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智  冉立峰  李生伟  龚建平 《重庆医学》2012,41(12):1160-1162,1165
目的为了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联合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分析及评价。方法筛选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其中单一行TACE治疗的分为A组;TACE术后联合HIFU治疗的分为B组。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肝功能、甲胎蛋白(AFP)、MRI和CT的效果。结果在A组中无严重的并发症。在B组中有一例中度发热,一例皮肤灼伤。TACE术前和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在A组中分别是ALT(59.8±45.9)U/L,AST(76.9±55.5)U/L和ALT(86.7±59.2)U/L,AST(73.7±49.8)U/L;在B组中分别是ALT(63.4±56.8)U/L,AST(72.5±46.6)U/L和ALT(54.3±30.8)U/L,AST(58.3±27.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中,术前AFP是(943.1±411)ng/mL,只有6例患者复查AFP(942.8±468.5)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中,术前和术后AFP的中位数分别是621.8ng/mL和16.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RI和CT结果显示肿瘤靶区出现凝固性坏死、血供的减少和中断。术后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是11.4%,65.7%,22.9%和28.9%,62.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术后联合HIFU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的TACE治疗。经治疗后患者肝功能、AFP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MRI和(或)CT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肿瘤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有缩小,肿瘤区域出现凝固性坏死和肿瘤血供的减少和消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8例确诊为膈顶部肝癌的患者,均实施TACE后联合CT引导下RFA(CT-RFA),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经皮肝动脉造影共发现156枚病灶,均行TACE联合CT-RFA。术中并发症包括气胸8例、出血1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9.1%。结论:TACE联合CT-RFA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灭活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单纯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B组单纯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C组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观察各组在治疗前后AFP、肿瘤复发率及生存期情况.结果 A、B、C组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52.5%、27.5%和87.5%;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2.5%和82.5%;C组患者血清AFP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临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单纯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B组单纯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C组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观察各组在治疗前后AFP、肿瘤复发率及生存期情况.结果 A、B、C组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52.5%、27.5%和87.5%;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2.5%和82.5%;C组患者血清AFP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肝动脉和单纯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4.
张志胜 《重庆医学》2011,40(33):3382-338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法治疗123例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采取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A组),42例采取高能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B组),40例采取TACE联合HIFU治疗(C组),比较3组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结果 C组肿瘤完全反应率、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以及介入治疗后1、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HIFU治疗肝癌,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微波消融治疗术(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78例采用MCT联合TACE治疗为观察组,其中的42例TACE术后1周联合MCT治疗为观察A组,36例术后2周联合MCT治疗为B组;28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为对照组.用SPSS13.0软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A组和B组间术后1个月肝癌病灶碘油沉积率和AFP下降率,以及一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①术后1个月AFP降幅良好率观察组为71.8%,对照组为42.9%;碘油沉积良好率观察组为75.6%,对照组为46.4%;1年生存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25.9%,两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中术后1个月观察:AFP降幅良好率A组为83.3%,B组为58.3%;碘油沉积良好率A组为85.7%,B组为63.9%;1年生存率A组为64.3%,B组为38.9%,A组优于B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T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独TACE治疗;TACE术后1周内行MCT治疗,能更有效地形成碘油沉积和降低AFP、提高生存率.TACE术后尽早联合MCT对控制肿瘤、提高生存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忠和  龚明 《重庆医学》2007,36(8):733-733,736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应用TACE PEI治疗,10例单纯应用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的下降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肿瘤缩小较明显,AFP复常率高于TACE组,而术后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害较轻,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结论 TACE PEI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7.
李旺  吴沛宏  赵明 《广州医药》2007,38(3):9-11
目的 探讨膈顶部小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膈顶部小肝癌患者43例,共计67个病灶(直径≤3.0 cm病灶52个,直径3.1~5.0 cm病灶15个)在CT导向下行RFA术.结果 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2.5%(62/67),其中直径≤3 cm的病灶完全坏死率94.2%(49/52),直径>3 cm的病灶坏死率86.7%(13/1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发症多为术后疼痛、胸闷、患侧胸腔积液、气胸、肝包膜下出血和呃逆等.结论 膈顶部小肝癌行RFA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油乳剂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满足条件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吡柔比星(THP)碘油乳剂组,共27例;B组为明胶海绵颗粒联合THP碘油乳剂组,共3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肿瘤坏死率、肿瘤大小、AFP值的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生存期差异.结果 A、B两组术后1个月肿瘤坏死率、术后1个月两组肿瘤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A组肿瘤最大径较术后1个月反而有所增加,而B组肿瘤最大径继续减小.随访表明,B组术后9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油乳剂治疗巨块型肝癌能提高肿瘤坏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贺长斌  朱勇  张建军  张进  连青  袁惠 《微创医学》2013,8(3):279-282
目的探讨CT导引下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ACE)综合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 45例肝癌病例,肿瘤直径均<5cm。20例行化疗性栓塞后2-4周行射频消融术,25例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性栓塞。治疗效果评价均采用CT或MR平扫、增强扫描和AFP指标及临床随访,评估两种方法肿瘤坏死程度、AFP指标变化、肿瘤初次复发率及一年生存率。结果 20例TACE+RFA术后CT、MR检查16例完全坏死,3例不完全坏死,1例部分坏死;15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70%以上);临床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95.0%)、>2年(70.0%)。25单纯TACE术后CT、MR检查5例完全坏死,10例不完全坏死,10例部分坏死;9例患者AFP转阴或下降(<50%),25例临床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80.0%)、>2年(52.0%)。全部患者术后右上腹不同程度疼痛,大部分患者术后1~3d发热,1例并发肝包膜下少量出血,所有病例无气胸、大出血及胆瘘等。结论 CT导引下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ACE)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化疗性栓塞(TAC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速溶型表柔吡星混合微球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6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两组,A组68例,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时将速溶型表柔吡星10~60 mg与直径300~500μm的微球(Contour SE~(TM) Boston Scientific)0.5~2.0 ml配置成混悬液,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B组68例,单纯TACE治疗。并对每位患者术前、术后CT、血常规、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栓塞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肿瘤平均缩小率A组(81±3)%,B组(70±3)%,肿瘤坏死面积率A组(76±8)%,B组(61±8)%,AFP数值下降率A组(88±3)%,B组(70±3)%,A组年生存率疗效均优于B组,但A组肝功能损害高于B组(P<0.05)。结论:使用速溶型表柔吡星混合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优于单纯TACE;但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应注意栓塞剂的用量及肝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2个月及半年采用酶联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PC3、AFP水平.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法检测血清GPC3、AFP水平.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统计处理.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的血清GPC3及AF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1~3次TACE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清GPC3及AF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无效组变化不明显;GPC3+AFP更能反映疗效.结论 GPC3与AFP均是较好的判断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生化指标.GPC3+AFP联合使用,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20排容积CT一站式扫描对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预后评定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血清甲胎球蛋白(AFP)、超声、CT或穿刺病理学确诊的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行CT平扫及320排CT一站式扫描,以DSA作为金标准,比较CT诊断的准确性,一周内行TACE,术后复查CT,疗效不满意者,继续作TACE、射频消融(RFA)治疗,随访2年,统计TACE、RFA次数及远期生存率,总结320排容积CT对肝癌TACE预后评估的指导价值。结果 TACE前:患者肝癌组织HAP、HAPI高于非癌组织,PVP低于非癌组织(P0.05);TACE后:患者HAP、PVP上升,HAPI下降,与非癌组织对比,HAP、HAPI上升,PVP下降(P0.05);A组对4级、≥5级肝动脉血管显示率均低于B组与DSA,B组对≥5级肝动脉显示率低于DSA(P0.05);A组DLP、ED均低于B组(P0.05);A组再次TACE、RFA治疗次数均低于B组,生存率高于B组(P0.05)。结论肝癌TACE手术前后采用320排容积CT扫描,可分析患者灌注参数变化,动态评估疗效,指导下一步治疗,减少重复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13.
植彪  陈勇  牛翔科  陈云涛  曾庆乐  叶鹏  繆洪飞 《四川医学》2020,41(10):1058-1062
目的评价TACE联合微波消融加索拉菲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对照组)和TACE联合微波消融加用索拉菲尼治疗52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清VEGF、AFP水平及肝功能、1年生存期、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病灶坏死程度及AFP、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年生存期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以TACE为基础联合微波消融和索拉菲尼较TACE单纯联合微波消融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联合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对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术后进行保肝治疗,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A组)30例在TACE后静脉滴注思美泰1000mg/d+天晴甘美200mg/d治疗;对照组(B组)30例在TACE后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50ml/d+天晴甘美200 mg/d治疗,每天1次,术后连用7 d。2组均在TACE治疗前、术后(第3、7天)抽血检查肝功能。结果 2组术后第3天ALT、AST、TBIL及DBIL均较术前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1),术后第7天肝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优于术后第3天(P<0.01),且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思美泰联合天晴甘美对原发性肝癌TALE治疗后出现急性肝损害的近期保护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8例)先行TACE,1周后再行PEI;B组(18例)单纯行TACE.结果 A组AFP下降率和肿瘤缩小率分别为72.2%(13/18)、61.1%(11/18),B组为38.8%(7/18)、33.3%(6/18):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13/18)、38.8%(7/18),B组为50%(9/18)、16.7%(3/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ACE联合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术(PMCT)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巨块型(最大径>10 cm)肝癌患者40例,18例患者仅接受过TACE治疗(A组),22例患者接受过TACE联合PMCT的序贯治疗(B组)。参考WHO修改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影像学评价,随访6~52个月。结果 A组和B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15个月,B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41)。在中位生存时间内,A组和B组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16.7%和31.7%。结论相对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PMCT治疗巨块型肝癌能提高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治疗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会芬 《医学综述》2013,19(15):2837-2840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CK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人参皂苷CK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体瘤近期疗效、患者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变化、肝功能变化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CK组治疗后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升高稳定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细胞(NKC)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人参皂苷CK组相应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P<0.05);两组治疗后Child-Pugh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人参皂苷CK组相比,对照组A级数量显著减少,B、C级数量显著增多(P<0.05);与人参皂苷CK组相比,对照组TACE后丙氨酸转氯酶(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CK组TACE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人参皂苷CK可提高TACE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少TACE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损伤及肝损伤,并可降低TACE介入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用于辅助介入化疗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判断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效果。方法 A组(治疗组)14例患者做肝动脉栓塞化疗术2次,氩氦刀冷冻术1次,B组(对照组)25例患者予以常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观察指标:入院治疗后,随访比较两组病人自入院日算起3年的存活率。结果经治疗后,A组3年存活10例(71.43%),B组3年存活2例(8.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癌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在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行单纯TACE治疗,25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B超、CT或MRI,确定肿瘤坏死范围,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治疗后12周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预期生存率并预测平均生存期。结果:TACE组治疗前CD4+为28.68%±7.58%,治疗后为30.16%±6.33%,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CE组CD8+、CD4+/CD8+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综合组治疗后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ACE组与综合组术后肿瘤坏死范围分别为(0.25±0.07)cm和(2.01±0.26)cm,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组术后血清AFP含量为(32.77±4.66)μg·L-1,与TACE组术后血清AFP含量(256.33±17.85)μg·L-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综合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TACE组(P<0.01)。结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明胶海绵联合碘化油治疗巨块型肝癌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明胶海绵联合碘化油治疗巨块型肝癌病人53例(A组),单纯应用碘化油治疗62例(B组),术前检测两组甲胎蛋白(AFP)、HBsAg等指标,通过CT测量肿瘤最大径,对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术中记录造影情况及碘化油用量;术后1个月复查AFP等指标,通过CT测量瘤体最大径、评估碘化油沉积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 A组术前AFP阳性43例,术后AFP阳性21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90,P<0.05);术前肿瘤最大径平均值为(12.47±1.15)cm,术后为(9.14±0.97)cm,手术前后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3,P<0.05)。B组术前AFP阳性54例,术后AFP阳性25例,差异有显著性(χ2=9.03,P<0.05);术前肿瘤最大径平均值为(12.06±1.31)cm,术后为(8.01±1.08)cm,手术前后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7,P<0.05)。A组疗效好于B组(χ2=4.0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明胶海绵联合碘化油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