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临床分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 PD 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各55例,两组均测定空腹静脉血 HCY 值;PD 组按 Hoehn-Yahr(H-Y)分期标准进行分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测定认知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D 组患者血清 HCY 水平为(13.23±4.6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属高 HCY 血症;PD 组患者不同 H-Y 分期之间的血清 HCY 水平比较无等级相关性(rs =0.064, P >0.05);PD 组患者中认知障碍组与无认知障碍组及健康对照组间的血清 HCY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 组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 MoCA 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高 HCY 是 PD 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但不能用来评定疾病严重程度,MoCA 可较好地判定 PD 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易莉芬 《中外医疗》2014,(12):132-133
目的:探讨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清钙水平(2.46±0.39)m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1.99±0.37)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磷、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治疗组(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改善肾性骨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梁若冰  雷晶  张小宁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65-1169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PD)患者的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并探讨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108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108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并检测其血清Aβ1-42水平。以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及Hoehn-Yahr(H-Y)分级判断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析血清Aβ1-42水平与病情的相关关系。结果 两组血清Aβ1-4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性别分层,两组男性受试者的血清Aβ1-4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女性受试者的血清Aβ1-4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分层,两组≤60岁受试者的血清Aβ1-4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0岁受试者的血清Aβ1-4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民族分层,两组汉族受试者的血清Aβ1-4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维吾尔族受试者的血清Aβ1-4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和中晚期患者的血清Aβ1-4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β1-42水平与PD患者病程无相关性(rs=0.06,P>0.05);与UPDRS第Ⅰ部分评分(rs=-0.11,P>0.05)、第Ⅱ部分评分(rs=-0.09,P>0.05)、第Ⅲ部分评分(rs=0.10,P>0.05)无相关性;与H-Y分级呈负相关(rs=-0.25,P<0.05)。结论 PD患者血清Aβ1-42水平较低,血清Aβ1-42水平可能为PD临床诊断中的新型生物学指标,但尚不能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闫海清  张平  李晶  李燕  岳学静  秦晓涵 《西部医学》2014,(6):695-697,700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疗效及其对血清CRP、尿酸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老年ACI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ACI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尿酸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6.86±4.5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和尿酸水平分别为(10.78±5.34)mg/L和(150.34±85.87)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4±6.48) mg/L和(279.34±110.45)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稠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01±0.31)mPa·s及(51.68±10.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0.32)mPa·s及(60.23±11.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水平检测意义.方法 共纳入85例诊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脑梗死患者,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9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PN水平.结果 病例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斑块形成例数亦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CRP水平(7.4±2.5)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6±2.5) mmol/L,而APN水平(3.1±1.1)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5±1.2) mmol/L,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N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对血清APN的检测有助于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变化的差异.方法 对首次发病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50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于入院第2天、治疗后第12周检测血清ChE水平,并与7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健康对照组平均血清ChE水平分别为(9 061.06±2 284.88)、(6 114.35±1 949.44)、(8 286.75±1 744.95)U/L,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组间血清Ch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h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抑郁症患者血清ChE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hE水平为(7 998.34±2 099.31)U/L,较治疗前下降;抑郁症组血清ChE水平为(7 427.37±1 826.13)U/L,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后PANSS量表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hE水平明显升高,抑郁症患者明显降低,经治疗后两组血清ChE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钙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103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并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B级组、C级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清钙水平1.97±0.20mmol/L,与对照组2.41±0.18m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A级组、B级组、C级组的血清钙水平分别为1.99±0.21mmol/L、1.91±0.18mmol/L、1.82±0.19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肝硬化组低血钙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严重的钙代谢紊乱,低血钙程度随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加重,但其临床症状不典型.  相似文献   

8.
郑专  支飞琼 《浙江医学》2016,38(20):1683-1684,169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与56例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人群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用邻甲酚酞络合酮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总钙。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25-(OH)D和总钙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组中,25-(OH)D正常和缺乏者的FT4和TS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维生素D和总钙水平较低,需及时检测并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9.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0例老年肺炎患者依据Fine危险分层分为重症肺炎组(12例)和普通肺炎组(18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肺炎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为(1.06±0.19)mg/L,普通肺炎组为(0.88±0.16)mg/L,对照组为(0.35±0.18)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能与老年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魏伟  谢祥成  费晓  王鸣 《浙江医学》2020,42(7):694-696
目的探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对低甲状旁腺素(PTH)腹膜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低PTH且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所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31例,为低钙腹膜透析液(LCD)组;1.50mmol/L25例,为标准钙腹膜透析液(SCD)组。连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初次、二次(3个月后)、三次(6个月后)腹膜透析时血清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相关指标(血钙、磷、PTH水平)。结果在初次评估时,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二、三次评估时,SCD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及PTH水平低于LCD组(均P<0.05),钙、磷水平高于LCD组(均P<0.05)。组内比较发现,随着腹膜透析时间延长,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均明显升高(均P<0.05);LCD组磷水平有所下降(P<0.05),PTH水平升高(P<0.05);SCD组钙水平升高(P<0.05),而磷、PT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低PTH腹膜透析患者使用LCD,能有效改善高血磷和低转运骨代谢状态,且不增加低血钙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因子-1 (TIMP-1)值对于肝硬化进程的影响.方法 分析台州恩泽医疗集团路桥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代偿组)及30例失代偿期患者(失代偿组)的临床资料,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BAS-ELISA法测定MMP-3的血清含量,同时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TIMP-3的浓度;计算TIMP-1/MMP-3的比值.对比两组患者的MMP-3、TIMP-1的临床指标的异同.结果 ①代偿组患者血清MMP-3水平[(20.32±3.10) 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MMP-3水平[(17.45±2.3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代偿组患者血清TIMP-1水平[(1.72±0.40)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9±0.3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组TIMP-1/MMP-3值为(0.088±0.010),比正常对照组TIMP-1/MMP-3值(0.086±0.010)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失代偿组患者血清MMP-3水平[(22.73±5.20)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45±2.3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组患者血清TIMP-1水平[(2.24±0.30)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9±0.3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组患者TIMP-1/MMP-3值为(0.103±0.02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86±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失代偿组患者血清中MMP-3水平显著高于代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组患者血清TIMP-1水平显著高于代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组患者TIMP-1/MMP-3值显著高于代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MMP-3以及TIMP-1皆显著升高,TIMP-1/MMP-3比值有升高趋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MMP-3以及TIMP-1皆显著升高,TIMP-1/MMP-3比值显著升高.MMP-3/TIMP-1的比值与TIMP-1的表达与肝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清松弛素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及绝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POP患者39例(POP组),另设盆底功能正常的39名妇女为对照组;分析POP与血清松弛索水平的关系以及绝经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POP组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406.7±311.2)ng/L,对照组为(199.4±208.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妇女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172.0±197.5) ng/L,未绝经妇女为(587.5±716.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OP组中已绝经患者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226.2±178.8) ng/L,对照组中已绝经妇女(108.4±98.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OP组中未绝经患者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 1870.2±264.4)ng/L,对照组中未绝经妇女为(373.7±370.4)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血清松弛索水平升高可能是妇女发生POP的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长期在我院定期输血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血清钙、磷及PTH水平测定,并与正常儿童对照.同时观察患儿PTH与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钙水平较正常对照儿童显著降低[(2.25±0.13)mmol/L vs(2.38±0.04)mmol/L,P<0.05],血清磷和P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儿血清PTH轻度增高,另46例正常.相关分析显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PTH水平与血清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7,P<0.05),与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5),血清钙与骨碱性磷酸酶呈显著负相关(r=-0.422,P<0.01).结论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甲状旁腺功能基本正常,部分患儿血清PTH轻度增高可能与血钙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陈彬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2):1441-1445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3月在宁波市第七医院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合并SHPT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掷硬币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B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后第3、6、9、12个月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KP)、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氮清除分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计算并比较其生存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血磷、iPTH、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与透析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血磷、iPTH、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后第3、6、9、12个月血磷、iPTH、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iPTH、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不同时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T/V、URR与透析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A组生存率为90.0%(18/20),B组生存率为75.0%(15/2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P=0.4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钙与iPTH呈正相关(r=0.926,P=0.03),血磷、骨型碱性磷酸酶与iPTH均呈负相关(r=-1.802、-0.83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钙、血磷、骨型碱性磷酸酶是iPTH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降低尿毒症合并SHPT患者的iPTH水平并改善其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减和胃方,对照组患者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其临床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比值(pepsinogen Ⅰ/Ⅱ ratio,PGR)、胃泌素17(gastrin 17,G17)水平、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饱胀、纳差、疲乏、气短懒言、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GⅠ、PGR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方能有效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理及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将患者组按照是否有暴力史及MOA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的评分进行区分,有明显攻击行为的患者组为研究组,无明显攻击行为的患者组为对照组,总共80例刚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液中的TT3、TT4(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探讨两组的MOAS分、PANSS因子分的数据并与TT3、TT4的血清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1.61±0.38)nmol/L的数据,研究组TT3(2.21±0.25)nmol/L的数据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TT3与认知因子分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TT4方面,对照组(91.05±9.93)nmol/L与研究组TT4(79.06±10.02)nmol/L相比也是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研究组的TT4水平分析发现,与MOAS的言语攻击因子分也呈现相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财物攻击因子分也是呈一定的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数据对比发现,对照组TT3与PANSS的焦虑抑郁因子分却是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TT4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化学修饰酶法分别测定79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及68例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结直肠腺瘤组、远侧结肠腺瘤组的血清TG水平分别为(1.70±1.08)mmol/L、(1.91±1.20)mmol/L,均高于对照组及近侧结肠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侧结肠腺瘤组的血清HDL-C水平为(1.16±0.27)mmol/L,低于近侧结直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结直肠腺瘤组的血清TG水平为(1.84±1.17)m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1.41±0.8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TC、LDL-C水平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腺瘤患者TG水平较高,尤其是远侧结肠及男性患者;HDL-C水平较高者结肠腺瘤的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可舒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7.44%,而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仅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62%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4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T-1(47.5±12.3)ng/L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ET-1(57.1±9.1)n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水平(43.1±6.3)μmoL/L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NO水平(34.2±7.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可舒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85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1例);依据冠脉数量将107例分为一支组(29例)、二支组(37例)、三支及三支以上组(41例).对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进行测定,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UA组和AMI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6.12±5.49)、(21.01±6.52) 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0.89±3.91) μ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一支组、二支组和三支及三支以上组患者Hcy水平分别为(13.18±4.92)、(16.04±3.21)、(21.86±4.93) 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51,P=0.003),其中二支组和三支及三支以上组高于一支组,三支及三支以上组高于二支组,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的Hcy水平高于正常人群,且和患者冠脉的支数有关,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Hcy水平来对ACS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P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并根据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LP及FPS水平的差异。结果:MODS组与非MODS组患者入院24h和入院第3天血清ALP及FP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24h和入院第3天血清ALP及FPS水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血清ALP及FPS水平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