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超高龄老年MM患者是一类特殊群体,其治疗决策和一般评价缺乏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在衰弱评估方面也有一定争议。目的 分析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初诊超高龄MM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评价超高龄MM患者一般状况的最佳评估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收治的29例初诊超高龄MM患者病例资料,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案系统进行生存随访,随访截至2023-04-01,本研究结局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药治疗组(n=18)和三药治疗组(n=1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采用老年评分系统(GA)评分、英国骨髓瘤研究联盟风险状况(MRP)评分和梅奥(Mayo)评分评估患者的衰弱状态,并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M患者OS和PFS的生存曲线,不同影响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MM患者OS和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中位PFS为8.7...  相似文献   

2.
背景 仅有少量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总体疗效不令人满意。因此,选择有效的预后观察指标十分重要。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预测晚期ESCC患者免疫治疗的预后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晚期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回顾性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收集患者免疫治疗第8周LDH水平。随访截至2021-08-31,记录随访结果。观察死亡情况、患者疾病缓解情况,并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基线LDH水平患者PFS、OS生存曲线以进行生存分析,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晚期ESCC患者免疫治疗PFS、OS的影响因素。 结果 44例患者中基线LDH低水平(基线LDH<200 U/L)者28例,基线LDH高水平(基线LDH≥200 U/L)者16例。基线LDH低水平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基线LDH高水平患者(χ2=8.522,P=0.013)。44例患者中病情进展(PD)8例,无PD患者36例。PD患者?LDH(治疗过程中LDH的变化)高于无PD患者(t=2.394,P=0.021)。截至2021-08-31,9例(20.5%)患者存活;中位PFS为6(2,11)个月;中位OS为11(7,18)个月。基线LDH低水平与基线LDH高水平患者PFS、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90、12.327,P值分别为0.009、<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DH水平是晚期ESCC患者免疫治疗后PFS的影响因素〔HR=2.686,95%CI(1.274,5.664),P=0.009〕;基线LDH水平〔HR=17.440,95%CI(2.254,134.962),P=0.001〕、血红蛋白〔HR=0.005,95%CI(<0.001,0.120),P=0.001〕、单核细胞计数〔HR=0.066,95%CI(0.008,0.525),P=0.010〕是晚期ESCC患者免疫治疗后OS的影响因素。 结论 基线LDH可作为晚期ESCC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的预测指标,且基线LDH低水平者有更好的PFS及OS。  相似文献   

3.
背景 恶性黑色素瘤(MM)由表皮黑色素细胞恶性变而成,恶性程度极高,其防治是皮肤病领域的重点课题。目的 探讨MM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6—2021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5例肢端MM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患者电子病历信息获得临床资料,以电话随访方式确认患者总生存期(OS),随访截至2022-12-31。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M患者OS的生存曲线,不同影响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M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MM患者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6%(194/205)、81.9%(168/205)、72.6%(149/205),患者平均OS为71.7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6.83个月。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厚度、瘤体溃疡、淋巴结转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MM患者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644,95%CI=1.148~2.498)、肿瘤厚度>1.94 mm(HR=2.466,9...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血浆microRNAs(miR-21和miR-222)表达水平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新诊断的PCNSL患者4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qRT-PCR检测首次化疗前患者外周血标本中血浆miR-21及miR-222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44.47个月。取中位表达水平为截断值将全部病例分为miR-21及miR-22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miR-21高表达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22.63个月,显著高于miR-21低表达组(15.50个月,P=0.049);两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差异。miR-22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在PFS与OS上均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iR-21表达水平、ECOG体能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以及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联合替尼泊苷(teniposide,Vm26)化疗方案与PFS相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血浆miR-21、ECOGPS评分以及LDH水平是影响PCNSL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HD-MTX联合Vm26化疗方案有助于改善PCNSL患者的PFS,血浆miR-21高水平的患者具有更好的PF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W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WM的患者资料。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RDW预测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最佳截断值。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探索P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78例初诊WM患者纳入本研究,ROC曲线确定RDW的最佳截断值为16.4%。中位随访39.5个月,初诊时高RDW水平WM患者具有更差的生存结局。多因素分析显示,高RDW水平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不良因素。此外,RDW联合改良国际预后积分系统能够改善WM的预后分层。结论:RDW为临床上简便可行的参数,可用来预测WM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Ⅳ期胃癌无进展生存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Ⅳ期胃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9-12病理证实的51例Ⅳ期胃癌临床资料。主要终点指标是PFS。结果 51例患者的中位PFS2.0月(95%CI1.650-2.350)。多因素分析发现身体状况评分(ECOG评分)(HR为2.082;95%CI1.359-3.189)和姑息性化疗(HR为4.824;95%CI1.866-12.471)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结论身体状况影响晚期胃癌的进展,姑息性化疗或许对晚期胃癌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能够有效预测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0月?2019年5月共473例Ⅰ~Ⅲ期接受了标准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术后随访患者复发情况。整体复发包括局部区域复发和不良预后复发。本研究的终点指标为整体复发、局部区域复发和不良预后复发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OS和RFS。通过Cox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  结果  473例患者中,无复发患者406例,总共67例患者复发(14.2%),其中局部区域复发占27例(5.7%),不良预后复发占40例(8.5%),复发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生存曲线示,无复发组患者RFS和OS不变,而复发组患者,无论是整体复发还是局部区域复发、不良预后复发,RFS和OS均下降(P<0.001);整体复发患者的3年OS率为44.8%,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17个月;无复发组患者的3年OS率为98.8%,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局部区域复发患者3年OS率为59.3%,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15个月;不良预后复发患者3年OS率仅为35.0%,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对于整体复发者而言,FIGO分期为Ⅲ期〔风险比(HR)=3.432,P=0.005〕、Ki-67的表达增高(HR=1.015,P=0.025)和ER的表达降低(HR=0.985,P=0.005)是RFS下降的独立因素,FIGO分期为Ⅲ期(HR=4.918,P=0.005)和PR的表达降低(HR=0.977,P=0.003)是OS下降的独立因素;对于局部区域复发者而言,特殊病理类型(HR=2.545,P=0.049)和Ki-67的表达增高(HR=1.024,P=0.033)是RFS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PR的表达降低(HR=0.973,P=0.009)是OS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不良预后复发者而言,FIGO分期Ⅲ期(HR=5.977,P=0.002)和ER表达降低(HR=0.984,P=0.023)是RFS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FIGO分期Ⅲ期(HR=10.098,P=0.001)是OS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FIGO分期Ⅲ期、Ki-67的表达增高、ER的表达降低可增加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FIGO分期Ⅲ期、PR的表达降低可增加复发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是一组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研究旨在探索PTCL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新指标,建立新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21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2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等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评估。结果:所有PTCL患者中位PFS与OS分别为11个月和43个月。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正常患者的中位PFS(44个月vs. 9个月,P <0.001)和中位OS(83个月vs. 24个月,P=0.002)均优于Hb水平低于正常的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1(P=0.009)和Hb水平低于正常(P=0.007)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及辅助化学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将其分为中药暴露、无中药暴露两个队列。中药暴露组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辨证加减。观察性别、年龄、首次就诊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卡氏功能状态(Karnor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复发或转移、中药暴露等因素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对62例患者随访2年,与无中药暴露组比较,中药暴露组患者体质量和BMI显著升高(P<0.05),复发或转移率显著降低(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暴露、基线KPS评分、复发或转移、基线BMI是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KPS评分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为口服中药的优势人群,“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可增加或稳定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体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化疗方案联合腹腔灌注化疗(IPC)对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初治的173例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6例采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静脉化疗方案联合IPC(全身化疗+IPC组),57例单纯采用紫杉醇为基础的两药静脉化疗方案(全身化疗组).分析纳入观察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理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无进展生存期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IPC对晚期胃癌生存的影响.结果 173例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中位随访15.5个月,中位PFS 5.81个月,中位OS 10.30个月.全身化疗+IPC组中位PFS 6.6个月,中位OS 11.1个月;全身化疗组中位PFS 5.0个月,中位OS 10.1个月.全身化疗+IPC组PFS优于全身化疗组(P<0.05),2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有无ICP是影响合并腹膜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2组主要毒性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主要是粒细胞下降),2组间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紫杉醇两药方案全身化疗联合ICP治疗合并腹腔种植转移的晚期胃癌能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前以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为基础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SCLC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血常规结果计算出SII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SI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估计SII水平和各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 结果SII的最佳截断值为571.5;低SII组临床分期中局限期的比例高于高SII组(P<0.05);低SII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好于高SII组(P<0.001)。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治疗前SII水平是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治疗前高SII水平SCLC患者往往提示预后较差,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手术后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与ccRC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342例ccRC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以及治疗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MetS组及未合并MetS组,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与亚组分析。对两组患者以及各亚组的OS、CSS以及PFS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MetS是ccRCC术后OS [风险比(hazard ratio,HR)=0.551,95%CI:0.321~0.949,P=0.031]、CSS(HR=0.460,95%CI 0.234~0.905,P=0.025)以及PFS(HR=0.585,95%CI:0.343~0.998,P=0.049)的保护因素。在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MetS与术后OS(HR= 0.857,95%CI:0.389~1.890,P=0.702)、CSS(HR=1.129,95%CI:0.364~3.502,P=0.833)以及PFS(HR=1.554,95%CI:0.625~3.864,P=0.343)无明显相关性。在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MetS是ccRCC术后OS(HR=0.377,95%CI:0.175~0.812,P=0.013)、CSS(HR=0.280,95%CI:0.113~0.690,P=0.006)以及PFS(HR=0.332,95%CI:0.157~0.659,P=0.002)的保护因素;肥胖是术后CSS(HR=0.464,95%CI:0.219~0.981,P=0.044)和PFS(HR=0.445,95%CI:0.238~0.833,P=0.011)的保护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MetS较未合并MetS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更佳,二者OS(P=0.029)、CSS(P=0.021)以及PFS(P=0.0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肿瘤直径≤4 cm的亚组,合并MetS与未合并MetS的ccRCC患者术后OS(P=0.702)、CSS(P=0.833)以及PFS(P=0.3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肿瘤直径> 4 cm的亚组,合并MetS的患者OS(P=0.010)、CSS(P=0.003)以及PFS(P=0.001)均高于未合并MetS的患者。结论: MetS是ccRCC患者术后OS、CSS和PFS的保护因素,该现象在肿瘤直径>4 cm亚组中更为显著;MetS的组分中肥胖与ccRCC术后OS以及CSS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丙戊酸(VPA)对放疗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与肿瘤复发影响的分析,旨在从临床角度提供VPA增强放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作用的研究依据。 方法 回顾性研究数据来自2012~2016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接受手术和放疗的134例胶质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随访记录,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这些神经胶质瘤患者服用VPA对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 结果 134例胶质瘤患者OS中位生存期为49个月,PFS中位生存期为52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PA、病理分级、年龄和化疗与胶质瘤患者预后有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在调整了年龄、病理分级和化疗的作用后,显示患者术后放疗并服用VPA可以改善胶质瘤患者的OS(HR=0.49,95%CI:0.30~0.80)和PFS(HR=0.56,95%CI:0.33~0.93)。 结论 VPA可以显著提高放疗神经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并且降低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156例初诊为MM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LMR最佳临界值,并分析LMR与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LMR临界值为3.01时,据此将患者分为低LMR组(LMR<3.01,n=49)和高LMR组(LMR≥3.01,n=107)。中位随访时间30.5(3~75)个月,低LMR组患者的中位OS时间(55个月vs.未达到)和中位PFS时间(21个月vs.39个月)均显著短于高LMR组(P<0.05);低LMR组患者的OS率和PFS率均显著低于高LMR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中的预后作用,寻找适合亚洲PCNSL人群的改良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International Extranodal Lymphoma Study Group,IELSG)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2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等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评估。结果:PCNS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7个月和39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证实PLR≥107(P=0.022,P=0.038)、年龄≥54岁(P=0.043,P=0.027)、乳酸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阴性(AFP<20 ng/mL)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生存的风险因素。方法:共纳入479例接受根治性切除的HCC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AFP阴性HCC的预后因素。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概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年龄(HR=1.047,95%CI:1.002~1.094)、癌胚抗原(HR=1.151,95%CI:1.027~1.290)、糖类抗原19-9(HR=1.053,95%CI:1.002~1.1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R=1.031,95%CI:1.001~1.070)及肿瘤大小(HR=1.289,95%CI:1.161~1.432)是AFP阴性HCC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5个风险因素值的升高与AFP阴性HCC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是影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P <0.05)。AFP阴性HCC患者的OS明显长于AFP阳性HCC患者(P <0.001...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术后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419例UTU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EmpowerStat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各组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果 419例平均随访30.7个月(1~130个月)。171例发生疾病复发或进展导致死亡,中位间歇期为14.9个月(1~100个月);196例发生死亡,中位间歇期为19.9个月(1~9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图评分肾功能受损(P<0.018)、NLR>2.589(P<0.001)、肿瘤多灶性(P<0.003)、肿瘤最大直径>3 cm(P<0.001)、LVI阳性(P<0.001)、肿瘤高级别(P<0.001)、病理分期中T2~T4(P<0.001)和DFS、OS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2.589(HR=2.083, P=0.001)、肿瘤最大直径>3 cm(HR=2.214,P=0.001、LVI阳性(HR=1.719,P=0.012)、高级别(HR=5.042,P=0.002)、病理分期中T2~T4(HR=9.868,P=0.001)是D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NLR>2.589(HR=2.271,P=0.001)、肿瘤最大直径>3 cm(HR=2.303,P=0.001、LVI阳性(HR=1.807,P=0.003)、高级别(HR=4.712,P=0.001)、病理分期中T2~T4(HR=11.619,P=0.001)是O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无病生存期低危组1、3、5年DFS分别为93.2%、87.0%、85.1%;高危组分别为64.3%、42.5%、40.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总生存期低危组1、3、5年DFS分别为94.6%、90.2%、84.0%;高危组分别为69.2%、41.0%、3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结论 NLR>2.589、肿瘤最大直径>3 cm、LVI阳性、高级别、病理分期中T2~T4是影响UTUC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危险分层模型对高危患者的判断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静  郑璐  张欢乐  丁祺  陆妙珍  徐国栋  李旎 《浙江医学》2018,40(8):824-827,832
目的探讨锁骨上淋巴结(SCLN)转移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N3-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N3-ⅢB期NSCLC患者,根据有无SCLN转移分为两组,即SCLN+117例,SCLN-128例。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总生存(OS)时间为19(10,31)个月,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10(7,16)个月。SCLN+与SCLN-组患者OS、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为SCLN+患者进行比较,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析,SCLN+不是影响OS、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原发肿瘤部位、放化疗方式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放化疗方式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SCLN+与SCLN-患者远处转移(DM)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CLN-比较,SCLN+对N3-ⅢB期NSCLC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h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巴塞罗那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76例BCLC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因素。  结果  76例患者中位OS为27个月(11~68个月),中位PFS为15个月(4~63个月)。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能状态(PS)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个数、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甲胎蛋白、替吉奥治疗以及RFA治疗次数与中位OS相关(均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个数、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替吉奥治疗以及RFA治疗次数与中位PFS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增大、有门静脉癌栓为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多次RFA治疗、替吉奥治疗为PFS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  结论  口服替吉奥、增加RFA治疗次数对控制TACE联合RFA治疗的BCLC中晚期HCC患者的肿瘤进展具有重要帮助,而肿瘤直径增加、门静脉癌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10年南方医院收
治的31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因素分析。结果中位年龄46岁,
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股骨(29%)和脊柱(29%)。16例(52%)化疗联合放疗治疗,15例(48%)单独化疗,中位随访49个月,总体有
效率为94%(完全缓解68%;部分缓解26%)。中位总生存期(OS)为71(95% CI:36~106)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7
(95% CI:30~64)月。单因素分析提示使用美罗华、放疗及国际淋巴瘤预后指数(IPI)0-2分提高OS与PFS,多因素分析提示是
否使用美罗华、IPI评分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是否使用美罗华、IPI评分、是否联合放疗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使用美
罗华显著提高PBL患者的OS及PFS,放疗对PBL患者OS无显著影响,但提高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