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4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00例,开腹手术组200例。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D2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手术组78例行腹腔镜TME,开腹手术组76例行开腹TME;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 a无瘤生存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切口长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3 a无瘤生存率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3种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直肠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3种方法早期临床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2—8月收治的中、高位直肠癌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3组,全腹腔镜手术组14例,腹腔镜辅助组15例,开腹手术组20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腹腔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卫生经济学情况。结果全腹腔镜组和腹腔镜辅助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3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清除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和腹腔镜辅助组腹腔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H=10.508~33.487,P<0.05);全腹腔镜组手术费用和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腹腔镜辅助组和开腹手术组(H=42.333,u=4.587、4.909,P<0.01),腹腔镜辅助组和开腹组医疗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能达到与全腹腔镜手术相同的效果,但其医疗总费用少于全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73例患者中,35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组),38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切口长度、出血量等。结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早期卵巢肿瘤分期探查术中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的早期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失血量、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6、24、48 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输血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2组手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成功完成早期卵巢肿瘤分期探查术,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宫颈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n=50).腹腔镜手术组给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传统手术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分别记录并比较术中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出血量为(135.62±12.34)mL,手术时间为(3.68±0.34)h,传统手术组出血量为(359.43±15.48)mL,手术时间为(5.42±0.83)h,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而淋巴清扫数目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且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情况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深入研究以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64例患者分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32例,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开腹组采取常规开腹胃癌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出院后对2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213.5±20.7)min,术中出血量(70.4±4.7)mL,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个数(28.1±3.4)个,术后排气时间(2.5±1.2)d,术后住院时间(7.2±2.3)d。开腹组的手术时间(298.8±50.9)min,术中出血量(244.2±10.6)mL,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个数(28.5±2.9)个,术后排气时间(3.5±1.7)d,术后住院时间(9.2±3.6)d。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的术中清扫淋巴洁个数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完成随访,腹腔镜组1年内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25%;开腹组1年内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13%。2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进行期胃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及术后复发率与开腹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84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2例,均行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量、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水平、恢复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并发症、麻醉药使用时间以及术后死亡率。结果: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量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麻醉药使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近期疗效肯定,创伤轻,恢复快,可减少出血,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根治效果和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9.
权蕊良  赵旭辉  魏忠  戴寅 《医学综述》2014,20(21):3968-397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对于进展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治疗的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腹腔镜组,施行开腹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较开腹手术治疗近期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4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者168例(腹腔镜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者126例(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及生化指标。其中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肠内营养建立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生化指标包括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等。结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建立肠内营养与下床活动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PA、hs-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PA水平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s-CRP和PCT水平均升高,开腹手术组高于腹腔镜组(均P0.05)。术后第3、5、7天,两组PA水平均升高,且腹腔镜组高于开腹手术组(均P0.05);hs-CRP和PCT水平均下降,且腹腔镜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均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具有对营养代谢的影响较小、炎性反应较轻、体能恢复较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宫外孕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宫外孕患者7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各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87.18%,开腹手术组为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64.10%,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能减少宫外孕手术时间短,减少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且能改善输卵管通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施行的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30例及同期开腹手术30例,统计分析二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除标本长度、肿瘤下缘距切缘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除标本长度、肿瘤下缘距切缘长度、清除淋巴结的数目等方面,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比开腹手术组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杨钰  姜春玉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1990-1993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7月-2012年6月由我组手术医生完成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7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196例和开腹手术组18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肿瘤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情况,随访情况等.结果 开腹手术组患者中转开腹率为9.7%(21/18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切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TNM Ⅱ期患者(χ2=0.682,P=0.641)、TNM Ⅲ期患者(χ2=0.541,P=0.713)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5例)和腹腔镜手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病灶组织残留、术后疾病复发等术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盆腔粘连、肠梗阻及性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病灶组织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情恢复快,且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病灶组织残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53例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7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26例,比较两组临床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用时高于开腹组[(346±45)min VS(286±32)min,<0.05];腹腔镜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低于开腹组(值均<0.05);术中出血量、首次进流食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均>0.05)。腹腔镜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8.4)枚VS(21.2±11.0)枚,>0.05]。随访时间6~35个月,腹腔镜组术后1年生存率(88.0%)与开腹组(8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而言,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凯 《黑龙江医学》2019,43(12):1435-1436
目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分别采用基于腹腔镜的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一组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作为腹腔镜组(n=54),一组行传统开腹手术作为开腹组(n=54),比较两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使用时间明显延长,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2.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优势较明显,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且胃周淋巴结清扫效果也较好,值得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老年胃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接行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4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统计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的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田景中  李光云  许建国  黄宝玉 《海南医学》2013,24(17):2515-2517
目的观察不同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n=50)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n=50)治疗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21.89±54.27)min、术中出血量为(256.24±176.73)ml、术后进食半流食时间为(7.23±2.14)d、疼痛持续时间为(3.74±0.54)d、肛门排气时间为(4.19±1.37)h、住院时间为(12.49±0.57)d。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93.16±52.54)min、术中出血量为(158.16±121.35)ml、术后进食半流食时间为(5.18±1.89)d、疼痛持续时间为(3.06±0.47)d、肛门排气时间为(2.13±1.26)h、住院时间为(10.23±0.46)d。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半流食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切缘、淋巴结清扫范围、清扫淋巴结数量、并发症、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以作为治疗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231-234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2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8例)和开腹手术组(53例),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开腹手术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皮质醇、雌二醇(E_2)、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CRP、IL-6及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CRP、IL-6及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24 h,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清CRP、IL-6及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E_2、LH及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E_2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LH和FSH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清E_2水平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LH和FSH水平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患者激素水平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156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共52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4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患者共43例。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主要研究终点是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后30 d内因并发症再入院情况等。 结果 1569例患者中,男性1037例(66.1%),女性532例 (33.9%),发病年龄58.4±11.3岁。近端胃切除术105例(6.7%),远端胃切除术877例(55.9%),全胃切除术587例(37.4%)。患者手术时间274.7±80.7 min,中位出血量为150(20~13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29.9±13.5枚。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3±1.2 d,首次排气时间3.4±1.6 d,首次排便时间4.8±1.8 d,首次进食全流时间5.5±3.1 d,术后住院时间11.4±5.0 d。术后按Clavien-Dindo分 级≥Ⅱ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术后30 d因并发症再入院率为1.1%。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腹腔镜中转开腹病例归为开腹手术)。两组患者胃切除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相较于开腹手术能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进食全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可获得同样的肿瘤学根治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