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α-受体阻断剂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ⅢB型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α-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及前列腺按摩;治疗组在给予α-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的同时,口服舒肝解郁胶囊;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两组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测评症状严重程度,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和早泄评分指数-5(CIPE-5)测评患者性功能状况,同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状况,并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8周,对照组NIH-CPSI为(26.31±7.91)分,治疗组为(18.84±6.6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CIPE-5为(10.41±3.037)分,治疗组为(14.37±2.3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IIEF-5为(10.29±3.97)分,治疗组为(14.69±4.19)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HAMA为(24.31±1.78)分,而治疗组为(13.41±4.2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对照组HAMD为(25.24±2.83)分,而治疗组为(14.49±4.4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而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躯体症状以及勃起功能和早泄症状,是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宁泌泰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排尿异常、焦虑、抑郁和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9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均给予口服宁泌泰胶囊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作为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NIH-CPSI为18.31±4.61、HAMA为7.82±5.28,分别与治疗前的NIH-CPSI(23.51±6.33)、HAMA(8.82±5.8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HAMD(5.10±1.35)、IIEF-5(17.23±3.96),分别与治疗前的HAMD(5.77±4.53)、IIEF-5(17.13±4.17)比较,均有一定的降低。结论:宁泌泰胶囊能够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排尿异常症状和焦虑,对抑郁和勃起功能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地那非对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西地那非对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 方法 :应用西地那非对 2 80例伴有性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年龄 2 1~ 4 7岁 )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 ;其中对照组 14 0例 ,喹诺酮类常规治疗 ;干预组 14 0例 ,西地那非治疗。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 (CPSI)评分、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评分表 (PSFI)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 结果 :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程度与前列腺炎症状程度无相关性 ;治疗后西地那非干预组前列腺炎症状及性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焦虑评分值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西地那非不但对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治疗有针对性 ,而且可以改善前列腺炎伴随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疗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效果,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心理治疗问题。方珐将192例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96例,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心理干预疗法。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两组分别应用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测评症状严重程度,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测评患者性功能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病状况。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和性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性功能状况。对于C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应用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复方玄驹胶囊对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伴有性功能障碍的ⅡI型前列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70例,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干预组70例,复方玄驹胶囊治疗.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评分表(PSFI)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结果 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炎症状程度无相关性.治疗后复方玄驹胶囊干预组前列腺炎症状及性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值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可以明显改善Ⅲ型前列腺炎的症状及与之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并且可以改善伴随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6.
口服强的松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口服强的松对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口服强的松,对照组重复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慢性前列腺炎改良症状评分表调查两组患者的CPSI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平均CPSI评分分别为30.9和5.0分,治疗后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分别为29.6和26.6分,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05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和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46例伴有性功能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173例)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抗生素,吲哚美辛,α1受体阻滞剂和中药),治疗组(173例)除上述治疗外,同时给予心理和行为干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和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5(IIEF-5)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程度和前列腺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关;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和性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性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心理治疗不但对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美舒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随的情绪障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年1月至2000年8月诊断慢性前列腺炎(CP)289例.经HAMD(汉密尔顿)量表评定,96例(33%)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21-35分),其中18人(6%)有自杀念头,7人(2%)自杀未遂.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CP患者,给予骶管注药治疗或/和美舒郁药物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白癜风患者心理调查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建勇  杨慧兰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90-1392
目的:对白癜风患者心理进行调查并作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40例暴露部位白癜风患者和30例非暴露部位白癜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SCL-90测评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暴露组、白癜风患者非暴露组在人际关系、焦虑和抑郁项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AMD、HAMA测评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暴露组、白癜风患者非暴露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白癜风患者暴露组HAMA得分大于14分,存在焦虑症状。结论:白癜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本研究为白癜风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方玄驹胶囊对Ⅲ型前列腺炎合并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伴有性功能障碍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40例,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除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外,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评分表(PSFI)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治疗疗效分析比较。结果:Ⅲ型前列腺炎合并性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炎症状程度无相关性。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后治疗组前列腺炎症状及性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值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可以明显改善Ⅲ型前列腺炎的症状及与之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并且可以改善伴随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痛定方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7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患者口服前痛定方,对照组口服消炎痛。治疗1个月后,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变和NIH-CPSI症状评分变化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组内、组间NIH-CPSI症状评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疼痛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痛定方对ⅢB型前列腺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12h内经口进食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5—12月间拟行限期根治性手术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进食组(术后12h内开始进食)和传统进食组(术后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62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早期进食组32例,传统进食组30例。早期进食组较传统进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1)d比(4±2)d,P〈0.01]、排粪时间[(3.8±1.6)d比(6.4±2.5)d,P〈0.01]、半流饮食时间[(4±2)d比(8.2±2.2)d,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6±1)d比(11.7±3.8)d,P〈0.01]均明显缩短。术后两组患者各项体液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回升,但早期进食组恢复速度快于传统饮食组,至术后第3天,早期进食组较传统进食组患者球蛋白[(24.1±2.4)g/L比(22.1±3.3)g/L,P〈0.05]、免疫球蛋白G[(10.8±2.4)g/L比(8.7±2.1)g/L,P〈0.01)和补体C4[(0.24±0.09)g/L比(0.17±0.05)g/L,P〈0.05]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术后12h内经口进食应用于限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安全有效,有助于加快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促进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疏肝益阳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方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普适泰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为Ⅲ型前列腺炎合并ED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疏肝益阳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和普适泰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和普适泰片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采用NIH-CPSI评价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价患者的勃起功能情况,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A和HADD)评价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分别统计两组的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和无效人数,并计算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与治疗4周相比,NIH-CPSI、IIEF-5、HADA和HADD等指标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试验组NIH-CPSI、IIEF-5、HADA和HADD指标值分别为6.83±4.96、21.03±2.54、6.05±1.62、5.35±3.30;对照组4项指标值分别为7.55±4.89、17.68±4.15、6.88±2.45、7.85±3.77,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36/40),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益阳胶囊联合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等常规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伴发ED,改善精神心理问题,提高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CP/CPPS)患者精浆中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对52例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型)、38例非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型)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精浆中IL-6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将ⅢA、ⅢB型IL-6的表达与其NIH-CP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P/CPPS患者ⅢA[(27.46±5.29)ng/mL]、ⅢB型[(9.83±2.09)ng/mL]精浆中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94±1.55)ng/mL](P0.01)。在CP/CPPSⅢA、CP/CPPSⅢB型患者精浆中IL-6的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CP/CPPS患者ⅢA型精浆中IL-6的含量与NIH-CPSI总评分呈正相关(r=0.590,P0.01),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436,P0.01),与排尿评分呈正相关(r=0.557,P0.01),与生活质量评分正相关(r=0.321,P0.01)。CP/CPPS患者ⅢB型精浆中IL-6的含量与NIH-CPSI总评分呈正相关(r=0.404,P0.05),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597,P0.01),与排尿评分无相关性(r=-0.262,P=0.226),与生活质量评分无相关性(r=0.290,P=0.179)。结论精浆中IL-6含量可能作为CP/CPPS分型诊断指标,精浆中IL-6含量有望作为评价CP/CPPS病情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AR)阻滞剂特拉唑嗪联合氯美扎酮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8例CP/CPPS患者随机分成3组:特拉唑嗪组58例、氯美扎酮组38例和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72例,每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作为疗效指标,分别评价各组患者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59例完成了4周的治疗并接受最终评估,其中特拉唑嗪组55例、氯美扎酮组35例、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69例。3组患者的NIH-CPSI总分治疗前后平均分别下降7.90、5.92、8.92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较特拉唑嗪组和氯美扎酮组总分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体位性低血压(特拉唑嗪组17.1%,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15.4%)、射精障碍(仅特拉唑嗪组3.4%)和倦怠、疲乏和厌食等(氯美扎酮组18.5%,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12.6%)。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的共9例,其中特拉唑嗪组3例(5.2%)、氯美扎酮组3例(7.9%)、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3例(4.2%)。结论:特拉唑嗪、氯美扎酮均能有效缓解CP/CPPS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改善其肝纤维化情况的疗效观察。方法:2005年3月-2008年2月期间门诊经病理确诊的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中药保肝降酶治疗,干扰素治疗组加用干扰素α1b(商品名运德素)5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胆红素(BIL)、白蛋白(A)和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前型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腹胀、肝区疼痛、脾肿大、肝肿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P〈0.05),ALT[(55.7±20.2)U/Lvs.(133.4±56.3)U/L,P〈0.01]、BIL[(32.9±21.5)μmol/Lvs.(46.7±26.8)μmol/L,P〈0.01]水平下降明显,血清A[(41.8±7.5)g/Lvs.(37.9±7.8)g/L,P〈0.01]和A/G(1.8±0.6vs.1.7±0.3,P〈0.01)显著升高,HA[(101.8±50.2)ng/mlvs.(149.9±54.3)ng/ml,P〈0.01]、LN[(93.3±23.7)ng/mlvs.(122.1±37.4)ng/ml,P〈0.01]、CⅣ[(104.6±23.1)ng/mlvs.(107.3±34.7)ng/ml,P〈0.01]和PCⅢ[(190.7±59.0)ng/mlvs.(260.1±83.5)ng/ml,P〈0.01]等肝纤维化指标也明显下降,干扰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检查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其肝纤维化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少量多次进水加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81.1±6.4)h比(87.3±8.0)h,P〈0.05]、排气时间[(79.9±9.5)h比(86.6±8.7)h,P〈0.05]和住院时间[(7.83±2.23)d比(9.57±1.96)d,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分别为(30.22±3.22)千元和(34.60±32.12)千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4/30)比16.7%(5/30),P〉0.05]。术后第3和第7天,试验组患者CD3+、CD4+、NK细胞、CD4/CD8、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筋骨草总黄酮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自由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筋骨草总黄酮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改良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于造模第5周末检测尿蛋白,将尿蛋白阳性者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筋骨草总黄酮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于造模第6周起开始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和血清中SOD、MDA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筋骨草总黄酮组可显著降低尿蛋白[(38.91±10.62)mg/24hvs(18.28±8.07)mg/24h,P〈0.01],且可明显升高TP、SOD,降低BUN、Scr、TG、TC、MDA(P〈0.05或P〈0.01);形态学观察也显示筋骨草总黄酮组较模型组损害减轻[(0.196±0.035)vs(0.304±0.059),P〈0.01]。而筋骨草总黄酮组与雷公藤多苷组相比,可明显提高SOD活性[(0.379±0.042)U/mlvs(0.327±0.063)U/ml,P〈0.05],显著降低TC[(1.63±0.23)mmol/Lvs(1.95±0.37)mmol/L,P〈0.05]、MDA含量[(4.773±0.675)U/mlvs(6.526±2.727)U/ml,P〈0.05];且筋骨草总黄酮组ALT明显低于雷公藤多苷组[(57.60±8.09)U/Lvs(83.40±11.53)U/L,P〈0.01]。结论:筋骨草总黄酮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损伤等可能是其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外眦成形术在矫正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及外眦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下睑缘下移程度、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下移距离(0.98±0.21)mm、VAS评分(2.54±0.47)、HAMD评分(15.21±2.24)、HAMA评分(13.12±1.2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下移(84.78%)、躯体功能(87.21±13.32)、心理功能(79.42±10.47)、社会功能(81.46±11.21)、总体生活质量(95.24±14.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眦成形术可以有效减轻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的病情,达到良好的校正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3-12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43例,术后早期开始进食水和肠内营养制剂)和早期禁食组(45例,常规早期禁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及应激等指标。结果与早期禁食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缩短[(53.7±5.9) h比(64.5±5.8) h],排气时间提前[(57.5±8.2) h比(71.8±7.2) h],住院时间缩短[(6.9±1.4) d比(8.5±1.9) d],治疗费用减少[(41868±3168)元比(45950±3714)元](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8/43)比22.2%(10/45), 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3和第7天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早期禁食组,而静息能量消耗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早期禁食组(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符合人体生理性营养吸收途径,可改善术后营养状况,降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