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2010年锡林郭勒盟手足口可疑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疑似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143份,分别使用CA16和EV71型特异引物进行RT-PCR检测。结果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44.05%,CA16阳性率为9.09%,EV71阳性率为14.68%。结论 RT-PCR方法可用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检测、EV71和CA16分型以及接触者的排查,有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隔离,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当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手足口病进行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河池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明确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手足口病的诊治、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4-10月份14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203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同时检测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结果 140例病例中EV核酸阳性107例,阳性率76.43%,其中EV71阳性率47.86%(67/140),CA16阳性率10.00%(14/14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8.57%(26/140)。重症病例72例,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EV71病毒50例,其他肠道病毒12例。结论①2010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②实时荧光PCR法检测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方法简便,速度快,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13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分析。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505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的标本,再分别使用Cox A 16和EV71型的特异引物进行分类检测。结果标本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95.05%(408/505),Cox A 16阳性率为31.09%(157/505),EV71阳性率为27.92%(141/50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36.24%(183/505),Cox A 16的阳性率高于EV71。发病年龄多为1-6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2013年度泰安市的手足口病疫情以EV71和Cox A 16并发为主,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8~2013年韶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探讨病原变化对疫情的影响。方法采集全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重症及死亡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的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病例标本总检出率为39.06%,EV71阳性率为30.91%,CA16阳性率为39.64%,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9.45%,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存在混合感染及在不同年份所占比例存在差异。结论韶关市的手足口病病原复杂,EV71、CA16交替流行,对疫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带来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桂林市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的病原体检测结果,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收集的1230份粪便和肛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EV-U)、EV71、COXA16型的特异引物扩增检测.结果1230份标本中检出EV-U阳性734份,阳性率为59.67%,EV71 阳性495份,阳性率为40.24%,COXA16阳性33份,阳性率为2.6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06份,阳性率16.75%.结论 桂林市2010年流行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EV71血清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5年6月开封市1所幼儿园发生的1起由CA6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病毒型别快速鉴定。方法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总肠道病毒、CA16、EV71和CA6检测,并采用半巢式PC 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VP1序列扩增,对目的条带测序鉴定肠道病毒型别。结果 24例病例24份标本中22份标本检出总肠道病毒阳性,36名密切接触者36份标本中有10人10份标本检出阳性,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91.67%和27.78%,其中分别有22例病例和6名密切接触者CA6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1.67%和16.67%,所有标本CA16和EV71检测阴性。6例病例和3名密切接触者的9份标本半巢式PCR扩增阳性,测序结果显示VP1序列均为CA6。结论开封市此次发生在幼儿园的1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由肠道病毒CA6型引起;荧光定量PCR与半巢式PCR扩增肠道病毒VP1序列能快速准确的鉴定CA6型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唐山市手足口病病原体分布特征、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比对不同类型临床标本检出率,为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唐山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肛拭子及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 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Pan-enterovirus,PE)核酸检测及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 286例被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859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66.80%(859/1 286)。病原体构成以EV 71病毒感染率最高,占37.37%。肛拭子标本检出率明显高于咽拭子标本检出率,低龄、北部地区和EV 71均为手足口病并发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感染EV 71引发重症是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6.3倍和2.9倍。结论 2009-2011年引起唐山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V 71,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流行病学调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该病流行特征,同时评估从不同部位采集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疱疹液标本,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对总肠道病毒阳性的标本,进行EV71和CA16分型,检测结果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在652份监测病例样品中,总肠道病毒阳性样品446份,其中EV71阳性199份,占44.52%;CA16阳性176份,占39.37%;其它型肠道病毒阳性71份,占15.97%。在103份重症病例样品中,总肠道病毒阳性91份,其中EV71阳性77份,占84.62%,CA16阳性3份,占3.29%,其它型肠道病毒阳性10份,占10.10%。结论:湘潭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原以EV71型和CA16型交替流行;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疱疹液,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13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西安地区网络报告的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获得临床标本,分析其肠道病毒血清型别。结果:2013年西安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16964例,男女比例为1.46∶1,年龄以13岁为主,以本地区散居儿童居多;对临床诊断普通病例1200份标本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6型(CA6)阳性率为51.12%,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阳性率为22.1%,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为11.2%,柯萨奇病毒A10型(CA10)阳性率为4.4%,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1.2%;采集到的460例重症、危重和死亡病例标本检测结果显示:EV71占49.1%,CA6占24.1%。结论:西安地区2013年手足口病以13岁为主,以本地区散居儿童居多;对临床诊断普通病例1200份标本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6型(CA6)阳性率为51.12%,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阳性率为22.1%,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为11.2%,柯萨奇病毒A10型(CA10)阳性率为4.4%,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1.2%;采集到的460例重症、危重和死亡病例标本检测结果显示:EV71占49.1%,CA6占24.1%。结论:西安地区2013年手足口病以13岁散居男童为主;普通病例病原以CA6为主,而引起重症、危重和死亡病例的病原仍以EV7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4年至2016年金华市中心医院的住院患儿的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行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对791例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以及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核酸检测分析。结果共检出肠道病毒EV71阳性占28.19%,CA16阳性占15.80%,通用肠道病毒阳性占56.01%。2014年至2016年通用肠道病毒为主要优势病原体,其中2014年的EV71型构成比例高于2015和2016年,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7月为其发病高峰期。病例多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且EV71为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结论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在5-7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防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9-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病原学分类情况。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咽拭子及肛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结果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每年有1个高峰和1个次高峰。第1个高峰4~8月的病原体为CoxA16、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同时存在,次高峰为11月~次年1月,病原体主要为CoxA16。结论 CoxA16、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广州市近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安康市2010—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安康市报告的所有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样品采集,用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2010—2012年安康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9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4.72/10万,其中重症病例52例,死亡1例。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和11~12月,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占78.85%),居住地为农村的40例(76.92%);从发病到初次就诊平均时间0.54d,从发病到诊断为重症2.86d;初次就诊者32例未诊断出手足口病,村(个体)诊所和乡镇(社区)医院占81.26%;临床表现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实验室EV71检测率为42.31%,其他肠道病毒检测率为9.62%,CoxA16检测率为1.92%。结论加强基层培训、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加强疾病的监测、做好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工作是防治重症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2年贵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179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179份,CA16阳性151份,占4.75%;EV71型331份,占10.41%;CA16和EV71混合感染7份,占0.22%;其他型肠道病毒897份,占28.22%。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7月及10~1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其中0~3岁发病最高;男性患儿多于女性。结论2012年贵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以其他型肠道病毒和EV7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2009—2016年上海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哨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闵行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探讨手足口病在本地区的病原学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咽拭、粪便、肛拭标本,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cho viruses,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 16,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并分析病原体分布特征。结果  共收集到手足口病病例3 744例,病原学检测发现3 176例肠道病毒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高达84.83%。其中EV71和CVA16分别占64.45%和15.77%,其次是CVA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9.23%和8.78%,CVA10检出率仅0.76%,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优势毒株呈现动态变化;2009年以EV71和CVA16共同流行为主;2010—2011年以EV71流行为主;2012年呈现EV71和CVA16共同流行趋势,以EV71为主;2013年以EV71和其他EV共同流行为主;2014年之后CVA6逐渐增多,至2015和2016年主要以CVA6流行为主;特别是2016年,CVA6所占比例范围高达40.55%。CVA10呈零星散发趋势,占比极低。病例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68∶1),主要发病年龄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病例集中在1~3岁低幼年龄组,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其次是9~11月。结论  手足口病主要发病季节呈现夏季和秋冬季的双峰流行模式;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优势毒株呈现动态变化,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非流行期在园儿童EV71和CoxA16携带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对三家幼儿园176名5岁以下儿童采集咽拭子样,并进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 176名在园儿童有4人CoxA16阳性,阳性率为2.3%,2人EV71阳性,阳性率为1.1%。结论深圳某地非流行期在园儿童CoxA16和EV71携带率分别是2.3%和1.1%,且年龄、性别、户籍、幼儿园等级、病原体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并表达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其抗原相关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
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经8mol/L尿素洗涤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
用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免疫兔血清及肠道病毒71型病毒免疫兔血清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及ELISA分析其抗原
相关性及交叉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pQE30a/VP1~VP4并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VP1~VP4高效表达并纯化成
功,经Western blotting及ELISA证实重组蛋白VP1~VP4可以被CVA16免疫兔血清特异识别,部分与肠道病毒71型免疫血清存
在交叉反应。结论在大肠杆菌M15中高效表达出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经纯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抗原反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肠道病毒71 型(EV71)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2015 年12 月67 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例资料,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对患儿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儿发生感染的部位、细菌种类、药敏实验结果,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对人肠道病毒普通型(EV)、EV71、柯萨奇病毒A16 型(A16)进行检测。结果67 例EV71 型重症HFMD 患儿以单一感染最多,占50.7%(34 例);EV71 型的混合感染占49.3%(33 例)。继发感染最常见部位是下呼吸道(26.5%)。临床分离病原体46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 株(23.9%),革兰阴性菌35 株(76.1%)。对病原体进行药敏实验,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普遍对G-性菌敏感,头孢唑林钠、哌拉西林、万古霉素普遍对G+性菌敏感。EV71 型重症HFMD以3 岁内的男性患儿多见,5 岁以上儿童发病率较低,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期,患儿临床症状以高热、皮疹、嗜睡、易惊、肢体抖动、病理征阳性为主,常伴有胸片、头颅CT 异常,实验检查结果显示心肌酶谱、肝功能、白细胞、血糖升高、体液免疫及降钙素原等异常;3 岁以下的男性患儿、农村住宿条件差、不良卫生习惯、对该疾病不了解未采取预防措施的监护人的散居儿童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EV71 为其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结论四川部分地区重症HFMD患儿主要由EV71 及其混合型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了解EV71型HFMD重症临床特征,掌握本地区EV71 型重症HFMD的高危因素对于HFM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玉溪市2010年1~12月手足口病流行时期该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了解导致流行的肠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RT-PCR)方法,对238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RNA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73份标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0.67%.其中41例患儿为CoxA16阳性,32例患儿EV71阳性.结论 所检测2010年玉溪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以CoxA16感染和EV71为主,CoxA16和EV71感染患儿的表现相似,临床难以鉴别,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普通病例以CoxA16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引起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确定其型别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标本,用Real-time RT-PCR、巢式RT-PCR方法对其部分VP1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确定其病原谱构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收集2 067例疑似手足口病病例标本,其中实验室确诊肠道病毒阳性1 113份,包括EV71、CoxA16、CoxA6、CoxA10、CoxA9、HEV96、埃可病毒和柯萨奇B组等15种肠道病毒,其中EV71、CoxA16和CoxA6是主要病原体,分别占32.6%、39.2%和18.5%;死亡病例3例,全部由EV71引起;重症病例9例,6例由EV71引起,3例由CoxA6引起。VP1基因构建进化树分型发现,广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体属于HEV-A(97.2%)、HEV-B(2.5%)、HEV-C(0.3%)3个型别,未发现HEV-D型毒株。结论广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主要由HEV-A型的EV71、CoxA16和CoxA6病毒引起,同时还存在HEV-B型和HEV-C型的CoxA9、EC、CoxB、CoxA24多种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