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胺碘酮与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张佩生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指临床上经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4~6周效果不佳的室性心律失常。我们联合应用胺碘酮与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60例,总有效率90%,比单纯应用胺碘酮50%或单纯应用硫酸镁20%的疗...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和硫酸镁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清艳  张煜 《吉林医学》2007,28(3):410-411,414
室性心律失常被认为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常见,是指经2~3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恶化,除外电解质紊乱与药物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除积极的病因治疗,诱因处理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口服胺碘酮与静点硫酸镁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较好,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异搏定为钙通道阻滞剂,属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各种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某些类型的室速亦有一定治疗作用。近年来少数作者发现个别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应用异搏定常可出现奇效。其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我院最近应用异搏定治疗1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后出现的顽固性室性早搏二联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连素治疗70律失常50例周道华(马鞍山钢铁总公司医院内科243000)黄连素是一种老药,临床上把它作为治疗肠道感染的常用药物。黄伟民等报道应用黄连素治疗3例顽固性短阵性室性阵速获得成功,其后继续以黄连素治疗对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采用心律平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律失常48例,各型早搏40例,心动过速4例,室性并行心律4例。经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改用心律平治疗,有效率达%.8%,认为该药作用高效、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独特的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有报道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取得良好效果。我院对12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2例均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碘酮(乙胺碘呋酮)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各种心律失常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治疗的首选药物.我院心内科于2000年1月~2005年1月应用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9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病人,现将临床用药及观察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常见。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成年人发生率明显增高。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易致室颤而猝死,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效果差的情况下,本文采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3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治疗期间对其复律后的窦性维持及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人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6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口服参松养心胶囊,1次4粒,1天3次,疗程4周,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观察其对患者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及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68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明显减少或消失,疗效较好,治疗前后窦性频率、P-R间期、QRS问期、QTc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人顽固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小国 《中外医疗》2013,32(10):104-104,10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从该院收治入院的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情况、室性早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硫酸镁联合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有效控制室性早搏和心动过缓的发作次数,并且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相较单独使用胺碘酮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这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5~7d后每日口服0.1~0.2g维持,观察1个月。结果:2周有效率为84.6%,一个月有效率为86.5%。治疗2周后,QT间期明显延长,但QT离散度(QTd)反而减小(分别为44.33±12.56,30.85±18.05,P<0.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作为恶性心律失常二级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剂量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应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和对照组26例(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5%,死亡率为7.7%,对照组总有效率65.4%,死亡率为23.1%。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胺碘酮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工作情况及疗效.方法 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接受ICD治疗者35例,应用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存储记录的资料共计49例次进行分析,总结随访资料以评价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结果 35例植入ICD的患者随访平均(33±19)个月,ICD记录室速596阵,抗心动过速(ATP)治疗成功478阵(成功率80.2%);高能量除颤(DF)终止25次室颤均获成功;5例误放电18次;4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电风暴;1例术后1月因顽固性心力衰竭死亡.结论 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发生误放电、心律失常电风暴及精神症状,植入后应定期随访,及时调整参数,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给予心理辅导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观察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及安全性。②方法 选择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58例,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3~5 mg/kg,随后静脉泵入维持量1.0~1.5 mg/min,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 200 mg/d,以后依病情逐渐减量至口服胺碘酮200 mg/d。初次负荷量心律失常控制无效者,可每隔30 min追加负荷量150 mg。③结果 第1 个24 h胺碘酮静脉用量(1 583.4±216.4)mg,口服用量(803±175)mg,总量为(2 505.0±304.2)mg,心律失常有效控制率为86.21%。不良反应:血压下降4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静脉炎2例,未停药对症处理后好转。④结论 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我科应用钾、钱治疗24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尤其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更明显.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钾镁显示了它特有的临床价值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科应用钾、镁治疗24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尤其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更明显.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钾镁显示了它特有的临床价值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32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发现对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应给予阿托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胺碘酮,对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益采用电复律,对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患者用硫酸镁.结果 32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是显著而确切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心律平治疗小儿顽固性性心律失常48例,各型早搏40例,心动过速4例,室性并行心律4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3月在我院住院患者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室性心动过速8例,这些病人都是反复静脉注射2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而选择静注倍他乐克。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和5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直接选用倍他乐克注射液,其他患者先选择电复律虽能终止,但仍反复发作之后选择倍他乐克注射液,用药期间一直行心电血压监测。结果: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后,所有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未再发作。结论:如掌握好适应证、液体入量和注射速度,倍他乐克注射液对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49例射频消融治疗和长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叶民  董侃  陶谦民  连苗军 《浙江医学》2006,28(11):906-907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可有心悸、胸闷等不适,见于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预后较好,对这类患者多数学者不主张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化治疗,但对有明显临床症状,患者精神压力大,影响生活、工作及学习,且应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文献报道此方法安全、有效。我们对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经临床随访证实,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