸蠓科昆虫的分布和分类。〔方法〕使用挥网和灯诱2种方法采集蠓,并进行鉴定。〔结果〕采集到的蠓科昆虫经鉴定,隶属6属28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双刺铗蠓Forcipomyia(Thyridomyia)bistorymus Yu et Ke,sp.nov.和雅致铗蠓Forcipmyia(Gampsohelea)charis Yu et Ke,sp.nov.。记述了该新种的主要形态学鉴别特征。〔结论〕初步了解西藏樟木口岸的蠓类种群情况,为该地区的蠓类防治和我国蠓科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蠓科昆虫在珠海口岸地区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帐诱和挥网2种方法采集蠓。〔结果〕第1阶段采集到的蠓科昆虫标本,经分类鉴定已采集到蠓类3亚科8属,其中包括贝蠓属1新种,命名为章华贝蠓。记述了该新种的主要形态学鉴别特征。新种的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结论〕本次调查为我国蠓亚科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常熟港蜱类、蠓类本底情况。深入开展虫媒传染病监测,为该地区的蜱类、蠓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蜱类采用布旗法人工捕捉,蠓类采用挥网法进行捕捉,定人、定点、定时,对常熟口岸的蜱类、蠓类的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经对捕获的蜱类、蠓类进行分类鉴定,共捕获蜱类1属1种共计591只,均为长角血蜱,共捕获蠓类6属13种总计272只。[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常熟口岸蜱类、蠓类的密度、种群及区域分布。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以更有效开展蜱类、蠓类防治工作,也为开展外来生物的监测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口岸吸血蠓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口岸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诱虫灯诱和挥网法采集吸血蠓;并收集相关文献。〔结果〕2007—2009年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6个口岸采获吸血蠓21230只,经分类鉴定隶属1属19种,其中新发现了逊克库蠓新种(Culicoides xunkerensis sp.nov.),哈尔巴岭库蠓为黑龙江省新纪录。长白山亚区(3口岸)分布37种、大兴安岭亚区(3口岸)分布26种。所调查的黑龙江省6个口岸吸血蠓的分布分别为:饶河35种、黑河24种、萝北20种、绥芬河17种、逊克12种(均为该县首次记录)、漠河8种。优势种群为兴安库蠓(占66.2%)。不同口岸、生境场所、月份的蠓种组成有所不同。〔结论〕为黑龙江中俄边境口岸吸血蠓本底、生态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上海口岸蚊蠓种类、分布及习性。〔方法〕用帐诱、灯诱和捞幼虫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上海口岸捕获蚊虫5属13种,按蚊属1种,伊蚊属2种,库蚊属8种,阿蚊属1种,曼蚊属1种,库蠓属5种,骚扰人类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北京库蠓为多。蚊类活动季节为4~11月,6~8月达到高峰,夜间活动为库蚊和按蚊,活动高峰为日出前1h和日落后1h,白昼为伊蚊。〔结论〕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北京库蠓是上海口岸侵扰人类的主要蚊蠓;窄翅伊蚊在上海口岸首次捕获。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淮南地区蠓科昆虫的种类组成情况。方法采用挥网法采集蠓类,并制片鉴定标本。结果在淮南地区采获蠓类41种,隶属3亚科5属,其中包括发现的1新亚属和2新种,分别为毛蠓亚科1属,即毛蠓属13种;铗蠓亚科3属,即裸蠓属8种、铗蠓属16种和蠛蠓属1种;蠓亚科1属,即库蠓属3种。结论为淮南地区蠓类的本底、虫媒病及其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海南省蠓类的种群组成及其分布,为海南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由吸血蠓类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挥网形式捕捉蠓类。结果 2009年在海南采获蠓类共21属194种,其中含4新种及30种海南新记录。该4种蠛蠓新种分别命名为:屯昌蠛蠓、弯茎蠛蠓、奇异蠛蠓、五指山蠛蠓。结论海南4种蠛蠓新种的发现,对蠓类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泉州肖厝口岸的蠓类本底资料,为制定有效的媒介生物防制措施和控制口岸虫媒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采取紫外灯诱蠓法,对泉州肖厝口岸的蠓类的种群结构、密度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蠓类54只,经种类鉴定,隶属于蠓科,库蠓属和毛蠓属,共计10种,其中5种为本地区新纪录,2种为福建省新纪录。肖厝口岸蠓类平均密度为0.45只/笼叫、时,优势种为北京库蠓,占捕获总数的24.07%。蠓类活动高峰期为10~11月,以10月份为最高,密度1只/笼·小时,不同生境的蠓密度也各不相同。结论此次调查取得泉州肖厝I:2岸蠓类的本底资料,为今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和进一步开展虫媒传染病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库蠓属(Genus Culicoides)华蠓亚属(Subgenus Sinocoides)的种类分布和分类。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网捕法采集蠓。结果中国库蠓属华蠓亚属现知8种,其中包括2新种:麻栗坡库蠓〔Culicoides(Sinocoides)malipoensis Liu et Ren,sp.nov.〕和南泥湾库蠓〔Culicoides(Sinocoides)nanniwanensis Liu et Wang,sp.nov.〕。记述了库蠓属华蠓亚属已知种在国内的分布,主要鉴别特征的测量值,编制分种检索表。结论为中国库蠓属华蠓亚属的分布和分类研究提供了依据。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海南省虫媒传染病及其传播媒介的监测平台,以便迅速检测媒介生物,防止外来媒介生物的入侵。[方法]选择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附近地带和琼海博鳌-迈汤为重点调查地区,采用挥网和帐诱2种方法,于2009年1月开始调查海南岛蠓科昆虫本底。[结果]采获蠓类590余只,经鉴定为4亚科8属,其中包括库蠓(Culicoides)、蠛蠓(Lasiohelea)和细蠓(Leptoconops)三大吸血蠓属。在各采集地中以凤凰机场采获的蠓类最多,占采获蠓类总数的89.51%;在采获的各种蠓类中,以库蠓所占比例最高,为59.05%。在采集蠓类的过程中同时发现在海南岛蠓、蚊和蚋3科吸血双翅目昆虫在旱冬1月的活动种类。在三亚凤凰机场附近调查发现尖喙库蠓(Culicoides oxystoma Kieffer,1910)、异域库蠓(Culicoides peregrinus Kieffer,1910)以及裸蠓属(Atrichopogon)的蠓类在大气相对湿度低于50%的条件下群舞,其成虫雌雄比例达到1:3和1:6。[结论]本次调查第1次显示海南岛在旱冬季节不同生境内仍然有多属蠓类活动,首次获得的旱冬季节吸血双翅目昆虫同时活动的生态信息;提供了异域库蠓和尖喙库蠓这2种重要吸血蠓虫的生态信息;获得与热带作物播授花粉有关裸蠓在海南岛旱冬季节仍可进行群舞活功繁育种群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研究我国东北三省蠓科昆虫的区系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蠓类并参考相关文献。结果在东北三省24市县采获蠓类465 840只,计3亚科13属128种,包括45新种,20个中国新记录;吸血蠓2属82种。辽宁省已知3亚科5属54种,分布在23市县;吉林省已知2亚科3属44种,分布在9市县;黑龙江省已知13属89种,分布在21市县。区系分布研究结果,东北区分布124种,其中大兴安岭亚区分布24种,长白山亚区分布107种,松辽平原亚区分布35种;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分布13种。结论为我国东北三省蠓科昆虫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了解秦皇岛港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昆虫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检疫锚地对来自国外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蚊类、蠓类和蝇类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3年共调查1 200余艘次人境国际航行船舶,来源地涉及亚洲、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29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中携带传人性蚊类阳性率平均为56.81%(417/734),月最高达93.00%以上,已鉴定确认的蚊种达13种。携带输入性蠓类船舶阳性率高达75.86%(66/87),共8属,已鉴定的吸血蠓类为3属12种,其中狂怒库蠓、码克库蠓、细齿蠛蠓和丰硕细蠓属国外蠓种,并采获1种蠛蠓新种,命名为海神蠛蠓(Lasiohelea cymo- docea ap.nov.),上述蠓种均为国内首次发现。5~10月携带输入性蝇类的船舶阳性率平均为72.73%(426/740),月最高阳性率达95.00%,已鉴定确认的蝇种达51种。[结论]调查证明了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昆虫的情况相当严重,具有阳性率高,种类多,风险大等特点,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福建省重要口岸辖区吸血蠓类的本底情况,为该地区内吸血蠓类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个客货流通量较大的代表性口岸,采用灯诱和挥网等方法采集蠓成虫,并制作玻片标本进行蠓种鉴定。[结果]共采获吸血蠓科2属39种,其中有11种为福建口岸辖区新纪录。将捕获的蠓类与福建省蠓类本底数进行比对,87种蠓类中有28种已有分布,占福建省本底蠓种的32.2%。[结论]本次调查初步掌握了福建省重要口岸辖区内的吸血蠓类种属分布情况,为今后口岸预防控制吸血蠓传传染病的传入提供有价值的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14.
1993年 ̄7月调查海南三亚地区蠓科昆虫的种类、场所分布、季节消长和昼夜节律,采获8属蠓科昆虫,库蠓属种类和数量最多,尖喙库蠓和荒川库蠓为采获蠓种的优势种群。橡胶林、灌木丛和牛棚等场所捕获的蠓种组成不同。4月份吸血蠓活动数量最多。本调查中尖喙库蠓有明显的晨峰和昏峰,荒川库蠓仅有昏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掌握广东省蠓科昆虫的种类和地理分布的本底资料。方法采集调查和资料调研相结合,选择沿海和内陆地区,综合采用挥网、帐诱、灯诱、人诱等方法采集蠓科昆虫,制片鉴定种类,确定分布地。结果研究发现广东省蠓科昆虫4亚科11属119种,细蠓亚科细蠓属1种,毛蠓亚科毛蠓属24种,铗蠓亚科裸蠓属9种,铗蠓属17种,蠛蠓属10种,蠓亚科库蠓属40种,埃蠓属3种,阿蠓属5种,短蠓属2种,柱蠓属3种,尼蠓属1种,贝蠓属4种。广东省吸血蠓主要是库蠓属和蠛蠓属种类,细蠓属种类极少。结论广东省蠓科昆虫种类丰富,初步掌握广东省蠓科昆虫的种类和分布,为深入进行区系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绥芬河边境口岸吸血蠓的种类分布、种群组成和季节消长。方法采用诱虫灯法采集吸血蠓,收集相关文献。结果 2007-2009年在绥芬河边境口岸采获吸血蠓14923只,计1属17种,其中端斑库蠓、哈尔巴岭库蠓、新替库蠓、暗藏库蠓、西伯利亚库蠓为绥芬河口岸首次记录的蠓种。优势种为兴安库蠓(87.8%)。阔叶林缘的优势种是兴安库蠓(93.6%);牛舍的优势种是兴安库蠓(38.8%),新替库蠓(28.9%)和刺螫库蠓(27.4%)。不同月份的蠓种组成有所不同。兴安库蠓在6月上半月至9月上半月有活动,在6月上半月(11872)和8月下半月(158)出现2次高峰。结论为黑龙江省绥芬河边境口岸吸血蠓本底、生态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口岸吸血蠓类快速分子鉴定方法,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率。方法选择口岸区域采集点,采集吸血蠓类。经形态学鉴定后,单只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自行设计的COI基因扩增引物进行扩增。PCR产物经电泳鉴定后,进行双向测序。序列经分析后,去除引物序列和不稳定序列,进行拼接。提交至NCBI和BOLD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建立系统进化树进行验证。结果得到12个新序列,已登录至GenBank,登录号为KF528689~KF528700。其中台湾蠛蠓的COI序列(683 bp)填补了NCBI数据库的空白。所得序列经分析后可以将多种蠛蠓、库蠓很好地区分开。结论本项目所建立的基于吸血蠓类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快速分子鉴定方法可以很好地鉴定各吸血蠓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9月22日河北省报告的所有COVID-19病例开展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9月22日河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65例,本地确诊339例,境外输入26例,其中危重型18例,重型34例,死亡6例;确诊病例中男性共198例,女性共167例,男女比例1.19∶1;河北省疫情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22日至4月6日)以湖北输入性病例为主,报告病例318例,占病例总数的87.12%,病死率1.89%;第二阶段(6月14日至7月25日)是由北京新发地市场病例导致的传播,报告病例21例,占病例总数的5.75%,病死率0%;第三阶段(7月26日至9月22日)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报告病例26例,占病例总数的7.12%,病死率0%。结论河北省COVID-19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鉴于境外国家疫情继续蔓延,应高度关注疫情从国外输入情况,严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蠓科小志及一新种(双翅目:蠓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蠓科昆虫的种类分布.方法 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蠓类;参考相关文献.结果 在黑龙江省采获蠓科昆虫421 000只,计3亚科13属89种,其中包括一新种:黑龙江库蠓(Culicoides heilongiangensis Liu et Ben sp.nov.);毛蠓亚科1属5种,铗蠓亚科3属23种,蠓亚科9属61种;吸血蠓2属47种.记述了黑龙江省蠓科已知89种的市、县分布.结论 为黑龙江省蠓科昆虫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黑龙江库蠓的翅斑与C.duddingstoni Kettle et Lawson,1955相近似,但后者雄虫尾器的形态与本新种明显不同.此新种雄虫尾器的形态与C.poperinghensis Goetghebuer,1953相近似,但后者第9腹板、抱器基腹踝和阳茎中叶端部的形态与本新种明显不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