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引流区域的临床研究验证乳腺癌SLN不仅仅是引流乳腺原发肿瘤区域的SLN,而可能是引流整个乳腺器官的SLN。方法选取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有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指征而不同意行SLNB替代腋清扫术的103例乳腺癌患者进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均以^99m Tc-硫胶体(^99m Tc—SC)注射于乳腺肿瘤表面皮下,染料示踪剂分别注射于乳晕区皮下(73例)或肿瘤对角线部位皮下(30例)。SLNB后施行腋清扫术。结果核素染料联合法、核素法与染料法SLNB成功率分别为100%、97.1%和95.1%(P=0.286),SLNB的假阴性率分别为7.9%、8.1%和8.1%(P=0.999)。同时获得染料与核素法SLN定位的95例患者,至少有1个SLN被2种方法同时定位,不同部位注射不同示踪剂SLN定位的符合率为100%,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695,P〈0.01)。结论肿瘤表面、乳晕区、对侧象限的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不同的示踪剂可以引流到同一SLN;支持乳腺癌SLN不仅是乳腺肿瘤的SLN,而且是整个乳腺器官的SLN;乳腺癌SLN的新理念有助于临床实践中示踪剂注射部位的个体化和SLNB适应证的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的影响因素,构建非向心性退缩的预测列线图。方法:选择61例ⅡA-Ⅲ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AC后手术标本制作次连续病理大切片,显微镜下勾画残余肿瘤范围,Photoshop CS 5软件配准,3D-DOCTOR 4.0软件三维重建病理及MRI残余肿瘤,评价NAC后原发肿瘤的病理、临床-病理退缩模式。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月经状况等17个因素为自变量,临床-病理退缩模式为因变量,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结果: NAC前原发肿瘤分期、NAC后淋巴结降期、孕激素受体(PR)和NAC前钼靶恶性钙化是预测非向心性退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1.538、1.555、-1.707和-1.405,OR(OR95%CI)分别为4.656(1.414~15.328)、4.735(1.082~20.722)、0.181(0.044~0.741)和0.245(0.061~0
.998)。用于预测非向心性退缩风险的列线图的一致系数为0.869,符合度平均绝对差为0.039。结论:基于乳腺癌原发灶的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预测NAC后乳腺癌原发肿瘤退缩模式的列线图,有助于个体化地选择NAC后行保乳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65岁。因"左乳肿物5年、切除术后7d"2014年10月6日入院。入院体检:左乳见环乳晕切口,长4.0 cm,未拆线,其下未及明显肿物,右乳无异常.左腋下可触及1枚淋巴结,长径约1.0 cm,质韧、活动可,右腋下及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外院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Ⅲ级,2.4cm×2.2cm,可见钙化及脉管内瘤栓。"本院会诊病理示:左乳浸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用蓝染料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08例患者,均采用联合法(蓝染料联合核素示踪剂)进行SLNB,分别记录单用蓝染料和联合法行SLNB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染料法与联合法行SLNB的成功率(93.5%比99.4%,P=0.000)、假阴性率(14.8%比3.3%,P=0.007)、准确性(89.6%比97.8%,P=0.006)和阴性预测值(74.0%比93.3%,P=0.01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假阴性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切检方式、乳房手术方式以及ER、PR和HER-2状况均无关(均P0.05)。染料法的假阴性率在临床腋淋巴结可疑肿大者中显著升高(P=0.042),并随前哨淋巴结检出数目增多而逐渐降低(P=0.000)。结论与联合法相比,染料法SLNB的成功率、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降低,假阴性率显著升高,推荐临床实践中应尽量采用联合法,避免单用染料示踪剂进行SLNB。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验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1年12月至2012年1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1227例乳腺癌病人,评估前哨淋巴结(SLN)阳性病人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登陆MSKCC网站计算病人NSLN转移风险,通过绘制趋势线和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预测准确性。结果肿瘤大小、SLN阳性数、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和多灶性与NSLN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肿瘤大小、SLN阳性数、组织学分级和脉管侵犯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趋势线显示预测值曲线和真实值曲线趋势基本相同,MSKCC列线图的AUC值为0.765,预测值<10%的病人(51/412,12.4%)NSLN阳性率为5.9%(3/51)。结论 MSKCC列线图可以较准确的预测NSLN转移风险,为病人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提供参考依据,预测值<10%的病人可以避免ALND。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内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DCIS患者237例, 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 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等指标。  结果  325例患者的SLN阳性率为6.15%。237例DCIS患音的SLN阳性率为3.80%, 超声示肿瘤较大和高组织学分级的患者SLN阳性率较高。88例DCISM患者阳性率为12.5%, 年轻患者SLN阳性率较高。  结论  DCISM患者需要接受SLNB, 接受乳房切除术的DCIS患者需要同时接受SLNB, 接受保乳手术的DCIS患者可以不同时接受SLNB, 但高度怀疑存在浸润成分的DCIS患者建议接受SLNB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指标,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已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明确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标准方法,目前指南推荐蓝染法联合核素法作为标准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示踪方法。示踪剂的选择是进行乳腺癌SLNB研究的关键环节,理想的SLN示踪剂应具备可视性、靶向性及可重复性,同时需要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操作便捷、价格低廉和不良反应轻等特点。当前示踪剂大致可分为可视类示踪剂和造影类示踪剂,前者包括菁染料如亚甲蓝,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悬浮液,示踪用米托蒽醌等;后者包括核素,荧光示踪剂如吲哚菁绿,磁性示踪剂如超顺磁性氧化铁,超声造影剂如六氟化硫微泡等。以上示踪剂均有一定局限性,如亚甲蓝缺乏靶向性,吲哚菁绿的荧光穿透组织厚度低,核素具有放射性污染等。为此,许多研究围绕乳腺癌SLN新型示踪剂的研发及改良进行。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PAI)是利用光声效应成像的新型影像技术,生物内源性生色基团或外源性造影剂吸收脉冲光引起局部热弹性膨胀,随后向外辐射超声波,由于不同组织成分的光吸收系数不同,超声换能器可以检测到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分析处理后可形成生物组织光能吸收差异分布图,即成像,具有光学成像高对比度和超声成像高穿透力的优势。PAI技术通过光声造影剂及其偶联基团可对标记组织进行形态显像及功能评估,光声造影剂通过改变生物组织局部的声学和光学特性,来提高PAI分辨率和对比度,从而增强PAI的成像效果并获取一定的光声信息。SLN示踪剂中小分子近红外染料、金属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均在PAI领域中广泛应用,是一种乳腺癌SLN新型示踪方法,可避免放射性损伤。本文对PAI及其造影剂在乳腺癌SLNB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以小分子近红外染料、贵金属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为代表的光声造影剂作为乳腺癌SLN示踪剂的应用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随着腋窝影像和超声引导活检技术的敏感性不断提高,一部分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提升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clinical lymph node positive,c N1)并接受了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查体腋窝淋巴结阴性但超声检查发现可疑淋巴结并通过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或空芯针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core-needlebiopsypathology,FNAC/CNBP)确诊转移的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乳腺病中心2015年10月—2022年12月经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获取术前超声检查发现腋窝可疑的转移淋巴结并通过FNAC/CNBP确诊转移并接受ALN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其中158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发现1~2枚可疑淋巴结经FNA...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治疗腹部刀刺伤2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2 0 0 0年以来 ,我院采用电视腹腔镜治疗腹部刀刺伤 2 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19例 ,女 5例 ;年龄 16~ 4 5岁 ,平均 2 6岁。单处伤 15例 ,多处伤 9例 ,均为匕首刺伤。伤口长 1~ 5cm ,平均 2 .3cm。致肝破裂2例 ,胃裂伤 5例 ,结肠裂伤 2例 ,肠系膜及小肠破裂 10例 ,肝胃合并伤 1例 ,探查无异常仅腹壁伤口出血 4例。脏器伤口长度平均 2 .1cm。术前均经腹腔穿刺为不凝血 ,其中明显腹膜刺激征 16例。(2 )治疗方法 :2 4例均急诊全麻 ,首先冲洗伤口 ,并暂时缝合皮肤 ,封闭伤口。行CO2 气腹 (压力为 1.6~ 2 .0…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激素及其受体与乳腺癌关系密切,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6(thyroid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6,TRIP6)可能通过与甲状腺受体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探讨TRIP6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11年1月—2013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268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80例乳腺良性纤维腺瘤组织中TRIP6和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C1(forkhead box C1,FOXC1)的表达。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BT474、MCF7和MDA-MB-231)中TRIP6和FOXC1的表达。用TRIP6 si-RNA和si-control分别转染MDA-MB-231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OX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RIP6和FOXC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8%和88.06%,均高于乳腺良性纤维腺瘤组织(25.00%和15.00%)和乳腺癌癌旁组织(55.97%和62.31%)(P均<0.01)。乳腺癌组织TRIP6与FOXC1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771,P<0.001)。TRIP6高表达和FOXC1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TRIP6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TRIP6低表达患者(P均<0.001);FOXC1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FOXC1低表达患者(P均<0.001)。BT474、MCF7和MDA-MB-231细胞的TRIP6和FOXC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MCF-10A细胞(P均<0.05)。MDA-MB-231细胞中TRIP6和FOXC1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908,P=0.033)。TRIP6 si-RNA组克隆细胞数、增殖活力、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率和FOXC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i-control组(P均<0.05)。结论:TRIP6可能通过FOXC1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高表达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