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根据医院转型,配合科室发展,改进病区药房药事质量管理,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将PDCA循环管理法引入我院病区药房,对病区药房每月检查,每季度汇总,分析改进前后药事质量管理效果.结果 与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的引入极大的改进了病区药房药事质量管理,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对于病区药房的满意度,很好的配合了医院转型和科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中,对于改进工作质量的作用.方法 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为参照,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我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以持续改进药事管理工作.结果 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以后,我院门诊药品调剂差错率降低,由之前的0.0325%降低至0.0176%;药房摆药差错次数下降了59.87%;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冲配错误率由之前的5.9袋/周,降低至1.6袋/周,降低了72.88%;激素类不合格处方率由原来的18.56%降低至4.22%;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6.78%提升至95.42%.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质量实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7—2018年常规药事管理为对照组(n=75),以2019—2020年实施PDCA循环法药事管理为研究组(n=75),共有150例患者和5名临床药师参与本次研究,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比观察不同药事管理下管理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用药满意度差异比较。结果 两组药师管理模式应用后观察药师工作质量会发现,研究组药物储备、药品采购及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用药不良事件包括药物与适应证不相符、药物剂量错误、药物类型不正确、重复给药、配伍禁忌发生率相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满意度差异比较,研究组应用PDCA管理后,用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中,能提高药师工作质量,降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对提升患者用药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查仲玲 《中国药师》1998,1(3):133-135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科学”。医院药事管理是将药学与管理学相结合,对医院药学工作的运行规律和管理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从而使医院药学工作向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卫生工作的重大改革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强化医院药事管理,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80年代以来,我国医院药学部门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卫生部颁布的《医院药剂管理办法》、《医院工作制度》等法规,加强了规范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广东省药学会县级医院合理用药联盟成员单位的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现状,针对目前状况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对联盟的64个县级医院药学人员进行调查,对6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60家县级医院大部分属于中等规模的医院,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初具规模,但认为存在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深度和广度不够、药学队伍建设缓慢、药事管理人才缺乏、信息化管理建设不到位以及PPI类药物、抗菌药物、重点监控药物不合理使用等情况,期待联盟开展专项培训与专项工作来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结论为提高医院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以及药品使用合理性,联盟可通过集中授课或现场指导的方式开展医院药事管理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培训和专题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医院药事管理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抗怀  杨世民 《中国药房》2006,17(10):731-733
目的:提高我国医院药事管理研究水平,促进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方法:统计、分析2002年~2003年有关医院药事管理文章298篇,比较中、美药事管理研究文章的差异。结果与结论:我国医院药事管理研究偏重于药品管理,主要包括药物利用、制剂管理和采购管理的研究,且研究方法欠科学。美国医院药学服务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住院患者100例,基于医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改革时期差异进行分组,其中2019年全年(未开展抗菌药物PDCA专项管理)50例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对照组,2020年全年(开展抗菌药物PDCA专项管理)50例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评审标准和评价方法,结合其中以"持续改善患者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药物使用相关内容,探讨了评审检查过程中药事管理体系存在的质量缺陷与持续改进策略。在医院评审标准中,涉及患者安全和药品质量的内容是持续改进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水平的重点,也是药物管理系统追踪和人员访谈评价的重要内容。期待本文为新一周期的医院评审中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事》2022,36(1):116-120
《中国药事》杂志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学术期刊(月刊)。本刊积极宣传党的药品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研究药事管理理论、制度及其人才培养,探讨药品研发、生产、市场流通的管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交流药品安全监管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经验,介绍国外药事动态,传播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信息等。主要栏目包括:监督管理,研究进展,质量管理,监管技术,临床药学,药学教育,国外药事,合理用药,医院药事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以及在医院药学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及职能效应的初步探讨,指出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在发展和建设医院药学事业中具有十三种职能、七大效应。认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建设,是发展医院药学事业和保证医院药品质量的一种好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药房管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门诊药房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的设为A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的设为B组,选取45名药剂师,1000种药物,观察比较实施不同管理模式的药房管理质量。结果:B组药房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药品库存、缺药情况与药物批号管理失误状况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房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能有效提升药房管理质量,降低药品应用期间发生差错的风险性,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新  王钦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36-337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药品报损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药品报损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报损率控制在0.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完善药品报损制度,明确报损范围,加强药品入库验收,完善库房管理,减少药房领药过程中的报损,减少药品调剂中的报损。每月检查药剂人员执行药品报损制度情况,计算药品报损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豉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药品报损率降至0.0697%,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降低药品报损率,提高医院药品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方芸 《中国药房》2009,(7):519-521
目的:为临床药学工作建立一个可控的管理系统,以确保其全面的工作质量。方法:应用经典的戴明环(PDCA)管理方法使临床药学工作程序化。结果:可通过PDCA循环,制定临床药师工作的制度、标准,考核其工作绩效,从而使其得到临床初步认可。结论:PDCA管理不但可用于临床药学工作,还可用于管理医院药学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华育晖  王刚 《中国药业》2010,19(11):39-40
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法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医院药库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库管理有效使用率由原来的97.00%上升至98.90%(P〈0.05),药品去向明确率由原来的98.50%上升至99.50%(P〈0.0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由原来的3.00%下降至1.10%(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对药库药品供应进行管理,能有效保证供应流程顺畅合理,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降低药品调剂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利用PDCA循环对本院住院药房2014年至2015年药品调剂工作进行分析,经过资料收集、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实施、检查、总结和处理等过程实现药品调剂工作质量的改进,对比分析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药品调剂差错.结果 2014年通过四轮PDCA循环,住院药房平均每月药品调剂差错从第一季度的12例,降低到第四季度的6例,降幅达50% (P<0.05).2015年的药品调剂差错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通过PDCA逐步改善管理系统和工作流程缺陷,能有效深度预防或减少调剂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品调剂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住院药房管理经验。方法从人员管理和药品管理两方面入手,并兼顾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住院药房人员管理以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两方面最为重要,药品管理应细分门类,兼顾请领和验收等环节。结论人员素质是实现药品良好管理的关键和基础,药品分类管理是住院药房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的效果。方法依据采用的管理方法,药房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管理,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观察组有效使用药品、不合格药品报损及去向明确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能促使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向科学管理发展,提高临床用药的质量,减少药物造成的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剂部门整合后的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效果。方法将医院门诊/急诊药房、住院药房重新整合为药学部所辖的相对独立部门,建立相应的药品服务内容、药物流通路径、药师岗位调整、药品送达科室监督等管理制度,并在实施半年后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优化。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指标,以及药品过期、滥用、损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管理前比较,管理后的审方覆盖率、送药率、药师月人均调配处方数及科室人员工作质量总分均显著升高,药品过期、滥用、损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药剂部门整合后进行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药剂部门管理质量的提高及不良事件的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促进信息化住院药房的建设。方法对比新旧住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系统(简称调剂系统)应用前后1个月的流程,护理模块的改变及药师模块的优化,护士排药时间、取药等候时间、药师调配时间、调剂差错率等与医疗质量的差异。结果新调剂系统提高了护士排药效率,缩短了取药等候时间,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调剂差错率明显下降。结论新调剂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提升了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