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4个地区HIV感染者个人直接经济投入的差异。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哈密、伊犁、喀什4个地区240例HIV感染者家庭收入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各地区HIV感染者的门诊费用(诊疗费、交通费)、住院费用(住院费、交通费、食宿费、营养费)等存在的差异。结果乌鲁木齐与其他地区相比HIV门诊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比较高,且各项直接医疗费用与非直接医疗费用也较其他地区高。结论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业较为便利,医疗服务较为齐全,医疗服务投入较多。而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地区,其各种医疗服务较为匮乏,人民获得各种医疗服务较为困难,并且由于个人收入较低,居民受教育程度也较低,HIV感染者各项医疗投入也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3-2017年HIV合并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南京市2013-2017年在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报告的655例HIV合并梅毒感染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和样本来源。结果合并感染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的群体有:男性人群,19~40岁和61岁以上年龄组,未婚,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感染途径以同性性传播途径为主(69.9%),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为主(71.2%)。通过同性性传播合并梅毒的感染率显著大于通过异性性传播合并梅毒的感染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户籍、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及样本来源与合并梅毒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P=0.010)和婚姻状况(P=0.003)与合并梅毒感染相关。结论加大HIV合并梅毒感染检测力度和增加检测频率,加强实验室早期检测能力建设,以建立南京市HIV合并梅毒感染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全面开展核酸检测无偿献血人群HBV感染情况,探明目前筛查模式的适合性,有效保障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中心169808例无偿献血者使用“两遍ELISA检测+一遍核酸检测”的检测策略,将HBsAg和HBVDNA为阳性的献血者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民族、职业、献血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169808例献血者HBV总阳性率为0.393%,ELISA阳性率为0.359%,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034%。HBV感染者献血人群的特征为18~25岁、男性、中专及以下、汉族、其他、初次献血,HBV感染者的因素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献血方式有关,与民族无关。结论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BV阳性率有一定比例,使用“两遍ELISA检测+一遍核酸检测”模式可以降低因ELISA漏检而导致的输血后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吴积  王彬彬  于晨  谢浩  江龙海  覃健  刘军 《西部医学》2019,31(3):393-395
【摘要】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SIS)及SF36量表对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复诊的278例门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标准化总分为(6690±1277) 分,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有无稳定住所、HIV感染时间、感染途径的患者病耻感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维度与SI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有无稳定住所、感染时间、感染途径、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均与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相关。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与生活质量、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方面呈负相关,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新疆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HIV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174 78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HIV感染情况。方法分析5年HIV阳性率情况、构成情况及感染途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HIV抗体阳性者再次复检,同时为阳性者送确认试验。结果 174 784例患者,HIV阳性患者1 510例(0.86%),2006年与2007—2010年每年的HIV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和性传播为主。结论近年来HIV感染者在我区逐渐增多,应加强就医患者的HIV抗体检测,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及关怀,同时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和分析沈阳地区性病门诊梅毒患者HIV的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性病门诊2008年初诊确诊的梅毒患者,同时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HIV的初筛,如初筛阳性送到沈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应用蛋白印迹试验确证.结果 2008年该院性病门诊共有193例梅毒患者,其中合并有HIV感染者有8例,均为男性,占所有梅毒患者的4.1%,为二期和隐性梅毒惠者.梅毒患者中合并有HIV感染者占1年中本院性病门诊所确证的所有HIV感染患者的1/2,虽然梅毒和HIV感染是同时被确诊的,但不能明确感染的先后顺序.结论 梅毒患者中有较高的合并感染HIV的比率,对于一些性病患者进行常规的HIV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李毅  杨凤  赵川  王容  王文平  蒋远明 《四川医学》2018,39(9):1003-1007
目的探讨凉山州昭觉县地区影响HIV感染者抗病毒疗效的非治疗因素。方法依据我国指南对纳入的943例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CD4+T淋巴细胞的改善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抗病毒效果的非治疗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和依从性对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改善情况有显著影响。结论年龄、感染途径、婚姻状况和依从性是影响抗病毒效果的独立非治疗因素。而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医务人员提高患者抗病毒效果的主要可控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新疆北疆地区2360名1~15岁儿童包虫病感染情况,感染率为7.0%。描述感染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民族分布,平均感染年龄为11.2岁,简要分析感染与七种因素的关系,其中感染与养羊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青海省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截至2021年底青海省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现住址为青海省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利用χ2检验对不同年份、地区和人口学特征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的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 截至2021年底,累计报告现住址为青海省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共3 925例,死亡747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报告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份报告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8,P<0.01);西宁市报告病例最多2 333例,构成比为59.44%,其不同地区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报告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582.43,P<0.01);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以20~<50岁年龄组、汉族、农民和已婚有配偶为主,不同年龄、民族、职业和婚姻状况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报告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94、548.26、563.88、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2018―201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B、CRF01_AE、C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实现艾滋病精准防控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2018―2019年德宏州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分析新报告HIV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选择HIV感染者外周血样本中血浆量≥200μl的样本进行HIV pol基因扩增、测序、拼接、比对和分型,运用Mega 7.0、Gephi 0.10.1软件用于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2018―2019年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中,中国籍HIV感染者300例(占33.3%),缅甸籍HIV感染者600例(占66.7%),他们在年龄、婚姻、民族、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基因亚型、报告地、接触史上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缅甸籍HIV感染者通过注射毒品方式感染HIV的是中国籍HIV感染者的6.855(OR:6.855,95%CI:4.075~11.531)倍。此外,HIV B、CRF0...  相似文献   

11.
陈桂成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55-1356,1359
目的了解住院及门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2012年237735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结果。结果初筛阳性173例,确认阳性167例,符合率为96.53%,阳性率为0.07%。167例感染者中男117例,女50例,年龄0—80岁,男性感染者主要分布于31-50岁年龄段(68.37%);女性感染者主要分布于31~40岁和〉60岁之间(60.00%);科室分布:内科、外科、妇科、门诊抗-HIV阳性率分别为0.047%、0.093%、0.057%和0.071%;HIV感染者以性传播为主,已婚者占多数,文化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职业分布以无业、农民和经商者多。结论对全民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能有效降低HIV抗体阳性率,医务人员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使用质量好的试剂可提高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艾滋病流行趋势与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收集1993—2009年重庆市艾滋病疫情资料与哨点监测数据,描述性分析HIV感染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传播途径等的流行趋势,比较分析1999—2009年吸毒人群以及2006—2009年暗娼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重庆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7775例,近5年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例,2009年经异性和同性性接触传播分别占26.6%和38.5%,50岁及以上年龄组所占的比例由2001年前的1.9%上升至2009年的17.4%。哨点监测发现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由1999年的0.4%上升至2009年的6.4%,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由2006年的10.4%上升至2009年的19.0%,暗娼人群HIV感染率维持在0.5%以下。结论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显著升高,加强针对上述人群的防控工作与HIV感染者的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沈阳市和平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结果的信息,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在沈阳市和平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自愿咨询检测者的基本信息,分析其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求询原因与HIV感染率的关系。结果508名求询者中,18~39岁占87.4%;男女求询者性别比例为5:1,不安全的性行为是主要求询原因;检出HIV抗体阳性12份,阳性检出率为2.4%,其中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MSM)感染8人,占66.7%;HIV抗体检出率在不同文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阳地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以性传播途径为主,青壮年及男男性行为人群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应加强青壮年及男男性行为人群防控艾滋病的干预力度,以遏制艾滋病的播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海口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以及认知情况,为更好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海口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美沙酮门诊435例吸毒人员的静脉血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其进行HIV、HCV和TP感染的认知情况调查和分析。结果435例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率为0.46%,HCV抗体阳性率为55.89%,梅毒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6.90%;婚姻状况、学历间的HC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学历间的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V/TP合并感染率为5.06%;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23%。治疗过程中由于再吸毒导致的HCV和TP感染,分别占再吸毒总人数的66.67%和11.11%。吸毒人群对HIV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HCV和TP的认知相对较低。结论海口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以HCV的感染率和女性TP感染率较高,HCV/TP合并感染和复吸毒再感染现象严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加强HCV和TP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陈辉  李元春 《安徽医学》2015,36(11):1401-1404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及影响认知的因素,以指导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0例维吾尔族早发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维吾尔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相对较低,平均得分为(27.17±6.12)分,平均得分率为45.32%;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收入水平、报销方式、婚姻状况、家庭关心程度之间在疾病认知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维吾尔族早发冠心病患者认知情况的因素从大到小为:文化程度、报销方式、收入水平、家属关心、婚姻以及性别。结论对于低学历、低收入、公费、家庭关心程度低、女性的维吾尔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入院时即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从而较快、较好地提高新疆维吾尔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对此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预后、预后再次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替代关系,为门诊服务保障政策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中国东部某地区13个区县2007年至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度报表,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以区县为单位门诊次数、门诊费用和门诊报销金额对住院服务次数、住院费用和住院报销金额的影响。结果:门诊次数每增加1次,可以节约20元的住院费用;门诊报销金额每增加1万元,住院费用下降0.97万元;门诊费用每增加1万元,住院报销金额降低0.30万元;门诊服务并不增加住院次数。门诊对住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区县级医疗机构,对市及以上更高级医疗机构住院影响并不显著。结论:门诊服务对住院服务有一定的替代作用。疾病保障基金在分配门诊和住院的报销费用时,应当充分考虑门诊服务对住院服务的替代作用,适当地向门诊服务倾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住院及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简称HIV感染者/AIDS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合并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率情况,进一步了解HIV/AIDS合并HCM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进行HIV/AIDS体内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计数,采用聚合酶链-荧光法进行HIV/AIDS尿液中HCMV-DNA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HIV/AIDS不同来源、不同免疫状态下合并HCMV感染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817例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阳性率21.5%(147/817)。HIV/AIDS患者的年龄、性别在是否合并HCMV感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50个/μL、合并梅毒感染为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危险因素(P<0.001,OR=6.410,95%CI=4.141~9.922;P<0.05,OR=1.790,95%CI=1.206~2.657),门诊和住院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42,P<0.001)。以患者来源为分层因素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HCMV感染率分析,住院HIV/AIDS患者CD4+T细胞≤50个/μL时为合并HCMV危险因素(P<0.001,OR=4.796,95%CI=2.998~7.668);门诊HIV/AIDS患者,CD4+T细胞≤50个/μL时为HIV/AIDS患者合并HCMV危险因素(P<0.001,OR=18.468,95%CI=6.668~51.154)。结论 AIDS期患者应及时筛查有无巨细胞病毒合并感染, AIDS CD4+T细胞数≤50个/μL、合并梅毒感染为HIV/AIDS患者合并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门诊AIDS患者CD4+T细胞≤50个/μL其合并HCMV感染可能性为CD4+T细胞>50个/μL的18.468倍,应予以重视,尽早治疗,获得更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分别检测1 124例就诊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螺旋体、人乳头瘤病毒、白色念珠菌、淋病奈瑟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种病原体。结果混合感染率为36.0%(405/1 124)。共统计出16种混合感染模式。混合感染者主要集中于21~30岁年龄段,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人和个体职业者。混合感染者与非混合感染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及婚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与学历和性伴数相关(P=0.001)。结论在性病门诊中,STD混合感染率较高,混合感染模式多样,混合感染与低学历、多性伴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某院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成都市某院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上报HIV感染者资料,经过上级机构订正后获取可靠数据.结果感染者男性占82.11%,小学以下文化占44.74%,本市其他县占53.68%,非婚异性传播占79.47%.受血或术前检查方式发现感染者占33.68%,感染者已婚有配偶占57.89%,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占27.37%.不同年代不同性别(χ2=1.073,P=0.585)、不同归属地(χ2=2.618,P=0.622)、不同年龄组(χ2=4.375,P=0.358)、不同职业(χ2=0.868,P=0.929)、不同婚姻状态(χ2=190,P=0.535)、不同文化水平(χ2=3.076,P=0.545)、不同传播途径(χ2=1.614,P=0.806)、不同样本来源(χ2=9.815,P=0.133)等HIV感染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代HIV感染者有无性病史(χ2=92.97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3年至2015年新发现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未出现很大的变化,需要加大对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重点在非婚异性接触的人群及男男性行为人群,对已婚有配偶HIV感染者的对方应加强艾滋病预防相关教育及艾滋病初筛检测,对老年感染者应加大医疗救助与心理疏导,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