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腋窝分期不仅可以判断乳腺癌病人的预后,而且可以指导后续治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是传统的腋窝分期术式,但是,ALND后并发症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已经成为腋窝临床阴性病人的主流分期术式,减少了腋窝手术后的并发症。随着系统治疗及新辅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系列大样本、前瞻性的乳腺癌临床研究证实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可以安全、准确地提供腋窝淋巴结分期,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阴性患者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后,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指接受乳腺癌引流的第一枚(或组)淋巴结,SLN阴性的病人免除腋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可以降低腋窝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增加腋窝淋巴结复发的危险[1-3]。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假阴性是指SLN未发现肿瘤累及而腋窝淋巴结却有转移灶的情况。Krag等[4]在NSABP B-32试验中对5379例乳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能准确反映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替代腋淋巴结清扫术已成为临床腋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式.通过对SLN进行快速、准确的术中诊断,SLN阳性的患者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减少精神创伤、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正>淋巴系统是乳腺癌的重要转移途径,主要包括腋窝、内乳、锁骨下、锁骨上和胸肌间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分别为98.2%、35.3%、1.7%、3.1%、0.7%[1]。区域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患者分期、预后、辅助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既往针对内乳、腋窝等区域的处理主要采用淋巴结清扫术。但清扫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并不会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2],并且对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阴性的患者,清扫淋巴结无治疗意义,还有可能出现上肢水肿、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无疑为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已成为早期乳腺癌腋窝处理的标准术式[3]。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接受原发灶引流的首站淋巴结。乳腺和皮肤的淋巴引流较肺、胃、胰腺等内脏器官简单,因此,SLN通常可代表区域淋巴结病理学状态[4,5]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共识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已迅速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成为大多数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作为一项腋窝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SLNB代表着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水平(state of the art).然而,SLNB的广泛开展可能超越了已有的支持证据,仍有一些问题尚未明确.基于乳腺癌SLNB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乳晕下亚甲蓝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69例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晕下注射亚甲蓝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3月,对169例(年龄33~70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术中乳晕下注射亚甲蓝2 ml行SLNB。SLN病理为阴性的患者,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63例(96.4%)成功实施SLNB,6例(3.6%)术中未能发现SLN,立即改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行SLNB的163例中,23例术中冰冻报告SLN癌转移,即行ALND;140例冰冻切片检查SLN未见癌转移。6例术后HE染色检查发现SLN存在1枚微转移淋巴结,5例接受ALND,1例拒绝行腋窝淋巴结清扫。135例SLNB代替ALND者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3~62个月),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亚甲蓝法SLNB安全、有效、简便易行,SLNB阴性的患者,可以替代ALND。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了解前哨淋巴结是否能反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 方法 47例T1、T2、T3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无肿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30 min于乳腺肿块周围腺体注射蓝色染料,术中取蓝染的SLN病理检查,术后将病理检查结果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47例中5例未见淋巴结及淋巴管蓝染,其余42例找到腋窝淋巴结608个,阳性18例168个,阴性24例440个;SLN共78个,阳性16例29个,阴性26例49个.SLN的检出率89.4%,准确性95.2% ,特异性100%,敏感性88.9%,假阴性率11.1%,假阳性率0. 结论 SLN活检反应腋窝淋巴结的肿瘤转移状况,可以用于术中确定是否行ALND.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哨兵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跳跃式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观察 8例行根治性乳房切除、腋窝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清扫术(ALN dissection,ALND)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 NSLN跳跃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对肿瘤原发灶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和ALN窦组织细胞(SH)、生发中心增生(GH)和副皮质区增生(PH)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例乳腺癌原发灶有一些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伴癌转移的 NSLN SH、PH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组 LN,且纤维化的发生率(占 85.0%)明显高于其他组(0)。伴癌转移NSLN之间的大小、癌所占的面积等相差较大。结论 NSLN跳跃式转移与癌原发灶、NSLN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保乳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通常采用腋窝或腋下切口,术后对上肢活动有一定的影响[1]。我们在腔镜辅助乳腺手术(video-assisted breast surgery ,VABS)[2,3]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基础上,于2014年4月为1例病灶位于外下象限的乳腺癌实施经病灶切口腔镜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video-assisted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VAALND),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阴性乳腺癌病人腋窝低位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中心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单纯乳房切除和SLN阴性的718例乳腺癌病人,均行腋窝低位淋巴结清扫,分析其转移率及转移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腋窝低位淋巴结检出686例(95.5%),平均检出(9.4±5.7)(0~21)枚。40例病人发现腋窝低位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6%(40/718)。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低位淋巴结转移与腋窝淋巴结可触及、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数目、脉管癌栓、神经侵犯、HER2阳性、分子分型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可触及、SLNB数目、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分子分型是腋窝低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患肢发生上肢淋巴水肿5例(0.7%),病人上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SLN阴性乳腺癌病人存在腋窝低位淋巴结临床转移。腋窝低位淋巴结转移存在许多危险因素,有必要行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
一种快速准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奕  刘剑仑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1,38(3):212-214,封3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长期以来一直是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是目前最重要的判断预后的因素,也是确定术后辅助性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由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所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其地位在近年来受到严重挑战,目前对于临床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已有替代ALND的趋势.如何提高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及准确率是SLNB的关键,目前前哨淋巴结活检常用的方法有3种:(1)放射性核素淋巴闪烁显影;(2)染色法;(3)放射性核素和染色法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腋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一直是浸润性乳腺癌腋窝处理的标准治疗模式。但存有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并发症,理论上讲对腋淋巴结阴性病人无治疗意义。近年出现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SLND)促使人们对ALND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SLND和淋巴管显像技术可以发现淋巴引流至腋窝以外的淋巴结,其对乳腺癌分期、预后及治疗的作用已被纳入第六版AJCC乳腺癌分期系统。目前。浸润性乳腺癌腋窝处理的模式综合了ALND、SLND、腋窝放疗以及系统治疗的结果。本文对乳腺癌SLND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腋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一直是浸润性乳腺癌腋窝处理的标准治疗模式,最近10年出现的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SLND)使某些早期乳腺癌患者避免了接受ALND,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本文就SLND的方法、临床使用及其应用的局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美蓝染色,对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连续收治的41例T1期乳腺癌,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病人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果 SLNB成功率87.8%(36/41),假阴性率5.88%(1/17),准确率97.2%(35/36)。结论 SLNB能够准确预测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在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同时,提高了腋窝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传统的乳腺癌手术可能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1)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conventionally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CALND)可能引起诸如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并分析影响该技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术前于肿瘤周围皮内分别注射放射性胶体和蓝色染料两种前哨淋巴结示踪剂,术前先行淋巴闪烁扫描,术中应用γ计数探测仪检测,并结合淋巴结蓝染情况定位SLN,切除SLN后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两标本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全组116例乳腺癌SLNB的检出率98.3%,该技术的灵敏度93.6%,准确性97.4%,假阴性6.4%。结论乳腺癌SLNB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技术,可用于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有望在早期乳腺癌中取代常规的ALND。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中心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并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建立符合本地区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温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6年12月102例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并进一步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这些临床病理因素与NSLN转移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02例SLN阳性乳腺癌患者进一步接受了ALND,其中36例NSLN发现有转移,NSLN转移检出率是35.3%(36/102)。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χ~2=8.8214,P=0.0030)、SLN转移率≥0.5(χ~2=5.2377,P=0.0221)、SLN转移灶最大径 2 mm (χ~2=4.3290,P=0.0370)是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N转移率≥0.5(OR=1.63,95%CI:1.29-2.10,P=0.001)、SLN转移灶最大径 2 mm(OR=1.34,95%CI:1.02-2.12,P=0.032)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SLN转移率≥0.5、SLN转移灶最大径 2 mm是预测乳腺癌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预测因素,进一步用来构建符合本地区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的可行性,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靠性。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例T1-2期、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的乳腺癌病人,使用^99mTc右旋糖酐或^99mTc硫胶体为示踪剂,γ探测仪探测SLN,然后进行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两处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以此来评价SLN的病理组织学结果能否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状态。结果 在10例病人中发现SLN,发现率为66.6%(10/15),SLN的数量为1-3枚/例,平均2.1枚/例,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5-16枚/例,平均10.3枚/例,发现SLN的10例病人中1例(10%)SLN有癌转移,其他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2例SLN未发现癌转移而NSLN有癌转移,假阴性率20%(2/10),准确性80%(8/10),结论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技术以及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可靠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提高准确性,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纳米炭混悬液(卡纳琳)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2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0例,以纳米炭混悬液作为示踪剂;对照组50例,以放射性核素联合美蓝作为示踪剂。全部患者SLNB后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检验其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另24例患者以纳米炭混悬液示踪行SLNB后,如前哨淋巴结(SLN)阳性,则继续行ALND;如SLN阴性,则"保腋窝"。根据患者选择术式的不同对比其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炭混悬液示踪SLNB可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状态,较行ALND患者有更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