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早期精准诊疗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以形态学为主的影像诊断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影像组学能深度挖掘影像提供的庞大数据信息,采用定量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基因遗传、细胞分子、组织形态等各层次HCC的表型,从而对HCC进行精准诊疗和无创监测;基因组学从分子及基因层面揭示HCC的发病机制;影像基因组学主要为HCC形态学特征和影像组学表型特征与基因组学的关联。就HCC的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生精障碍小鼠睾丸组织生精能力的体外发育与成熟方法。方法:8周龄BALB/c雄性小鼠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7只。对照组为正常同龄BALB/c雄性小鼠睾丸组织,实验组分别采用注射40 mg/kg白消安后第4周睾丸组织为SCOS组,第6周睾丸组织为重度H-S(H-S1)组,第8周睾丸组织为轻度H-S(H-S2)组。琼脂糖凝胶法体外培养3种生精障碍小鼠睾丸组织及对照组睾丸组织至第4周,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减数分裂过程中标记蛋白[减数分裂启动:维甲酸诱导蛋白8(STRA8);减数分裂中:联会复合蛋白3(SCP3);减数分裂后:转换蛋白1(TNP1)]的表达情况,判断体外培养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发育与成熟能力; TUNEL法检测培养前后生殖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培养前与对照组相比,睾丸组织损伤越严重其STRA8的表达越少(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培养4周后3个实验组中STRA8的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②培养前与对照组相比,SCOS组SCP3表达最少、H-S2表达最多(P0.05);培养4周后SCP3表达增加,但仍未达到对照组表达水平,且损伤越严重,表达越少;③培养4周后TNP1在对照组有阳性表达,H-S1、H-S2组可见个别阳性表达(P0.05),SCOS组无表达。④与培养前相比,培养4周后SCOS组凋亡增加,H-S组凋亡减少(P0.05)。结论:琼脂糖凝胶体外培养可以诱导生精障碍的BALB/c小鼠睾丸组织进行减数分裂,生精功能损伤较轻者的体外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灼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3年7月至2017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治疗尖锐湿疣的患者1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电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电灼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外洗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为10.8%,低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复发组CD3+细胞、CD4+细胞水平、CD4+/CD8+细胞比值较未复发组低,而CD8+细胞水平较未复发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CD3+水平、CD4+水平、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且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CD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灼结合中药内服外洗能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监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的复发预估及相应增强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方法:搜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22日收治的33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20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COVID-19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30例累及双肺,25例弥漫分布,33例均见磨玻璃密度影,15例合并纤维条索影,23例伴小叶间隔增厚,11例见支气管充气征,22例见胸膜肥厚,3例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合并淋巴结肿大,2例呈“白肺”。早期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肺外带胸膜下分布常见,以多发为主,进展期可引起网格样改变呈“铺路石”征,重症期病灶弥漫分布,甚至呈“白肺”,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结论:了解COVID-19的CT表现对早诊断、早治疗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一例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疑似失败病例的处理经过。患者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左侧Ⅲ度,右侧Ⅱ度)伴局部疼痛不适及精液质量严重异常,行腹腔镜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2个月自觉局部坠胀、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但双侧阴囊的迂曲较术前更加明显,疑似手术失败并再次入院。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后,发现患者无明确手术失败证据,选择对症治疗而避免再次手术。观察等待3个月后复诊,患者临床表现(鞘膜积液及坠胀感)减轻,实验室检查精液质量改善,超声检查乏氏动作后双侧精索静脉未见返流,双侧睾丸鞘膜未见明显积液,进一步确诊术后症状为术后暂时性侧枝循环建立不佳所致,而这种情况在同类手术中比较常见。综合本病例及文献报道,我们建议要严格掌握再手术的指证:明确的复发征象(与体位相关的精索静脉曲张及血液返流);患者的原始诉求(疼痛不适、精液质量异常)仍然存在且无改善。难以判断者,建议观察等待,以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手术。通常术后应观察3~6个月再进行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在改善精液质量、提高配偶自然怀孕率和缓解局部疼痛症状中的作用已为多数医生所认同。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然而,临床对手术后患者的管理还重视不够。本文系统介绍了对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患者的疗效判断和后续治疗选择,包括观察随诊、非手术治疗方法和再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艾滋病( 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会诊和复查的48例AIDS患者的病理活检与尸检材料进行临床、影像、解剖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48例AIDS患者中合并恶性肿瘤10例;其中儿童2例系母婴传播;成年人8例中经输血传播4例。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乳腺癌2例,卡波西肉瘤1例,肝母细胞瘤1例,食管癌1例,肾癌1例。结论:AIDS患者易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谱广泛,以淋巴瘤多见,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track-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观察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正常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对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2例常规MRI表现正常的AIDS患者(患者组)及2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检查,采用TBSS分析所有受试者脑白质DTI的各相关参数指标的改变,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MD)、组间轴向弥散(axial diffusivity,AD)值和径向弥散(radial diffusivity,RD)值,进一步提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的患者组的DTI参数值并与CD4+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多个脑区MD值升高,主要包括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前辐射冠、上辐射冠、后辐射冠、上纵束、左侧内囊前肢、外囊和扣带回(P<0.05,TFCE及FWE校正)。患者组多个脑区AD值升高,主要包括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前辐射冠、上辐射冠、后辐射冠、上纵束、内囊前肢、外囊和扣带回(P<0.05,TFCE及FWE校正)。左侧白质改变多于右侧,胼胝体及双侧前辐射冠是损伤范围较大的脑区。两组各脑区FA值和R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FCE及FWE校正)。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的MD值与患者CD4计数呈负相关(r=-0.435,P=0.043)。结论常规MRI表现正常的AIDS患者大脑多个区域白质微结构损伤,其病理特征可能是轴索异常改变,损伤区域主要涉及记忆、智能、认知控制等相关脑区。DTI和TBSS技术可以敏感地发现常规MRI表现正常的AIDS患者脑损伤白质微观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必净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睾丸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血必净低剂量组、血必净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均n=9);除对照组大鼠外,其它各组大鼠构建睾丸扭转复位模型,术后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0.5和2 mL·kg^-1·d^-1血必净及0.5 mL·kg^-1·d^-1地塞米松。用药第3、7和14天取各组大鼠左侧睾丸,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凋亡相关蛋白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血必净可显著减轻I/R大鼠睾丸损伤,显著升高I/R大鼠睾丸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ET-1和NO的含量,抑制I/R损伤组织中的氧化应激,介导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并显著升高I/R大鼠睾丸中p-PI3K、p-AKT、p-mTOR和p-S6K的蛋白水平,其作用效果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结论:血必净通过介导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减轻大鼠睾丸I/R损伤,且其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自2019年12月COVID-19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首次将疑似病例中具有肺部影像学特征者纳入临床诊断病例。肺部影像学检查主要是以胸部CT(尤其是HRCT)为主、X线胸片为辅。目前国内外影像专家对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形成影像诊断共识:胸部高分辨CT(HRCT),小于或等于1mm层厚,是当前筛查与诊断的主要手段。突出了胸部CT影像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循证诊断下的临床诊断指标中的重要角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的制定将进一步增进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诊断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掌握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及CT影像指标之间的互补关系,做出客观诊断。 本指南将由中国传染病放射学主任委员牵头组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委会、中华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感染影像专委会、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等专家团队共同制定。 推荐COVID-19首选和主要的成像技术是肺部HRCT(证据级别:Ⅱ,推荐强度:强)。根据病变范围与类型将CT表现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与转归期。胸部X线对检出早期病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低,容易漏诊,仅适应于基层医院,不推荐使用(重症患者推荐强度: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全文主要内容包含:影像学诊断标准、推荐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特征、新冠病毒性肺炎早期、进展期、重症期与转归期影像学特征、特殊人群的影像学表现、影像学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流程:流程图等几大方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影像同仁提供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及鉴别病例等丰富信息,以期达到早诊断、早控制、早治疗的目的,共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