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低浓度2-巯基乙醇作为裂解剂,配合高热变性处理血清等标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模板,将裂解上清直接逆转录,使HCVRNA转变为cDNA,再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58份抗-HCV阳性血清标本中,可检出32份(55.2%)HCVRNA,虽与常规的酸胍酚抽提方法所检出相当(即30份被检出HCVRNA阳性,51.7%),由于这种直接法省去了用酚及氯仿抽提和醇类沉淀等步骤,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的方法学进行了探讨,逆转录与多聚酶反应是否在同一反应管内进行,对HCVRNA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但在操作难易程度,TaqDNA聚合酶的选择等方面有差别,在防止污染的前提下,套式PCR可提高HCVRNA检出率(7.83%)这对于极低水平HCV感染的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对受检标本的贮存方法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HCV—RN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CV-RNA水平的价值,探讨PBMC中检出HCV-RNA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KR及RT-PCR技术同时检测87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和淋巴细胞中HCV-RNA。结果血清、淋巴细胞中HCV-RNA的荧光定量PCR检出率(49.4%、69.0%),分别高于相应标本中HCV-RNA的RT-PCR阳性率(33.3%、35.6%)(P <0.05)。血清、淋巴细胞中同时检出HCV-RNA的一致率,荧光定量PCR法(31.0%)显著高于RT-PCR定性法(6.9%)(P<0.001). 荧光定量PCR法,淋巴细胞中HCV-RNA检出率高于血清(P<0.01)。结论 与 RT-PCR相比,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HCV-RNA敏感性较高,对PBMC内HCV-RNA检测有利于提高HCV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丙肝病毒核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0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疑是丙型肝炎(HCV)患者血清标本,用HCV基因5'非编码区引物作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R),扩增产物为260bp,结果显示52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阳性,18例阴性,阳性率为74.2%。10例助血员血样HCV-RNA均为阴性。经Southernblot分析,阳性PCR产物为HCV-RNA所特异。作者认为,采用高保守区核苷酸序列引物作套式PCR检测HCV-RNA,可提高实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RT-PCR检测HCVRNA假阳性结果分析宋燕斌,崔晓红,潘卫,王锦红,戚中田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新近认识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感染者外周血中的含量低[1],目前认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RNA是诊断HCV感染的最敏...  相似文献   

6.
高广甫  关琦 《中原医刊》1998,25(5):43-44
丙型病毒逆转录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技术假阳性结果分析高广甫关琦苏英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450052)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逆转录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HCV—RNA—RT—nested—PCR)已成为丙型肝炎,诊断上不可缺少的直接检测HCV及观...  相似文献   

7.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42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RNA,对18例HCVRNA阳性标本用HCV非结构区-5(NS5区)型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做了PCR分型。  相似文献   

8.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崔晓红等.中华医学杂志,1995;75(2):92]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2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对其中18例HCVRNA阳性标本用HCV非结构区-5(N...  相似文献   

9.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2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正,负链,结果显示,肝组织中HCVRNA正,负链的检出率分别为54.8%和35.7%,HCVRNA的正链和负链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同时阳性的患者分别占45.2%和31.0%,血清HCVRNA和抗HCV阴性埂肝组织中HCVRNA的检出率仍有51.3%,肝组织HCVRNA与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间垂直传播,对64例抗HCV(+)和/或HCVRNA(+)孕妇分娩的65例新生儿取出生当时脐静脉血,用ELISA检测抗HCV,用逆转录PCR检测HCVRNA。结果:HCVRNA(+)孕妇,无论抗体阳性与否,垂直传播率939%,合并ALT增高者,新生儿多ALT增高。HCVRNA(-),抗HCV(+)孕妇,新生儿抗HCV检出率100%,但RNA未检出(+),不能作为感染HCV的依据。结论:HCV确实存在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1.
应用PCR及ELISA技术,分析HCV RNA阳性及阴性标本的HBV DNA及HBsAg的感染状况,以探讨HCV对HBV的干扰作用。结果发现当HBsAg阳性时,无论HCV RNA是否阳性,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3.85%和59.09%无明显差异,(P〉0.05);当HBV DNA阳性时,两驵HBsAg的转阴率分别为33.33%和23.53%,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表明HCVCF  相似文献   

12.
武汉地区献血员血清TTV等几种肝炎相关病毒的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武汉地区不同献血员血清TTV感染特点及其与其它几种肝炎相关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巢式PCR对54例武汉市城区义务献血员及74例既往乡村献血者分别进行血清TTV DNA,HCV RNA及HGV RNA等检测。结果:TTV DNA、HCV RNA及HGV RNA指标阳性率在既 往乡村个体献血员为43.2%、23.0%与2.7%,城区义务献血员为5.6%、1.9%与1.9%,前者TTV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柯萨奇B组病毒(CBV)基因组5’非编码区核苷酸序列,选用了一对组特异性引物,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BV-RNA。结果显示该法可检出CBV1~6型RNA,灵敏度为10PFU,不能检出其他病毒RNA。采用的碘化钠-异硫氰酸胍-氯仿法提取CBV-RNA与传统的蛋白酶K-酚-氯仿法及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比较,具有快速、简便、稳定、可靠的特点。应用该法检测CBV-5感染鼠外周血RNA,第3d即为阳性,提示本法可用于CB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HCV RNA存在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套式PCR检测 38例急性丙型肝炎和 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PBMC中HCV RNA。结果 :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阳性 6 8例 ,PBMC阳性 44例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 15例 (39.5 %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阳性 2 9例 (80 .6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 (P <0 .0 1)。 3例血清HCV RNA阴性 ,而PBMC中HCV RNA均阳性 ;8例患者血清抗 HCV阴性 ,而血清HCV RNA均阳性。结论 :PBMC可能为HCV肝外贮存和复制场所 ,PBMC中的HCV感染在丙型肝炎慢性化和慢性肝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血清HCV RNA检测有助于抗 HCV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16.
RT-PCR半定量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和PAI-1 mRNA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的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1)基因表达的方法。方法 用异硫氰酶胍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用单管RT_PCR法逆转录-扩增t-PA、PAI-1和内参照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扩增产物经电泳分离后,用凝胶图像分析仪照相和扫描分析,测定各条带分子量和光密度值。结果 PCR产物均与预期长度相吻合,且PCR产一与扩增初始模板量之间存在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以肝细胞场(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组织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组织中的HBVDNA和HCVRNA。在69.2%(18/26例)的HCC患者中检出了3.65-89.06ng不等的AFB1/g肝组织;HBVDNA和HCVRNA检出率分别为90.5%(57/63例)和12.7%(8/63例)。其中,AFB1和HBVDNA重叠检出率为61.5%(16/26例),HBVDNA和HCVRNA重叠检出率为7.9%(5/63例),4例HCC患者重叠检出了AFB1、HBVDNA和HCVRNA;同步检测对照组5例,无1例出现这种情况。结果表明,上述3种因素均与人类肝癌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存在协同致癌效应。  相似文献   

18.
2种提取大鼠肝R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肝RNA的提取方法,为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Northern blot以及cDNA文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基础。方法用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提取法提取大鼠肝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产量及纯度,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RNA的完整性。结果采用Trizol方法提取的RNA的OD260/OD280比值为2.28,异硫氰酸胍方法提取的RNA OD260/OD280比值为1.74。采用Trizol法提取RNA的产量高于异硫氰酸胍提取法,电泳分析18 s、28 s条带完整。结论Trizol提取的大鼠肝RNA纯度、收率都优于硫氰酸胍方法提取的RNA。  相似文献   

19.
88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HCV与HBV-M,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90.91%。用PCR法检测发现血清HCVRNA阳性12例(13.64%);11例血清HBVDNA阳性病人的肝癌组织中8例HBVDNA阳性;1例肝癌组织中同时检出HCVRNA与HBVDNA。结果表明,本组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与HCV感染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HCV-RNA与血清中HCV-RNA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慢性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套式PCR(RT-nested-PCR)对124例抗-HCV(+)慢性丙肝患者的PBMC及血清中HCV-RNA进行检测。结果 124例抗-HCV(+)慢性丙肝患者中,PBMC及血清中HCV-RNA阳性率分别为53.23%(66/124)和64.52%(80/124),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慢肝组PBMC与血清HCV-RNA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HCV可隐匿于患者PBMC中;PBMC中HCV-RNA与血清中HCV-RNA似有一致性倾向。PBMC中HCV-RNA检测不仅是对常规血清检测的重要补充,而且是HCV肝外感染的直接证据,是导致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易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