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遵医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MHD)患者遵医行为及影响因素问卷,对65名MH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遵医行为好的平均水平只有58.7%,完全遵医的有30例(占46.2%),影响MHD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分别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照顾能力、对透析治疗的认识。结论MHD患者遵医行为平均水平低,应采取加强健康教育,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以帮助患者提高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本科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均明确诊断慢性肾衰竭的尿毒症期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0例,女性166例。采用问卷法,由接诊医生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询问,填写调查表。采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统一数据库,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发放了386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86份。诊断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占38.0%(147例),高血压引起的肾病占33.2%(127例),肾小球肾炎占21.1%(81例),药物引发的肾病占6.0%(23例),其它占1.7%(8例)。结论:⑴高年龄患者呈现低生存质量,年龄越大生理功能越差,年龄越小生理功能越好。⑵就业者生存质量高于失业者。⑶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是其主要的支持者,积极的家庭支持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呈正相关。⑷我院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状况不是很理想,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医疗和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透析患者的年龄、家庭支持、工作情况等直接影响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还应关注患者的性别、家庭人均收入、体育锻炼、BMI、糖尿病病史、内瘘手术次数、血浆白蛋白水平等因素。在对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医疗和护理干预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市3所“三甲”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18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的总体均分为(31.83±3.69)分,87.91%的患者希望水平处于中等.症状有无、症状困扰程度、积极、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总体均分分别为(13.44±5.63)分、(35.27±18.51)分、(2.15±0.28)分、(1.56±0.33)分、(42.24±4.09)分;症状有无、症状困扰程度、消极应对对患者希望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098,-0.424,-0.104,P=0.047-0.000,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希望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183,0.226,P=0.000,它们可以解释希望水平总变异的96.2%.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处于中等,症状困扰、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希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何静  张俐  袁发焕 《重庆医学》2008,37(2):144-146
目的 探索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使用SF-36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的生理、社会心理一般影响因素调查表对5所医院的21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1)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健康常模,并随年龄增加而生活质量下降;(2)在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路径中,心理健康对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01,而生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66.心理健康、透析时间和年龄对生理健康有直接效应.生理健康、抑郁、血红蛋白和透析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抑郁的直接效应因素为SCL-90总分、躯体化和强迫.结论 可以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峰芬  季晓英  邱晓园  蒋良炎  蔡建伟 《浙江医学》2013,35(19):1746-17,471,751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山区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进行维持性透析患者90例(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各45例),使用KDQOL—SFTM量表对两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比较两种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腹膜透析组患者总体健康、疼痛评分、活力、心理健康总分以及KDTA总分、症状影响、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血液透析患者(均P〈0.05)。透析年限、文化程度及年龄是36项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调查(SF-36)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透析年限、文化程度是KDT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山区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腹膜透析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症状困扰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 运用症状困扰量表、医学应对量表对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各种困扰症状发生率及各项应对方式得分,并分析患者症状困扰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30.2%~88.5%;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5),而回避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有无及困扰程度与面对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症状困扰,多采用屈服的应对方式,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以减轻症状困扰.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疆巴州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方法:选择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09例,平均年龄(51.60±16.27)岁;男女比例2.1:1;汉族87例(79.82%),维吾尔族21例(19.27%),蒙古族1例(0.92%)。用调查表登记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原发病、透析次数、血管通路及贫血、钙磷代谢、血压控制等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原发病因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4.13%,糖尿病肾病占30.28%,每周透析2次者占49.42%;13.79%患者每周透析少于2次,每周3次者占43.68%;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占8.26%、5.75%;动静脉内瘘54.02%、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40.23%。在肾性贫血、肾性骨病、高血压控制方面,肾性贫血纠正达标率36.78%,较去年上升7.37%。钙磷乘积55mg2/dl2者57例(65.52%)。血压小于150mmHg/90mmHg者74.7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长已存活134个月。年度转归3例(2.75%)行肾移植;6例(6.9%)转至外院治疗;无改为腹膜透析治疗(PD)患者;年度透析患者死亡率11.93%。死亡患者中原发病最多为糖尿病肾病(84.62%)。心血管及脑血管意外居死因之首,占30.77%。结论:新疆巴州地区血液透析患者以汉族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糖尿病肾病比例较高,仍有超过半数患者透析不充分;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比例较高;经济困难及健康宣教工作不到位是透析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袁静  査艳  何珊  沈燕  胡英  谢莹  熊鸿燕 《重庆医学》2013,42(6):660-662,665
目的了解贵阳市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保险模式,观察不同医疗保障条件下患者血液透析质量。方法收集贵阳市12个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的ESRD病例,以病历记载和调查问卷为依据,采集病例一般特征、医疗保险模式、血透充分性及并发症等信息。结果 2011~2012年贵阳市12个血液透析中心ESRD血液透析患者756例,男女之比为1.45∶1.00,平均(49.14±14.70)岁。患者平均透析龄为(48.21±19.45)个月。患者月平均总医疗费用为(6 072.55±3 381.01)元。97%以上ESRD血液透析患者拥有医疗保险,保险模式包括市级保险、省级保险和农合保险,其中以市级医疗保险为主导,占72.75%;自费患者占4.49%。患者家庭人均年度收入以3~5万元为主,占58.07%。有64.8%的患者主观认为血液透析的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生活水平的影响较大。农合组和自费组患者的透析龄、每周血液灌流治疗时间、血红蛋白、每周EPO用量、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均显著低于市保组、省保组(P<0.05);自费组患者每周的透析次数、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治疗时间、Kt/V值、尿素清除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贵阳市ESRD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保险覆盖率较高,保险模式以市级医疗保障为主。在血液透析中,自我承担较重经济负担的患者发生透析不充分和并发症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SF-36量表对103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对比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费用类型、透析时间、透析次数、并发症、血红蛋白(Hb)、白蛋白、心理因素患者的评分以探讨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年龄≥60岁、女性、透析时间≥1年、Kt/v较低、有并发症、白蛋白水平较低、有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的患者SF-36评分显著较低(P<0.05或P<0.01).结论 患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有无并发症、血白蛋白水平、有无不良心理因素等与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针对上述因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及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99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患者共657例,调查其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57例血液透析患者中23例发生了恶性肿瘤,占血液透析患者的3.5%。其中男性15例(65%),女性8例(35%)。发现肿瘤的平均年龄为(67.56±8.06)岁,发现肿瘤的平均透析龄为(71.05±51.66)个月。肺癌例数最多(39.1%),其次是肾癌(2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是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是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重要性评价。方法 根据医院等级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泸州地区8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5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量表(ASBHD-AVF)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总分为(61.30±13.85)分;其中症状和体征管理得分为(50.71±11.93)分,并发症预防得分为(10.64±3.39)分。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每周透析次数、文化程度、心理弹性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症状与体征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户口所在地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预防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症状和体征管理得分最高,并发症预防得分最低。每周透析次数、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心理弹性和户口所在地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近年来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性疾病、原发病因、营养状况、病原体进行总结.结果 感染组28例患者共感染41次,感染性疾病依次为肺部感染(43.9%)、泌尿系感染(22%)和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9.7%);细菌培养15次,阳性6次,阳性率(40%);感染组中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每周透析时间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患者的年龄和透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较高,原发病中尤以糖尿病及梗阻性肾病患者感染多见,透析不充分、贫血、低蛋白血症,内瘘引起肿胀手,中心静脉置管等侵袭性操作是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探讨患者抑郁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12例MH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障碍评定量表评分,分为抑郁障碍组和非抑郁障碍组,在组间进行性别、年龄、医疗付费、婚姻情况、文化程度、透析时间和是否在职的比较. 结果:66.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两组间性别、年龄、医疗付费、婚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在职、透析时间和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抑郁障碍较高,与文化程度、透析时间和是否在职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发生睡眠情况持续下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筛选1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受试者,应用匹兹堡睡眠情况指数(PSQI)对受试者进行标准问卷调查,评估受试者的睡眠情况,记录受试者的血液透析方案、生液生化指标以及维持治疗的具体用药资料,分析影响其睡眠情况的诸因素。结果:62.22%的受试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通过调研发现,受试者的每周透析时间、透析年限、血液滤过的总计次数、年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红蛋白(Hb)、血钙磷乘积以及尿素清除指数(Kt/V)是血液透析者发生一定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Hb、每周透析时间、外周血i PTH、Kt/V以及血钙磷乘积对睡眠的影响最显著。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受试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贫血、透析不够充分、血钙和血磷发生紊乱是诱发血液透析者睡眠障碍的关键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采取一体化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间>3个月)290例,其中,死亡患者140例,与同期非死亡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相比较。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因、死亡原因、年龄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占同期MHD治疗总数的48.3%,死亡原因心血管病居首位(占40.5%),脑血管病占35.5%,感染占8.21%,多脏器衰竭占6.43%,肿瘤占3.57%,其他原因死亡占5.71%。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年龄较大,60岁以上组病死率高达50%以上。结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慢性感染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与高龄、透析不充分、高血压控制不良、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和严重贫血相关。充分透析、严格控制血压和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贫血、充分合理选择个体化透析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次数,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亦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94例,依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48例)和营养不良组(46例)。观察2组患者MQSGA评分与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上臂肌围、肱二头肌皮褶厚度(BSF)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营养相关指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同时研究Kt/v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尿素氮水平、hs-CRP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BMI、前白蛋白、白蛋白、Hb、肌酐、TSF、上臂围和上臂肌围等营养指标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年龄>70岁、透析时间>25个月、透析程度不充分(Kt/v<1.2)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t/v≥1.2亚组患者的年龄和BMI明显低于Kt/v<1.2亚组(P<0.05),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Kt/v<1.2亚组(P<0.01)。结论 MQSGA评分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时间过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1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其情绪状况,同时测定其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合并症情况等.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36.4%,抑郁发生率为39.4%.其中男性,透析时间长,年龄较高者,抑郁评分较高;透析时间较短,年龄较轻,焦虑评分较高;焦虑和抑郁评分较高的患者,其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较低,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与性别、年龄、透析时长、合并症相关,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8年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达标率及年龄和性别对其的影响.方法 总结2008年北京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2008年北京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在最初进入透析、透析3~6个月和进入透析6个月以上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分别为11.83%、38.91%和43.02%.在最初进入透析时男性达标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进入透析3~6个月、进入透析6个月以上时男女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初进入透析及进入透析3~6个月时不同年龄组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60岁以上年龄组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08年北京市新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达标率明显低于国外水平,其主要原因为CKD早期肾性贫血治疗不力.性别和年龄差异是影响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2例透析患者的病历资料、既往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调查指标有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龄、血管通路、透析频率、透析方式、血压、血常规、电解质六项、甲状旁腺激素及用药情况等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8例(98.02%)患者存在钙磷代谢紊乱,高钙血症患者占12例(5.94%),低钙血症患者占134例(66.34%);高磷血症患者占167例(82.67%);Ca*P未达标有107例(52.97%);i PTH300 pg/mL有145例(71.78%)。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的达标率分别27.72%,16.83%,47.03%,18.32%。每周透析3次的透析组较透析2次的透析龄要长,血红蛋白较高,CO2CP较高,血尿酸要低,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老年组较非老年组血磷要低,而甲状旁腺素要高。透析龄小于3年组的甲状旁腺素低于透析龄大于等于3年及以上组。糖尿病组血磷及甲状旁腺素均比非糖尿病组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尿素氮、血肌酐是引起高磷血症的高危因素,高磷血症、高碱性磷酸酶是引起高甲状旁腺素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钙、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达标率低;年龄、尿素氮、血肌酐是引起高磷血症的高危因素;高磷血症、高碱性磷酸酶是引起高甲状旁腺素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其心理护理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抑郁量表对79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别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53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透析年限≤1年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P<0.05),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P<0.05),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P<0.05);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P<0.05).而有无抑郁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心理护理后较护理前抑郁状态缓解.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及护理,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