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糖尿病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德惠 《疑难病杂志》2007,6(3):187-189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类非传染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等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和研究,而有关糖尿病对肺部病变影响的研究甚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主要危险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这些并发症常累及视网膜、肾脏、神经、心脏等器官,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尽可能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不同性别之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情况的研究,目前文献报道还不多。为了探讨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所收治的592例2型糖尿病并发症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化而来的一系列慢性疾病,常见的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目前直接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物很少,为了研发出治疗这些病的药物,各国的科研人员正在做不懈的努力。将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三大慢性并发症的药物研发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醛糖还原酶属于还原型辅酶Ⅱ依赖性醛固酮还原酶家族,参与了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理过程。但目前对于醛糖还原酶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还远未研究清楚,只知其通过多元醇代谢、基因变异等途径等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进程,对上述病变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宝洪  张海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99-2599,2572
目的:研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5-2007年糖尿病198例的慢性并发症。结果:有慢性并发症101例,其中2种并发症13例(12.87%),3种46例(45.54%),有4种以上病发症42例(41.58%)。并发症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冠心病、周围神经病等。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原因多,应进行积极的健康指导,定期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背景 我国成年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但糖尿病治疗率和治疗控制率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可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且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目前社区糖尿病管理针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慢性并发症筛查、科普宣传等缺乏相应的证据。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管理现状,为优化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安亭、真如、曹杨、青村、桃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糖尿病前期人群101例及2型糖尿病患者1 055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向调查对象发放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并比较糖尿病前期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率、药物治疗率、慢性并发症筛查率及科普宣传教育率。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率和药物治疗率高于糖尿病前期人群(P<0.05)。糖尿病前期人群慢性并发症筛查率为19.8%(20/101),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78.6%(829/1 055)(P<0.001)。已行慢性并发症筛查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未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24.7%(205/829)(P=0.022)。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科普宣传教育率为27.7%(28/101),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67.2%(709/1 055)(P<0.001)。结论 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率、慢性并发症筛查率及接受科普宣传教育率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示社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遗传与环境因素是影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为探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遗传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近年来,GWAS在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心血管事件、糖尿病神经性疼痛及糖尿病足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已发现和鉴定出了不同并发症的部分相关基因。但GWAS的部分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更进一步地探索并将GWAS成果运用于临床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早期自觉症状少,有些病人出现慢性并发症后才被诊断[1],造成患者预后不佳,寿命缩短.日本学者指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并称之为三大并发症(简称"三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均为血糖增高导致微血管病变[2,3].笔者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糖尿病病程与三大并发症的关系,旨在提高医患人员对糖尿病病程的认识,以便早期、合理治疗,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Ⅱ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莎萍  王淑琴 《重庆医学》2000,29(3):233-234
Ⅱ型尿糖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性肾病、眼部病变、神经病变等,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发病年龄、病程长短、代谢紊乱程度有关[1]。我们分析了本院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2月住院的 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Ⅱ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血脂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 按WHO分型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病人共122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有并发症组)和无糖尿病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有并发症组共86例,男44例,女42例,平均年龄59(…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花 《吉林医学》2011,(10):2050-2051
<正>糖尿病如果治疗和护理不当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以慢性并发症常见。慢性并发症一般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两大类,其中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特有的疾病病理变化,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建立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因素的数学模型。结果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高,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向阳医院社区门诊、家床、住院2006~2008年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情况及其与病程、年龄、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有慢性并发症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血糖均明显高于无慢性并发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组的总胆固醇水平,较无慢性并发症组明显偏高;有DM慢性并发症组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代谢综合征均高于无并发症组。结论: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是预防和延缓DM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青海高原地区501例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调查1996~2000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糖状态、血压、血脂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龄、病程长、超体重者发生糖尿病肾病、肾病、神经病变的危险性高;血糖、血脂、血压高者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高。结论 年龄、病程、肥胖是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的独立或综合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可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可引起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因而对糖尿病患者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积极地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魏玉珍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肾脏、神经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三种最有危害性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延长,慢性并发症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有作者指出[1],在病程长达10~20年的全部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背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根本原因。尽早规律、持续地监测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各类慢性并发症,是降低糖尿病不良后果的根本,也是社区糖尿病管理务必重视的内容。目的了解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监测行为状况,分析糖尿病患病及监测相关情况与慢性并发症监测行为水平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5—11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参与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的7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和慢性并发症监测行为问卷(自我观测和专项筛查)的调查。结果785例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中,103例(13.1%)没有罹患任何慢性并发症,435例(55.4%)同时罹患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慢性并发症自我观测行为总均分为(2.58±0.86)分,检查足背动脉搏动行为得分仅为(1.33±0.67)分;患者慢性并发症专项筛查行为总均分为(2.77±0.57)分,其中视网膜检查、周围神经病变检查、下肢血管病变检查行为得分分别为(1.88±0.99)、(1.46±0.84)、(1.47±0.84)分。614例(78.2%)患者在医生建议下进行专项筛查,主动定期筛查者仅有78例(9.9%);分别有139例(17.7%)和385例(49.0%)患者对自我观测异常和专项筛查结果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确诊时间、慢性并发症罹患情况、对自我观测异常情况的处理是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自我观测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糖尿病确诊时间、最近一次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慢性并发症罹患情况、参加专项筛查的原因、对专项筛查结果的处理情况是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专项筛查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监测行为水平不高,且受患者糖尿病确诊时间、罹患慢性并发症情况、最近一次检测的HbA1c水平、参加专项筛查的原因及对监测结果的处理方式影响。在社区管理中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相关情况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患者主动、规律地对慢性并发症进行自我观测和专项筛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早诊断与早治疗率。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169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病历,针对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38.4%,糖尿病肾病32%,糖尿病神经病变59.7%,心血管并发症62.1%,脑血管病变22.4%,下肢血管病变36.6%。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水平分别为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业 《医学综述》2013,19(5):912-914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和致死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常见且最容易被忽视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危害巨大。近年来,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包括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不仅与血糖整体水平相关,更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尚缺乏直接证据描述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12例,调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研究用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分析其与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3.72%,用药依从性、饮食、运动及自我监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尤以饮食、运动、用药依从性关联更为密切。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饮食、运动及自我监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应加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杨崇惠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061-3062
目的:分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亚临床甲减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伴亚临床甲减症的糖尿病患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各50例,进行空腹静脉血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对比2组患者各项检查指标的差异,总结亚临床甲减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 C 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 a(Lpa)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减退可以加剧糖尿病病情发展,诱发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加重病情。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