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等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应用基因芯片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改善DN大鼠肾功能的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45只,高脂喂养/链尿佐菌素(STZ)注射法制备DN模型,将DN成模大鼠40只随机分为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血栓通组[分别给予0.3、0.6、1.2 g/(kg·d)的血栓通粉末悬浊液]、DN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另外选用SD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12周。每月末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和体质量。3个月末测定大鼠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取大鼠肾脏组织进行Illumina基因芯片实验以期从整体基因角度揭示复方血栓通胶囊改善肾功能的机制。实时定量PCR实验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结果]复方血栓通胶囊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和血清尿素氮,升高尿肌酐(P0.05或P0.01)。基因芯片显示大剂量血栓通组较模型组有67个基因显著改变,其中34个上调,33个下调。实时定量PCR实验发现大剂量血栓通组胶原蛋白1型1(Col1a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b1)基因较模型组显著下调,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族C肽23(Cyp2c23)和Nephrin-1(Nphs1)显著上调。[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有效改善DN大鼠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涉及Bmp2-Tgfβ-Ctgf通路,Cyp2c23和足细胞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2.
益肾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6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益肾康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53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立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指标为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IL-6。结果:血糖: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有所下降,西药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疗后血糖较疗前明显升高;尿微量白蛋白、血清IL-6: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治疗组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复方通过控制血糖、降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血清IL-6水平等作用而具有保护肾脏,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作用,且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按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组方的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按53 mg/kg剂量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药复方)、西药组(瑞泰)、模型组和正常组.观察血糖、肾重/体重、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及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的改变.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程度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中药复方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的水平,具有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化鹏  王钰 《天津中医药》2007,24(4):294-29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金水宝胶囊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6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35例,开搏通组33例。测定患者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联合用药组降低UAE,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开搏通组的60.6%,P<0.05。联合用药组的CCr明显低于开搏通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金水宝胶囊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的肾脏及足细胞相关蛋白α-actinin-4的表达,表明"榛花消肾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DM模型组、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给予榛花消肾安胶囊,西药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检测空腹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足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4的表达;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α-actinin-4 m RNA表达。[结果]中药干预之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尿量较DM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中药各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大鼠血糖均明显低于DM模型组(P0.01);中药各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α-actinin-4及m RNA含量均低于DM模型组(P0.01)。[结论]榛花消肾安胶囊能够降低实验性DM大鼠血糖、Scr、BUN,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而改善肾功能;能够抑制实验性DM大鼠早期肾脏体积增大,而抑制α-actinin-4蛋白表达及其m 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黄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米普利组及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治疗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尿素氮、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IGF ̄1表达情况?结果:三黄益肾胶囊可减轻DN大鼠肾脏病理损伤?降低血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抑制肾组织中IGF ̄1蛋白、基因的表达?结论:三黄益肾胶囊能够降低IGF ̄1在肾脏的表达水平?提示可能为DN有益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肾康汤加黄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糖肾康汤口服,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糖肾康汤加黄柏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血肌酐明显降低(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康汤加黄柏能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ACR,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益肾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53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立中药组、西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TNF-α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给药后血糖有所下降,西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药后血糖较给药前明显升高;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TNF-α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复方通过控制血糖、降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血清TNF-α水平,从而发挥其保护肾脏、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菩人丹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菩人丹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观察菩人丹胶囊对其空腹血糖、肾功能 (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 )、肾重与体重比值的影响。结果 :菩人丹胶囊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 ,治疗组各组较模型组均下降 ( P <0 .0 1) ,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 P <0 .0 1) ;治疗后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P <0 .0 1)。结论 :菩人丹胶囊可以降低实验性高血糖 ,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水平 ,能够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菩人丹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菩人丹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观察菩人丹胶囊对其空腹血糖、肾功能 (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 )、肾重与体重比值的影响。结果 :菩人丹胶囊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 ,治疗组各组较模型组均下降 ( P<0 .0 1 ) ,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 .0 1 ) ;治疗后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P<0 .0 1 )。结论 :菩人丹胶囊可以降低实验性高血糖 ,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水平 ,能够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芪芎健肾颗粒对IgA肾病(IgAN)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观察芪芎健肾颗粒对大鼠尿红细胞(URBC)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芪芎健肾颗粒高剂量组(芪高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有效降低URBC计数、24 h Upr、SCr、BUN(P<0.05),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减少肾小球系膜区IgA的沉积。其中,芪高组在降低24 h Upr、SCr及改善肾脏病理损害方面疗效优于肾炎康复片组(对照组)(P<0.05),但在降低URBC计数、BUN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芎健肾颗粒能有效降低IgAN血尿、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并有延缓肾小球病理进展的作用,是防治IgAN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拟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肾脏功能、形态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及补中益气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56 d后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形态,以免疫组化检测VEGF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旋甲状腺素(L-T4)组及模型组血清BUN均增高(P<0.05),SCr也均增高(P<0.05)。2)肾脏VEGF光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均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只有补中益气汤组光密度明显升高(P<0.01)。3)PAS染色比较:处理21 d时,模型组呈轻度系膜增生,用药56 d后模型组有中度增生,有部分毛细血管扩张,两用药组以补中益气组增生最轻,L-T4组增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仍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促进VEGF分泌,VEGF升高对甲减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衰1号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损伤敏感蛋白肾损伤因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颗粒阳性药组、肾衰1号高剂量组和肾衰1号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双侧肾结扎复灌,造成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连续给药1d、3d、7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KIM-1和NGAL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BUN和SCr和肾组织中KIM-1和NGAL水平明显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1号高低剂量组BUN、SCr均有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1),NGAL蛋白表达有明显下降(P0.01)。HE病理染色显示肾衰1号能够减少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组织出血及炎性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其中以肾衰1号高剂量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肾衰1号通过降低KIM-1和NGAL的表达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芦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ip四氧嘧啶70 mg·kg-1,连续3次,每天1次,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芦丁低、高剂量组(100,200 mg·kg-1)及厄贝沙坦组(20 mg·kg-1),另设正常组。造模后各组大鼠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含量,并计算肾指数。分别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SCr,BUN,24 h尿蛋白及肾指数明显增加(P0.01),且肾组织损伤严重,肾小球萎缩,囊腔增大,肾间质区可见大量清晰的蓝色胶原纤维增生,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足突增宽、融合甚至消失。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芦丁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FBG,SCr,BUN,24 h尿蛋白及肾指数值(P0.05,P0.01),且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芦丁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并可减轻肾组织病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肾降浊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5/6肾切除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对大鼠的尿蛋白变化、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浆心钠素(ANP)、醛固酮(ALD)、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钙磷代谢情况、血红蛋白、血清T3、T4、血压等进行了观察。[结果]扶肾降浊法能明显降低尿蛋白定量(P<0.01),降低肌酐、尿素氮水平(P<0.01),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浆ANP、ALD水平,降低血脂(P<0.01),改善CRF大鼠低蛋白血症(P<0.01),调节钙磷代谢失调(P<0.01),纠正CRF大鼠贫血状况(P<0.05),降低血清T3、T4水平(P<0.01),降低血压(P<0.01)。[结论]扶肾降浊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肾康宁胶囊治疗早期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或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予新肾康宁胶囊,4粒/次,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的改善、mAlb、Cys-C指标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新肾康宁胶囊能够改善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mAlb、及Cys-C指标,可能与改善肾脏缺血、缺氧状态有关,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延缓高血压肾病。  相似文献   

17.
周博  袁卓  冯辉 《天津中医药》2018,35(4):264-266
[目的]比较调神益肾针刺法与常规西药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益肾针刺组、西药组,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神益肾针刺组较西药组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调神益肾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6.7%。[结论]调神益肾针刺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安全有效,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8.
何媛 《天津中医药》2019,36(9):873-875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与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贝那普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6个月。在治疗的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预防感染、饮食控制、适宜运动等。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肌酐(SCr)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水平,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ACR、SCr和eGFR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值得临床上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年龄、生理病理性因素对弦脉脉图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年龄、生理病理性因素对弦脉脉图的影响。[方法]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研制的TD-Ⅲ型智能脉象信息检测仪器,临床采集200例不同类型弦脉,同时进行脉图描记,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因素对取脉压力、主波高度(h1)、升支角∠α3组参数值影响较大,生理病理性因素对取脉压力、脉搏波图起始点到主波峰点的时值(t1)、h1、脉搏波图起始点到降中峡之间的时值(t4)、升支角∠α5组参数值影响较大。[结论]年龄、生理病理性因素对弦脉脉图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