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首个批准用于临床的静脉内给药的甘氨酰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或阴性菌、厌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有较高活性。主要用于治疗由上述细菌感染导致的复杂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成人复杂腹腔感染。目前也用于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随着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其呈现出多种不良反应,主要是恶  相似文献   

2.
我国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耐药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  高燕 《华夏医学》2010,23(1):99-10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引起多种化脓性感染,如皮肤软组织感染、伤口感染、坏死性肺炎、骨髓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因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而导致治疗难度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肺部感染耐药学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染性疾病是人类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可造成1500万人口死亡。而肺部感染在我国感染性疾病中居首位。随着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老年患者的增多,肺部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革兰阴性杆菌等对临床治疗肺部感染造成重要挑战,并且多重耐药(Multi-ple drug resistance)及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ce)问题的出现,使得临床肺部感染的治疗很难取得成功。如何应对细菌耐药这一日益严峻的问题,值得全社…  相似文献   

4.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 J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为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临床分离的PAE1001株;对泛耐药菌株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从痰标本中分离的PAE菌株最多,占71.2%;PAE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耐药率下降,头孢曲松、美洛西林耐药率增加;年龄、住院天数、营养不良、机械通气、人工气道、脑梗塞、结构性肺病、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与泛耐药PAE感染相关(P<0.05);性别、糖尿病与泛耐药PAE感染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PAE感染率及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吴伟清  李国明 《医学综述》2012,(22):3812-3815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及获得性感染的最常见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之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其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株的出现,成为临床上治疗最棘手的问题。PA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外膜蛋白的缺失或突变;主动外排机制;产生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青霉素结合蛋白和DNA拓扑异构酶的改变;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7.
<正>美罗培南(meropenem,MER)是日本住友株式会社研发的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妇科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和盆腔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及败血症等,经验性用于成人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患者及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用于多重感染的治疗[1]。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E)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探讨其耐药机制,为临床用药、院内感染防控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5年标准,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临床分离的48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酶基因(int)检测。结果药敏试验示48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广泛耐株。5株为Ⅰ类整合酶阳性;24株为Ⅱ类整合酶阳性;6株Ⅰ、Ⅱ类整合酶均为阳性;未检出Ⅲ类整合酶。结论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大多具备Ⅰ、Ⅱ类整合酶基因,这是泛耐株的重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花 《吉林医学》2012,33(8):1735-1736
<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其致病性较强,可以引起从皮肤软组织感染到危急人类生命的一系列疾病[1]。ICU患者因病情重、开放气道、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住院等多种因素,极易发生耐药菌感染。对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09年10月~2010年9月期间,发生8例MRSA感染患者,通过严格实施空  相似文献   

10.
夫西地酸预防和治疗葡萄球菌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传杰 《医学综述》2008,14(16):2499-2502
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感染日益增多,夫西地酸作为一种窄谱、高效抗生素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葡萄球菌感染近40年仍疗效显著,而且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少,因而越来越受关注。撰文针对其抗菌机制、耐药性、不良反应,以及近年国内外应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和外科手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便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提高防治葡萄球菌感染的显效率,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1.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泛耐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 cinetobacter baumanii,PDRAB)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探讨PDRAB感染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12月份我院9例经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证实PDRAB的临床感染病例,应用病例分析方法,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 (1)PDRAB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基础疾病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病,有机械通气或手术或导管留置史,患者黏膜完整性破坏;(2)此类感染除对多粘菌素敏感率为100%外,对目前所有常规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3)此类感染目前主要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其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发生前患者均有较长的住院时间,均应用过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比例高,以三代以上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应用比例较高,考虑耐药菌的产生可能与广谱抗菌药的选择压力有一定关联.(4)使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制剂或二者序贯使用同时联合米诺环素或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泛耐的鲍曼不动杆近年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明显增加,尤其发生在有高危因素患者中;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可能与其发生有一定的关联;体外泛耐菌株使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制剂或二者序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是小儿危重症监护病房(PICU)常见获得性致病菌之一,近年来由于其耐碳青霉烯酶及泛耐药菌感染增多,给临床诊疗带来困难。本文就我院50例Ab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ICU从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检测出的50例Ab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耐药性分为耐碳青霉烯酶(CRAB)组(33例)和碳青霉烯敏感(CSAB)组(17例),均数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与CSAB组相比,CRAB组白细胞相对偏低(P<0. 01);但降钙素原(PCT)升高相对常见(P<0. 01);青霉素类、磺胺类、一、二、三代头孢明显耐药;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性一样高(P>0. 05);妥布霉素相对敏感性低(P<0. 05)。结论:除PCT和白细胞计数外,小儿CRAB组与CSAB组一般临床资料基本相似,必要时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可用于Ab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病例发生泛耐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抗生素诱导耐药,减少泛耐药的发生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月临床分离的PDR-Pa菌株21株和PDR-Ab菌株20株的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相应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PDR-Pa感染的病例,先期均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时间为30.0±21.4天,12例使用了碳青霉烯类药物,15例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平均时间分别为8.8±5.3天、12.7±9.7天;11例使用了呼吸机。20例PDR-Ab感染的病例,先期均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时间为28.0±18.9天,有9例使用了碳青霉烯类药物,11例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平均时间分别为8.4±5.6天、10.2±9.5;14例使用了呼吸机。结论:先期长期抗生素的使用、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诱导、呼吸机的使用可能是泛耐药株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呼吸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院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选择同时期普通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切开)、放置胃管、导尿管、住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7 d、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半合成青霉素类、碳氢酶烯类抗菌素、使用三种以上抗菌素及使用抗菌素≥7 d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住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7 d(OR=8.31,95%CI:1.73~39.79)、使用三代头孢菌素(OR=8.08,95%CI:1.95~33.45)、半合成青霉素类(OR=4.76,95%CI:1.02~22.16)、碳氢酶烯类抗菌素(OR=32.16,95%CI:2.14~484.24)、使用三种以上抗菌素(OR=22.39,95%CI:3.44~145.93)及使用抗菌素≥7 d(OR=40.24,95%CI:1.90~167.24)。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三代头孢菌素、半合成青霉素类、碳氢酶烯类抗菌素的使用及入住监护室密切相关,临床应规范此类抗菌素的使用,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及减少联合用药,以控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医院环境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逐年升高,临床上已出现了多重耐药、泛耐药菌株,甚至全耐药菌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株是指仅对1~2种对其感染治疗有效的抗菌药物(主要是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的菌株,其分离率逐年上升,临床上选择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案非常棘手。该文就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高,并且多重耐药细菌比例增高。如产超广谱酶(ESBIS)的大肠埃烯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等多重耐药菌在院内感染中占有较大比例。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甚至使治疗失败。因  相似文献   

17.
<正>替加环素作为甘氨酰环素类的静脉用抗菌药物,首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c SSTI)、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和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了解该药对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给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对本院ICU分离的各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收集2013全年本院ICU住院患者的常见多重耐药菌(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包括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致病菌不同耐药程度对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并分析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CEF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9例一般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GRAB)、29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ERAB)、30例一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GRSA)、31例泛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ERSA)和4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浆中的降钙素原和CRP水平,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用Nemenyi法检验)比较鲍曼不动杆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对照组,以及一般耐药菌组、泛耐药菌组和对照组的降钙素原和CRP水平。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出降钙素原与CRP的相关性。结果:降钙素原水平:鲍曼不动杆菌组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一般耐药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明显低于泛耐药菌组(P均<0.05)。CRP水平:鲍曼不动杆菌组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一般耐药菌组与泛耐药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GRAB组、ERAB组、GRSA组和ERSA组的降钙素原与CRP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对照组的降钙素原与CRP无明显相关性(P=0.952)。结论:一般耐药致病菌感染不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浆的降钙素原水平,致病菌耐药程度越高越能刺激降钙素原的表达。当致病菌感染时,患者血浆中的降钙素原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16-119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分离的6637株病原菌,对标本来源、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分离阳性率高的标本是痰液(62.80%);663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230株,占63.73%;革兰阳性菌2166株,占32.64%;真菌241株,占3.63%;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80%),对其他药物表现出强耐药、多耐药、泛耐药;革兰阳性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菌株;真菌对氟胞嘧啶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耐药,未发现高耐药菌株。结论该院呼吸道标本是病原菌分离的主要标本;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优势菌株;各病原菌存在不同程度耐药,甚至强耐药、多耐药、泛耐药,临床应重视细菌耐药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控制耐药菌发展,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近3年来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探讨泛耐药菌株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方案.方法 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从患者痰液或气道插管刷出物分离细菌,法国ATB细菌仪鉴定菌种,用K-B法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 3年中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248株(不重复病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11.7%~15.3%)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很高(40.3%~89.5%).其中耐4类或4类以上药物的泛耐药株(PDRA)占37.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高检出率和高耐药率给抗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严格各项无菌操作制度,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提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病区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