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mtR-19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术后2周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以miR-16为内参,采用茎环RT-qPCR方法检测48例术前、术后2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miR-195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浆中miR-195的表达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术后2周表达明显降低至健康对照者水平。ROC曲线显示,血浆miR-195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4.4%和68.8%。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统计未见血浆miR-195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浆中miR-195的异常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25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miR-125b的表达,分析miR-125b表达与乳腺癌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miR-125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非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miR-125b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Her-2的表达相关(P=0.019和P=0.033),miR-125b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及雌、孕激素状态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miR-125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和乳腺癌的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miR-21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效应。方法采用茎环RT- qPCR方法检测38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miR-212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常用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不同浓度miR-212 inhibitor转染MCF7乳腺癌细胞,通过MTT法分析细胞活性,通过Tran- swel 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miR-21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分析miR-21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常用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发现,miR-21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及增殖指数(ki67)相关(P<0.05),与月经状况、肿块大小、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细胞干预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12 inhibitor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活性(P<0.05)和细胞迁移(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高表达的miR-212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乳腺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田南南  杨建新 《海南医学》2013,24(24):3599-3601
目的观察microRNA-146a(miR-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146a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平台,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5例乳腺浸润导管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iR-146a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44.6%vs 66.2%,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46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1),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PR、c-erbB-2、ki67、p53、E-cadherin过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iR-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作为重要的抑癌因子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成为乳腺癌新的肿瘤标记物或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R-145、miR-37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做出相应的临床分析.方法 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及其正常组织各41例,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miR-145、miR-375的表达量,结合临床资料,用SPSS软件分析其阳性表达对临床指导的意义.结果 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miR-145及miR-375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miR-14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异常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相关(P<0.01),miR-145的表达与ER、PR无明显相关性,而miR-375的表达与病理分期、肿瘤大小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PR相关(P<0.05),与ER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iR-145、miR-375在乳腺癌患者中异常表达,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这可能是miR-375肿瘤发生过程中担任了抑癌基因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iR-342-3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联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8月乳腺癌手术患者组织标本共85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42-3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及P53的表达?结果:miRNA-342-3p在Lumina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次之,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iRNA-342-3p的表达与不同ER?Her-2及P53的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不同PR状态?不同年龄组?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与肿瘤大小?组织分级和病理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癌与癌旁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miR-342-3p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中表达存在差异,可能成为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miR-2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2013年7月于笔者医院就诊乳腺疾病女性患者共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乳腺良性肿瘤组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26例(I期9例、Ⅱ期11例、Ⅲ期6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血清中miR-2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miR-21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检测的血清miR-21浓度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血清miR-21的表达增高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血清miR-2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呈高表达,并与其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25a和miR-20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检测35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乳腺组织中miR-125a和miR-206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查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DNA拓扑异构酶2A(TOP2A)表达;分析miR-125a和miR-206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淋巴结状态、HER-2、TOP 2A、ER、PR的表达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R-125a和miR-20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miR-125a高表达与淋巴结阴性、HER-2阴性、TOP 2A阴性具有相关性(P<0.05),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年龄、月经状态、ER、PR无相关性.miR-206的高表达与较小的肿瘤体积、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具有相关性(P<0.05),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淋巴结状态及TOP 2A的表达程度无关.结论:miR-125a和miR-206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对指导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miR-3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108 例乳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20 表达,分析miR-320 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iR-320 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乳腺组[(0.58±0.17)vs(1.05±0.21)](p <0.05)。乳腺癌组织miR-320 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有关(p <0.05);而miR-320 表达水平与年龄、绝经、病理类型、肿瘤大小、C-erbB-2 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无关(p >0.05)。结论miR-320 在乳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320 可能是乳腺癌特异性诊断潜在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检测Ral-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芯片中68例乳腺癌(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54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RalA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Ral-A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膜。导管原位癌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浸润性导管癌级浸润性小叶癌表达均低于导管原位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浸润性乳腺癌中Ral-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分级有关(P<0.05)。结论:Ral-A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分级有关,提示Ral-A在乳腺癌的演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croRNA-10b(miR-10b)表达与临床指标及预后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05例中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iR-10b表达,采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miR-10b表达在不同临床指标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0b、年龄、淋巴结、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无瘤生存时间,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miR-10b不同表达组间无瘤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0b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和复发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月经状态、临床分期、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iR-10b阳性表达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10b表达阴性中位无瘤生存时间较miR-10b表达阳性时间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阴性时miR-10b阴性表达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较阳性表达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反,miR-10b表达在淋巴结阳性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R-10b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复发转移相关,特别在无淋巴结转移且miR-10b阳性表达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短,预后差。miR-10b阳性表达是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miR-221和miR-222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发患者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iR-221和miR-222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有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16例AML初发患者和44例非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分离有核细胞,抽提总RNA,以U6为内参,采用茎环Realtime RT-PCR法检测并比较AML和非白血病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同时比较这两种miRNAs在AML中M3、M4和M5三种亚型间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221和miR-222在AML初诊患者骨髓中相对表达量(N=2-ΔCt)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者组(P<0.05);这两种miRNAs在M5型AML患者表达最高,但在AML三种亚型间表达水平未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21和miR-222有可能在为AM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上,提供一个新的标准和靶点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浆miR22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6例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miR-221的表达,并进一步检测56例乳腺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浆miR-221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用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血浆miR-22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miR-221在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浆中的表达(8.19±2.97)高于正常人血浆(3.75±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miR-221表达与治疗前血浆中miR-221表达呈正相关(r=0.832,P<0.001);患者治疗前血浆miR-22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患者化疗后血浆miR-221表达与耐药性呈正相关。结论:miR-221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能够反映乳腺癌组织miR-221的表达水平,其或可成为监测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耐药性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microRNA-21(miR-21)与microRNA-205(miR-205)在初、复发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croRNAs(miRNAs)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意义及是否与肌层浸润有关。方法采用基于2-△△CT的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0例初、复发癌组织miR-21及miR-205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初发癌相比,复发癌miR-21表达上调(P<0.05),miR-205表达下调(P<0.05);与非肌层浸润性癌相比,肌层浸润性癌miR-21表达上调(P<0.05),miR-205表达下调(P<0.05);肌层浸润性癌miR-21与miR-205表达量的比值5倍于其在非肌层浸润性癌中表达量的比值。结论 miR-21高表达、miR-205低表达可能参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并与肌层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croRNA 200c(miR-200c)和microRNA 141(miR-14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MicroRNA芯片筛选膀胱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croRNA,实时定量 RT-PCR法验证miR-200c和miR-141在膀胱癌组织和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MiR-200c和miR-141的表达强度在膀胱肿瘤组织高于癌旁正常膀胱黏膜,在表浅性膀胱肿瘤高于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在高级别组膀胱肿瘤高于低级别组,在分化较好?恶性度较低的5637细胞系中表达较高,在分化较差?恶性度较高的T24?J82?EJ细胞系中表达均较低?结论:MiR-200c和miR-141可能参与膀胱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icroRNA-134(miR-13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影响乳腺癌迁移、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于本院乳腺病科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组织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35例及正常乳腺组织15例。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别检测miR-134在肿瘤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miR-134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通过miR-134模拟物转染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细胞划痕愈合试验评价过表达miR-134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试验评价过表达miR-134后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R-134与下游潜在靶点叉头框蛋白M1蛋白表达关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转染miR-134模拟物后其下游潜在靶点叉头框蛋白M1及下游效应分子人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变化。结果  miR-134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降低(P <0.05)。乳腺癌组织中低水平的miR-134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显著相关(P <0.05);在体外试验中,过表达miR-134能够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P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miR-134与叉头框蛋白M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 <0.05);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记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4后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中叉头框蛋白M1及人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水平(P <0.05)。结论  miR-134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miR-134可能通过下调叉头框蛋白M1/人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