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蒲地蓝颗粒对病毒感染致幼年急性咽炎小鼠模型咽部组织病理学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试验组(高剂量和低剂量),每组15只。制作病毒感染致幼年急性咽炎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组给予利巴韦林灌胃,试验组给予蒲地蓝颗粒灌胃。3 d后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的咽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理评分、细胞炎症因子及2周内感染流感病毒FM1株的幼年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的咽部组织呈暗红色,光泽度差,充血肿胀明显,咽部黏膜病变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给予药物治疗后,阳性组和试验组小鼠的咽部组织光泽度得到明显改善,颜色变浅,充血肿胀程度和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其症状明显优于模型组(P 0.05)。模型组小鼠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5)。给予药物治疗后,阳性组和试验组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以及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5)。阳性组与高剂量试验组小鼠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给予药物治疗后,阳性组和试验组的死亡保护率、生命延长率明显升高,死亡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蒲地蓝颗粒可有效减轻幼年急性咽炎小鼠充血肿胀症状,改善咽部黏膜病变情况和白细胞分类情况,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死亡保护率以及生命延长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咽喉宁口服液的抗菌、镇痛、止痒作用及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致大鼠急性咽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部感染致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评价其对大鼠咽部病变的治疗作用,二倍稀释法评价其体外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死亡模型评价其体内抗菌作用,热板致小鼠疼痛模型评价其镇痛作用,磷酸组织胺致豚鼠瘙痒模型评价其止痒作用。结果:咽喉宁口服液1.16 g干膏粉/(kg·d)、0.58 g干膏粉/(kg·d)、0.29 g干膏粉/(kg·d)3个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咽部病变积分,提高小鼠镇痛率及豚鼠致痒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咽喉宁口服液对所试6种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内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咽喉宁口服液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小鼠平均存活天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咽喉宁口服液具有抗菌、镇痛、止痒作用,能减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大鼠急性咽炎咽部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秦香颗粒(秦香)对HRV感染乳鼠小肠黏膜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秦香颗粒治疗人轮状病毒(HRV)感染性腹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乳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6组造成HRV感染模型,并分别ig生理盐水、秦香颗粒高、中、低剂量(1.44,0.72,0.36 g·kg-1)、病毒唑(0.11 g·kg-1·d-1)及肠康片(0.52 g·kg-1·d-1),连续给药5 d。采用金标法检测粪便HRV抗原,免疫组化法观察小肠黏膜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模型组小肠黏膜淋巴细胞CD4+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肠黏膜淋巴细胞CD4+的数量不同程度上升,其中秦香颗粒高、中剂量组及病毒唑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及模型组小肠黏膜淋巴细胞CD8+数量不同程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肠黏膜淋巴细胞CD8+的数量不同程度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香颗粒可以上调HRV感染乳鼠小肠黏膜CD4+、下调CD8+,有利于增强淋巴细胞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减轻肠黏膜病变,对HRV感染性腹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小鼠ERK信号通路中AP-1和IL-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小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中转录激活蛋白-1(AP-1)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以探讨参术胶囊阻断脾虚胃癌发生的机制.方法:随机取17只SPF小鼠作为空白组正常喂养,其余小鼠均首日给予山西白醋15 mL·kg-1·d-1灌胃,次日给予10 mL·kg-1·d-1灌胃,连续9d,第10天给予N-亚硝基二乙胺(DENA)按2.8 mg· kg-1·d-1灌胃,连续110 d,建立脾虚胃癌小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片718 mg·kg-1·d-1剂量组、参术胶囊440,220,110 mg·kg-1 ·d-1剂量组,试验组从111 d起灌胃给药,连续30 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的变化;HE染色观察参术胶囊是否阻断脾虚胃癌的发生;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参术胶囊对诱导脾虚胃癌模型ERK1/2,AP-1,IL-2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参术胶囊作用脾虚胃癌小鼠模型30 d后,能改善诱发型脾虚胃癌小鼠模型一般状态,其病理表现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复春片组和参术胶囊440,220 mg·kg-1 ·d-1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强模型动物ERK1/2,AP-1,IL-2的表达(P <0.05,P <0.01),参术胶囊110 mg·kg-1·d-1剂量组能明显增强模型动物ERK1/2的表达(P<0.01),而对AP-1,IL-2的表达无明显改善.结论:参术胶囊可通过ERK信号通路阻断脾虚胃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安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小鼠的柯萨奇B3病毒(CVB3)mRNA,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阳性药物,0.02 g·kg-1·d-1)和心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2,6,3 g·kg-1·d-1),其中空白组腹腔接种0.15 m L生理盐水,其余5组均腹腔接种1×10-8TCID50·m L-1CVB3 Nancy标准病毒液0.15 m L,进行模型制备。造模2 h后对各给药组小鼠灌胃(ig)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ig生理盐水,连续7 d。7 d后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mRNA水平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6蛋白表达。结果:给药7 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出现间质水肿,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发生明显病变,心肌病变评分和心肌组织中CVB3 mRNA表达水平和IL-6,TNF-α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心肌组织病变得到改善,病理评分和心肌组织中CVB3 mRNA和TNF-α,IL-6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安颗粒可明显下调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CVB3 mRNA和TNF-α,IL-6蛋白水平的表达,推测是其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吡拉西坦0.62g·kg-1·d-1)、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37.06g·kg-1·d-1)、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18.53g·kg-1·d-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9.26g·kg-1·d-1),连续治疗28d后取材。检测小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脑组织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和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保肝颗粒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TNF-α和IL-1的影响。将105只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护肝片组、克劳克组、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组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ig给予生理盐水,护肝片组给药量为2片·kg-1·d-1,克劳克组为25m L·kg-1·d-1,保肝颗粒高、中、低分别为12.9、6.45、3.225 g·kg-1·d-1,每天1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分别ip 0.2%CCl4油溶液0.01 m L·10 g-1,禁食不禁水24 h后,处死小鼠取材用以各项指标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实验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结果表明,保肝颗粒能够改善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组织形态与结构,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蛋白含量,其发生机理与调控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影响。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82.5 mg·kg-1),小儿感冒宁合剂组,小儿清瘟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2.8,6.4,3.2 g·kg-1),每组10~12只,体内抗病毒方面,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ICR小鼠造成肺炎模型,造模同时开始给予小儿清瘟解热颗粒12.8,6.4,3.2 g·kg-1ig,以利巴韦林为阳性药,观察肺部炎症,计算肺指数,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体外抗病毒方面,采用CEP法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儿清瘟解热颗粒治疗性给药后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感染小鼠血清中IFN-γ,NO含量(P0.05,P0.01)。体外抗病毒方面,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可明显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PR8株,brisbane/59/2007株),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brisbane/10/2009株),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32/2009株),副流感病毒1型(PIV-1),柯萨奇病毒B族2型(Cox B4)致细胞的病变作用。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造成的病毒性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体外多种病毒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平肺口服液防治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平肺口服液是否能防治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方法:SD大鼠全胸单次照射20Gy建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于照射前1周开始灌服不同剂量(20g·kg-1·d-1、10g·kg-1·d-1、5g·kg-1·d-1)平肺口服液,共灌服5周.每周称体质量,分别于照射后2周、4周和8周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常规病理学染色.结果:大剂量平肺组(20g·kg-1·d-1)大鼠体质量在照射4周后增长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表现第4周和第8周炎症反应分别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平肺口服液20g·kg-1·d-灌服可明显减轻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VEGF、HIF、eNOS mRNA的表达及安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只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80mg·kg-1·d-1)、安心颗粒小剂量组(0.4g·kg-1·d-1)、安心颗粒中剂量组(0.8g·kg-1·d-1)、安心颗粒大剂量组(1.6g-kg-1·d-1),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药组每天上午8时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用药剂量分别按动物体表面积换算),每天1次,分笼饲养,自由饮食。6周后处死大鼠,取梗死区心肌组织总mRNA,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HIlF-1、VEGF、e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心颗粒各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心肌组织中HIF-1、VEGF、eNOS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麝香保心丸组与安·心颗粒各剂量组相比,心肌组织中HIF-1、VEGF、eNOS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心颗粒通过诱导心肌HIF-1、VEGF、eNOS mRNA的表达,促进血管的新生,对缺血性心肌的血管重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胆木叶片抗大鼠急性咽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胆木叶片对大鼠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20g·kg~(-1))、胆木叶片组(按生药量计,25.8,12.9,6.5 g·kg~(-1)),每天2次,连续ig给药3 d。采用氨水喷雾刺激,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病理改变情况,测定咽部组织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等指标;采用局部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2次后,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测量体温,观察细菌菌落数,测定NO,MPO等指标。结果:氨水喷雾刺激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咽部组织NO,MPO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胆木叶片高、中、低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咽部组织NO,MPO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局部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MPO含量明显升高,菌落数增多,体温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胆木叶片高、中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血清NO,MPO含量明显降低,菌落数明显减少,体温降低(P0.01,P0.05)。结论:胆木叶片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叶抗流感胶囊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一叶抗流感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巴韦林组(0.07 g·kg-1)、抗病毒颗粒组(4.24 g·kg-1)、一叶抗流感胶囊(1.5,0.75,0.38 g·kg-1),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PR8)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治疗给药于感染后连续ig 4 d,预防给药4 d后再感染病毒,计算肺指数、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体外Cytopathic effect(CPE)法观察一叶抗流感胶囊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犬肾上皮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密度为1×105个/mL,药物质量浓度为2.5,1.25,0.62,0.31 g·L-1,作用时间为48 h,每组4个样本。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病毒株感染小鼠后,治疗给药和预防给药下,病毒组肺指数均明显增高,治疗给药组的死亡率分别为90%和90%、预防给药组的死亡率为85%和55%,治疗给药组的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9.20 d和9.25 d、预防给药组的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9.35,11.60 d;一叶抗流感胶囊高、中剂量组治疗性给药后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株和PR8株感染后小鼠的肺指数(高剂量组1.03±0.28,0.88±0.13;中剂量组1.08±0.14,0.92±0.10);延长平均存活天数[高剂量组(11.05±2.86),(11.20±2.86)d,中剂量组(10.95±2.78)d,(10.90±2.86)d,一叶抗流感胶囊高、中剂量组预防性给药明显延长平均存活天数(11.15±2.30),(11.75±2.24)d。一叶抗流感胶囊在体外对FM1毒株的IC50为0.89 g·L-1,治疗指数为6.75。结论:一叶抗流感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亚型FM1株体内、体外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PR8株仅体内治疗给药有效。  相似文献   

13.
预防性中药防治流感病毒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预防性中药抗流感病毒及其黏膜免疫调节机制。方法:56只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48只)和正常组(8只),建立小鼠流感病毒H1N1/FM/1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病毒唑组(0.1 g·kg-1),银翘散组(40 g·kg-1),玉屏风散组(60 g·kg-1),冰香散雾化组(0.6 g·kg-1),冰香散滴鼻组(0.03 g·kg-1),ig给药,5 d后处死小鼠,测定病毒载量,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对气管黏膜树突状细胞(DC)数量(OX-62),成熟度:以CD80,趋化因子激素受体7(CCR7)阳性表达面积表示及抗原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的影响;对鼻通道淋巴组织细胞CD4+,CD8+进行相应的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性中药对病毒载量及肺组织病理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气管黏膜OX-62增加,冰香散(雾化)能使流感病毒感染鼠DC数降低,CD80和CCR7明显下降,而病毒唑和银翘散制剂能提升CCR7阳性表达面积,流感病毒感染鼠黏膜TLR2,TLR4表达增强,冰香散能抑制流感病毒感染鼠TLR2的表达,冰香散滴鼻给药能提高CD4+,CD8+的水平,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三类防治流感的中药均有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呼吸道黏膜免疫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日本大耳白兔,分别采用ih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的解热作用;选取KM小鼠,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及热板刺激观察小儿清瘟镇痛反应;ICR小鼠,SD大鼠通过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后肢足跖炎症性肿胀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小儿清瘟解热颗粒3.92 g·kg-1及15.68 g·kg-1于给药3 h能显著降低家兔肛温差值(P0.05,P0.01),3.78~30.24 g·kg-1于给药4 h能显著降低大鼠肛温(P0.05,P0.01)。小儿清瘟颗粒43.68 g·kg-1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10.92,21.84 g·kg-1于给药2 h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0.05)。小儿清瘟解热颗粒5.46~43.68 g·kg-1连续给药3 d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右耳肿胀度(P0.01),7.56 g·kg-1组于给药1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15.12 g·kg-1组于给药0.5,2,4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P0.01),30.24 g·kg-1组于给药0.5~4 h显著降低足肿胀度(P0.05,P0.01),小儿清瘟解热颗粒43.68 g·kg-1组腹腔冲洗液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具有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翘热毒清颗粒和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体内、外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比较不同干燥工艺制备的金翘热毒清抗病毒作用差异。方法:体外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样品以不同给药方式(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抑制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治疗指数(TI)。狗肾细胞密度为1×104/孔,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质量浓度为(2.61,1.31,0.66,0.16 g·L-1),金翘热毒清颗粒(6.01,3.05,1.52,0.76 g·L-1),作用时间为5 d,每组4个样本。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巴韦林组(0.07 g·kg-1),金翘热毒清颗粒(按生药量计)组(11.7 g·kg-1)、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按生药量计)组(5.85,11.7,23.4 g·kg-1),采用流感病毒株FM1滴鼻感染小鼠建立感染模型,感染2 h后连续ig给药5 d,每天2次,以生命延长率和肺指数抑制率为指标,评价二者的保护作用。结果:在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组和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组中,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的IC50分别为0.77,0.80 g·L-1,TI分别为11.78,11.34;金翘热毒清颗粒的IC50分别为3.70,3.60 g·L-1,TI分别为6.37,6.55;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23.4 g·kg-1,其生命延长率为60.81%,肺指数抑制率为13.18%,与病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翘热毒清颗粒与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相同剂量下的实验结果平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金翘热毒清颗粒与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都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体外在相同剂量下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对流感病毒株的抑制作用优于金翘热毒清颗粒。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CU)大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炎症轴的干预机制。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取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0.9 mg·kg~(-1)·d~(-1)),玉屏风颗粒高、中、剂量组(4.05,2.7,1.35 g·kg~(-1)·d~(-1))。运用腹腔注射卵白蛋白与氢氧化铝悬液和百白破疫苗进行致敏复制CU大鼠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免疫组化(IHC)检测皮肤组织IL-23,IL-17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皮肤组织IL-23,IL-17 mRNA转录水平。结果:玉屏风颗粒可显著改善CU大鼠皮肤真皮水肿、胶原束距离增宽、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同时可减轻CU大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U大鼠皮肤的IL-23,IL-17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颗粒能显著下调CU大鼠皮肤的IL-23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评分(P0.05,P0.01),以高剂量组疗效最佳;玉屏风颗粒对IL-17无显著调控作用。结论:玉屏风颗粒可显著减轻CU大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改善真皮水肿、浆液性渗出、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L-23促炎细胞因子分泌而改善CU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地西泮小鼠对药物的耐受性及不同安神药对对其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法半夏-秫米组(3.25 g·kg-1·d-1)、磁石-朱砂组(0.33 g·kg-1·d-1)、黄连-阿胶组(2.73 g·kg-1·d-1)、黄连-肉桂组(2.15 g·kg-1·d-1)、栀子-淡豆豉组(1.69 g·kg-1·d-1),每天灌胃(ig)1次,连续60 d。给药期间,除空白组外,各组隔2日于ig给药30 min后每3天1次ip地西泮注射液25 mg·kg-1,造成地西泮耐受。持续监测小鼠睡眠潜伏期,测定自主活动次数和时间,并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全脑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mRNA、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mRNA的表达。结果:用药期间,模型组睡眠潜伏期逐渐延长,黄连-肉桂组、黄连-阿胶组睡眠潜伏期变化不大;用药2个月后,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肉桂组、黄连-阿胶组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黄连-肉桂组、黄连-阿胶组、法半夏-秫米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活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P<0.01),黄连-肉桂组、黄连-阿胶组、半夏-秫米组、磁石-朱砂组和栀子-淡豆豉组小鼠脑组织GABAA-R mRNA,GAD65 mRNA表达显著性上调(P<0.05,P<0.01)。结论:黄连-阿胶、黄连-肉桂和法半夏-秫米具有抑制长期单独应用地西泮而致药效下降机体耐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内GABAA-R和GAD65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致动脉粥样硬化(AS) 的保护作用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将40只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组.以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设正常组,每组8只动物.模型组和治疗组均采用0.1 g·kg-1·d-1的Hcy造模,造模同时,治疗组分别补阳还五汤(5,10,20 g·kg-1·d-1)组,Y-27632 50 mg·kg-1组,ig.8周后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claudin蛋白的表达变化和反转录PCR(RT-PCR)检测连接蛋白包括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带状闭合蛋白(zonula occludens, ZO)、连接黏附分子(junction adhesion molecule, JAM)的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对比,Western-blot检测模型组AS病变明显,模型组与正常组比claud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RT-PCR检测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claudin,JAM,Zo,Occludin的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不同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改善AS病变的同时上调血管组织中Claudin,JAM,Zo,Occludin的表达水平. 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显著的增加血管组织中Claudin,occludin,JAM,Zo表达量,说明补阳还五汤抗hcy所致的AS与增强血管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益智方(BSHT)对APPV717I转基因小鼠干预效果,揭示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月龄APPV717I转基因小鼠120只分为2批,每批60只,每批又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多奈哌齐(0.000 92 g·kg~(-1)·d~(-1))组,补肾化痰益智方低、中、高剂量组(5.2,10.4,20.8 g·kg~(-1)·d~(-1)),模型组(APP),每组12只(雌雄各半);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24只作为正常组,灌胃给药,模型组及正常组予等容积双蒸水灌胃,每日1次。第1批小鼠给药8个月,第2批给药4个月,最后同时以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印迹法测定(Western blot)海马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p-Ser 199/202,Tau-1)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潜伏期有所延长(P0.05,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Ser199/202磷酸化位点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1);各治疗组Ser199/202磷酸化位点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比明显缩短(P0.05,P0.01)。结论:补肾化痰益智方可以改善Ser199/202磷酸化位点磷酸化程度,防止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形成,从而改善APPV717I转基因小鼠早期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定心方(DXR)对Apo E基因敲除(ApoE~(-/-))小鼠人第十号染色体缺失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系物(PTEN)的影响,以及DXR抗AS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DXR低、中、高剂量组,另取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分别给予DXR低、中、高组按剂量9.25,18.59,37.18 g·kg-1·d~(-1)DXR药液ig,辛伐他汀组按剂量0.005 g·kg-1·d~(-1)ig辛伐他汀,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面积,检测小鼠血脂以及血清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胸主动脉PTEN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脂及MDA明显升高(P0.05),T-SOD,GSH-Px,T-AOC水平降低,胸主动脉PTE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XR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poE~(-/-)小鼠血脂水平,升高T-SOD,GSH-Px,T-AOC水平,并降低MDA水平(P0.05),且能上调ApoE~(-/-)小鼠主动脉PTEN蛋白表达水平(P0.05)。DXR各剂量组斑块面积较模型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DXR可通过调节ApoE~(-/-)小鼠血脂代谢,抑制氧化应激,上调PTEN蛋白表达,进而抑制ApoE~(-/-)小鼠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