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组、黄芪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再灌注3h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肝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并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大鼠肠缺血1h再灌注3h后,血清ALT、GST活性、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血清ALT和GST的活性、肝组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也表明,黄芪注射液对肠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及拆方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给药方法,造成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II型前胶原。结果黄芪/当归5∶1组可明显降低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ST、ALT含量;黄芪组、当归组及黄芪当归不同配比组均能升高SOD水平,降低MDA的含量;黄芪组能明显降低HA、IV型胶原;当归补血汤5∶1组能明显降低III型前胶原水平,且优于10∶1组。结论当归补血汤对免疫性大鼠肝损伤模型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七对烫伤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4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通过检测大鼠严重烫 伤后肝组织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观察三七对烫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40%TBSAⅢ度烫伤后大鼠肝组织内MDA显著升高,GSH-PX和SOD活力显著降低,三七治疗组大鼠肝组织内MDA含量显著降低,GSH-PX和SOD活力显著升高,与单烫伤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烫伤后肝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弱,三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砷对小鼠血清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锌、硒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清、肝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同时观察锌、硒干预后对染砷小鼠体内抗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MDA和GST含量显著增加,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且呈剂量-效应关系。锌、硒能抑制MDA和GST生成量,提高SOD、GSH-Px活性。结论:砷可致机体脂质过氧化,锌、硒可拮抗其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瑞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 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HIRI组(I/R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槲皮素组(Q组)。制备大鼠HIRI模型。R组再灌注开始10 min内给予瑞芬太尼4 g/kg;Q组在给予瑞芬太尼前先给予槲皮素7 mg/kg。再灌注结束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HSP70含量。 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HSP70含量均升高,而肝组织SOD活性I/R组和Q组降低,R组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ALT、AST活性和MDA含量降低,而肝组织SOD活性和HSP70含量升高(P<0.05)。 结论 瑞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的急性肝损伤,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增强肝组织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中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反应对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了酒精性肝病的大鼠模型,并利用生化方法测定了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及抗脂质过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同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测定胶原面积百分来代表组织中胶原含量,检测MDA与胶原含量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实验组大鼠呈现出酒精 生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三种阶段的病理改变,组织中MDA含量逐渐增加(P<0.05),并与胶原含量成正相关(r=0.82),SOD含量在早期增高,此后逐渐下降。结论: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性加强,并促进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NO、SOD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后大鼠的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组、黄芪小剂量组、黄芪大剂量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 1h ,再灌注 3h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肝组织NO和SOD活性。结果 大鼠肠缺血 1h再灌注 3h后血清、肝组织NO含量明显升高 ,SOD活性明显降低。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能使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血清、肝组织的NO含量明显降低 ,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黄芪通过提高SOD活性 ,降低NO含量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 ,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藤茶总黄酮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藤茶总黄酮(TCF)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5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TCF组(分高、中、低剂量组)。于12周末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改变,检测各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TCF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HA、LN、PCⅢ、CⅣ的水平(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CF组的SOD活性显著增高,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TCF能有效降低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防止体内抗氧化酶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黄芪赤芍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赤芍对大鼠肝纤维化纤维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40%四氯化碳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后,黄芪组、赤芍组、黄芪赤芍组分别给予黄芪提取物、赤芍提取物和黄芪赤芍合剂干预后,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醇(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醇(AST)、透明质酸醇(HA)、层黏蛋白(LN)水平;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中LN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芪赤芍组与其他组相比较:血清AST、ALT、HA、LN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的LN表达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结论黄芪赤芍合剂可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减少LN的产生南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吴茱萸总生物碱(totalalkaloidsofEvodiarutaecarpa,TAE)对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CCl。皮下注射12周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层黏连蛋白(1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nicacid,HA)、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type1ii,PCⅢ)、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水平,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有明显胶原沉积、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部分大鼠形成完整的假小叶;血清ALT、AST、MDA、SOD、LN、HA、PCⅢ和肝组织中Hy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给药10周末,TAE50,1.0mg/kg组肝小叶结构明显改善,脂肪变性减轻,胶原纤维间隔减少,ALT、AST、MDA、LN、HA、PCⅢ及肝组织中Hyp水平明显下降。结论TAE50,100mg/kg灌胃给药对CCl4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考察当归补血汤不同刺量配比对化疗贫血小鼠模型外周血红、白细胞计数的影响,阐释当归补血汤的“补血”效应及其抗贫血作用。方法:采用血细胞计数法测定外周血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当归补血汤对化疗性贫血的外周血红、白细胞计数均有提升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配比对化疗贫血具有一定的抗贫血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当归补血汤与大黄虫丸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延缓衰老的作用,进一步探讨益气活血法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机理。方法:昆明种六月龄小鼠5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VE胶丸组、当归补血汤及大黄虫丸组。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组及当归补血汤组小鼠血清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虫丸及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清除衰老机体产生的过多自由基,提高抗脂质过氧化过程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山楂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Cl4复制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山楂总黄酮对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肝组织病理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楂总黄酮给药组血清学指标ALT、AST浓度明显降低,Alb浓度升高,肝组织内SOD浓度升高,MDA、Hyp浓度降低,且肝组织中α-SMA和TGF-β1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总黄酮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及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肌源性干细胞并培养鉴定。制备含有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大鼠载药血清及对应剂量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将肌源性干细胞随机分为8组:正常大鼠血清组、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1~3组、正常大鼠血清条件培养基组、条件培养基1~3组,免疫组化法检测CD45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肌源性干细胞呈desmin染色阳性;培养3天时载药血清3组、条件培养基两组及3组阳性细胞与正常大鼠血清组之间相比CD45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随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浓度增大CD45表达量增多,10倍剂量载药血清作用效果最佳,条件培养基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经10倍剂量载药血清干预的条件培养基作用效果显著。结论: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及含载药血清的条件培养基可促进肌源性干细胞向造血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法的当归补血汤对化疗贫血模型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IL-2浓度、骨髓和肾组织EPO浓度、肾组织TGF-β1浓度的影响,选取具有最佳生物效应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化疗贫血模型,正常组、模型组胃饲蒸馏水,各给药组以不同萃取方法制备的当归补血汤胃饲小鼠,连续14天。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外周血细胞计数,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骨髓白介素2(IL-2),肾组织EPO,骨髓EPO和骨髓TGF-β1浓度。结果:不同萃取方法制备的当归补血汤均提高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P〈0.05),提高骨髓IL-2浓度,肾组织EPO浓度和骨髓EPO浓度(P〈0.05),降低骨髓TGF-β1浓度(P〈0.05),其中氯仿组优于其他给药组。结论:不同萃取方法制备的当归补血汤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以氯仿组效果最优。推测当归补血汤中有效物质在氯仿萃取液中含量最多,生物效应最佳,为筛选该方的提取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蒙诺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后2周后,治疗组予实脾固肾化瘀方浸膏,蒙诺组予福辛普利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干预45d后,处死大鼠取腹主动脉血,观察各组大鼠血清SOD、MDA、T.AOC、NO、NOS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MD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SOD、NO、NOS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T-AOC水平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可抑制阿霉紊肾病大鼠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黄丹皮汤灌肠对创伤后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151例符合SIRS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49例、大黄组51例、大黄丹皮汤组51例。于治疗第1、3、7天进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物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大黄丹皮汤组下降最明显(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10水平均逐渐下降;IL-4水平在治疗第3天明显增高,在第7天出现下降;IL-1β在治疗期间无明显波动。SOD活性和MDA水平治疗后逐渐下降,而GSH-PX活性和NO水平则逐渐升高。对IL-6、MDA、GSH-PX、NO等指标的干预作用大黄丹皮汤组优于大黄组。结论:大黄丹皮汤灌肠治疗能够调控炎性反应系统/抗炎性反应,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君子加川牛膝方治疗大鼠下肢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建立大鼠右下肢难愈性创面模型,将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四君子汤组、川牛膝方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中药灌胃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四君子汤组、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1,P〈0.05);而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四君子汤组(P〈0.05)。造模后第7、10、14天,四君子汤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第3、7、10、14天,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P〈0.05);造模后第10、14天,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优于四君子汤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四君子加川牛膝方可以促进大鼠下肢难愈性创面愈合,且以四君子加川牛膝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加味汤治疗老年难治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难治性胃溃疡患者均口服当归补血加味汤,方药组成:生黄芪30 g,当归6 g,生白术12 g,生蒲黄10 g,黄连3 g,陈皮9 g,枳实6 g,大枣6 g,麦芽15 g,生姜2片.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①患者溃疡分期明显靠后,向愈合方向发展,部分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并随服药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②患者临床症状均呈减轻趋势,并随服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③患者贫血程度明显减轻.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加味汤治疗老年难治性胃溃疡疗效著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肾通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65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和治疗Ⅱ组(35例,用补肾通督方治疗),并设正常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同时采用双能X线(DEXA)骨密度仪测量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MD降低,血清TNF—α、CTX水平升高,TGF-β1、BGP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治疗后,治疗Ⅱ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且TNF—α、CTX和骨密度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Ⅰ组(P〈0.05)。结论:补肾通督方可通过调节AS相关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效治疗AS患者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